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冀教版数学八上期末复习专题8 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6分)
1.(2022八上·新昌期中)已知的两条高线交于点,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或 D.或
2.(2022八上·洞头期中)如图,在△ABC中,∠BAC=90°,AB=8,AC=6,点D为 BC 的中点,则AD 的长为( )
A.4.8 B.5 C.6 D.8
3.(2021八上·淳安期末)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12, D是边AB上的动点,过D作DE⊥AC于点E,过E作EF⊥BC于点F,过F作FG⊥AB于点G.当G与D重合时,AD的长是( )
A.3 B.4 C.8 D.9
4.(2021八上·澄海期末)如图,某社会实践学习小组为测量学校A与河对岸江景房B之间的距离,在学校附近选一点C,利用测量仪器测得,,AC=300米.由此可求得学校与江景房之间的距离等于
A.150米 B.600米 C.800米 D.1200米
5.(2021八上·香洲期末)我们称网格线的交点为格点.如图,在4×4的长方形网格中有两个格点A、B,连接AB,在网格中再找一个格点C,使得△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格点C的个数是( )
A.3 B.4 C.5 D.6
6.(2022八上·余杭期中)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度为5,12,则斜边上的高( )
A.6 B.8 C.13 D.
7.(2022八上·乐清期中)如图,Rt△ABC中,∠ACB=90°,∠ABC=30°,分别以AC,BC,AB为一边在△ABC外面做三个正方形,记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为,,.已知,则为( )
A.18 B.27 C.36 D.45
8.(2021八上·玉林期末)已知:如图,在△ABC,△ADE中,∠BAC=∠DAE=90°,AB=AC,AD=AE,点C,D,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BE.以下四个结论:
①BD=CE;②∠ACE+∠DBC=45°;③BD⊥CE;④∠BAE+∠DAC=180°.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2022八上·秦都月考)△ABC的三条边分别为a,b,c,下列条件不能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B.∠A=∠B+∠C
C.∠A:∠B:∠C=3:4:5 D.a=6,b=8,c=10
10.(2022八上·钦州月考)如图,长方体的高为,底面是边长为的正方形一只蚂蚁从顶点开始爬向顶点,那么它爬行的最短路程为( )
A. B. C. D.
11.(2021八上·凤县期末)如图,以 的三边为直角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3 B. C. D.
12.(2020八上·运城期中)如图是用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1个小正方形镶嵌而成的正方形图案,已知大正方形面积为49,小正方形面积为4,若用 、 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 ,下列四个说法:① ,② ,③ ,④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3.(2021八上·宁波期末)如图,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量学校A与河对岸水上乐园B之间的距离,在学校附近选一点C,利用测量仪器测得∠A=60°,∠C=90°,AC=1km.据此,可求得学校与水上乐园之间的距离AB等于 km.
14.(2021八上·蜀山期末)如图,在中,∠ACB=90°,∠B=15°,点D为AB中点,DE⊥AB交BC于点E,BE=8cm,则AC= cm.
15.(2021八上·临沭月考)将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若AB=4cm,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cm2.
16.(2022八上·绵阳月考)如图,把两块大小相同的含45°的三角板ACF和三角板CFB如图所示摆放,点D在边AC上,点E在边BC上,且∠CFE=13°,∠CFD=32°,则∠DEC的度数为 .
17.(2022八上·鄞州月考)在Rt△ABC中,AC=8,BC=6,∠C=90°.现将△ABC按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与点B重合,折痕为DE,则DE的长为 .
18.(2020八上·三明月考)如图在直线上一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S3,S4,则S1+2S2+2S3+S4= .
三、解答题(共4题,共46分)
19.(2021八上·广州期中)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BAC=120°,D为BC边的中点,DE⊥AC.求证:CE=3AE.
20.(2021八上·灌云期中)已知:如图,在 中, , ,D是AB的中点,点E在AC上,点F在BC上,且 .求证: .
