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件 (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件 (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25 08:5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战争起因
原始社会:争夺自然条件优越的生活区域
奴隶社会和封建时代:建立区域性的大帝国
资本主义兴起后:争夺殖民地、世界霸权
影响
对人类:灾难!
对文化:双刃剑(双重作用)?
选择性必修3 《战争与文化交锋》第五单元
单元导语:战争带给人类深重的灾难,使人们流离失所,生灵涂炭,给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破坏,但战争又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不同文化在相互碰撞中交流、交汇、传播,人们在认识外来文化和反思本土文化的精神阵痛中,或被动或主动地对文化进行选择与重构,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哪些战争对哪些文化产生了影响?
战争
破坏文化
促进文化交融发展
战争具体是通过什么方式对文化产生影响的?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
地域文化的演变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五单元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
亚历山大远征

“希腊化时代”
希腊城市
底比斯
被夷为平地
腓尼基名城推罗
大屠杀
波斯古城
波斯波利斯
遭到劫掠,
波斯王国
被烧毁
希腊文明
埃及文明
波斯文明
印度文明
前323,亚历山大去世,帝国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国家,统称为“希腊化世界”。
从亚历山大远征(前334)到罗马帝国屋大维征服托勒密(前30)埃及之间大约300年,称为“希腊化时代”。
“希腊化世界”: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被统称为“希腊化世界”。(空间)
“希腊化时代”: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时间)
亚历山大确实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希腊化时代。“希腊化”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仿效希腊”。描绘这一时代的一个很恰当的说法就是,它是把希腊的文化和思想传播到东方非希腊世界的一个时代。
——《西方文明简史(第四版上》
“希腊化世界”与“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的政策对“希腊化时代”的影响
为“希腊化时代”奠定了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情感基础
希腊文明
埃及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
印度文明
战争
冲突与融合
希腊城市
底比斯
被夷为平地
腓尼基名城推罗
大屠杀
波斯古城
波斯波利斯
遭到劫掠,
波斯王国
被烧毁
希腊文明
埃及文明
波斯文明
印度文明
亚历山大确实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希腊化时代。“希腊化”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仿效希腊”。描绘这一时代的一个很恰当的说法就是,它是把希腊的文化和思想传播到东方非希腊世界的一个时代。
——[美]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著,董仲瑜等译
《西方文明简史(第四版)上》
在埃及,自称法老之子。
在波斯,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沿用帝国制度,推广波斯礼仪,鼓励和波斯人通婚,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
在东征基本结束后,亚历山大曾把那些在东征过程中建立的新城市和占领的地区的总督们的孩子,大约有三万多人招到苏萨,给他们穿上马其顿服装,按马其顿军训制度进行训练,并将他们称为他的“继承人”。
—— 李金凤《论希猎化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
亚历山大采取了一项非常大手笔的文化融合举措。这时亚历山大娶了大流士的女儿为妻(亚历山大的另一位妻子是巴克特里亚公主克罗珊娜)……由他主持让9000名士兵娶东方妇女为妻子。这就是著名的“东西方联姻”。
——[英]J.M.罗伯茨 O.A.维斯塔德 著 陈恒 贾斐等译《企鹅全球史:古典时代》
融 合

民族
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
文化
以希腊文化主导
被征服地区原有的上层人士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腊文化
民族
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
文化
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
希腊文化主导
被征服地区原有的上层人士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腊文化
新的希腊文化中心
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腊城市,在每一座城市中都建有希腊式的剧场和体育场,而希腊的巡回演出剧团则定期在这些城市的剧场中上演希腊的悲剧和喜剧。
——赵林《西方文化概论》
民族
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
文化
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
希腊文化主导
被征服地区原有的上层人士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腊文化
传承古希腊文化,促进文学科学发展
民族
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
文化
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
希腊文化主导
被征服地区原有的上层人士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腊文化
传承古希腊文化,促进文学科学发展
西亚、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腊化世界保持长期影响
从总体上看,“希腊化时代”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1.文化交往具有双向性
2.文化融合是军事征服的结果
3.文化中心逐渐东移
4.文化交往的趋势是融合型的文化取代纯粹的东方文化和希腊文化
“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点
希腊化文化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以及其他东方文化与希腊文化相互交汇、融合的产物,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成果之巨、影响之深前所未见。它揭开了欧、亚、非大陆间人类文化大交流、大汇合的序幕,在西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发展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蒙古西征

