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 上册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 上册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24 20:0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 北美洲
2. 下列哪种地理环境有利于聚落的形成( )
A. 地形崎岖,资源贫乏 B.交通闭塞,通讯不畅
C.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气候湿热,森林茂盛
3.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展中国家人口较少 B.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迅速
C.发展中国家经济较落后 D.世界经济地区差异不明显
4.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喇嘛教 D.佛教
5. 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大体是先慢后快
B.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大体比较均匀
C. 世界人口增长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
D. 人口增长过快会给社会带来许多问题
6.世界信仰人数最多的三大宗教产生于( )
A.欧洲 B.非洲 C. 亚洲 D.北美洲
7.下列关于语言的分布,说法错误的是( )
A.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大洋洲等地以英语为主
B.俄罗斯以俄语为主
C. 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以法语为主
D.非洲北部、亚洲西部以阿拉伯语为主
8.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是否合理的标准是( )
A.人口增长速度越慢越好
B. 人口增长是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C.人口增长速度越快越好
D. 人口停止增长最好
9. 我国人口为13亿,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我国的人口密度为( )
A. 570人/平方千米 B. 120人/平方千米
C. 130人/平方千米 D. 135人/平方千米
10. 阿拉伯人房屋和服饰多为白色,是因为( )
A. 阿拉伯人是白种人 B. 白色是伊斯兰教崇拜的颜色
C.白色象征纯洁 D.白色对强烈阳光有反射作用
11. 乡村聚落主要从事的工作有( )
A.纺织工业 B.邮电业 C.耕作业 D. 饮食服务业
哥伦布船队在航行的过程中,发现了“新大陆”——南、北美洲。返回故乡后,他们宣扬故乡以外还有很多陆地,那里有很多黄金、财富。他们的宣扬使得一批批人迁移到了南、北美洲。据此回答15--16题。
12. 南、北美洲的土著居民大多数是( )
A.爱斯基摩人 B. 因纽特人
C.印第安人 D. 雅库特人
13.人口的迁移造成了语言的传播和文化的扩散。南美洲很多国家使用的语言是( )
A.汉语 B.英语 C.俄语 D.西班牙语
14.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上的火山灰形成肥沃的土壤,许多人冒险居住在那里主要考虑的是( )
A.土壤 B. 地形 C.水源 D.交通
15. 2016 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主要是为了缓解下列哪一项问题( )
A.人口老龄化 B.人口分布不均
C.人口数量过多 D.男女比例失调
16. 有关世界三大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督教是教徒最多的宗教 B. 伊斯兰教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宗教
C.佛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D. 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南亚
17. 有关汉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言 B.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C. 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D.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
18.目前我国在其他国家设立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推广汉语,下列有关汉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被联合国定为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B.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
C.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D.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19.图中建筑所属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犹太教
D.伊斯兰教
20.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下列关于中东地区传统民居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高脚屋——凉爽 防潮
B.墙厚、窗小、色浅——防晒又凉快
C.轻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防震
D.窑洞——冬暖夏凉
二、综合题(共30分)
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2分)
(1)①地居民的主要人种是 , 主要信奉 教,通用 语。
(2)②地居民主要为 人种,信奉 教,通用 语。
(3)③地居民的主要民族是 族,通用 语。
(4)④地居民的主要人种是 人种,居民通用 。
(5)⑤地居民主要信奉 教,通用 语。
22.1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第(1)——(3)问,每空1分;第(4)问题2分)
(1)聚落划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大类,图甲所示的为   聚落,图乙所示的为   聚落。
(2)按照聚落的划分,图丙中A、B、C三处聚落均属于   聚落,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点是   。
(3)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理由是   。
(4)聚落C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在C处建一造纸厂是否合理 为什么 (2分)
23.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某中学生小明在暑期开展名为“环游世界”的网络模拟旅游学习活动。通过上网收集、分析资料,逐步加深对世界各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认识。图中箭头所示表示网络模拟旅游线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问题4分,第(2)6分,共10分)
学习主题1:探究自然环境与聚落的关系。
(1)小明发现各区域传统民居的特点和自然环境有关,请将甲、乙两图的特色民居与模拟旅游区域(A-F)及①②气候条件对号入座。
甲图特色民居所在模拟旅游区域 (填A-F), 气候条件 (填①或②)。乙图特色民居所在模拟旅游区域 (填A-F), 气候条件 ( 填①或②)。
学习主题2:探究地理现象的原因。
(2) 小明发现各区域都有一些特殊的地理现象,请解释原因。
①A国多火山地震: 。(2分)
②C地多斑马、长颈鹿、犀牛、河马、大象等大型食草动物:
(2 分)
③E国水旱灾害频繁:
(据图中E国气候资料分析) (2分)
参考答案
C 2.C 3.C 4.D 5.B 6.C 7.C 8.B 9.D 10.D 11.C 12.C 13.D 14.A 15.A 16.A 17.A 18.D 19.D 20.B
21.(1)城市,乡村
(2)乡村;地形平坦,沿河分布
(3)B,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
(4)答案:不合理。C处位于河流上游,建造纸厂会对下游造成水污染。
(1)白色人种,基督,英
白色,伊斯兰,阿拉伯
汉,汉
白色,俄
基督,英
23.(1)F,①,D,②
(2)①地处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交界处地壳活跃(或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或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②C 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草原面积广阔
③E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区,一年分旱雨两季(或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