21.(2021八上·东明期中)如图,在离水面高度为5米的岸上,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开始时绳子BC的长为13米,此人以0.5米每秒的速度收绳,10秒后船移动到点D的位置,问船向岸边移动了多少米?(假设绳子是直的,结果保留根号)
22.(2022八上·萧山期中)如图,在中,是边上的高线,是边上的中线,于 G,.
(1)求证:;
(2)已知, 求面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①如图1,
∵,
,
,∴,
∴,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如图2时,
.
,
∴①,
∵,
∴②,
∵③,
∴由①②③可得,,
∵,,
∴,
∴,
∴,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HE=∠BHD,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C=∠AHE,推出∠C=∠BHD,证明△HBD≌△CAD,得到AD=BD,推出△AD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进而可得∠ABC的度数;由对顶角的性质可得∠HBD=∠EBC,由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C=∠H,证明△HBD≌△CAD,得到AD=BD,据此求解.
2.【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解析】【解答】解:∵在△ABC中,∠BAC=90°,AB=8,AC=6,
∴,
∵点D是BC的中点,
∴AD是△ABC的中线,
∴AD=BC=×10=5.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再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出AD的长.
3.【答案】C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如图,设BD=x,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C=60°,
∵DE⊥AC,EF⊥BC,FG⊥AB,
∴∠AED=∠CFE=∠FDB=90°,
∴∠BFD=∠CEF=∠ADE=90°-60°=30°,
∴BF=2BD=2x,
∴CF=12-2x,
∴CE=2(12-2x)=24-4x,
∴AE=AC-CE=12-(24-4x)=4x-12,
∴AD=2AE=2(4x-12)=8x-24,
∵AD=12-x
∴8x-24=12-x
解之:x=4.
∴AD=12-4=8.
故答案为:C.
【分析】设BD=x,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A=∠B=∠C=60°,利用垂直的定义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证得∠BFD=∠CEF=∠ADE=30°,利用30° 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表示出BF,CF的长;利用同样的方法表示出AD的长;然后根据AD的长建立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然后求出AD的长.
4.【答案】B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 ,,
而AC=300米,
(米),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5.【答案】A
【知识点】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如图:分情况讨论:
①AB为等腰直角△ABC底边时,符合条件的格点C点有0个;
②AB为等腰直角△ABC其中的一条腰时,符合条件的格点C点有3个.
故共有3个点,
故答案为:A.
【分析】分两种情况:①AB为等腰直角△ABC底边时,②AB为等腰直角△ABC其中的一条腰时,分类讨论即可。
6.【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如图,
在Rt△ACB中,∠ACB=90°,AC=12,BC=5,
∴,
∵
∴12×5=13CD,
解之:.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面积公式可求出CD的长.
7.【答案】C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S1=AC2=9,
∴AC=3,
在Rt△ABC中,∠ACB=90°,∠ABC=30°,
∴AB=2AC=6,
∴S3=AB2=36.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得AC,再由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直角边为斜边的一半求得AB的值,进而求得S3.
8.【答案】D
【知识点】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①∵∠BAC=∠DAE=90°,
∴∠BAC+∠CAD=∠DAE+∠CAD,即∠BAD=∠CAE,
∵在△BAD和△CAE中,
,
∴△BAD≌△CAE(SAS),
∴BD=CE,本选项正确;
②∵△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ACB=45°,
∴∠ABD+∠DBC=45°,
∵△BAD≌△CAE,
∴∠ABD=∠ACE,
∴∠ACE+∠DBC=45°,本选项正确;
③∵∠ABD+∠DBC=45°,
∴∠ACE+∠DBC=45°,
∴∠DBC+∠DCB=∠DBC+∠ACE+∠ACB=90°,
则BD⊥CE,本选项正确;
④∵∠BAC=∠DAE=90°,
∴∠BAE+∠DAC=360°-90°-90°=180°,故此选项正确,
综上,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D.
