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上第四章 易错题与重难点
易错点一、质量测量的误差,称取与测量质量的区别
典例1:(2022·浙江杭州·七年级期末)小金需要称量 10.6 克氯化钠固体,他按正确的步骤操作,称量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略向左偏转,则应采取的措施( )
A.减少砝码 B.将游码向右移动
C.取出一些氯化钠固体 D.再加一些氯化钠固体
【答案】C
【解析】在定量称量的过程中,一旦砝码和游码的数量确定后,就不能再改变。如果天平不平衡,那么只能通过调整左盘药品的质量实现。称量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略向左偏转,说明左盘的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因此应该取出一些氯化钠固体。故选C。
变式1:(2022七上·新昌月考)某同学在称量某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向左偏,则他应该( )
A.减少药品 B.右盘中减砝码 C.向右移动游码 D.调节平衡螺母
【答案】C
【解析】天平的指针向哪侧偏,说明哪侧质量大;如果左侧物体的质量大,那么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如果右侧的砝码质量大,那么减小砝码或向左移动游码,据此分析。
【解答】同学在称量某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说明左盘的物体质量大,而右盘的砝码质量偏小,因此应将右盘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故C正确,而A、B、D错误。
变式2:(2022七上·平阳期中)某同学在使用天平时,忘记把游码移动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就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加入砝码后再通过移动游码使得天平的横梁平衡,则他测得的物体质量与实际质量相比,结果是(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比较
【答案】A
【解析】假设这个物体的质量为10g,在正常状态下,只需在右盘放上10g的钩码,天平就会平衡,即不需要移动钩码。而此时由于游码没有归零,即游码的质量不是零,现在得到物体的质量就是10g砝码和游码的质量之和,肯定测量结果偏大,故A正确,而B、C、D错误。
变式3:(2021·浙江·七年级专题练习)托盘天平的使用:
(1)对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进行调节:先将游码放在标尺___________,若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该将右侧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铜块的质量:把铜块放在天平的___________盘内,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铜块的质量是___________;
(3)如果在用托盘天平测铜块质量过程中,如果使用了生锈的砝码则结果会___________
A.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 B.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C.测量结果仍然很准确 D.测量结果偏大偏小是不能确定的
(4)某同学错误地用“左码右物”法称量食盐8.5g,若游码0.5g,其他操作无误,他所得到食盐的实际质量是m=___________ 。总结:左码右物时,物体的质量=___________。
【答案】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右 左 84.4 B 7.5 砝码总质量减去游码示数
【解析】(1)[1][2]天平使用前应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说明天平的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则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
(2)[3]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左物右码”,即铜块应放在天平的左盘。
[4]图中游码标尺分度值为0.2g,示数为4.4g,则铜块的质量为50g+20g+10g+4.4g=84.4g
(3)[5]砝码生锈会导致砝码的实际质量变大,则在称量时导致少加砝码,读出的示数会偏小。
(4)[6][7]若测量时将砝码和物体位置放反,当天平平衡时,则砝码的总质量等于物体质量与游码示数之和,即m砝码=m物+m游码
要称量食盐8.5g,游码为0.5g,则改同学使用的砝码总质量为8g,故此时食盐的实际质量是
m=m砝码-m游码=8g-0.5g=7.5g即左码右物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减去游码示数。
重难点二、测量质量的实验探究
典例1:(2022·浙江宁波·七年级期末)请回答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的下列有关问题: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__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2)某天平无法调节平衡,在没有其它天平的情况下,某同学将游码移到3g处使天平恰好平衡,然后用其进行称量,测得的物体质量如图乙所示。则该物体的真实质量为___________g;
(3)某同学用一架完好的天平称量15g的食盐,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丙所示)。若要达到目的,该同学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答案】右 24 见解析
【解析】(1)[1]由图甲可知,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2]将游码移到3g处使天平恰好平衡,相当于右盘添加3g的小砝码,由图乙可知,读取物体的质量为20g+5g+2g+27g物体的真实质量27g-3g=24g
(3)[3]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说明左侧食盐质量大于15g,需要从左盘取出部分食盐直至天平平衡。
变式1:(2022·浙江舟山·七年级期末)天平是一种重要的测量工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同学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铁块的质量,操作部分过程如图所示,请指出他在操作中的一处错误;______
(2)另一组的小宁同学也在进行同样的实验,遇到如下问题(砝码盒里的砝码有100g、50g、20g、20g、10g、5g),在测量时,他在右盘中放入了50g、20g的砝码各一个,再往右盘里放一个20g砝码替换下来,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她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填字母),使天平衡量平衡。
A.调节平衡螺母
B.取下10g的砝码,再加入5g的砝码,并移动游码
C.加入5g的砝码,若指针左偏,再移动游码
D.加入5g的砝码,若指针右偏,再取下5g的砝码,并移动游码
【答案】物体和砝码放反 CD
【解析】(1)[1]图中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是错误的,应该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
(2)[2] A.称量过程中不可以再移动平衡螺母。故A不符合题意。
B.因为质量相差在10g和20g之间。所以不能取下10g的砝码,再加入5g的砝码,并移动游码,故B不符合题意。
C.加入5g的砝码,若指针左偏,说明砝码质量偏小,可以再移动游码,故C符合题意。
D.加入5g的砝码,若指针右偏,说明砝码质量偏大,可以再取下5g的砝码,并移动游码,故D符合题意。故选CD。
变式2:(2021·浙江宁波·七年级期末)小思外出游玩时捡到一块鹅卵石,她对该鹅卵石的质量进行了测量。
(1)甲图是小思同学调节横梁平衡的过程,她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分度盘上的指针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调节,使天平平衡;
(3)测量鹅卵石质量时,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入托盘天平的右盘后,分度盘上的指针如图丙所示,接下来小思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4)最终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则该鹅卵石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5)小科家里腌制食品时需要38g食盐,他也利用天平进行量取,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在天平的两盘中各放入一张相同的纸片,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调零
③在天平的左盘中缓慢加入食盐
④在天平的右盘中加入35g砝码,并将游码调至示数为3g处
⑤使天平再次平衡,完成食盐量取。
上述操作中你认为合理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答案】见解析 右 取下5g砝码,向右移动游码 54 ②①④③⑤
【解析】(1)[1]根据甲图可知,游码没有调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是错误的。
(2)[2]根据图乙可知,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说明左盘重右盘轻,因此平衡螺母应该向右调节。
(3)[3]5g为最小的砝码,放入5g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偏向右侧,说明砝码的质量偏大,此时只能将它取下来,然后向右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4)[4]根据丁图可知,鹅卵石的质量m=50g+4g=54g
(5)[5]小科家里腌制食品时需要38g食盐,他也利用天平进行量取,进行了如下操作:
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调零;
①在天平的两盘中各放入一张相同的纸片,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④在天平的右盘中加入35g砝码,并将游码调至示数为3g处;
③在天平的左盘中缓慢加入食盐;
⑤使天平再次平衡,完成食盐量取。
则合理的顺序为:②①④③⑤。
变式3:(2022·浙江台州·七年级期末)小科在“测量铁块质量”的实验中,遇到如下问题(砝码盒里的砝码有100g、50g、20g、20g、10g、5g)。
(1)若在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
