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人口迁移(共5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人口迁移(共5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25 06:0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第一章 人口
第二节 人口迁移


CONTENTS
1
什么是人口迁移
2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3
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1
什么是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
2017年春运期间,我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27亿人次,真是名副其实的全国人口大规模移动。这种春节期间回乡过年或外出旅行的人口移动属于人口迁移吗?人口迁移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2017年我国春运场景之一
人口迁移
概念:我们把涉及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
跨越国界
国内人口迁移
未跨越国界
仔细阅读教材p8第一段,判断下列现象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自主探究
John到北京做外教
Anna一家到马尔代夫度假
老张农闲去上海务工
晓宁去哈佛攻读教育学硕士
小李大学毕业后奔赴新疆支援西部建设





通过前页的案例概括人口迁移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自主探究
空间移动
居住地变更
长期或永久性(一年以上)
前提条件
时间限度
跨越行政区域界线
我国春运期间的人口移动,由于不涉及人口居住地长期或永久变动,所以不属于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
你知道自己所在的城市近年来人口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如何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呢?
合作探究
什么是人口迁移
概念: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人口机械增长
什么是人口迁移
概念: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又称人口净迁移率。
人口机械增长率
人口机械增长率=
年内迁入人口数-年内迁出人口数
年平均人口数
×100%
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0
人口净迁入区
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0
人口净迁出区
什么是人口迁移
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区域人口数量变化
人口数量变化
机械增长
自然增长
人口迁移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请你从下列说法中选择一条或两条,谈谈自己的看法。
活动
认识人口迁移的影响


CONTENTS
2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思考
人们为什么要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呢?
思考
推拉理论
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迁出地的一种或多种不利因素所产生的推力,迫使人们迁出;迁入地的一种或多种有利因素所形成的拉力,促使人们迁入。
思考
美国是全球移民数量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移民者天堂”,其强劲的经济发展实力、发达的文化教育、健全的社会发展制度和宽松的移民环境使美国成为“移民者天堂”,但是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在美国的恶化,很多美国人都想移民到其他国家,而一些持有美国绿卡的美籍华人也纷纷放弃美国国籍,要求恢复“中国”国籍,想移民回国,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是推力和拉力因素,一地的推力和拉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你还能列出更多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吗?
思考
任何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某些促使人口迁出的推力因素和某些吸引人口迁入的拉力因素。然而,不同的人作出迁移决策时,往往考虑不同的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合作探究
请根据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举出实例?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
自然因素
我国的大庆、攀枝花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
资源开发
2005年,卡特里飓风席卷美国多地,新奥尔良地区受到重创,灾难中另一些城市接受了大量难民,如休斯敦和达拉斯,灾后很多逃难者没有重返家园,而是留在了当地。
自然灾害
环境污染
近年来,我国部分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由于无法忍受大城市拥挤的生存空间和糟糕的空气,毅然逃往云南大理、海南三亚、山东威海等环境宜居的中小城市。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
美国劳动力每小时收入大约是墨西哥的8倍,巨大的收入差异让墨西哥大量移民流向美国。
美墨边境墙
经济因素
区域经济差异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地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从而促进了人口迁移,如近年来中国向国外移民的人口不断增加。
交通、通信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深圳由一个不足2万人的小渔村,成长为千万人口的大都市。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
社 会因素
1947年,印巴分治。在随后的3年内,1000万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从巴基斯坦迁居印度,75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
2011—2017年,饱受内战摧残的叙利亚,有400多万人逃离家园,约占该国总人口的1/5。
政治
战争
宗教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在建都前荒无人烟,建都后20年就发展成为拥有8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
社会因素
婚姻家庭
文化教育
政策
为了修建三峡大坝,长江沿岸100多万人响应国家政策,背井离乡,移居到全国各地。
女方因为婚嫁迁移到男方所在地;老年人因为投靠异地工作生活的子女而迁居。
大量北京周边地区的人们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涌入北京,居住在北京近郊的燕京等地。
观看视频,了解抚仙湖沿湖移民工程
思考:视频中体现了哪个因素对人口迁移影响?
