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复习巩固3、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液体表面任何温度缓 慢降 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
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内部及表面同时进行一定温度(沸点)剧 烈不 变液面上的气压的大小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2、汽化的方式:a、蒸发b、沸腾4.6 汽化与液化(第三课时)冬天的早晨,你见过窗玻璃内侧上因出现一层
水雾而变得模糊的现象吗?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现象呢?原来,这是房间里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上发生液化而形成的。一、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活动:水蒸气液化1、摸一摸干玻璃片的冷热感觉。2、玻璃板下方你看见了什么?
是怎么形成的?3、再摸一摸玻璃片冷热感觉,
说明了什么?大量实验表明:所有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低
时,都会发生液化成为液体。1、降低温度二、液化的方法请例举日常生活中通过降温液化的现象 我的眼镜怎么了?①、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
或碰到热气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这是:室内或热气的水蒸气遇到冷镜片液化成小水珠依附到镜片上。③、冬天,可以看到室外的
人不断地呼出“白气”。 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成的雾状小水滴。②、夏天水缸里装上水,水缸的
外表面会有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水缸液化成小水珠依附在水缸上。④、夏天吃冰棒的时候常常看到
冰棒周围有“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棒液化成小水珠。⑤、夏天,打开电冰箱的门,
可以看到冒出一些“白气”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箱冲出的冷气而液化成雾状的小水珠,比空气“重”,会向下飘。除了降低温度,还有什么方法可以
使气体发生液化呢?思考与讨论活动:乙醚液化1、将少量乙醚吸进注射器,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2、用手握住注射器下端,此时乙醚呈什么状态?3、向内推动活塞,此时乙醚呈什么状态?实验表明:在一定的温度下,用压缩体积的
方法也可以使气体液化。2、压缩气体体积二、液化的方法气体液化后其体积减少
1000倍左右,便于储存、
运输和使用。三、液化时要放出热量液化过程时是吸热还是放热?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的规律在科技和生活中
有着重要的应用。阅读P153电冰箱是利用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的原理
来工作的。阅读P154电冰箱的工作原理。思考:
电冰箱工作时,其侧面或背面为什么会发热? 1.当水壶里的水沸腾时,为什么靠近壶嘴
的一段看不见“白气”,而在上面一段才能看见?靠近壶嘴一段温度较高,水蒸气未液化,上面因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雾状小水滴,因此看到“白气”思考与讨论2、为什么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
的水烫伤要严重得多?100℃的水蒸气液化成100℃的沸水要放出热量——液化放热。变成100℃的水后继续烫人。3、牙医看病时,常有一个小镜子要放在火上去
烧一下,然后再放入口中,你知道为什么吗?怕口腔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会液化而看不清。四、自然界里的液化现象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降水。1、雨2、露白天温度较高,地球表面的水大量蒸发,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夜间气温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由于遇到冷空气就在草木石块等上面液化成小水珠。3、雾如果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液化成小水珠依附在浮尘上,就形成了雾。小 结一、液化:二、液化的方法三、物质液化时要_______热量。物质由汽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放 出液化(放热)汽化(吸热)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物态变化巩固练习1、冬天窗玻璃上会附着一层水雾,它在玻璃的内侧
还是外侧?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
相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我们可以根据所观察
的 房间壶嘴的上方 较多,判断出
房间的气温较高。内侧甲乙“白气” 3、把一根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会发出“吱吱”响
声,并会冒出“白气”这是因为先 后 。汽化液化4、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一是, 二是
。降低温度压缩体积5、蒸馒头时,会看到笼屉周围向外喷出很多白气,
这些白气是-------------------------( ) A:水蒸气 B:沸腾产生的水蒸气 C: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 D:是蒸发产生的水蒸气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水蒸气
B.露是大量水冰晶吸热熔化成的大量小水珠
C.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能液化
D.用压缩体积的办法可以使所有气体液化C7、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
B.夏天,剥开冰棍看到“白气”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