【分析】由∠BAC=∠DAE=90°可求出∠BAD=∠CAE,根据SAS可证△BAD≌△CAE得∠ABD=∠ACE,据此判断①;由△ABC等腰直角三角形得∠ABC=∠ACB=45°,从而得出∠ABD+∠DBC=45°,继而得出∠ACE+∠DBC=45°,∠DBC+∠DCB=∠DBC+∠ACE+∠ACB=90°,据此判断②③;根据周角的定义求出∠BAE+∠DAC=180°,据此判断④.
9.【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解答】解:A.∵,
∴,
∴,
∴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A+∠B+∠C=180°,∠A=∠B+∠C,
∴∠A=90°,
∴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设∠A=3x,则∠B=4x,∠C=5x,
∵∠A+∠B+∠C=180°,
∴3x+4x+5x=180°,解得x=15°,
∴∠C=5×15°=75°,
∴此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
∴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选项A中的式子可得c2+b2=a2,据此判断A;根据∠A=∠B+∠C结合内角和定理可得∠A=90°,据此判断B;设∠A=3x,则∠B=4x,∠C=5x,结合内角和定理可得∠C=75°,据此判断C;由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判断D.
10.【答案】C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①如图,将长方体的正面和上面展开在同一平面内,则AD=6dm,BD=6+9=15dm,
;
②如图,将长方体的正面和右面展开在同一平面内,AC=6+6=12dm,BC=9dm,
;
③将长方体的上面和左面展开在同一平面内,则DE=6dm,BE=6+9=15dm,
;
∵,
所以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为15dm.
故答案为:C.
【分析】将立体图形按照三个不同的方向展开,连接AB,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比较大小找出最短的距离即可.
11.【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 Rt△ABC
∴AC2+BC2=AB2=3
∴S阴影= AC2+ BC2+ AB2= (AC2+BC2)+ AB2= AB2+ AB2=AB2=3.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2+BC2=AB2=3,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12.【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
∵△ABC是直角三角形,
∴根据勾股定理: ,故①符合题意;
由图可知 ,故②不符合题意;
由图可知,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大正方形的面积,
列出等式为 ,
即 ,故③符合题意;
由 可得 ,
又∵ ,
两式相加得: ,
整理得: ,
,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正确的是①③.
故答案选A.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及正方形的性质,通过图形找他们之间的关系,逐项判定即可。
13.【答案】2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A=60°,∠C=90°,AC=1km,
∴∠B=30°,
∴AB=2AC=2(km).
故答案为:2.
【分析】根据30 °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进行解答即可.
14.【答案】4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点D为AB中点,DE⊥AB交BC于点E,
∴DE垂直平分AB,
∴AE=BE=8,
∴,
∵,
∴∠AEC=30°,
∵∠ACB=90°,AE=8,
∴AC=4,
故答案为:4.
【分析】先求出∠AEC=30°,再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4。
15.【答案】2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B=30°,∠ACB=90°,AB=4cm,
∴AC=2cm,
∵∠AED=∠ACB=90°,
∴BC∥ED,
∴∠AFC=∠ADE=45°,
∴AC=CF=2cm.
故S△ACF=×2×2=2(cm2).
故答案为2.
【分析】先求出AC=2cm,再求出AC=CF=2cm,最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求解即可。
16.【答案】64°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解答】解:作FH垂直于FE,交AC于点H,
∵
又∵,
∴
∵,FA=CF
∴
∴FH=FE
∵
∵
∴
又∵DF=DF
∴
∴
∵
∴
∵
∴
∴
故答案为:64°.
【分析】作FH垂直于FE,交AC于点H,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AFH=∠CFE=13°,证明△FAH≌△FCE,得到FH=FE,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得∠DFE=∠DFC+∠EFC=45°,∠DFH=∠HFE-∠DFE=45°,则∠DFE=∠DFH,证明△HDF≌△EDF,得到∠DHF=∠DEF,由外角的性质可得∠DHF=∠A+∠HFA=58°,利用内角和定理求出∠CEF的度数,然后根据∠DEC=∠CEF-∠DEF进行计算.
