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

文档属性

名称 诗两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2-18 13:08:07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我是中国人艾 青我爱这土地 【艾青】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之后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1935年出狱次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深沉雄浑,情调忧郁而感伤。
一九三七年七月 抗日战争爆发写作背景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请你联系写作背景,结合诗句说说,你感受到了作者的哪些思想感情?我从“------”中, 感受到了作者------品味、鉴赏1、请结合写作背景说说以下每个形象分别象征着什么?土地河流风黎明遭受践踏的国土人民满腔的悲愤人民愤怒的反抗光明美好的未来诗中的形象2.你认为诗中的那只“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 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你结合具体的诗句谈一谈。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余光中乡 愁余光中
台湾诗人、评论家,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 1949年去台湾,现居台湾。多年漂泊海外,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游子思乡之情是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
十岁时与母亲合照.上海.1938年十九岁就读于金陵大学.1947年余光中先生近照与四女儿摄于厦门街寓所.1968年 余光中、范我存与父母亲于台北厦门街寓所.1957年乡 愁(余光中)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
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母子分离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夫妻分离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
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母子死别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台湾与 大陆分离思家升华思国借物抒情乡 愁(余光中)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乡 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读了这两首同是写乡愁的诗歌以后,                                                                            你更喜欢哪一首呢?说说你的独有感受吧。友情点拨:写作形式、   写作手法、诗歌形象、思想情感等很多方面都可以成为你的回答角度。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 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歌曲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