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傅善祥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慧过人,喜读经史。1853年(清咸丰三年)傅善祥报名参加女科考试,高中鼎甲第一名。
太平天国天京事变之后,傅善祥下落不明。
中国历史上唯一位“女状元”——傅善祥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结合前两课所学知识,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出现的原因和必然性。通过读图《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梳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程。
2、通过相关史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3、通过本课学习,领悟近代农民阶级面对外来侵略与阶级压迫的反抗斗争精神。
本课目标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英、法、美等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鸦片和棉纺织品输入大量增加,白银大量外流,平均每年外流白银3500万两。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三:1848-1851年间,广西地区因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气候异常、水灾、旱灾、蝗灾接连不断,粮食几乎颗粒无收,饥民遍地,人民在死亡边缘挣扎。
①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激化了民族矛盾。
②内因:清政府的腐败统治,阶级矛盾尖锐。(根本原因)
③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④主观原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几次参加科举,都名落孙山,屡试不第后,受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影响,于1843年创立了拜上帝会。为了宣传拜上帝会,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章。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时间:
地点:
1851年
金田
1.金田起义
领导者:
起义军:
洪秀全
太平军
永安封王
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永安,洪秀全在永安封王建制。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萧朝贵
韦昌辉
冯云山
杨秀清
石达开
天王
洪秀全
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2.永安建制
意义: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组织。
注意:这里的东、西、南、北、翼王的地位是不相等的,分别是九千岁、八千岁、七千岁、六千岁、五千岁。从太平天国分封各王所采取的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就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这一农民政权所具有的的封建性。为天京事变埋下祸根。
1.金田起义
2.永安建制
1.金田起义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3.定都天京
时间:
地点:
意义:
措施:
天京(南京)
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1853年
提示:文治武功
想一想:洪秀全定都天京后为了巩固政权做了什么努力?
(1)文治——《天朝田亩制度》;(2)武功——北伐、西征
进步性: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革命性)
局限性: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严重脱离实际。落后性——违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时间:定都天京以后(1853年)
内容:
(1)文治——《天朝田亩制度》
①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②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未实施
评价:
实质: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否定
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目的:
结果:
意义:
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北伐失败,北伐军全军覆没;西征取得重大胜利。
阅读教材16页第一段,及观察太平天国运动形式示意图。
太平天国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其势力发展到18个省,太平天国实际控制的区域发展到23个府州,总共面积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
(2)武功——北伐、西征
洪
①逼
杨
韦
石
②杀
③责
④杀
⑤疑
⑥走
2.永安建制
1.金田起义
5.天京事变
3.定都天京
4.北伐、西征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思考:你能分析天京事变发生的原因吗?这一事件产生怎样的影响?
2.永安建制
1.金田起义
5.天京事变
帽子变“高”了
房子变“大”了
3.定都天京
4.北伐、西征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天王府妃嫔与女官共2300人,均为洪秀全一人所有,共有88个后妃。
老婆变“多”了
时间:1856年
原因:
影响:
领导集团享乐腐败、争权夺利、内部矛盾尖锐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前
后
天京事变给太平天国运动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洪秀全为了改变不利的局面做了挽救措施?
天王
洪秀全
军事指挥
总理朝政
《资政新篇》
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天京事变后,为改变不利局面,洪秀全重新建立领导核心。
6.重整国政
2.永安建制
1.金田起义
5.天京事变
3.定都天京
4.北伐、西征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资政新篇》
颁布《资政新篇》
评价:
内容: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上主张。
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安庆陷落: 1860年,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
李秀成东征进逼上海,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发展阶段
时间
1851
1852
1853
1864
定都天京
全盛:北伐和西征(1853—1856年)
发展:永安建制
转折:天京事变
后期防御战:1857—1863
失败:天京陷落
兴起:金田起义
天京围困: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
天京陷落:1864年,洪秀全病逝,湘军冲入城内,天京陷落。
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6.重整国政
2.永安建制
1.金田起义
5.天京事变
3.定都天京
4.北伐、西征
7.天京陷落
曾国藩
湘军
李鸿章
淮军
洋枪队头目华尔
洋枪队
洋枪队,由外国人训练的一支中国军队,专门用来镇压太平军
结合图片及材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何启示?
材料一 :太平天国北伐……一直打到天津郊区,震动京师。清政府急忙从各地调集重兵,围攻北伐军。
材料二:洋枪队是清政府勾结美、英、法侵略者为镇压太平天国组成的武装。1860年(咸丰十年)在上海组成,由美国人华尔统领。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1.失败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2.启示(教训)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②主观:
①客观: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①以制度为例子: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②以事件为例: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作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
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1)性质:
3.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2)意义:
地位: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课堂小结
解天京之围至全盛
金田起义
发展形势
1851
永安建制
1853
定都天京颁纲领
北伐又西征
天朝田亩制度
1856
天京变乱
新纲领
新核心
1859
资政新篇
中外联合安庆失守
1862
1864
天京陷落
封建压迫、西方侵略、自然灾害激化阶级矛盾
原因
经过
评价
反封建反侵略;沉重打击了……
1.《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 )
A.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D.贯彻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2.拜上帝会创立后势力发展迅速,这能从本质上反映当时的社会( )
A.宗教信仰盛行 B.拜上帝会有创新精神
C.阶级矛盾尖锐 D.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A
C
随堂检测
3.太平军初步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
A.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
C.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
D.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