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教学目标
认识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代表作品:《望庐山瀑布》《赠汪伦》《将进酒》等。
作者简介
“望”是什么意思?
望 天 门 山
1.看:向远处看。
2.拜访:问候。
3.盼望:希望。
4.声誉。也指享有声誉的人。
5.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或十七)。
望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多读几遍,试着圈出诗中的景物。
初读古诗
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这些景物,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duàn
chǔ
zhì
ɡū fān
青葱的天门山,碧绿的楚江,深红的落日,江上还有点缀着一叶白帆。想着这些景物的样子,再读古诗。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读古诗串联画面,感受变化之美。
结构:左右结构
音序:D 部首:斤
组词:断开 切断
结构:上下结构
音序:C 部首:木
组词:清楚 苦楚
天门中断楚江开
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楚江:长江中下游部分河段在古代流经楚地,所以叫楚江。
江水潮涌。
我们从图中看到天门山如此壮大,是谁把它从中间隔开来的呢
楚江
天门山本来就是隔江相对,诗人却把它想象成是从中间劈开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
化静为动
到这个地方(天门山)
碧水东流至此回
碧绿的水
回漩,回转。
山势阻挡,江水撞击山石,激起回漩,汹涌澎拜。
山势险峻
品读释疑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雄伟的天门山被长江从中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至此,回漩澎湃。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你想象到怎样的画面?仿佛听到了什么?
天门山如此壮大,楚江却能把它一分为二、从中隔开,读出这样浩大的气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上句中“短”“开”二字运用极其传神“断”字。感觉这水把山给劈开了,体现了江水的汹涌;碧绿的江水东流至此,回漩澎湃。“回”字感受到楚江汹涌回漩,侧面写出了山的险峻。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上句中“断”“开”二字运用极其传神“断”字。感觉这水把山给劈开了,体现了江水的汹涌;碧绿的江水东流至此,回漩澎湃。“回”字感受到楚江汹涌回漩,侧面写出了山的险峻。
结构:上下结构
音序:Z 部首:至组词:至今 至于
两岸青山相对出,
这幅画面有变化吗?诗人望天门山的镜头有没有移动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出现
青山原本就在那儿,为什么不能一眼望到而是一对一对相对着出现的呢?
相对耸立
船行江上,两岸青山高耸,船在前进,所以作者看到青山也在移动一样。慢慢从两边出现又消失,以静写动。
孤帆一片日边来。
空旷
一只小船
雄伟的天门山,清澈奔流的楚江水,青山绿水,船缓缓而行,远处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
结构:左右结构
音序:G 部首:子
组词:孤单 孤独
结构:左右结构
音序:F 部首:斤
组词:船帆 杨帆
望天门山
天门___楚江___ ,
碧水__________ 。
___青山_______,
孤帆__________ 。
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25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第一次离开巴蜀,踏上实现人生理想的征途。
背诵《望天门山》,感受这样一幅壮丽雄奇的画卷。
下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