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好的故事》第二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6《好的故事》第二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4 21:5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 好的故事
第二课时教案
一、学情分析
《好的故事》写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语言表达与现在不完全一样,有些词语比较难懂。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可以先跳过难懂的词语,再读课文时,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课前学生可以查阅有关鲁迅及本文的一些资料,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二、教学目标
1.结合“阅读链接”等资料,进一步读懂课文。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2.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理解并把握细节描写,体会梦境的美好。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阅读方法指导,品读梦境描写的语句。理解课文表现手法,体会“好”字的含义。
【教学难点】
借助相关资料,梳理梦境。领会作者美好的人生信仰和追求。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词语回顾。
2.回顾内容:教师回顾课文的主题内容,“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作者对这个梦境的印象是“美丽、幽雅、有趣”。
请学生回顾课文,思考梦境“美丽、幽雅、有趣”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带着这个问题开始进入学习。
(二)品读细节
1.昏沉的夜:
教师出示课件,课文开篇段落。
请学生朗读并回答,这段话点明时间是——夜晚。
“夜”的特点是什么?——昏沉的夜。
文段中描述的哪些内容形成了鲜明对比?
2.昏睡入梦:
教师:这样“昏沉的夜”氛围是怎样的?作者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氛围——昏沉、悲凉;情绪——低沉、消极。
在这样一个昏沉的夜,作者看多了这夜的“昏暗”“昏沉”,不想再看,于是昏昏欲睡。朦胧中,看见了一个好的故事。这是一个过渡,引出“好的故事”。
3.梦境再现:学生小组讨论,通过圈画关键词语,感受梦境“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
4.学生讨论回答自己的感受后,教师带领学生品析课文优美句段。
佳句品析:阅读课文第5-7自然段。
(1)景物描写的特点是:名词罗列。
(2)这样描写的好处是:语句简洁、画面感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用这样的方式描述景物。
5.写法导读:
阅读语段——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刺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
教师请学生反复朗读此段,感受景物描写的特别之处,并指出是“顶针写法”。
6.细节描写: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
教师:这句话写了什么?——水中倒影
请学生说一说,水中倒影和夏云头有什么相似之处?
7.梦中倒影:
教师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景物,而要描写倒影在水中的诸景诸物?
引导学生思考,是为了突出梦境的特点“美丽、幽雅、有趣”。
8.对比阅读:
分析完梦境描写,随着作者从梦境中醒来,重回昏暗的夜。
(1)比较梦境的开头和结尾,你发现了什么?
(2)对比阅读第5和第7自然段,作者梦境里分别回忆和看到了什么景物?你发现了什么?
9.词句品读:阅读10—12自然段,联系文章开头,标记不理解的问题。
(1)文中几次写到“好的故事”和“昏暗的夜”,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2)作者为什么说真爱这好的故事?总记得这好的故事呢?
10.画面对比:教师出示课件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昏暗的夜”与“好的故事”的强烈对比,思考作者这样对比描写,想表达什么?
教师借机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共同讨论交流。
11.情感延续:提出疑问,共同交流。
(三)深化理解
依据学生提出的疑问,老师借助链接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1.链接导学:
教师出示课件,向学生介绍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并介绍这部诗集的写作背景及艺术特征,反映了时代的特征。
2.链接阅读:阅读课后链接,帮助理解课文。
3.理解深意:
通过链接资料的学习,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归纳:
“昏沉的夜”象征黑暗的现实;“人、事、梦境”象征美好生活。作者“真爱/总记得好的故事”体现了他对故乡的眷恋、对黑暗现实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师总结强调课文的象征手法和对比描写。
(四)课堂总结
1.主题揭示:
在如此昏沉、黑暗、残酷的社会现实中,鲁迅并没有消沉,他执着地追求美丽、幽雅、有趣,追求美好的事物。
2.回顾写法:
课文在表达方面很有特色,分别用到了哪些写法?
明确:首尾呼应、对比、象征。
(五)素养提升
1.用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1)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好的故事》是鲁迅1925年创作的一首散文诗。课文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启示人们毁掉“昏暗的夜”,实现充满“好的故事”的生活的愿望。
文中“昏暗的夜”象征着黑暗的现实,“好的故事”象征着向往的美好生活。
(六)板书设计
(七)布置作业
1.写一写:本文的读后感。
2.读一读:《野草集》中其它散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