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沁园春·雪
毛泽东
词,又称长短句。最初称“曲词”,是配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词可以没有题目,如果有,写在词牌的后面, “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这是一首写景咏怀词、古典词。
解 题
《沁园春》这个词牌规定114个字,分上下两阕què,上阕13句,下阕12句,句号处必须压韵。“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曾被外戚窦宪夺取,后人作诗以咏其事。
解 题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请再找几句咏雪的诗句
导入新课
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导入新课
毛泽东,字润之。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农民家庭。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作者简介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当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
作者简介
国风光”,过后饱含激情地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1945年8月重庆谈判期间,爱国民主人士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毛泽东即赠此词。柳读后,评价道:“展读之余,以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未能抗,况余子乎?”公开发表后,给人民以极大鼓舞。
作者简介
1.给红色的字注音:
沁园春( ) 莽莽( )
红装素裹( ) 略输( )
稍逊( ) 成吉思汗( )
折腰( ) 今朝( )
qìn
mǎng
guǒ
shū
xùn
hán
zhé
zhāo
生字词
分外妖娆( )
数风流人物( )
稍逊风骚 ( )
ráo
shǔ
sāo
生字词
2.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
红 zhuāng 素裹( )
顿失 tāo tāo( )
江山多 jiāo( )
一代天 jiāo( )
成吉思hán ( )
装
滔滔
娇
骄
汗
生字词
沁园春 雪
1936年2月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起把这首词朗读一遍!
整体感知
1.思考:上下阕之间有一句过渡句,请迅速找出并说说它的作用。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作用:承上启下。
整体感知
2.概括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
上阕:描北国雪景,展壮丽河山
下阕:评历史人物,抒诗人抱负
整体感知
赏析上阕
1.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哪几句是总写?哪几句是分写?分写的内容由一个什么字总领?它领起的内容有哪些?
“北国风光……万里雪飘”是总写,“望长城内外……分外妖娆”是分写。
分写的内容由“望”字总领,领起的内容到“欲与天公试比高”。
合作探究
2.北国风光怎样呢?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注意“封”和“飘”)
首句创造了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境界,写法上动静结合。
合作探究
3.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体会“惟余”和“顿失”的作用并说出所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惟余”体现白雪覆盖的范围之广
“顿失”表现冰封速度之快
用了夸张的修辞
合作探究
4.“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山、原都是静止的事物,为何写它们“舞”、“驰”?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动态描写有活泼奔放的气势。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表现“山”“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山、原都是静止的事物,写它们“舞”、“驰”是化静为动的浪漫想像,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气勃勃,生动活跃。
合作探究
品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化静为动
视觉因素
远望山势绵延起伏—动感
作者振奋精神,
视大地也生动活泼
蓬勃发展的中国革命、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精神因素
时代因素
合作探究
5.以上景物确实很美,作者认为还有哪种景色是美丽的呢?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须”的意思是等到。表明天还没有晴,所以这句话是虚写。
合作探究
总结上阕:
先总写北方雪景。然后写眼前实景,接着写想象虚景,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写出了“江山如此多娇”。
合作探究
虚景:
全景:
冰封雪飘
实景:
长城—莽莽
黄河—冰封
群山—银蛇
高原—蜡象
(静)
(动)
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上阕
板书设计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写景、抒情)
1.诗人是怎样由上阕对祖国山河的赞美转入对历史人物的评点的?
“江山如此——竞折腰”,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娇”是一种女性美,正与“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引出下文。
赏析下阕
合作探究
“竞”字写尽了英雄之间激烈的斗争,写尽英雄之间的相继崛起。
“折腰”的形象,最能概括每一个英雄人物的奋斗动机和奋斗姿态。
赏析下阕
合作探究
2.文中提到的英雄分别有什么功绩?
秦始皇(第一次统一中国)
汉武帝(建立强盛西汉)
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
宋太祖(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宋朝)
元太祖(武功盖世,统一蒙古,立足中原)
合作探究
3.毛泽东对古代五位帝王是怎样评价?
客观公允地评价:他们在历史上都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功业赫赫,为时代骄子;只可惜武功有余,文才不足,不能成为美好河山的主宰。
合作探究
4.下阕提到的五位帝王,诗人认为哪一位最缺乏文采?根据是什么?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成吉思汗最缺乏文采。其他几位是“略输”文采,“稍逊”风骚,而成吉思汗是“只识弯弓射大雕”。
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合作探究
“惜”中含褒,肯定他们,就是肯定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
“惜”中含贬,在赞扬他们长于武功的同时,委婉指出短于文治的缺点(略输、稍逊、只识);
“惜”中寓志,“惜”并不是苛求古前人,蕴含无产阶级后来居上豪迈气概,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5.“惜”中含有哪些意思?
合作探究
6.品味“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事过境迁,千古风流人物都已过去,而今,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能够促进祖国统一繁荣的,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表现了毛泽东同志“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
合作探究
总结下阕:
评论历史英雄人物,歌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议论、抒情)
合作探究
虚景:
全景:
冰封雪飘
实景:
长城—莽莽
黄河—冰封
群山—银蛇
高原—蜡象
(静)
(动)
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上阕
下阕
秦皇汉武—略输
唐宗宋祖—稍逊
成吉思汗—只识
风流人物—今朝
(陪衬)
(主旨)
过渡:江山多娇,英雄折腰
沁园春 雪
评古
颂今
板书设计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写景、抒情)
歌颂无产阶级英雄
(议论、抒情)
中心内容归纳:
这首词大气磅礴,气壮山河,借写景论史,热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和人民群众,抒发作者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总 结
写作特点归纳:
1.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上阕,写景。下阕,议论抒情。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又深化了写景。
2.写实与想象结合,动静结合。
3.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
总 结
1925年2月,毛泽东从上海回到韶山,从事革命活动,军阀赵恒惕要逮捕他,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他秘密离开韶山,到达长沙,并独自来到橘子洲头。事后作《沁园春·长沙》。此时毛泽东正在苦苦寻求救国救民之路,因而发出了“怅寥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呼喊。
拓 展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 gě)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qiú)。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拓 展
白话译文
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鹰在广阔的天空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来决定主宰呢?
拓 展
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 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还记得吗?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
拓 展
《沁园春 长沙》里作者对当年的求索“怅寥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沁园春 雪》中是否有了回答?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拓 展
你心目中的“风流人物” 应具备哪些素质?
是具有敏锐头脑和杰出洞察力的人,并且,有挑战一切既有的陈规的勇气的人,是具有伟大领导能力的人,是会巩固一切友谊,宽容所有敌人的人,更是一个能守得住寂寞,耐得住诱惑,而从不言败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在我心中堪称“风流人物”。
拓 展
The end!
遵义会议是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该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
这次会议初步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