在近代历史上,爱尔兰曾经历过 “成也土豆,败也土豆”的时期。土豆于17世纪初传入爱尔兰,后被广泛种植。到18世纪末,土豆已成为爱尔兰的主要食粮,促进了人口增加。1841年,爱尔兰人口高达650多万。但是,从1845年起,爱尔兰连续数年,土豆因病害严重歉收,引发大饥荒。在短短的几年中,爱尔兰就有100多万人背井离乡,形成大规模的移民潮。
案例
爱尔兰的土豆大饥荒和移民潮
爱尔兰大饥荒纪念雕像
活动
分析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美国本土人口迁移非常频繁,曾出现几次迁移的高潮。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造成人口大规模西移;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向城市;20世纪 20年代到60年代,由于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等原因,南部人口大量迁往北部;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油气资源丰富,新兴工业兴起的“阳光地带”。
美国洛杉矶城市景观
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
活动
分析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结合背景资料,归纳美国不同阶段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
阶段 流向
南北战争时期
东→西
工业化和城市化
乡村→城市
农业危机和自然灾害
南部→北部
新兴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东北→南部、西部
2.任选一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纬度较高,冬季严寒,工业密集,环境恶化,居住条件差,而太平洋沿岸、墨西哥湾沿岸环境优美,阳光充足,气候适宜,新资源开发和新工业兴起,吸引了大批人口迁移到这些地区。
观看视频,了解美国西进运动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CONTENTS
3
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时期 特点 迁出地区 迁入地区 原因
19世纪以前
二战以后
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p13-14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表格?
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19世纪以前
国际人口迁移
特点: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
主要迁出地:亚洲、非洲、欧洲。
主要迁入地:大洋洲、北美、拉丁美洲。
原因: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张。
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国际人口迁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特点: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主要迁出地: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迁入地:大洋洲、北美、欧洲、西亚。
原因:经济的差异。
时期 特点 迁出地区 迁入地区 原因
19世纪以前
二战以后
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p13-14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表格?
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
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亚洲、非洲
北美、欧洲、西亚、北非
迁入地经济发展快;石油输出国招募大量外籍劳工
旧大陆
(亚、非、 欧)
新大陆
(美洲、大洋洲)
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一提到沙特阿拉伯,人们想到的是“石油王国”得天独厚的油气宝藏。位于阿拉伯半岛上的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极其丰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居全球之冠,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5。盛产石油的沙特阿拉伯经济发展快,而且生活富足,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人前来打工谋生。沙特阿拉伯政府也希望通过吸引外来人口解决国内劳动力短缺问题。目前,在沙特阿拉伯约有1000万名外籍劳工,他们大部分工作在石油、服务、建筑等行业。据统计,沙特阿拉伯人口数为3170万(2016年),其中外籍人口占总人口的30%以上。
案例
沙特阿拉伯外籍人口占比超三成
时期 迁移特点 流向 影响因素
古代
当代 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前)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改革开放后)
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p14-15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表格?
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国内人口迁移


垦荒、灾害、战乱、引发移民潮
民工进城务工,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
合作探究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事件吗,
请列举出来?
中国历史上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事件
国内人口迁移
东汉末年开始到南北朝,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北方陷入胡人肆虐的境地,加之旷日持久的“八王之乱”动摇了西晋王朝的统治地位,西晋时爆发了历时16年之久的“永嘉之乱”。常年战争使中原民不聊生,中原汉族先后南下避难,史称“衣冠南渡”。
第一次:永嘉之乱,衣冠南渡
唐朝中期发生“安史之乱”,从755年到763年,历时八年,中原成了唐朝政府军和叛军交战的主战场,大批民众为了躲避战乱逃到南方。
第二次:安史之乱,衣冠南渡
国内人口迁移
靖康元年,女真族建立的金发兵南下对北宋政权发起进攻,消灭了北宋政权,这个时期北方民众跟随败退的统治者迁移到了南方。
第三次:靖康之乱,衣冠南渡