(2)平衡后,小科在左盘放入铁块,在右盘放入一个20g的砝码,再放入一个10g的砝码时,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然后用5g砝码将一个10g砝码替换下来,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3)根据小科的测量可知,铁块的质量在________。
A.15g-20g 之间 B.20g-25g 之间 C.25g-30g 之间 D.30g-35g 之间
(4)小科用生锈的砝码测物体质量,则测量结果将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右 调节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C 偏小
【解析】(1)[1]根据甲图可知,天平的指针偏左,说明左盘重右盘轻,那么平衡螺母应该向右调节。
(2)[2]在天平上添加砝码时,应该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根据乙图可知,换上最小的砝码5g后,天平的指针偏左,说明铁块的质量大,而砝码的质量偏小,此时再无砝码可用,因此操作为:调节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3)[3]根据上面的描述可知,加入30g的砝码时,指针偏右,说明铁块的质量小于30g;加入25g的砝码时指针偏左,说明铁块的质量大于25g,因此铁块的质量应该在25g~30g之间。
(4)[4] 正常情况下砝码上标的质量是砝码的实际质量,砝码生锈后,自身质量变大。当测量同一物体时,需要减少砝码或少移动游码,才能使天平重新平衡,此时所读数值小于物体实际质量。
重难点三、密度的实验探究
典例1:(2021七上·台州期末)学习了《物体的密度》后,小柯决定利用家里厨房中的工具和材料测量冰糖的密度。他找到:电子秤、喝药用的小量筒、水、面粉、冰糖。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把冰糖放电子秤盘上测出它的质量为 m;
步骤二:向小量筒中加入适量的 ,将冰糖浸没其中,读出总体积为 V1;步骤三:取出冰糖,读出量筒中剩余物体的体积为V2。
(1)步骤二中,向小量筒中加入适量的物质是________。
(2)步骤二中“适量”的标准是________。
(3)计算冰糖的密度。ρ 冰糖=________(用 m、V1 和 V2 表示)。
(4)通过以上步骤测得的冰糖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面粉(2)能浸没冰糖,且放入冰糖后总体积不超过量筒量程 (3) (4)偏小
【解析】(1)冰糖溶于水,因此不能用排水法测量冰糖的体积。如果在量筒内放入适量的面粉,将冰糖淹没其中,分别记下冰糖放入前后面粉的体积值,最后将这两个值相减即可;
(2)使用“排面法”测量冰糖的体积时,加入的面粉至少要将冰糖浸没;加入的面粉和冰糖的总体积最多不能超过量筒测量的最大值,否则,都不能测出它的体积;
(3)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冰糖的密度即可;
(4)将冰糖从量筒中取走时,它肯定会带出部分面粉,从而使V2减小,根据V=V1-V2可知,测得冰糖的体积肯定偏大,根据可知,计算出的冰糖密度肯定偏小。
【解答】(1)步骤二中,向小量筒中加入适量的物质是面粉 。
(2)步骤二中“适量”的标准是:能浸没冰糖,且放入冰糖后总体积不超过量筒量程。
(3)冰糖的体积为V=V1-V2;那么冰糖的密度为:;
(4)通过以上步骤测得的冰糖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小。
变式1:如图甲是某地质公园的“玄武石”,其内部是多孔蜂窝状结构,该类石头的密度为2.8-3.3克/厘米3。某同学想准确测出这块石头的密度。
(1)称量该石头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示数如图乙,该石头的质量为________克;他将该石头放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计算得到该石头的密度为________克/厘米3。
(2)该石头密度的测量值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52.4;2.62
(2)大;玄武石内部是多孔蜂窝状结构,放入量筒后,会有一部分水进入石块中,导致测量的体积偏小
【解析】(1)石头的质量m=m砝码+m游码,石头的体积等于两个量筒的示数之差,即V=V2-V1。最后根据公式计算石头的密度;
(2)玄武岩存在大量的小孔,放入量筒后,水会进入小孔中,导致石头和水的总体积偏小,进而计算出的矿石的体积偏小。
【解答】(1)根据乙图可知,砝码的质量为50g,游码的质量为2.4g,
那么石头的质量m=50g+2.4g=52.4g;
根据丙图可知,石头的体积:V=V2-V1=80cm3-60cm3=20cm3;
那么石头的密度为:。
(2)该石头密度的测量值偏大,原因是:玄武石内部是多孔蜂窝状结构,放入量筒后,会有一部分的水进入石块中,导致测量的体积偏小。
变式2:(2022·浙江·七年级期末)某同学为了测量醋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
步骤一:将待测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醋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
步骤二: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醋倒入量筒中,测出这部分醋的体积V(如图乙所示);
步骤三: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
(1)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移至“0”刻度线,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往___________调节。
(2)由图可得,量筒中醋的质量为___________克,醋的密度为___________千克/米3。
(3)在读取醋的体积时,若他俯视量筒读数,则测得醋的密度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答案】左 46.2 1.1×103 偏小
【解析】(1)[1]测量前,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需要往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即若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2][3]甲图中游码的分度值为0.2g,烧杯和醋的总质量m1=50g+20g+10g+3.4g=83.4g
丙图中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m2=20g+10g+5g+2.2g=37.2g
量筒中醋的质量m=m1-m2=83.4g-37.2g=46.2g
图中量筒中醋的体积V=42cm3
醋的密度
(3)[4]醋的质量测量准确,由于俯视导致醋的体积测量偏大,密度偏小。
变式3:(2022·浙江·金华市婺城区教育局教研室七年级期末)小科同学在海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带回学校实验室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请你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有以下五个实验操作步骤:
①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②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
③从量筒中取出鹅卵石,读出剩余水的体积V1;
④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
⑤根据密度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
小科应采用正确合理的实验步骤及顺序为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④①②⑤ D.④②③⑤
(2)如图甲所示,小科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是___________;
(3)小科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他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入托盘天平的右盘后,分度标尺的指针如图乙所示,小科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4)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横梁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鹅卵石的体积如图丁所示,由图中数据可知,该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答案】C 游码没有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取下5g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 2.7×103
【解析】(1)[1]测固体的密度时,应先测固体的质量、再测固体的体积,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④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
①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②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
⑤根据密度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故选C。
(2)[2]托盘天平使用时,首先要调节横梁水平平衡,在调节横梁水平平衡前,要用镊子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而在图示调节横梁水平平衡的过程中,游码仍在标尺的中间,没有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3)[3]由图乙可知,加入最小的5g砝码后,指针偏向右侧,说明砝码的总质量较大,即这时石块的质量小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接下来的下来的操作是:取下5g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4)[4]由图丙可知,鹅卵石的质量m=50g+4g=54g
由图丁可知,放入鹅卵石前量筒示数V1=50mL
放入鹅卵石后量筒示数V2=70mL
故鹅卵石的体积V=V2-V1=70mL-50mL=20mL=20cm3
该鹅卵石的密度为
重难点四、密度的空心问题
典例1:(2021七上·长兴月考)一种叫做ProFi的特殊材料,属于塑木复合材料,密度为1.16g/cm3,可以制成空心型材。
(1)把一个板材切割为大小不同的两块,大块的密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块的密度;若每块塑木板材的面积为2m2,厚度为5cm。则每块板材的质量为________kg;(结果保留2位小数)
(2)现有一个密封的塑木板材,其中是空心的.经测量其体积为120cm3,质量为116g,则其空心部分的体积为________cm3。
【答案】(1)等于;116 (2)20
【解析】(1)把一个板材切割为大小不同的两块,大块的密度等于小块的密度;
每块板材的质量为:m=ρV=1.16×103kg/m3×(2m2×0.05m)=116kg;