“东西方交流”
第一次西征
1218年, 成吉思汗为复仇灭掉花刺子模,蒙古军队直抵黑海北岸
第二次西征
1235年,拔都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
第三次西征
13世纪中叶,旭烈兀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
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四大汗国。
它们在名义上将元朝尊为宗主国。
民族
文化
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班列·扫马访问欧洲
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元代欧亚交往频繁,促进了文化交流。中国的印刷术和火药武器在这一时期传到了欧洲。中国的医学成就也传向西方。医学家王叔和的《脉经》被译成波斯文,取名《伊利汗的中国科学宝藏》。
——杨共乐《历史长河中的人类社会》
改变种族,引发大规模民族迁徙
民族
文化
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①上层西迁:迁徙的移民主要是西征的蒙古军队。14世纪后,他们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
②下层东迁:大批移民自西东迁,进入中国中原地区,被称为“色目人”,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改变种族,引发大规模民族迁徙
民族
文化
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改变宗教分布
《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元世祖忽必烈对马可·波罗讲过这么一段话:“有人敬耶酥,有人拜佛,其 他人敬穆汉默得,我不晓得哪位最大,我便都敬他们,求他们庇佑我。”通过宗教传播,不仅使不同的宗教受到了影响,而且在宗教传播过程中由于人 们的广泛交往,使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甚至连物质文化等方面都也受到了影响。
来自亚洲腹地的原始游牧民族蒙古人,对世界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征服的规模无与伦比……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的政治组织都变换了。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永远改变了其种族特征。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和力量也发生了变化。横越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在中断了一千年之后,欧洲人又能进入亚洲和远东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思考蒙古西征的影响?
重构欧亚政治版图;
破坏被征服地区的经济文化;
民族迁徙和交融;
宗教的传播;
中西之间经济交流、文化交融。
【课堂探究】
材料一 从成吉思汗动身西征起,蒙古人就采用了中原的 “驿站”制度。据不完全统计,蒙古帝国时期,仅元各行省范围内设置的主要水陆驿站就达1500多处。这一制度,对于东西方之间,中原和北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畅通和扩大,起到了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
蒙古西征如何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
①蒙古帝国内外发达的交通(或“驿站”制度),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材料二 蒙古西征横扫欧亚大陆,消除了国界的限制,使整个亚洲畅通无碍。……阿拉伯地区的天文,数学、医药、建筑、艺术等成 果传人了中国;中国的历史、算术、制图、医学和艺术 等方面的成就,通过阿拉伯人更加广泛地传播到西方, 这些都对西方社会的变革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蒙古帝国几乎把亚洲合为一体,加速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进程。
材料三 蒙古帝国时期,欧洲的商人、使节、游人来远东的络绎不绝。他们或长期留居,经商传教,其中不少人在政治上被蒙古帝国所重用。与此同时,蒙古帝国也常派使节、商队到欧洲。欧洲和东亚间的来往还有双方人口的相互流动和迁居现象,这对扩大东亚和欧洲之间的联系和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起到的作用决不能低估。
③蒙古帝国将欧亚大陆连成一片,恢复、加强了东亚和欧洲之间的直接交往,扩大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材料四 蒙古帝国时期,在东方的各大城市和要镇中都有西方商人经商,东西方贸易在蒙古帝国经济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东西方商人们不仅把东西方货物相传互补,而且在经商过程中,互相传播各方面的消息,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工”、“医”被蒙古人看成是“人才”。蒙古帝国时,东西方医师和名工巧匠,常被相互调换,为统治者服务。
④蒙古统治者对东西方贸易关系和技术交流的 注重和保护措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发展。
材料五 《马可 波罗游记》中记载,元世祖忽必烈对马可 波罗讲过这么一段话:“有人敬耶酥,有人拜佛,其 他人敬穆汉默得,我不晓得哪位最大,我便都敬他们,求他们庇佑我。”通过宗教传播,不仅使不同的宗教受到了影响,而且在宗教传播过程中由于人 们的广泛交往,使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甚至连物质文化等方面都也受到了影响。
⑤蒙古帝国的宗教兼容并蓄政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①蒙古帝国内外发达的交通(或“驿站”制度),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②蒙古帝国几乎把亚洲合为一体,加速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进程。
③蒙古帝国将欧亚大陆连成一片,恢复、加强了东亚和欧洲之间的直接交往,扩大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马克思: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6:20的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