17.【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轴对称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C=90°,AC=8,BC=6,
∴AB= =10,
∵将△ABC按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与点B重合,折痕为DE,
∴BE=AE,AD=BD=5,DE⊥AB,
在Rt△BEC中,BE2=BC2+CE2,
∴BE2=36+(8-BE)2,
∴BE= ,
在Rt△BDE中,DE= = ,
故答案为: .
【分析】首先根据勾股定理算出AB的长,根据折叠的性质得BE=AE,AD=BD=5,DE⊥AB,然后在Rt△BEC与Rt△BDE中分别根据勾股定理算出BE及DE即可.
18.【答案】6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如图,∵图中的四边形为正方形,
∴∠ABD=90°,AB=DB,
∴∠ABC+∠DBE=90°,
∵∠ABC+∠CAB=90°,
∴∠CAB=∠DBE,
∵在△ABC和△BDE中,
,
∴△ABC≌△BDE(AAS),
∴AC=BE,
∵DE2+BE2=BD2,
∴DE2+AC2=BD2,
∵S1=AC2,S2=DE2,BD2=1,
∴S1+S2=1,
同理可得S2+S3=2,S3+S4=3,
∴S1+2S2+2S3+S4=1+2+3=6.
故答案为:6.
【分析】先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ABD=90°,AB=DB,再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到∠CAB=∠DBE,则可根据“AAS”判断△ABC≌△BDE,于是有AC=BE,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得到DE2+BE2=BD2,代换后有DE2+AC2=BD2,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得到S1=AC2,S2=DE2,BD2=1,所以S1+S2=1,利用同样方法可得到S2+S3=2,S3+S4=3,通过计算可得到S1+2S2+2S3+S4=1+2+3=6.
19.【答案】证明:如图,连接AD,
∵AB=AC,D是BC的中点,
∴AD⊥BC,
∵∠BAC=120°,AB=AC,
∴∠C= (180°-120°)=30°,
∵DE⊥AC,
∴∠ADE+∠DAC =∠C+∠DAC =90°,
∴∠ADE=∠C=30°,
在Rt△ADE中,AD=2AE,
在Rt△ACD中,AC=2AD=4AE,
∴CE=AC-AE=4AE-AE=3AE,即CE=3AE.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分析】连接AD,根据AB=AC,D是BC的中点,得出AD⊥BC,根据∠BAC=120°,AB=AC,得出∠C的度数,在Rt△ADE中,AD=2AE,在Rt△ACD中,AC=2AD=4AE,由此得出答案 。
20.【答案】证明:∵BC=AC,∠BCA=90°,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为AB中点,
∴AD=BD=CD,CD平分∠BCA,CD⊥AB.
∴∠A=∠FCD=45°,
在△ADE和△CFD中, ,
∴△ADE≌△CFD(SAS),
∴DE=DF.
【知识点】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解析】【分析】易得△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可得AD=BD=CD,CD平分∠BCA,CD⊥AB,则∠A=∠FCD=45°,然后利用“SAS”证明△ADE≌△CFD,据此可得结论.
21.【答案】解:在Rt△ABC中:
∵∠CAB=90°,BC=13米,AC=5米,
∴ (米),
∵此人以0.5米每秒的速度收绳,10秒后船移动到点D的位置,
∴CD=13-0.5×10=8(米),
∴ (米),
∴BD=AB-AD=12- (米),
答:船向岸边移动了(12- )米.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分析】在Rt△ABC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再根据题意得出CD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D的长,再利用AB=AD即可得出BD的长。
22.【答案】(1)证明:连接,如图所示,
,
,
是边上的中线,
点E是中点,
,
,
,
,
.
(2)解:是边上的中线,
,
,
,
,,
是边上的中线,
,
是边上的中线,
,
,
又,
.
故面积为5.
【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解析】【分析】(1)连接DE,由CE是AB边上的中线可得点E为AB的中点,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可得DE=AE=BE,由已知条件可知CD=AE,则DE=CD,据此证明;
(2)根据中线的概念可得AE=BE,利用勾股定理可得AD,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S△ABC、S△ABD,由中线的概念可得S△BEC=S△ABC、S△BDE=S△ABD,然后根据面积间的和差关系求出S△EDC,由CG=EG可得S△CDG=S△EDC,据此计算.