(2)板材实心的体积为:;
空心的体积为:V空=V-V实=120cm3-100cm3=20cm3。
变式1: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cm3、12cm3。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
A.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8g/cm3 B.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5g/cm3
C.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8g/cm3 D.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5g/cm3
【答案】A
【解析】首先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出两个金属球的密度,其中密度大的肯定是实心的,它的密度就是该金属的密度。
【解答】a球的密度:;
b球的密度:;
因为;所以a球是实心的,该金属的密度是8g/cm3。
变式2:一种叫做ProFi的特殊材料,属于塑木复合材料,密度为1.16g/cm3,可以制成空心型材。
(1)把一个板材切割为大小不同的两块,大块的密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块的密度;若每块塑木板材的面积为2m2,厚度为5cm。则每块板材的质量为________kg;(结果保留2位小数)
(2)现有一个密封的塑木板材,其中是空心的.经测量其体积为120cm3,质量为116g,则其空心部分的体积为________cm3。
【答案】(1)等于;116 (2)20
【解析】(1)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根据公式计算木板的密度;
(2)首先根据计算出板材的实心体积,然后根据V空=V-V实计算出空心体积。
【解答】(1)把一个板材切割为大小不同的两块,大块的密度等于小块的密度;
每块板材的质量为:m=ρV=1.16×103kg/m3×(2m2×0.05m)=116kg;
(2)板材实心的体积为:;
空心的体积为:V空=V-V实=120cm3-100cm3=20cm3。
变式3:(2021七下·台州开学考)一铝球的质量为81克,体积为40厘米3,求:
(1)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必须写明判断理由和计算过程)
(2)若在其空心部分注满水银后求此球的总质量变为多少?(已知ρ水银=13.6×103kg/m3,ρ铝=2.7×103kg/m3)
【答案】(1)假设铝球是实心的,已知铝球的质量是81g,密度为 ρ铝=2.7×103kg/m3,
铝球的体积为: <40cm3所以此球是空心的。
(2)空心部分的体积为40cm3-30cm3=10cm3。
当空心部分注满水银后水银的质量为:m=ρV=13.6g/cm3×10cm3=136g,
此球的总质量为136g+81g=217g
【解析】(1)假设铝球是实心,根据 计算出金属铝的体积,然后与球的体积进行比较即可;
(2)首先根据V空=V球-V实计算出空心部分的体积,再根据m水银=ρ水银V水银计算出注满水银后的质量,最后根据m总=m球+m水银计算出总质量。
重难点五、物态变化的判断
典例1:(2022·浙江台州·七年级期末)一袋3千克的水放入冰箱内凝固成冰,质量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水凝固时需要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若将这些水由神舟飞船带上太空,则水的质量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答案】不变 放热 不变
【解析】[1]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水放入冰箱内凝固成冰,只是状态变化,而质量将不变。
[2]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和继续放热,水凝固时需要放热。
[3]若将这些水由神舟飞船带上太空,只是位置发生改变,而水的质量将不变。
变式1:(2022·浙江杭州·七年级期末)冬天,人说话时,可以看到口里呼出“白气”; 夏天打开冰箱时,可以看到冰箱附近也会出现 一团“白气”。 这两种现象都是___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都要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不同点是:___________。
【答案】液化 放热 见解析
【解析】[1][2][3]冬天,人说话时,可以看到口里呼出“白气”; 夏天打开冰箱时,可以看到冰箱附近也会出现 一团“白气”,都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物体,由气态变成液态发生的液化现象,二者都要向外放热。不同的是口中呼出的“白气”是口里呼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而发生了液化, 冰箱附近出现的“白气”是冰箱冲出的冷气使外面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冷却发生了液化。
变式2:(2022七上·仙居期末)2020年12月14日的一场人工降雪让同学们兴奋不已。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雪)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骤降 B.“人工降雨”中降落下来的雨水是干冰熔化形成的
C.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是凝华过程 D.空气中的小水珠变成小冰粒是凝固过程
【答案】B
【解析】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需要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需要放热,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干冰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骤降,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人工降雨”中降落下来的雨水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是凝华过程,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空气中的小水珠变成小冰粒是凝固过程,故D正确不合题意。
变式3:(2022·浙江杭州·七年级期末)寒假期间,小金到大明山滑雪场滑雪,看到有造雪机在进行人工造雪(如图所示):将水注入一个专用喷枪,喷枪中的高压空气将水流分割成微小的粒子井喷入空气中形成白雾,这些微小的粒子在落到地面以前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从而形成雪花,这个过程需要___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滑雪场地的气温虽然低于0℃,但即使没有人滑雪,场地积雪也会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雪发生了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凝固 放热 升华
【解析】[1][2]由题意可知,人工造雪是将水注入专用喷嘴或喷枪接触高压空气,将水分割成微小的粒子并喷到寒冷的空气中,这些微小的粒子(小水滴)凝固成的小冰晶,凝固放热。
[3]滑雪场地的气温虽然低于0℃,但即使没有人滑雪,场地积雪也会逐渐减少,积雪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1.(2022·浙江杭州·七年级期末)如图甲是登山爱好者在安吉龙王山拍到的雾淞美景。下列事例与雾淞形成的原理相同的是( )
A.冬天清晨河面上的白雾 B.夏天狗吐出舌头
C.用久的灯泡内壁变黑 D.衣柜中变小的樟脑丸
【答案】C
【解析】雾凇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A.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夏天狗吐出舌头,利用水汽化吸热的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
C.灯泡用久了会发黑,这是由于灯丝中的钨在高温下升华为钨蒸气,钨蒸气遇到冷的灯泡内壁时,又在灯的内壁上凝华为固态钨,故C符合题意;
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是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故D不符合题意。
2.(2022·浙江·金华市婺城区七年级期末)棉花糖是很多小朋友喜爱的食物,做棉花糖时将白糖放在中心的圆盘中,白糖立刻就变成糖水,不断旋转的圆盘又将糖水从四周甩出去,由于四周温度低,就可以看到一丝丝的糖,用小棍将它绕好,就做成了既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了。整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A.熔化、凝华 B.熔化、液化
C.熔化、凝固 D.汽化、凝固
【答案】C
【解析】做棉花糖时将白糖放在棉糖机的圆盘上,白糖很快化成糖水,即由固态变为液态,该过程称为熔化;同时旋转的圆盘将糖水甩出,变成了一丝丝的糖绕在小棍上,即变成了固态,故是由液态变为固态,该过程是凝固。
3.(2022·浙江·绍兴市上虞区教师发展中心七年级期末)电冰箱是常用家用电器。小明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以下是小明对所看到的这些现象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将水放入冷冻室后不久,水便结成冰-----凝固
B.夏天打开电冰箱门,门口有一团白雾----汽化
C.放在冷冻室里的棒冰包装纸上有白色的霜----凝华
D.从电冰箱里取出的矿泉水,瓶壁上有水滴-----液化
【答案】B
【解析】A.将水放入冷冻室后不久,水便结成冰,水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夏天打开电冰箱门,门口有一团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放在冷冻室里的棒冰包装纸上有白色的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从冰箱中取出的矿泉水,瓶壁上会出现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4.(2022·浙江台州·七年级期末)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 )
A.同时沸腾 B.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
C.稍后沸腾 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够达到水的沸点
【答案】D
【解析】开始锅与碗中的水都会吸热升温,当锅中的水达到沸点时吸热会沸腾起来,但温度不再升高,此时碗中的水也会达到沸点,但由于碗中的水与锅中水的温度相同,所以不能继续吸热,所以碗中的水不会沸腾,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5.(2022·浙江·余姚市阳明中学七年级期中)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插入装有冰粒的烧杯中间,然后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 )
