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1851
1853
1856
1861
1862
1864
1883
1884
1894
1895
1899
1885
时空构建,浏览线索体系
农民阶级的探索:太平天国运动
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
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
天京事变
安全内军械所
京师同文馆
天京失陷
中法战争爆发
新疆建省
台湾建省
甲午战争爆发
马关条约
门户开放
农民出路的探索—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洪秀全
洪秀全,原名火秀,族名仁坤,太平天国天王。广东花县人,汉族。家中世代务农,7岁入私塾,16岁辍学。18岁起在本村和邻村当塾师,多次到广州考秀才未中。
1829年16岁
科举落第
1836年23岁科举再落第,收到《劝世良言》
1837年24岁科举三度落第,卧病“升天”见“上帝”,读《劝世良言》
1844起与冯云山一同在两广地区组织“拜上帝会”吸纳贫苦农民为信徒。
一、太平天国运动
女布遍于县市。自西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顺德市地方志办公室点校,顺德县志 清咸丰 民国合订本,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8页。
盖通商五口,出入各货略相抵,独鸦片价皆以现银出洋,计每年漏银二、三千万两,故银骤贵。
——(清)冯桂芬著,校邠庐抗议汇校,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年,第134页。
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士女皆哭泣道路,是欲我中国之人贫穷也。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是使我中国之英俊抑郁而死也。
——杨家骆,太平天国文献汇编 第一—二册,台北:鼎文书局,1973年,第162页。
思考:太平天国运动为何爆发?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
一、太平天国运动
理清: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①准备: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
④全盛:太平军北伐、西征,占领湖北、江西、安徽
许多地方,军事上达到鼎盛
⑤转折: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而衰
⑥后期斗争: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进入最高领导层,
太平军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在安
庆战役中败于曾国藩统率的湘军
⑦失败:1864年,在湘军、淮军和外国人带领的洋枪队
进攻下,天京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②起义:1851年1月在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③定都: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定都于此
一、太平天国运动
比较: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材料: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摘自《天朝田亩制度》
时间:
内容:
目的:
1853年
①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生产资料私有)②圣库制度分配产品(劳动产品公有)
建立“四有两无”的社会
思 考 :结合材料,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天朝田亩制度》。你是怎么看待此纲领的?
评价:
革命性: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空想性:绝对的平均主义,严重脱离现实
落后性: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目标,未超越封建范畴
材料1:惟在乎设法用人之得其当”……主张建立以机器工业为主的经济体系,发展金融事业;主张设学馆;(外国)谨守天规之人皆可来访
材料2:太平天国的人们对《资政新篇》中由“百万家财者”设立银行,“准富人请人雇工”等,不用说是极为刺眼的。
时间:
内容:
目的:
思 考 :结合材料,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资政新篇》。你是怎么看待此纲领的?
1859年(洪仁玕)
政治: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选举产生
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文教:设立新式学堂
外交:主张与外国平等交流,反对干涉中国内政
振兴太平天国
评价:中国人首次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顺应世界潮流;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未能推行
一、太平天国运动
比较: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开辟真神惟上帝, 无分贵贱拜宜虔。 天父上帝人人共,天下一家自古传。 ——《原道救世歌》
“是故孔丘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原道醒世训》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原道醒世训》
拜上帝教
基督教
思想
儒家
思想
农民平均主义
从革命纲领看失败原因
一、太平天国运动
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缺乏科学革命
纲领的指导
②客观原因:中外反对势力联合绞杀
相关史料
◆影响
(1)沉重打击清王朝的统治
(2)湘淮系官僚崛起,中央权力下移
引发政治、权力结构变化,推动满洲贵族统治的瓦解。
(3)催生洋务运动,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极大地扰动了封建社会的旧秩序,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
在国内外反革命势力大联合中,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和由它派生出来的李鸿章的淮军,日益处于显要的地位……
从以联合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来镇压造反的农民大众而开始,“办洋务”的热潮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兴起了。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
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咸丰十一年(1861年) 七月十八日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写到:“况今日合议即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 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剿发逆:太平天国运动
勤远略:抵抗外来侵略
曾国藩(1811—1872)
洋务运动主要倡导者,
分别是湘军、淮军统帅,
“剿发逆”的主要领导人
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1、背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太平天国运动对清王朝的冲击(面临内忧外患)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1861年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2、目的:挽救国家的颓势,以“自强”“求富”为目标