1 / 12022-2023学年冀教版数学八上期末复习专题8 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6分)
1.(2022八上·新昌期中)已知的两条高线交于点,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或 D.或
【答案】C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①如图1,
∵,
,
,∴,
∴,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如图2时,
.
,
∴①,
∵,
∴②,
∵③,
∴由①②③可得,,
∵,,
∴,
∴,
∴,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HE=∠BHD,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C=∠AHE,推出∠C=∠BHD,证明△HBD≌△CAD,得到AD=BD,推出△AD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进而可得∠ABC的度数;由对顶角的性质可得∠HBD=∠EBC,由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C=∠H,证明△HBD≌△CAD,得到AD=BD,据此求解.
2.(2022八上·洞头期中)如图,在△ABC中,∠BAC=90°,AB=8,AC=6,点D为 BC 的中点,则AD 的长为( )
A.4.8 B.5 C.6 D.8
【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解析】【解答】解:∵在△ABC中,∠BAC=90°,AB=8,AC=6,
∴,
∵点D是BC的中点,
∴AD是△ABC的中线,
∴AD=BC=×10=5.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再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出AD的长.
3.(2021八上·淳安期末)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12, D是边AB上的动点,过D作DE⊥AC于点E,过E作EF⊥BC于点F,过F作FG⊥AB于点G.当G与D重合时,AD的长是( )
A.3 B.4 C.8 D.9
【答案】C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如图,设BD=x,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C=60°,
∵DE⊥AC,EF⊥BC,FG⊥AB,
∴∠AED=∠CFE=∠FDB=90°,
∴∠BFD=∠CEF=∠ADE=90°-60°=30°,
∴BF=2BD=2x,
∴CF=12-2x,
∴CE=2(12-2x)=24-4x,
∴AE=AC-CE=12-(24-4x)=4x-12,
∴AD=2AE=2(4x-12)=8x-24,
∵AD=12-x
∴8x-24=12-x
解之:x=4.
∴AD=12-4=8.
故答案为:C.
【分析】设BD=x,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A=∠B=∠C=60°,利用垂直的定义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证得∠BFD=∠CEF=∠ADE=30°,利用30° 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表示出BF,CF的长;利用同样的方法表示出AD的长;然后根据AD的长建立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然后求出AD的长.
4.(2021八上·澄海期末)如图,某社会实践学习小组为测量学校A与河对岸江景房B之间的距离,在学校附近选一点C,利用测量仪器测得,,AC=300米.由此可求得学校与江景房之间的距离等于
A.150米 B.600米 C.800米 D.1200米
【答案】B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 ,,
而AC=300米,
(米),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5.(2021八上·香洲期末)我们称网格线的交点为格点.如图,在4×4的长方形网格中有两个格点A、B,连接AB,在网格中再找一个格点C,使得△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格点C的个数是( )
A.3 B.4 C.5 D.6
【答案】A
【知识点】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如图:分情况讨论:
①AB为等腰直角△ABC底边时,符合条件的格点C点有0个;
②AB为等腰直角△ABC其中的一条腰时,符合条件的格点C点有3个.
故共有3个点,
故答案为:A.
【分析】分两种情况:①AB为等腰直角△ABC底边时,②AB为等腰直角△ABC其中的一条腰时,分类讨论即可。
6.(2022八上·余杭期中)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度为5,12,则斜边上的高( )
A.6 B.8 C.13 D.
【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如图,
在Rt△ACB中,∠ACB=90°,AC=12,BC=5,
∴,
∵
∴12×5=13CD,
解之:.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面积公式可求出CD的长.
7.(2022八上·乐清期中)如图,Rt△ABC中,∠ACB=90°,∠ABC=30°,分别以AC,BC,AB为一边在△ABC外面做三个正方形,记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为,,.已知,则为( )
A.18 B.27 C.36 D.45
【答案】C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S1=AC2=9,
∴AC=3,
在Rt△ABC中,∠ACB=90°,∠ABC=30°,
∴AB=2AC=6,
∴S3=AB2=36.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得AC,再由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直角边为斜边的一半求得AB的值,进而求得S3.