A.没有熔化 B.熔化一半
C.熔化小于一半 D.熔化超过一半
【答案】A
【分析】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解析】冰是晶体,若给烧杯中的冰加热时,烧杯中的冰会熔化,但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
所以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能达到熔点,但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故选A。
6.(2022·浙江杭州·七年级期末)T1℃时,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晶体材料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每隔一 段时间记录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熔点比乙的沸点高 B.乙在熔化的过程中始终保持T3℃不变
C.固态时的甲比固态时的乙比热容大 D.甲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T4℃不变
【答案】A
【解析】A、根据图像可知,从0~t2,甲都是固体,此后温度保持T4不变,则甲的熔点位T4,乙在0~t1内为固体,则它的熔点为T2,沸点为T3,故A正确;
B、在t1~t2内,乙处于熔化状态,温度保持T2,故B错误;
C、当质量相同的甲和乙都升高到T2时,甲用的时间小于乙,即甲吸收的热量少,根据Q=cm△t可知,甲的比热容小于乙,故C错误;
D、据图可知:t2~t3时,甲处于熔化状态,故D错误。
7.(2022·浙江温州·七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
A.该物质加热后就开始熔化
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
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增多
D.图乙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升高
【答案】C
【分析】熔化与熔化现象,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1)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2)熔化前,晶体为固态;熔化后,晶体为液态;熔化中,晶体为固液混合态。
(3)凝固的条件:①达到凝固点;②继续放热。
【解析】A.根据甲图可知,该物质温度保持不变的时间为10~20min,则从10min时开始熔化,故A错误。
B.第15min时,该物体在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处于熔化过程,为固液混合态,故B错误。
C.该物质的熔点为-2℃,而冰的水的凝固点为0℃,因此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能够在该物质中继续放热,水会凝固成冰,冰的质量会增大,故C正确。
D.图乙中,冰水混合物放热后,水凝固成冰,但是温度不变,故D错误。
8.(2022·浙江·宁波市七年级期末)小宁同学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的位置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偏左。此时他应该( )
A.将游码右移,至横梁再次平衡 B.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C.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D.将右盘砝码再减少一些
【答案】A
【解析】在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指针的位置在分度盘的中线偏左,说明左边重,如果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仍偏左,则应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而此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9.(2021·浙江宁波·七年级期末)小思用一架天平测物体质量,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 但平衡螺母生锈无法转动,于是小思将一枚一角硬币放在右盘,此时天平平衡,接下去小思开始称量物体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总质量为 54g ,则被测物体的实际质量为( )
A.大于 54g B.等于 54g C.小于 54g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将硬币放入右盘后,天平恢复平衡,则可将硬币和右盘看作一个整体。砝码和游码的总质量为54g,根据“m物=m砝码+m游码”可知,此时被测物体的实际质量就是54g,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10.(2021·浙江·七年级专题练习)有一架托盘天平,没有游码,最小砝码为1g,用这架已经调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个物体的质量。当在右盘上加35g砝码时,天平指针向左偏一小格;如果在右盘中再加一个1g砝码,则指针向右偏1.5格,那么所测物体的质量为( )
A.36.4g B.35.6g C.35.4g D.36.6g
【答案】C
【解析】在右盘上加35g砝码时,天平指针向左偏一小格,再在右盘中再加一个1g砝码,指针向右偏1.5格。即加了1g砝码,使指针向右偏了2.5格,则指针每向右偏一格,相当于加入的砝码质量为所以,若要指针刚好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需要使指针向右偏1格,即需要加入0.4g的砝码,故所测物体的质量为m=35g+0.4g=35.4g
11.(2022·浙江杭州·七年级阶段练习)某同学用量程为500克、最小刻度为0.2克、最小砝码为5克的托盘天平称量一个铁块的质量。当调节横梁平衡后,他将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同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时,测得铁块的质量是77.8克,则铁块的实际质量是( )
A.77.8克 B.72.2克 C.78克 D.77.6克
【答案】B
【解析】题中天平最小砝码为5克,最小刻度为0.2克,平衡时砝码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77.8克,因此砝码质量为75克,游码对应2.8克。实际左盘物体的质量=右盘物体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由于他将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故应该是:砝码质量=铁块铁块+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则铁块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75g-2.8g=72.2g,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12.(2022·浙江丽水·七年级期末)2020年爆发新冠肺炎,该病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
(1)病毒属于生物,以下各项能作为判断依据的是___________。
A.病毒体积微小 B.病毒能繁殖 C.病毒有各种形状
(2)在抗击病毒时,医护人员必须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眼罩。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由于水蒸气的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3)75%的酒精是常用的医用消毒剂,消毒时酒精擦拭在手上会感觉到凉爽,因为酒精蒸发时会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在配制酒精溶液时,将酒精和水混合,发现混合后的体积比混合前的总体积小,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
【答案】B 液化 吸热 分子间有间隔
【分析】生物具有营养、呼吸、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是由细胞构成的等生物的特征,否则不是生物。
【解析】(1)根据生物的特征可知,所有的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而病毒能够通过核酸进行繁殖,因此病毒属于生物,故选B。
(2)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由于水蒸气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液化现象。
(3)75%的酒精是常用的医用消毒剂,消毒时酒精擦拭在手上会感觉到凉爽,因为酒精蒸发时会吸热。在配制酒精溶液时,将酒精和水混合,发现混合后的体积比混合前的总体积小,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分子间有间隔。
3.(2022·浙江宁波·七年级期中)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1)应选用颗粒___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图甲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熔化的特点是是吸热,温度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图甲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选填“固”或“液” 或“固液共存”)
【答案】较小 不变 固
【解析】(1)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应选用颗粒较小的冰块做实验,较小的冰块受热均匀。
(2)[2]由图甲可知,BC段是熔化过程,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3]由图甲可知,第4min开始熔化,到第10min时熔化结束,第3min时,冰还没有开始熔化,处于固态。
14.(2022·浙江台州·七年级期末)某同学在做盐水实验,需要称取28克食盐,如图所示。
(1)甲图是该同学调节横梁平衡的过程,他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分度盘的指针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3)在步骤(2)的基础上,下列操作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①在天平的左盘中缓慢加入食盐
②使天平再次平衡,完成食盐称取
③在天平的右盘中加入25g砝码,并将游码调至示数为3g处