3、性质:清朝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李鸿章在《复奏海防事宜疏》中就这样无可奈何地承认:“轮船电报之迅,瞬息千里;军械机器之精,巧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面对西方列强可能再次发动的军事侵略,洋务派“御侮图强”,将学习西方文明的第一步放在学习模仿制船造炮上……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二、洋务运动
5、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1)为了自强,洋务派创办了一批官办的军事工业,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金陵机器制造局等
这种机器局都是兵工厂 ……不仅搬入了西方的枪炮、轮船 弹丸、雷管,而且使外国制器之器(机器)也由此而入中国,中国社会因之出现了若干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场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4、代表人物:主要有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
二、洋务运动
(2)为了求富,洋务派开办了一批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如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等
(3)洋务派还创办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建成了以北洋舰队为代表的新式海军
……这些民用企业移植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新式企业一般均采用蒸汽机器,雇佣工人生产 ,出现了比中国传统的个体手工业生产远为宏大发达的场面。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为了培养中国的翻译人才,1862年在北京开设同文馆,聘请西人教授西文,并翻译西文书籍。……首批西方书籍的译述打开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窗口,使西学知识在中国进一步传播、发展成为可能。
……海军的主要舰艇几乎都是从西方工业国家进口……1891年西方评论家曾将中国海军列为世界海军第八位
二、洋务运动
5、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6、评价
(2)结局:洋务派未能达到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的目的
(1)积极意义: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3)失败原因:不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二、洋务运动
方位 危机表现 中国应对 影响
西北
西南
东南
西北边疆:新疆问题
1865年:阿古柏入侵新疆
1871年:俄国占领伊犁地区
1875年:左宗棠发兵入疆
1878年:收复新疆南北两路
1884年:新疆正式建省
西南边疆:越南问题
1883年8月:法国控制越南,年底中法战争;
1884年:法军炮毁福州造船厂;进军台湾
1885年: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中法《越南条约》
东南边疆:台湾问题
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
1884年:法军偷袭台湾被刘铭传击退
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
思 考 :根据材料和所学完成下列表格
1864,英国支持阿古柏入侵新疆;俄国占领伊犁
1878,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新疆建省
西北边疆度过危机
1883,法国控制越南,侵略中国
中法战争,1885,镇南关大捷
越南独立
1879,日本吞并琉球
宗藩关系逐渐解体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1、边疆危机及应对
有人写诗抨击19世纪后期清政府停战求和的政策,诗中写道:“电飞宰相和戎惯,雷厉班师撤战回。不使黄龙成痛饮,古今一辙使人哀。”
中法越南交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尽管法国放弃了赔款和占地为质的要求,但却达到了它最初、也是最主要的目标侵占全越、在中越边境开关通商;而中国,则失去了它最初视为最重要的东西——千余年来对越传统的宗主权利、不许边境开关通商等。——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诗中的“宰相”指谁?这首诗主要涉及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结果如何???
李鸿章
中法战争,中法签订了《越南条款》,承认法国占领越南,这是中国宗藩体系崩溃的具体表现,也是传统中国在边疆和外交上遭遇的危机,使中国失去了传统的军事屏障。
材料:近代天皇制的确立与日本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日本挑起战争的根本原因;日本长期以来奉行的大陆政策,时其武力扩张的理论依据;开拓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市场,是日本挑起战争的经济动因;1890年起发生在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危机,刺激日本通过发动战争转移国内矛盾;清政府的妥协让步,欧美列强的怂恿、挑拨,以及日本国内甚嚣尘上的战争舆论,是促成日本率先开战的直接契机。
——崔志海《当代中国晚清政治史研究》
思 考 :根据材料,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甲午中日战争”?如何看待这样的结果的?
时间:
背景:
过程:
结果:
1894年——1895年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扩张
②朝鲜东学党起义
①1894年7月:丰岛战役标志爆发;②1894年9月:平壤战役;③1894年9月:黄海海战;④1894年11月:旅顺大屠杀;⑤1895年2月:威海卫战役标志结束
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2、甲午中日战争
战败根源:制度上的落后和统治的腐败
◆后续:
(1)宗藩体系解体,东亚格局巨变
(2)引发反割台斗争
1895年5月至10月,台湾义勇军与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一起,展开反抗日军占领的武装斗争,重挫了日本占领军,表明了台湾人民不屈服于日本的坚强意志。
一律预备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于倭人,众志成城,有死无二。
——《申报》1895年5月15日
平壤有若是战焉,高丽盖可不失;鸭绿江有若是战焉,辽东亦可不失;而何有割辽、割台之事也哉!
——洪弃生《台湾战纪序》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2、甲午中日战争
四、瓜分中国的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
三国干涉还辽∶俄、德、法三国干涉日本占领辽东半岛,清政府支付3000万两赎辽费。
为了在三年内交付2.3亿两白银,清政府分三次向俄法、英德银行团以高额利息借款3亿两白银。
四、瓜分中国的狂潮
2、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瓜分狂潮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一定程度上抵御外敌
开启早期现代化进程
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局面
甲午战争失败
洋务运动破产
收复新疆、中法战争、日本侵占台湾
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