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2CO+O22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B.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7:8
C.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保持不变
D.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
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3.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如图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
B.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
4.如图是氢气与氯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氢由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
B.生成物HCl中氢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1
C.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均可分
5.“二甘醇”在人体内可发生如下反应:C4H10O3+4O2=2X+3H2O。X的化学式为
A.C4H4O8 B.C2H4O4 C.C2H2O2 D.C2H2O4
6.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
B.化学变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l:1
7.下列关于现象:2H2+O22H2O的读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水
B.两个氢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水分子
C.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D.每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
8.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丁一定是化合物 D.x的值是7
9.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3.2g氧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1.8g水。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化合物的质量为3.0g
B.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该化合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4:1
D.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
10.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
B.该反应中和的质量比为14:11
C.该反应中和的分子数之比为7:6
D.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
11.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内发生某一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3.2 16.8 0.8 0.1
反应后的质量/g x 8.4 3.0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8.5 B.反应中生成丙与丁的质量比为3:1
C.乙一定是化合物 D.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22:9
12.下列实验能够用于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3.为减少污染,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无污染的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反应中涉及到_____种氧化物;
(2)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
B 该反应中一氧化碳作还原剂
C 参加反应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
D 加入催化剂可提高产物质量
14.在A+B==C+D的反应中,5gA物质跟4g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gC物质和_____克D物质,这是根据_____定律进行上述计算的。
15.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Ⅰ:节约用水
(1)下列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2)预防和治理水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为降低成本,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Ⅱ:水的净化
(3)“沉降池”中可用明矾作混凝剂,其作用为__________。
(4)过滤的操作可以除去难溶性杂质,实验室中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
(5)“吸附池”中常用________(填物质名称)吸附色素和异味。
Ⅲ:废水处理
(6)废水中氨氮(以 NH3形式存在)含量过高,直接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次氯酸(HClO)可除去废水中的 NH3,发生的反应为:。X 的化学式为_______。
IV:验证水的组成可以进行电解水的实验(如图 A)。
(7)试管 a 中的气体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8)电解水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9)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
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运用所学知识,写出下列现象。
(1)无人机的动力来源是锂系电池,锂系电池分为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电池在工作时是锂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亚锰酸锂(LiMnO2),该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2)体育课上,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了较多乳酸(C3H6O3),使人肌肉酸痛,经过一段时间放松,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酸痛感消失,该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
(3)将甲烷、二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取合成气,不但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得到在化工生产中有看重要用途的合成气,反应原理如图,该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
(4)新型陶瓷Si3N4的熔点高、硬度大、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上常采用在H2的保护下使SiCl4与NH3反应生成Si3N4沉积在石墨表面,请写出下图反应炉发生的现象_________。
三、实验题
17.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1)A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_____;
(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C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_____(填“是”或“否”)
18.明明同学利用右图装置制取氧气,其实验步骤有:①加热;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
(1)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写出用如图装置制取氧气的现象______________;
(3)康康同学认为,如果选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装置还需要改进,原因是什么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C
4.A
5.D
6.C
7.B
8.A
9.C
10.D
11.B
12.B
13. (1) 3(三) (2) BC
14. (1) 6 质量守恒
15.(1)B
(2)C
(3)吸附沉降
(4)玻璃棒
(5)活性炭
(6)N2
(7)H2
(8)氢元素、氧元素
16.略
17.(1) 为了耗尽装置内的氧气 (2) 引流 是
18.(1) ⑦②③①④⑤⑥ (2) 试管口加棉花,防止加热时堵塞导管口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