④在天平的两盘中各放入一张相同的纸片,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4)如果使用的砝码缺了一小块,那么测出的质量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这告诉我们,一定要爱护实验器材。
【答案】游码未归零 左 ④③①② 偏大
【解析】(1)[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先要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再调节平衡螺母,由图甲可知,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是游码没有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2)[2]由图乙可知,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横梁平衡。
(3)[3]测量的正确步骤为:④在天平的两盘中各放入一张相同的纸片,调节天平横梁平衡;③在天平的右盘中加入25g砝码,并将游码调至示数为3g处;①在天平的左盘中缓慢加入食盐;②使天平再次平衡,完成食盐称取,故测量次序为:④③①②。
(4)[4]如果使用的砝码缺了一小块,砝码实际的质量会偏小,测量相同质量的物体时,读数时按照原标注的质量读取,测出的质量会偏大。
15.(2022·浙江杭州·七年级期末)小金测定一块合金的密度,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两只相同的空烧杯放在已调平的天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入左盘烧杯中。
②向右盘烧杯中缓缓倒水,再用滴管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③将烧杯内水倒入空量筒中,液面静止后如图甲所示。
④用细线拴好合金,将其放入图甲的量筒内,液面静止后如图乙所示。
求: (1)合金块的体积;
(2)合金块的质量;
(3)合金块的密度。
【答案】(1)10cm3;(2)30g;(3)3×103kg/m3
【解析】解:(1)由图知道,合金块的体积V=40cm3-30cm3=10cm3
(2)根据题意知道,图甲量筒中水的质量与合金质量相等,故由知道,合金块的质量
m合金=m水=ρ水V=1g/cm3×30cm3=30g
(3)由知道,合金块的密度
16.(2021·浙江宁波·七年级期末)小红在“测量铁块质量”的实验中,遇到如下问题(砝码盒里的砝码有100g、50g、20g、20g、10g、5g):
(1)若她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出现了如图b所示的情形(指针左右晃动幅度相同),则横梁_____平衡(填“已经”或“没有”);
(2)在测量时,她在右盘中放入了50g、20g的砝码各一个,再往右盘里放一个20g的砝码时,指针位置如图c所示;再用10g砝码将一个20g砝码替换下来,指针位置如图a所示,则该铁块的质量在_____。
A、70g~80g之间 B、80g~90g之间 C、90g~100g之间 D、100g~110g之间
(3)她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填字母)
A、调节平衡螺母
B、取下10g的砝码,再加入5g的砝码,并移动游码
C、加入5g的砝码,若指针左偏,再移动游码
D、加入5g的砝码,若指针右偏,则取下5g的砝码,并移动游码
【答案】已经 B C、D
【解析】(1)[1]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出现了如图中b所示的情形,说明指针左右摆动幅度相等,天平横梁已经平衡。
(2)[2]加20g砝码,指针偏右,此时质量为50g+20g+20g=90g
说明砝码的质量偏大;用10g砝码将一个20g砝码替换下来,指针偏左,此时质量50g+20g+10g=80g
说明物体的质量偏小,由此可见,该铁块的质量在80g~90g之间;故选B。
(3)[3]A.称量过程中不可以再移动平衡螺母。故A不符合题意;
B.因为质量相差在10g和20g之间。所以不能取下10g的砝码,再加入5g的砝码,并移动游码,故B不符合题意;
C.加入5g的砝码,若指针左偏,说明砝码质量偏小,可以再移动游码,故C符合题意;
D.加入5g的砝码,若指针右偏,说明砝码质量偏大,可以再取下5g的砝码,并移动游码,故D符合题意。故选CD。
17.(2021·浙江·七年级专题练习)(1)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_处,若发现指针指向分度盘右侧,此时他应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小科在调节天平平衡后,使用天平测量苹果质量时的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然后,小科再用托盘天平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请回答下面问题:
①不能将一枚大头针放到托盘天平上进行直接测量,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略偏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接着的正确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
A.增加天平左盘大头针的数量 B.减少天平左盘大头针的数量
C.减少天平右盘中的砝码 D.向右移动标尺上的游码
③在右盘中放多枚大头针,左盘中放一个20g和一个10g的砝码,游码移至如图乙所示位置时,天平平衡,若所测的大头针数量为400枚,则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约为___________mg。
【答案】零刻度线 左 测量质量时调节平衡螺母 一枚大头针质量太小 D 70
【解析】(1)[1][2]天平的调节原则: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右偏,所以左调。
[3]错误的操作:称量物体质量时,移动平衡螺母,因为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应该取放砝码或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
(2)[4]①因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小于托盘天平的最小分度值,所以不能将一枚大头针放到托盘天平上进行直接测量。
[5]②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略偏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说明左侧物体质量大,应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故D正确;
[6]③“左物右码”放反时,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在右盘中放多枚大头针,左盘中放一个20g和一个10g的砝码,游码移至如图乙所示位置时,天平平衡。所以物体的质量=20g+10g-2g=28g
400枚大头针的总质量m总=28g
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18.(2022·浙江杭州·七年级阶段练习)在学习了测量物质密度后,爱探究的小明想测出某种未知液体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1)测液体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_______g。
(2)测液体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mL,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对他的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小明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
【答案】49 30 偏小 0.8
【解析】(1)[1]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液体的质量为20g+20g+5g+4g=49g
(2)[2]由图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所以液体的体积为30mL=30cm3
[3]由于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时,不能倒干净,所以体积测量偏小。
(3)[4]由图象丙知,当体积为0时,质量为25g,所以烧杯质量为25g,当总质量为45g时,液体质量为m=45g 25g=20g
体积为V=25cm3,则液体的密度为ρ===0.8g/cm3
19.(2022·浙江杭州·七年级期末)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小金在长白山游玩的时候,捡到了一种能够浮在水上的石头,被称为“浮石”,如图所示。小金对该石头非常感兴趣,对它展开了如下研究:
(1)小金通过观察发现,浮石有气孔构造,他猜想该浮石中有动植物化石,请你对该猜想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2)用天平测浮石的质量:小金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后续测量步骤均正确,则测得的浮石的质量比实际值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改进后重新测得浮石的质量为12.5g;
(3)用量筒测量整块浮石的体积,小金在浮石的外面包裹一层薄薄的保鲜膜,再用细棒将浮石压入水面以下,测得浮石的体积大小为15cm3(保鲜膜与细棒体积忽略不计)。浮石的外面包裹保鲜膜的目的是__________;
(4)若该浮石固体部分的密度为2.5g/cm3,请列式计算这块浮石中气孔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_________。
【答案】见解析 偏大 防止浮石吸水 10cm3
【解析】(1)[1]在沉积岩中含有动植物的化石,浮石有气孔构造,浮石有可能属于岩浆岩,小金是错误的。
(2)[2]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应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往天平右盘里加砝码,忘记将游码调到天平标尺的零刻度处,相当于左盘里加了一个小物体,所以测量得到浮石的质量比真实值偏大。
(2)[3]浮石有气孔构造,直接放入水中会吸水,测量的体积误差较大,在浮石的外面包裹一层薄薄的保鲜膜,可以防止浮石吸水。
(3)[4]岩石的体积
浮石中空洞的体积V空=V-V岩石=15cm3-5cm3=10cm3
20.(2022·浙江台州·七年级期末)响石山景区是仙居的风景名胜之一、响石山景区的名称由来是因其峡谷中有一种能发出响声的石头而得名,有人称其为“会唱歌的石头”,叫响铃石。小科选取了一小块响铃石,来测定它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用天平测得响铃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则响铃石的质量m为________g;
(2)在量筒中倒入V1为750mL的水,将响铃石浸没在水中,水面到达如乙所示,V2=________mL;
(3)则响铃石的密度为多少;(写出具体过程)( )
(4)若该类石头的密度约为2.2g/cm3,则此响铃石为___________的(选填“实心”或“空心”)。