元末农民战争多年,北方人口严重损失,为了维护统治,朱元璋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先后向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区移民700多万。
第四次:明朝初年,移民北方
中国历史上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事件
国内人口迁移
明末清初,四川经历了数十年的战乱。张献忠农民起义的大肆屠杀,当地豪强的乱杀无辜,三藩之乱的影响,导致四川十室九空,只剩下了十分之一的人口,康熙下令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广东、广西、福建的人口大量迁到四川。
第五次:清初移民,湖广填川
中国历史上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事件
国内人口迁移
闯关东:“关”,指山海关,“关东”即东北三省,乃满足“龙兴之地”,康熙时期禁止汉族移民关东,到了咸丰时期,封禁政策开始解除,大量河北、山东的居民举家迁往关东,到民国时期,闯关东达到了高峰时期。
第六次:清朝后期“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走西口:在“闯关东”的同一时期,山西、陕西北部的民众受困于频繁的旱灾和贫瘠的土地,被迫翻过长城到今天的内蒙古寻找生活出路。
下南洋:福建、广东一带的居民也在同一时期一批批远渡重洋,到东南亚去谋生。
中国历史上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事件
国内人口迁移
中国历史上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事件
人口激增,人地矛盾的加剧。明朝中期以来,随着人口增加,人均耕地减少,加之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山东等人口稠密地区的农民纷纷迁至当时人口稀少的东北地区开荒种地。
农业歉收,导致饥荒加剧。鸦片战争前后,中原地区灾害频繁,灾民纷纷迁往辽东。1936年华北大水灾及其后连年灾荒,使山东移民纷纷流往东北地区,并在1940年前后形成1928年大饥荒以来的又一次人口迁移高峰期。
清朝东北地区多皇家禁地,迫于人口压力,光绪年间全面开禁,接纳大批关内移民,人口迅速增加。
经济因素
自然灾害因素
政策因素
闯关东
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国内人口迁移
特点: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主要流向: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东北等地。
原因: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开发内地,建设边疆。
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的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国内人口迁移
改革开放后的人口迁移
特点: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
主要流向: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
平原,农村迁往城镇,贫困地区迁往发
达地区。
原因:工业化和城镇化;改革开人口放政策;沿海经济发展快。
2005—2010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净迁移率分布
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迁入地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天津、江苏、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
时期 迁移特点 流向 影响因素
古代
当代 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前)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改革开放后)
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p14-15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表格?
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农业经济的脆弱、战争、自然灾害
计划经济的影响、国家政策
改革开放政策、
地区发展不平衡
大批迁移
有计划、有组织的迁移
迁移的流量增大,自发流动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
农村 城镇
内陆 沿海
合作探究
人们习惯上把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东北人口的迁移叫做“雁南飞”。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原因:山东经济增长迅速,人均收入超过黑龙江省。
有利影响: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思想、文化交流。
不利影响:增加了交通、卫生、教育、环保、计划生育、住房等压力。
活动
调查家庭人口移动情况
你的祖籍在哪里 父母或是祖辈们是不是出生在目前所居住的地方 他们当中有人有过迁移的经历吗 请参考下面的步骤,完成家庭人口迁移情况的调查。
1.询问家庭中父母和祖辈每一个人的出生地和迁移经历。
2.绘制家庭人口迁移路线图。
3.比较两代人迁移的特点及原因,讨论迁移给家庭带来的影响。
人口迁移
什么是人口迁移
分类
人口迁移影响
自然因素
国际人口迁移
人口机械增长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经济因素
国内人口迁移
国内\国际人口迁移
正面影响
负面影响
气候、资源、环境
经济发展、交通、通信
社会因素
政治、军事、文化、宗教、战争
知识小结
巩固练习
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2题。
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
A.②③ B.③④ C.④⑤ D.⑥⑦
2.与发展中国家目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类型相同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1.直接根据图示的国界线分布判断,③④跨越国界,为国际人口迁移,而①②⑤⑥⑦均没有跨越国界,属于国内迁移。B正确。
2.从乡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时期和目前的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人口迁移。①②是从乡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A正确。
B
A
巩固练习
北京、上海不同时期外来常住人口年均增速百分比图,完成3~4题。
3.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反映出 (  )
