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教学设计
一、课题:童年
二、课型:欣赏·评述
三、教学目标
(1)回忆童年,观察童年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乐。
(2)体会教材的艺术作品,及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童年都有各自特点,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感悟不同历史时期童年生活的差异性,描述童年的生活内容及自己对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感情。
难点:不同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及对艺术作品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
五、教学方法:教授法、欣赏法、评述法
六、教学准备:课件、童年卡
七、授课时数: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组织上课
1.导入:欣赏沙画视频。(课件)
2.板书:童年
(二)重游童年
1.师生完成童年卡
①小时候喜欢看的动画片。
②小时候喜欢玩的玩具。
③小时候喜欢做的游戏。
④小时候喜欢看的书。
⑤说说其他有趣的事。
(三)其实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珍藏着许多童年美好往事,如果我们想把这些美好的童年给记录下来,可以用什么方法来保存呢?
生:可以用画笔给画下来。
生:可以用照相给拍成照片来保存。
生:可以用日记形式保存。
(四)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我们美术艺术家们,他们会用什么特有的方法,展现出一幅幅鲜活的童年生活景象,接下来我们共同走进艺术家们的内心世界,去看看他们眼中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呢?
(五)欣赏美术作品
1.出示《欢天喜地》作品(课件)这幅作品叫什么?是什么画?
板书:《欢天喜地》年画 清
①画中画了几个人?人物头上的发髻,表情方向各不相同,给你什么感觉?你能表演一下他们的动作吗?
②画中都用了哪些颜色?每个人物都用了一种相同的颜色,你发现了吗?
2.《翻身奴隶的儿女》
①这幅画是谁画的?什么画?画的是什么?
②请你像讲故事一样说说这幅画都说了些什么?
③对比观无背景作品和有背景的作品哪个好?
④对比《欢天喜地》在构图上有什么不同?
师:是曲线构图,这样构图使画面显得更生动,活泼,新颖。
⑤欣赏视频《农奴》感受奴隶们的生活。
⑥通过视频结合《翻身奴隶的儿女》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师:总结。
3.《战斗中成长》
①板书:《战斗中成长》油画 1964年 秦大虎、张定钊
②我们来观察一下,这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早上、中午、下午)
③他们是去打仗还是打仗归来?从哪看出来的?
④他们打赢了吗 怎么看出来的?
⑤师:《战斗中成长》是一幅油画,是秦大虎和张定钊的作品。这幅作品反映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青纱帐中的游击队员们战斗胜利后,满载战利品凯旋的场景。
⑥欣赏视频《小兵张嘎》感受当时历史背景。
4.欣赏作品《冬日的阳光》和《金色童年》
①观察这两幅作品,它们的表现形式有什么不同?
板书:《冬日的阳光》 雕塑 现代 王今栋
《金色童年》 摄影 现代 麦克思
②《冬日阳光》作品中有阳光吗?从哪里感受到的?
③《金色童年》你能用语言形容作品中的小男孩吗?他在干什么?他的笑容让你感受到什么?
5.《考试》
①他们都在做什么?
②作品中都有谁?
③你从作品中得到了哪些启发?
板书:《考试》中国画 1979年 赵益超 张明堂
④师:小结
(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学会了哪些美术知识?大胆的说说?
(七)拓展作业:课后同学们与自己的家人交流,童年的往事与感受,并创作一幅童年题材的绘画作品。
(八)教师总结,并播放课件视频《时光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