【答案】94.6 800 1.892g/cm3 空心
【解析】(1)[1]由图可知,响铃石的质量m=50g+20g+20g+4.6g=94.6g
(2)[2]由图乙可知,水和响铃石的总体积V2=800mL
(3)[3]响铃石的体积V=V2-V1=800mL-750mL=50mL=50cm3
响铃石的密度为
(4)[4]若该类石头的密度约为2.2g/cm3,此响铃石的密度小于该类石头的密度,所以它是空心的。
21.(2022·浙江·宁波市七年级期末)某班同学在“探究水的某种特性”的实验中,对水的体积和质量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同学们先用天平测出注射器的质量,再用它分别抽取10cm3、15cm3、20cm3的水,分别称出注射器与水的总质量,下表是其中一个组的实验记录。
“探究水的某种特性”的实验记录表
实验次序 水的体积/厘米3 注射器与水的总质量/克 水的质量/克
1 10 21 10
2 15 26 15
3 20 31 20
(1)使用天平时,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若向右调节左侧横梁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则调节平衡螺母前,左盘与右盘的位置相比较高的是______盘。
(2)对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水的某种特性(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____的。
(3)受此实验启发,小宁在家里测量了冰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他先用注射器抽取27 cm3的纯净水(水的质量为27克),再放进冰箱速冻,等水完全结冰后,小宁从冰箱中取出的注射器如下图所示,则水结冰后的体积为______cm3,小宁所测得冰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______克/厘米3。
【答案】右 不变 30 0.9
【解析】(1)[1]若向右调节横梁左侧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根据“左偏右旋、右偏左旋”的原则知道,调节平衡螺母前,天平的右盘位置较高。
(2)[2]分析表格数据发现,水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等于1,说明水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不变的。
(3)[3]由图知道,水完全结冰后的体积为V冰=30cm3
[4]由知道,27mL纯清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水=1g/cm3×27cm3=27g
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即m冰=m水=27g
所以冰的密度为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上第四章 易错题与重难点
易错点一、质量测量的误差,称取与测量质量的区别
典例1:(2022·浙江杭州·七年级期末)小金需要称量 10.6 克氯化钠固体,他按正确的步骤操作,称量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略向左偏转,则应采取的措施( )
A.减少砝码 B.将游码向右移动
C.取出一些氯化钠固体 D.再加一些氯化钠固体
变式1:(2022七上·新昌月考)某同学在称量某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向左偏,则他应该( )
A.减少药品 B.右盘中减砝码 C.向右移动游码 D.调节平衡螺母
变式2:(2022七上·平阳期中)某同学在使用天平时,忘记把游码移动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就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加入砝码后再通过移动游码使得天平的横梁平衡,则他测得的物体质量与实际质量相比,结果是(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比较
变式3:(2021·浙江·七年级专题练习)托盘天平的使用:
(1)对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进行调节:先将游码放在标尺___________,若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该将右侧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铜块的质量:把铜块放在天平的___________盘内,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铜块的质量是___________;
(3)如果在用托盘天平测铜块质量过程中,如果使用了生锈的砝码则结果会___________
A.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 B.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C.测量结果仍然很准确 D.测量结果偏大偏小是不能确定的
(4)某同学错误地用“左码右物”法称量食盐8.5g,若游码0.5g,其他操作无误,他所得到食盐的实际质量是m=___________ 。总结:左码右物时,物体的质量=___________。
重难点二、测量质量的实验探究
典例1:(2022·浙江宁波·七年级期末)请回答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的下列有关问题: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__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2)某天平无法调节平衡,在没有其它天平的情况下,某同学将游码移到3g处使天平恰好平衡,然后用其进行称量,测得的物体质量如图乙所示。则该物体的真实质量为___________g;
(3)某同学用一架完好的天平称量15g的食盐,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丙所示)。若要达到目的,该同学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变式1:(2022·浙江舟山·七年级期末)天平是一种重要的测量工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同学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铁块的质量,操作部分过程如图所示,请指出他在操作中的一处错误;______
(2)另一组的小宁同学也在进行同样的实验,遇到如下问题(砝码盒里的砝码有100g、50g、20g、20g、10g、5g),在测量时,他在右盘中放入了50g、20g的砝码各一个,再往右盘里放一个20g砝码替换下来,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她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填字母),使天平衡量平衡。
A.调节平衡螺母
B.取下10g的砝码,再加入5g的砝码,并移动游码
C.加入5g的砝码,若指针左偏,再移动游码
D.加入5g的砝码,若指针右偏,再取下5g的砝码,并移动游码
变式2:(2021·浙江宁波·七年级期末)小思外出游玩时捡到一块鹅卵石,她对该鹅卵石的质量进行了测量。
(1)甲图是小思同学调节横梁平衡的过程,她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分度盘上的指针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调节,使天平平衡;
(3)测量鹅卵石质量时,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入托盘天平的右盘后,分度盘上的指针如图丙所示,接下来小思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4)最终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则该鹅卵石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5)小科家里腌制食品时需要38g食盐,他也利用天平进行量取,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在天平的两盘中各放入一张相同的纸片,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调零
③在天平的左盘中缓慢加入食盐
④在天平的右盘中加入35g砝码,并将游码调至示数为3g处
⑤使天平再次平衡,完成食盐量取。
上述操作中你认为合理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变式3:(2022·浙江台州·七年级期末)小科在“测量铁块质量”的实验中,遇到如下问题(砝码盒里的砝码有100g、50g、20g、20g、10g、5g)。
(1)若在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
(2)平衡后,小科在左盘放入铁块,在右盘放入一个20g的砝码,再放入一个10g的砝码时,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然后用5g砝码将一个10g砝码替换下来,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3)根据小科的测量可知,铁块的质量在________。
A.15g-20g 之间 B.20g-25g 之间 C.25g-30g 之间 D.30g-35g 之间
(4)小科用生锈的砝码测物体质量,则测量结果将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重难点三、密度的实验探究
典例1:(2021七上·台州期末)学习了《物体的密度》后,小柯决定利用家里厨房中的工具和材料测量冰糖的密度。他找到:电子秤、喝药用的小量筒、水、面粉、冰糖。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把冰糖放电子秤盘上测出它的质量为 m;
步骤二:向小量筒中加入适量的 ,将冰糖浸没其中,读出总体积为 V1;步骤三:取出冰糖,读出量筒中剩余物体的体积为V2。
(1)步骤二中,向小量筒中加入适量的物质是________。
(2)步骤二中“适量”的标准是________。
(3)计算冰糖的密度。ρ 冰糖=________(用 m、V1 和 V2 表示)。
(4)通过以上步骤测得的冰糖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变式1:如图甲是某地质公园的“玄武石”,其内部是多孔蜂窝状结构,该类石头的密度为2.8-3.3克/厘米3。某同学想准确测出这块石头的密度。
(1)称量该石头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示数如图乙,该石头的质量为________克;他将该石头放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计算得到该石头的密度为________克/厘米3。
(2)该石头密度的测量值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变式2:(2022·浙江·七年级期末)某同学为了测量醋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
