(共14张PPT)
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第一课时)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基础训练
能力提升
核心素养提升
比热容
1.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物体切去一半后,剩下部分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一半
B.吸收热量多的物体,比热容一定大
C.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温度高的物体比热容大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通过测定比热容可以鉴别物质
D
2.(跨学科·日常生活)沿海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与同纬度内陆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不同,如图所示是2021年5月某日同纬度的沿海某城市和内陆某城市的气温情况,可以判断甲是_____
(选填“沿海”或“内陆”)城市,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
沿海
探究物质的吸、放热性能
3.根据“探究物质的吸、放热性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完成下列各题.
(1)探究物质的吸热多少与质量的关系
①物质吸热的多少无法用眼睛观察,如果使用完全相同的电炉加热,那么相同的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 ,加热时间越长,水吸收的热量 ,那么水吸热的多少就可以通过 反映出来.
加热时间
越多
相等
②根据表1中的实验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
A.质量少的水温度升高得快,它吸收的热量多
B.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多的水需要加热的时间更长,它吸收的热量多
③实验表明:当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吸热 .
越多
B
时间 0 min 1 min 2 min 3 min 4 min
500 g的水的温度/℃ 20 60 100 100 100
1 000 g的水的温度/℃ 20 40 60 80 100
表1
实验表明:当同种物质的质量一定时,升高的温度越多,吸热
.
表2
越多
(2)探究物质的吸热多少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次数 质量m/g 初温T/℃ 末温T/℃ 加热时间t/min
1 100 20 30 2
2 100 20 40 4
(3)探究物质的吸热与物质种类是否有关
①选用 相同的水和煤油,使这些水和煤油升高
;
表3
相同温度
质量
液体 质量m/g 初温T/℃ 末温T/℃ 加热时间t/min
水 100 20 40 4
煤油 100 20 40 2
②选用的器材要注意:用同样的 加热;
用同样的 盛装液体;
③应通过比较 来比较液体吸收的热量多少.
④由实验数据可知:相同条件下, 吸收的热量更多,
的吸热能力更强.
(4)综合三次实验,得出结论:物质吸热多少与物质的 、
、 有关.
升高温度
质量
种类
水
水
加热时间
容器
热源(或“加热器”)
4.(跨学科·日常生活)如图是某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内陆城市的气温变化所对应的曲线是 (选填“A”或“B”),这是由于沙石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比热容,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变化 (选填“大”或“小”).
大
小于
A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
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组装
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石蜡吸收的热量相同
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
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
5.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6.(科学态度与责任)小明想探究城乡温差的原因.暑假的某一天,他请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到选定地点,于中午同一时刻测出测试点的气温,如下表:
地点 麻章城镇 居民区 赤坎区 商业区 寸金桥 公园 廉江城镇 居民区 龙海天
海滨
气温(℃) 36.1 37.2 34 35.5 32.3
地点 遂溪农村 霞山市中心 吉兆湾海滨 徐闻农村 雷州西湖公园
气温(℃) 33.5 37 32.5 34.2 34.5
(1)气温最低的区域是 ,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
(2)请你为改善生活环境献计献策,提出两种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
① ;② .
建造人工湖(合理即可)
植树
海水的比热容大
龙海天海滨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