8.(2021八上·玉林期末)已知:如图,在△ABC,△ADE中,∠BAC=∠DAE=90°,AB=AC,AD=AE,点C,D,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BE.以下四个结论:
①BD=CE;②∠ACE+∠DBC=45°;③BD⊥CE;④∠BAE+∠DAC=180°.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D
【知识点】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①∵∠BAC=∠DAE=90°,
∴∠BAC+∠CAD=∠DAE+∠CAD,即∠BAD=∠CAE,
∵在△BAD和△CAE中,
,
∴△BAD≌△CAE(SAS),
∴BD=CE,本选项正确;
②∵△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ACB=45°,
∴∠ABD+∠DBC=45°,
∵△BAD≌△CAE,
∴∠ABD=∠ACE,
∴∠ACE+∠DBC=45°,本选项正确;
③∵∠ABD+∠DBC=45°,
∴∠ACE+∠DBC=45°,
∴∠DBC+∠DCB=∠DBC+∠ACE+∠ACB=90°,
则BD⊥CE,本选项正确;
④∵∠BAC=∠DAE=90°,
∴∠BAE+∠DAC=360°-90°-90°=180°,故此选项正确,
综上,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D.
【分析】由∠BAC=∠DAE=90°可求出∠BAD=∠CAE,根据SAS可证△BAD≌△CAE得∠ABD=∠ACE,据此判断①;由△ABC等腰直角三角形得∠ABC=∠ACB=45°,从而得出∠ABD+∠DBC=45°,继而得出∠ACE+∠DBC=45°,∠DBC+∠DCB=∠DBC+∠ACE+∠ACB=90°,据此判断②③;根据周角的定义求出∠BAE+∠DAC=180°,据此判断④.
9.(2022八上·秦都月考)△ABC的三条边分别为a,b,c,下列条件不能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B.∠A=∠B+∠C
C.∠A:∠B:∠C=3:4:5 D.a=6,b=8,c=10
【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解答】解:A.∵,
∴,
∴,
∴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A+∠B+∠C=180°,∠A=∠B+∠C,
∴∠A=90°,
∴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设∠A=3x,则∠B=4x,∠C=5x,
∵∠A+∠B+∠C=180°,
∴3x+4x+5x=180°,解得x=15°,
∴∠C=5×15°=75°,
∴此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
∴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选项A中的式子可得c2+b2=a2,据此判断A;根据∠A=∠B+∠C结合内角和定理可得∠A=90°,据此判断B;设∠A=3x,则∠B=4x,∠C=5x,结合内角和定理可得∠C=75°,据此判断C;由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判断D.
10.(2022八上·钦州月考)如图,长方体的高为,底面是边长为的正方形一只蚂蚁从顶点开始爬向顶点,那么它爬行的最短路程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①如图,将长方体的正面和上面展开在同一平面内,则AD=6dm,BD=6+9=15dm,
;
②如图,将长方体的正面和右面展开在同一平面内,AC=6+6=12dm,BC=9dm,
;
③将长方体的上面和左面展开在同一平面内,则DE=6dm,BE=6+9=15dm,
;
∵,
所以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为15dm.
故答案为:C.
【分析】将立体图形按照三个不同的方向展开,连接AB,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比较大小找出最短的距离即可.
11.(2021八上·凤县期末)如图,以 的三边为直角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3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 Rt△ABC
∴AC2+BC2=AB2=3
∴S阴影= AC2+ BC2+ AB2= (AC2+BC2)+ AB2= AB2+ AB2=AB2=3.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2+BC2=AB2=3,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12.(2020八上·运城期中)如图是用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1个小正方形镶嵌而成的正方形图案,已知大正方形面积为49,小正方形面积为4,若用 、 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 ,下列四个说法:① ,② ,③ ,④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
∵△ABC是直角三角形,
∴根据勾股定理: ,故①符合题意;
由图可知 ,故②不符合题意;
由图可知,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大正方形的面积,
列出等式为 ,
即 ,故③符合题意;
由 可得 ,
又∵ ,
两式相加得: ,
整理得: ,
,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正确的是①③.