步骤一:将待测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醋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
步骤二: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醋倒入量筒中,测出这部分醋的体积V(如图乙所示);
步骤三: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
(1)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移至“0”刻度线,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往___________调节。
(2)由图可得,量筒中醋的质量为___________克,醋的密度为___________千克/米3。
(3)在读取醋的体积时,若他俯视量筒读数,则测得醋的密度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变式3:(2022·浙江·金华市婺城区教育局教研室七年级期末)小科同学在海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带回学校实验室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请你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有以下五个实验操作步骤:
①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②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
③从量筒中取出鹅卵石,读出剩余水的体积V1;
④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
⑤根据密度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
小科应采用正确合理的实验步骤及顺序为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④①②⑤ D.④②③⑤
(2)如图甲所示,小科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是___________;
(3)小科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他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入托盘天平的右盘后,分度标尺的指针如图乙所示,小科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4)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横梁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鹅卵石的体积如图丁所示,由图中数据可知,该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重难点四、密度的空心问题
典例1:(2021七上·长兴月考)一种叫做ProFi的特殊材料,属于塑木复合材料,密度为1.16g/cm3,可以制成空心型材。
(1)把一个板材切割为大小不同的两块,大块的密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块的密度;若每块塑木板材的面积为2m2,厚度为5cm。则每块板材的质量为________kg;(结果保留2位小数)
(2)现有一个密封的塑木板材,其中是空心的.经测量其体积为120cm3,质量为116g,则其空心部分的体积为________cm3。
变式1: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cm3、12cm3。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
A.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8g/cm3 B.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5g/cm3
C.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8g/cm3 D.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5g/cm3
变式2:一种叫做ProFi的特殊材料,属于塑木复合材料,密度为1.16g/cm3,可以制成空心型材。
(1)把一个板材切割为大小不同的两块,大块的密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块的密度;若每块塑木板材的面积为2m2,厚度为5cm。则每块板材的质量为________kg;(结果保留2位小数)
(2)现有一个密封的塑木板材,其中是空心的.经测量其体积为120cm3,质量为116g,则其空心部分的体积为________cm3。
变式3:(2021七下·台州开学考)一铝球的质量为81克,体积为40厘米3,求:
(1)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必须写明判断理由和计算过程)
(2)若在其空心部分注满水银后求此球的总质量变为多少?(已知ρ水银=13.6×103kg/m3,ρ铝=2.7×103kg/m3)
重难点五、物态变化的判断
典例1:(2022·浙江台州·七年级期末)一袋3千克的水放入冰箱内凝固成冰,质量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水凝固时需要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若将这些水由神舟飞船带上太空,则水的质量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变式1:(2022·浙江杭州·七年级期末)冬天,人说话时,可以看到口里呼出“白气”; 夏天打开冰箱时,可以看到冰箱附近也会出现 一团“白气”。 这两种现象都是___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都要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不同点是:___________。
变式2:(2022七上·仙居期末)2020年12月14日的一场人工降雪让同学们兴奋不已。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雪)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骤降 B.“人工降雨”中降落下来的雨水是干冰熔化形成的
C.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是凝华过程 D.空气中的小水珠变成小冰粒是凝固过程
变式3:(2022·浙江杭州·七年级期末)寒假期间,小金到大明山滑雪场滑雪,看到有造雪机在进行人工造雪(如图所示):将水注入一个专用喷枪,喷枪中的高压空气将水流分割成微小的粒子井喷入空气中形成白雾,这些微小的粒子在落到地面以前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从而形成雪花,这个过程需要___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滑雪场地的气温虽然低于0℃,但即使没有人滑雪,场地积雪也会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雪发生了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1.(2022·浙江杭州·七年级期末)如图甲是登山爱好者在安吉龙王山拍到的雾淞美景。下列事例与雾淞形成的原理相同的是( )
A.冬天清晨河面上的白雾 B.夏天狗吐出舌头
C.用久的灯泡内壁变黑 D.衣柜中变小的樟脑丸
2.(2022·浙江·金华市婺城区七年级期末)棉花糖是很多小朋友喜爱的食物,做棉花糖时将白糖放在中心的圆盘中,白糖立刻就变成糖水,不断旋转的圆盘又将糖水从四周甩出去,由于四周温度低,就可以看到一丝丝的糖,用小棍将它绕好,就做成了既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了。整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A.熔化、凝华 B.熔化、液化
C.熔化、凝固 D.汽化、凝固
3.(2022·浙江·绍兴市上虞区教师发展中心七年级期末)电冰箱是常用家用电器。小明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以下是小明对所看到的这些现象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将水放入冷冻室后不久,水便结成冰-----凝固
B.夏天打开电冰箱门,门口有一团白雾----汽化
C.放在冷冻室里的棒冰包装纸上有白色的霜----凝华
D.从电冰箱里取出的矿泉水,瓶壁上有水滴-----液化
4.(2022·浙江台州·七年级期末)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 )
A.同时沸腾 B.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
C.稍后沸腾 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够达到水的沸点
5.(2022·浙江·余姚市阳明中学七年级期中)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插入装有冰粒的烧杯中间,然后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 )
A.没有熔化 B.熔化一半
C.熔化小于一半 D.熔化超过一半
6.(2022·浙江杭州·七年级期末)T1℃时,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晶体材料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每隔一 段时间记录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熔点比乙的沸点高 B.乙在熔化的过程中始终保持T3℃不变
C.固态时的甲比固态时的乙比热容大 D.甲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T4℃不变
7.(2022·浙江温州·七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
A.该物质加热后就开始熔化
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
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增多
D.图乙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升高
8.(2022·浙江·宁波市七年级期末)小宁同学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的位置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偏左。此时他应该( )
A.将游码右移,至横梁再次平衡 B.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C.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D.将右盘砝码再减少一些
