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17、《画影子》 教材 人民美术出版社
年 级 二年级 课 时 第1课时 教 师
一、教材分析
《画影子》是人美版第四册第17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中的“影子”能使大自然和我们的生活更美,更富有情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捕捉和表现生活中美好的景象。通过观察、记忆、想象,表现出“影子”富有梦幻般变化的特点,体现出有趣的生活情节,从而体验到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绘画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本课教材的意图是通过欣赏有趣、多变的影子形象,使学生感受到美是无处不在的,需要我们去发现。启发学生思考“影子”都会在哪些情况下产生,它有什么特点,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大胆表现的个性。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能大胆地、自由地表现他们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但是动手能力比较差。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影子”主要指的是太阳光下的影子和水中的倒影,在灯光下也会产生影子。生活中有静止不动的影子,有会动的影子;有单色的影子,有彩色的影子;有的影子会随着物体的变化而变化,有的影子你不动它动。“影子”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 2、能力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捕捉和表现生活中美好的景象。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能运用几种比较简单的方法表现出生动、活泼、有趣的画面来。使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表现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到绘画活动的愉悦,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更好地热爱生活,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记忆影子的变化,感受影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美感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对印版画的方法来表现影子。
五、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通过引导学生问问看、找找看、猜猜看、比比看、说说看初步了解生活中的影子;再通过精美的摄影、绘画作品欣赏,共同发现美、欣赏美,体验影子美的魅力;激发学生表现影子——画影子来创造美和展示美;通过作品欣赏、皮影戏欣赏感受“影子”的无穷魅力。
六、教学准备
课件、水粉颜料、素描纸、彩色卡纸、油画棒等
七、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一、课前 准备(约1分钟) 组织教学,准备上课。 稳定情绪 相互 熟悉
二、导入 新课(约3分钟) 1、教师表演皮影戏与学生互动。 2、简单介绍皮影戏 3、出示课题(画影子) 欣赏皮影戏表演。 通过欣赏皮影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欣赏分析探究解难(约15分钟) 1.闯关一 问问看 你们知道生活中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影子吗? 2.闯关二 找找看 1)请学生先分组讨论,再回答老师。影子都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老师将具有特点的词贴在黑板上) 2)教师补充完整 3.闯关三 猜猜看 请你猜一猜,这岸上是什么动物? 4.闯关四 比比看 展示两幅图片(一幅有倒影,一幅没倒影)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5.闯关五 说说看 1)请你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影子让你觉得特别好看,特别有趣? 2)一起来欣赏老师收集到的有趣的影子。 6.欣赏小朋友作品。 7.课件播放对印版画制作过程。 进一步感受影子的迷人之处。 学生欣赏分析、拓宽思路。 学生直观感受制作过程。 1.用闯关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形成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 2.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美丽景色;让学生感受自然美。
四、学习实践活动(约15分钟) 1.提出作业要求。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创作中。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五、展示评价(约4分钟) 1.选几名学生到前面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从构思、工具、材料的使用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教师进行客观评价。 学生代表介绍自己的作业。 经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学习中相互启发、取长补短。
六:拓展 小结(约2分钟) 1.介绍皮影戏的作用、地位。 2.请一组学生上台表演皮影戏。 拓展知识、开阔眼界。 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
七、板书 设计 画 影 子 水中倒影 阳光下、灯光下的影子 彩色的 单色的 朦胧、有波纹 只有轮廓 影子被风吹得在动 影子随着物象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