A.北京外来常住人口减少较多 B.北京迁出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
C.两城市人口总量都有减少 D.上海外来常住人口近三年有所减少
4.近三年,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增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工资水平提高 B.城市生活成本增加
C.城乡差别缩小 D.户籍政策放宽
解析:
3.北京外来常住人口年均增速减少,故A选项错误;北京近几年人口迁入为主,故B选项错误;北京人口总量在增加,故C选项错误;上海外来常住人口近两年有所减少,故D选项正确。
4.城市高工资对外来人口具有吸引力,故A选项错误;生活成本高,特别是高昂的房价,故B选项正确;我国城乡差别依然存在,故C选项错误;户籍制度改革更有利于人口流动,故D选项错误。
B
D
巩固练习
2018年3月,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几乎同时推出了以落户优惠为主导的人才政策,其意图显然在于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目前在这些城市之间正进行着一场空前的“抢人大战”。下图为“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导致图中人口迁移的推力是(  )
A.生活成本低 B.发展空间小 C.广阔的发展空间 D.超高的房价
6.“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是(  )
A.缓解人地矛盾 B.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 C.保护生态环境 D.促进经济发展
B
D
巩固练习
(2021·广西桂林市·高二期末) 下图示意某国2019年城乡人口增长率,该国人口以国内人口迁移为主,城市和乡村的人口机械增长数量大致相等。据此完成7~8题。
7.影响图中自然增长率乡村高于城市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医疗水平 B.生活成本 C.养老制度 D.生育观念
8.根据图文信息推测2019年该国城市化水平约为( )
A.40% B.50% C.60% D.70%
解析:
7.乡村的医疗水平,养老制度和生活水平均低于城市,故排除B、C、D项。受“养儿防老,多子多福"与“传宗接代"等传统生育观念影响,乡村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由于该国国际人口迁移极少,故该国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国内人口迁移。根据图示可知:该国乡村迁往城市人口数量远远大于从城市迁往乡村的人口数量,乡村和城市的机械增长率的绝对值均接近5%,且乡村迁出人口即为城市迁入人口,故该国乡村人口数量与城市人口数量大致相当,城市人口所占比重约为50%。B正确。ACD错误。故选B。
D
B
巩固练习
(2021·浙江绍兴市·高一期末) 据《晋书》记载,汉晋时期,山东有东莞郡治,在刘裕北伐行动后,东莞郡治逐渐在地图上消失,却在珠江三角地区诞生了一个“东莞郡”。完成9~10题。
9.引起汉晋时期山东东莞郡治消失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10.与广东省比,影响山东省环境承载力相对较低的主要自然资源是( )
A.土地资源 B.淡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生物资源
C
B
解析:
9.由材料可知,山东东莞郡消失的直接原因是刘裕北伐行动,是战争导致的难民南迁,属于政治因素。C项正确。故选C。
10.本题考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山东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与广东所处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相比,降水总量少且集中,地表淡水资源短缺,相比于土地、能源矿产、生物等资源,淡水资源是其环境承载力低的短板所在。B项正确。故选B。
巩固练习
(2021·四川遂宁市·高二期末) 下图为美国本土人口密度图,图中柱子越高表示人口密度越大,U字型是美国人口界线,被称为“美国胡焕庸线”。据此完成11~13题。
11.导致美国U字型线以内③区域人口相对稀疏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条件 B.科技水平
C.气候和地形 D.城市分布
12.与②④两地相比,形成①区域人口分布状况的优势条件是( )
A.经济发达 B.开发历史悠久
C.地势平坦 D.交通便捷
13.目前,①区域年轻人口大量向②区域迁移,目的主要是( )
A.与家人团聚 B.追求宜人气候
C.开发矿产资源 D.寻找新兴职业岗位
解析:
11.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人口分布U形区域大致是西部高原区,人口稀疏,西部沿海、中部平原和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较密集,故造成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和气候因素,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①地位于美国东北地区,开发历史较早,城市密集,人口稠密,B正确,经济水平差异不大,地势和交通不是该地人口稠密的主要影响因素,ACD错误,故选B。
13.②是美国新兴产业的聚集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为年轻人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因此吸引大批的年轻人前往就业,D正确,ABC错误,故选D。
C
B
D
巩固练习
(2021·湖南高三零模) 近年,不少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回流返乡,带回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据此完成14~15题。
14.促进近年人口回流的主要因素是( )
①户籍制度 ②惠农政策 ③婚姻家庭 ④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人口回流( )
①增大就业压力 ②增加土地撂荒 ③缓解农村“空心化” ④助推乡村振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14.近年来,户籍制度放宽了农民向城市迁移的政策,不会促进人口回流,①错,婚姻家庭也不是近年来才有的,③错。由于近年来,我国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城市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导致人口回流明显,②④正确。C对,ABD错误。故选C。
15.人口回流,带来了资金和技术,这些人中部分创业有利于带动就业,①错。人口回流,增加了农村劳动力,②错。有利于缓解农村“空心化”和助力乡村振兴,③④正确,D对,ABC 错误。故选D。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