9.(2021·浙江宁波·七年级期末)小思用一架天平测物体质量,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 但平衡螺母生锈无法转动,于是小思将一枚一角硬币放在右盘,此时天平平衡,接下去小思开始称量物体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总质量为 54g ,则被测物体的实际质量为( )
A.大于 54g B.等于 54g C.小于 54g D.无法判断
10.(2021·浙江·七年级专题练习)有一架托盘天平,没有游码,最小砝码为1g,用这架已经调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个物体的质量。当在右盘上加35g砝码时,天平指针向左偏一小格;如果在右盘中再加一个1g砝码,则指针向右偏1.5格,那么所测物体的质量为( )
A.36.4g B.35.6g C.35.4g D.36.6g
11.(2022·浙江杭州·七年级阶段练习)某同学用量程为500克、最小刻度为0.2克、最小砝码为5克的托盘天平称量一个铁块的质量。当调节横梁平衡后,他将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同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时,测得铁块的质量是77.8克,则铁块的实际质量是( )
A.77.8克 B.72.2克 C.78克 D.77.6克
12.(2022·浙江丽水·七年级期末)2020年爆发新冠肺炎,该病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
(1)病毒属于生物,以下各项能作为判断依据的是___________。
A.病毒体积微小 B.病毒能繁殖 C.病毒有各种形状
(2)在抗击病毒时,医护人员必须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眼罩。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由于水蒸气的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3)75%的酒精是常用的医用消毒剂,消毒时酒精擦拭在手上会感觉到凉爽,因为酒精蒸发时会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在配制酒精溶液时,将酒精和水混合,发现混合后的体积比混合前的总体积小,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
3.(2022·浙江宁波·七年级期中)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1)应选用颗粒___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图甲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熔化的特点是是吸热,温度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图甲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选填“固”或“液” 或“固液共存”)
14.(2022·浙江台州·七年级期末)某同学在做盐水实验,需要称取28克食盐,如图所示。
(1)甲图是该同学调节横梁平衡的过程,他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分度盘的指针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3)在步骤(2)的基础上,下列操作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①在天平的左盘中缓慢加入食盐
②使天平再次平衡,完成食盐称取
③在天平的右盘中加入25g砝码,并将游码调至示数为3g处
④在天平的两盘中各放入一张相同的纸片,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4)如果使用的砝码缺了一小块,那么测出的质量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这告诉我们,一定要爱护实验器材。
15.(2022·浙江杭州·七年级期末)小金测定一块合金的密度,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两只相同的空烧杯放在已调平的天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入左盘烧杯中。
②向右盘烧杯中缓缓倒水,再用滴管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③将烧杯内水倒入空量筒中,液面静止后如图甲所示。
④用细线拴好合金,将其放入图甲的量筒内,液面静止后如图乙所示。
求: (1)合金块的体积;
(2)合金块的质量;
(3)合金块的密度。
16.(2021·浙江宁波·七年级期末)小红在“测量铁块质量”的实验中,遇到如下问题(砝码盒里的砝码有100g、50g、20g、20g、10g、5g):
(1)若她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出现了如图b所示的情形(指针左右晃动幅度相同),则横梁_____平衡(填“已经”或“没有”);
(2)在测量时,她在右盘中放入了50g、20g的砝码各一个,再往右盘里放一个20g的砝码时,指针位置如图c所示;再用10g砝码将一个20g砝码替换下来,指针位置如图a所示,则该铁块的质量在_____。
A、70g~80g之间 B、80g~90g之间 C、90g~100g之间 D、100g~110g之间
(3)她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填字母)
A、调节平衡螺母
B、取下10g的砝码,再加入5g的砝码,并移动游码
C、加入5g的砝码,若指针左偏,再移动游码
D、加入5g的砝码,若指针右偏,则取下5g的砝码,并移动游码
17.(2021·浙江·七年级专题练习)(1)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_处,若发现指针指向分度盘右侧,此时他应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小科在调节天平平衡后,使用天平测量苹果质量时的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然后,小科再用托盘天平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请回答下面问题:
①不能将一枚大头针放到托盘天平上进行直接测量,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略偏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接着的正确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
A.增加天平左盘大头针的数量 B.减少天平左盘大头针的数量
C.减少天平右盘中的砝码 D.向右移动标尺上的游码
③在右盘中放多枚大头针,左盘中放一个20g和一个10g的砝码,游码移至如图乙所示位置时,天平平衡,若所测的大头针数量为400枚,则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约为___________mg。
18.(2022·浙江杭州·七年级阶段练习)在学习了测量物质密度后,爱探究的小明想测出某种未知液体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1)测液体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_______g。
(2)测液体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mL,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对他的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小明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
19.(2022·浙江杭州·七年级期末)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小金在长白山游玩的时候,捡到了一种能够浮在水上的石头,被称为“浮石”,如图所示。小金对该石头非常感兴趣,对它展开了如下研究:
(1)小金通过观察发现,浮石有气孔构造,他猜想该浮石中有动植物化石,请你对该猜想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2)用天平测浮石的质量:小金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后续测量步骤均正确,则测得的浮石的质量比实际值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改进后重新测得浮石的质量为12.5g;
(3)用量筒测量整块浮石的体积,小金在浮石的外面包裹一层薄薄的保鲜膜,再用细棒将浮石压入水面以下,测得浮石的体积大小为15cm3(保鲜膜与细棒体积忽略不计)。浮石的外面包裹保鲜膜的目的是__________;
(4)若该浮石固体部分的密度为2.5g/cm3,请列式计算这块浮石中气孔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_________。
20.(2022·浙江台州·七年级期末)响石山景区是仙居的风景名胜之一、响石山景区的名称由来是因其峡谷中有一种能发出响声的石头而得名,有人称其为“会唱歌的石头”,叫响铃石。小科选取了一小块响铃石,来测定它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用天平测得响铃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则响铃石的质量m为________g;
(2)在量筒中倒入V1为750mL的水,将响铃石浸没在水中,水面到达如乙所示,V2=________mL;
(3)则响铃石的密度为多少;(写出具体过程)( )
(4)若该类石头的密度约为2.2g/cm3,则此响铃石为___________的(选填“实心”或“空心”)。
21.(2022·浙江·宁波市七年级期末)某班同学在“探究水的某种特性”的实验中,对水的体积和质量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同学们先用天平测出注射器的质量,再用它分别抽取10cm3、15cm3、20cm3的水,分别称出注射器与水的总质量,下表是其中一个组的实验记录。
实验次序 水的体积/厘米3 注射器与水的总质量/克 水的质量/克
1 10 21 10
2 15 26 15
3 20 31 20
(1)使用天平时,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若向右调节左侧横梁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则调节平衡螺母前,左盘与右盘的位置相比较高的是______盘。
(2)对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水的某种特性(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____的。
(3)受此实验启发,小宁在家里测量了冰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他先用注射器抽取27 cm3的纯净水(水的质量为27克),再放进冰箱速冻,等水完全结冰后,小宁从冰箱中取出的注射器如下图所示,则水结冰后的体积为______cm3,小宁所测得冰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______克/厘米3。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