故答案选A.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及正方形的性质,通过图形找他们之间的关系,逐项判定即可。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3.(2021八上·宁波期末)如图,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量学校A与河对岸水上乐园B之间的距离,在学校附近选一点C,利用测量仪器测得∠A=60°,∠C=90°,AC=1km.据此,可求得学校与水上乐园之间的距离AB等于 km.
【答案】2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A=60°,∠C=90°,AC=1km,
∴∠B=30°,
∴AB=2AC=2(km).
故答案为:2.
【分析】根据30 °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进行解答即可.
14.(2021八上·蜀山期末)如图,在中,∠ACB=90°,∠B=15°,点D为AB中点,DE⊥AB交BC于点E,BE=8cm,则AC= cm.
【答案】4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点D为AB中点,DE⊥AB交BC于点E,
∴DE垂直平分AB,
∴AE=BE=8,
∴,
∵,
∴∠AEC=30°,
∵∠ACB=90°,AE=8,
∴AC=4,
故答案为:4.
【分析】先求出∠AEC=30°,再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4。
15.(2021八上·临沭月考)将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若AB=4cm,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cm2.
【答案】2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B=30°,∠ACB=90°,AB=4cm,
∴AC=2cm,
∵∠AED=∠ACB=90°,
∴BC∥ED,
∴∠AFC=∠ADE=45°,
∴AC=CF=2cm.
故S△ACF=×2×2=2(cm2).
故答案为2.
【分析】先求出AC=2cm,再求出AC=CF=2cm,最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求解即可。
16.(2022八上·绵阳月考)如图,把两块大小相同的含45°的三角板ACF和三角板CFB如图所示摆放,点D在边AC上,点E在边BC上,且∠CFE=13°,∠CFD=32°,则∠DEC的度数为 .
【答案】64°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解答】解:作FH垂直于FE,交AC于点H,
∵
又∵,
∴
∵,FA=CF
∴
∴FH=FE
∵
∵
∴
又∵DF=DF
∴
∴
∵
∴
∵
∴
∴
故答案为:64°.
【分析】作FH垂直于FE,交AC于点H,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AFH=∠CFE=13°,证明△FAH≌△FCE,得到FH=FE,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得∠DFE=∠DFC+∠EFC=45°,∠DFH=∠HFE-∠DFE=45°,则∠DFE=∠DFH,证明△HDF≌△EDF,得到∠DHF=∠DEF,由外角的性质可得∠DHF=∠A+∠HFA=58°,利用内角和定理求出∠CEF的度数,然后根据∠DEC=∠CEF-∠DEF进行计算.
17.(2022八上·鄞州月考)在Rt△ABC中,AC=8,BC=6,∠C=90°.现将△ABC按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与点B重合,折痕为DE,则DE的长为 .
【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轴对称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C=90°,AC=8,BC=6,
∴AB= =10,
∵将△ABC按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与点B重合,折痕为DE,
∴BE=AE,AD=BD=5,DE⊥AB,
在Rt△BEC中,BE2=BC2+CE2,
∴BE2=36+(8-BE)2,
∴BE= ,
在Rt△BDE中,DE= = ,
故答案为: .
【分析】首先根据勾股定理算出AB的长,根据折叠的性质得BE=AE,AD=BD=5,DE⊥AB,然后在Rt△BEC与Rt△BDE中分别根据勾股定理算出BE及DE即可.
18.(2020八上·三明月考)如图在直线上一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S3,S4,则S1+2S2+2S3+S4= .
【答案】6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如图,∵图中的四边形为正方形,
∴∠ABD=90°,AB=DB,
∴∠ABC+∠DBE=90°,
∵∠ABC+∠CAB=90°,
∴∠CAB=∠DBE,
∵在△ABC和△BDE中,
,
∴△ABC≌△BDE(AAS),
∴AC=BE,
∵DE2+BE2=BD2,
∴DE2+AC2=BD2,
∵S1=AC2,S2=DE2,BD2=1,
∴S1+S2=1,
同理可得S2+S3=2,S3+S4=3,
∴S1+2S2+2S3+S4=1+2+3=6.
故答案为:6.
【分析】先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ABD=90°,AB=DB,再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到∠CAB=∠DBE,则可根据“AAS”判断△ABC≌△BDE,于是有AC=BE,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得到DE2+BE2=BD2,代换后有DE2+AC2=BD2,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得到S1=AC2,S2=DE2,BD2=1,所以S1+S2=1,利用同样方法可得到S2+S3=2,S3+S4=3,通过计算可得到S1+2S2+2S3+S4=1+2+3=6.
三、解答题(共4题,共46分)
19.(2021八上·广州期中)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BAC=120°,D为BC边的中点,DE⊥AC.求证:CE=3AE.
【答案】证明:如图,连接AD,
∵AB=AC,D是BC的中点,
∴AD⊥BC,
∵∠BAC=120°,AB=AC,
∴∠C= (180°-120°)=30°,
∵DE⊥AC,
∴∠ADE+∠DAC =∠C+∠DAC =90°,
∴∠ADE=∠C=30°,
在Rt△ADE中,AD=2AE,
在Rt△ACD中,AC=2AD=4AE,
∴CE=AC-AE=4AE-AE=3AE,即CE=3AE.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分析】连接AD,根据AB=AC,D是BC的中点,得出AD⊥BC,根据∠BAC=120°,AB=AC,得出∠C的度数,在Rt△ADE中,AD=2AE,在Rt△ACD中,AC=2AD=4AE,由此得出答案 。
20.(2021八上·灌云期中)已知:如图,在 中, , ,D是AB的中点,点E在AC上,点F在BC上,且 .求证: .
【答案】证明:∵BC=AC,∠BCA=90°,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为AB中点,
∴AD=BD=CD,CD平分∠BCA,CD⊥AB.
∴∠A=∠FCD=45°,
在△ADE和△CFD中, ,
∴△ADE≌△CFD(SAS),
∴DE=DF.
【知识点】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解析】【分析】易得△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可得AD=BD=CD,CD平分∠BCA,CD⊥AB,则∠A=∠FCD=45°,然后利用“SAS”证明△ADE≌△CFD,据此可得结论.
21.(2021八上·东明期中)如图,在离水面高度为5米的岸上,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开始时绳子BC的长为13米,此人以0.5米每秒的速度收绳,10秒后船移动到点D的位置,问船向岸边移动了多少米?(假设绳子是直的,结果保留根号)
【答案】解:在Rt△ABC中:
∵∠CAB=90°,BC=13米,AC=5米,
∴ (米),
∵此人以0.5米每秒的速度收绳,10秒后船移动到点D的位置,
∴CD=13-0.5×10=8(米),
∴ (米),
∴BD=AB-AD=12- (米),
答:船向岸边移动了(12- )米.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分析】在Rt△ABC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再根据题意得出CD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D的长,再利用AB=AD即可得出BD的长。
22.(2022八上·萧山期中)如图,在中,是边上的高线,是边上的中线,于 G,.
(1)求证:;
(2)已知, 求面积.
【答案】(1)证明:连接,如图所示,
,
,
是边上的中线,
点E是中点,
,
,
,
,
.
(2)解:是边上的中线,
,
,
,
,,
是边上的中线,
,
是边上的中线,
,
,
又,
.
故面积为5.
【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解析】【分析】(1)连接DE,由CE是AB边上的中线可得点E为AB的中点,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可得DE=AE=BE,由已知条件可知CD=AE,则DE=CD,据此证明;
(2)根据中线的概念可得AE=BE,利用勾股定理可得AD,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S△ABC、S△ABD,由中线的概念可得S△BEC=S△ABC、S△BDE=S△ABD,然后根据面积间的和差关系求出S△EDC,由CG=EG可得S△CDG=S△EDC,据此计算.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