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重点中学 2022 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三数学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8小题,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 = {1,2,3,4,5,6},集合 = {2,3,5},集合 = {1,3,4,6},则集合 ∩ =( )
A. {3} B. {2,5} C. {1,4,6} D. {2,3,5}
1+2i
2、已知 i为虚数单位,则 2+i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在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1
3、在等差数列{ }中,若 2 + 4 + 6 + 8 + 10 = 80,则 7 2 8的值为 ( )
A. 4 B. 6 C. 8 D. 10
4、已知向量 = (1,2), = (2, ),若 ⊥ ,则|2 + | =( )
A. 3 2 B. 4 C. 5 D. 4 2
5、某种兼职工作虽然以计件的方式计算工资,但是对于同一个人的工资与其工作时间还是存在一定的相
关关系,已知小孙的工作时间 (单位:小时)与工资 (单位:元)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2 4 5 6 8
30 40 50 60 70
若 与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 6.5 + ,预测当工作时间为 9小时时,工资大约为 ( )
A. 75元 B. 76元 C. 77元 D. 78元
6、若 sin + cos = 15,0 < < ,则 sin 2 + cos 2 =( )
A. 1725 B.
17
25 C.
31 31
25 D. 25
7、如图,平面 ABCD 平面 ,四边形 是正方形,四边形 是矩形, 是 的中点, = 1,
= 2,则三棱锥C ABG 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
A. 6 B. 8
C. 10 D. 12
8、已知函数 = 2ln , ( 1e ≤ ≤ e)的图象上存在点 ,函数 =
2 + 1 的图象上存在点 ,且 , 关
于 轴对称,则 的取值范围是 ( )
1
A. 1 e2, 2 B. 3 1e2 , + ∞ C. 3
1 , 2 D. 1 e2, 3 1e2 e2
二、多选题(本题共 4小题,每题 5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部分选对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分)
9、以下关于函数 = sin2 + 3cos2 的命题,正确的是 ( )
A. 函数 = 的最小正周期为
B. 点( 12 , 0)是函数 = 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
C. 直线 = 3是函数 =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
D. 将函数 = 的图象向右平移6个单位后得到的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10、已知抛物线 : 2 = 4 的焦点为 ,点 ( 0, 0)在抛物线 上,若| | = 4,则 ( )
A. 0 = 3 B. 0 = 2 3 C. | | = 21 D. 的坐标为(0,1)
11、已知函数 ( ) = sin cos ,若 ( )是 ( )的导函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函数 ( )的值域与 ( )的值域相同
B. 若 0是函数 ( )的极大值点,则 0是函数 ( )的极小值点
C. 把函数 ( ) 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就可以得到函数 ( )的图象
D. 函数 ( )和 ( ) 在区间( 4 , 4 )上都是增函数
12、在棱长为 1 的正方体 ABCD A1B1C1D1 中, 为正方形 A1B1C1D1的中心,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BO AC B. BO //平面 ACD1
C.点 到平面 ACD 3
1的距离为 D.直线 与直线 AD1的夹角为
3 3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13、(1 + )7展开式中 3的系数为______.
14、如图,直线 是曲线 = ( )在 = 5 处的切线,则 (5) + '(5) = .
15、已知 ( , )为圆 : 2 + 2 2 4 + 4 = 0 1上任意一点,则 +1的
最大值为________.
2 2
16、已知椭圆
2 + 2 = 1( > > 0)与抛物线
2 = 4 ( > 0)有相同的焦点 ,
点 是两曲线的一个公共点,且 ⊥ 轴,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2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 10分) 已知数列{ }满足 +11 = 2, +1 = 2 + 2 .
(1) { 证明数列 2 }为等差数列;
(2)设 = 1 1 1 2 ,证明: + + + < 1.1 2 2 3 +1
18、(本小题 12分) 已知△ 的内角 , , 的对边分别为 , , ,且 sin = cos( 6 ).
(1)求角 ;
(2)若 = 4,求△ 周长的最大值.
19、(本小题 12分) 2022年 8月 7日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立秋”,该日,“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再度
出圈,据此,学校社会实践小组随机调查了该地区 100位奶茶爱好者的年龄,得到如下样本数据频率分布
直方图.
(1)估计奶茶爱好者的平均年龄;(同一组数据用该区间的
中点值作代表)
(2)估计奶茶爱好者年龄位于区间 20,60 的概率;
(3)以频率替代概率进行计算,若从该地区所有奶茶爱好
者中任选3人,求3人中年龄在 30 岁以下的人数X的分布列
和期望.
3
20、(本小题 12分) 如图,四棱锥 中,底面 是矩形,PD DC 1, PC BC 2 .
为BC上的点,且 ⊥ 平面 ; P
(1)求证: 平面 ;
(2)求二面角 A PM B 的正弦值.
D C
M
A B
2 2
21、(本小题 12分) 已知双曲线 : 2 2 = 1( > 0, > 0)的右焦点 (4,0)到渐近线的距离为 2 3.
(1)求双曲线 的方程.
(2)过点 的直线与双曲线 的右支交于 , 两点,在 轴上是否存在点 ,使得点 到直线 , 的距
离相等?若存在,求出点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本小题 12分) 已知函数 ( ) = + 2 2 4 ( ∈ ).
(1)若 = 2 是 ( )的极值点,求 ( )的单调区间;
(2)求 ( ) = ( ) 在区间[1, ]上的最小值 ( ).
4湘潭市重点中学 2022 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数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时间:120 分钟 总分:150 分
一、单选题(每题 5分,共 40分)
1、已知全集 = {1,2,3,4,5,6},集合 = {2,3,5},集合 = {1,3,4,6},则集合 ∩ =( )
A. {3} B. {2,5} C. {1,4,6} D. {2,3,5}
【答案】B
【分析】
根据补集以及交集的定义求解即可.
【解答】
解: = 2,5 , ∩ = 2,5
故选 B.
2 i 1+2i、已知 为虚数单位,则 2+i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在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答案】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考查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是基础题.
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求出复数所对应点的坐标得答案.
【解答】
∵ 1+2i == 1+2 2 4 3解: 2+i 2+ 2 = 5+ 5 ,
∴ 1+2i 4 32+i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5 , 5 ),位于第一象限.
故选: .
3、在等差数列{ }中,若 2 + 4 + 6 +
1
8 + 10 = 80,则 7 2 8的值为 ( )
A. 4 B. 6 C. 8 D. 10
【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属于基础题.
先根据题意,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得到 6 = 16,再通过等差数列的性质化简所求,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
解:由 2 + 4 + 6 + 8 + 10 = 5 6 = 80,
∴ 6 = 16,
∴ 1 1 1 17 2 8 = 2 (2 7 8) = 2 ( 6 + 8 8) = 2 6 = 8.
故选 C.
4、已知向量 = (1,2), = (2, ),若 ⊥ ,则|2 + | =.( )
A. 3 2 B. 4 C. 5 D. 4 2
【答案】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向量的模的求法,考查向理垂直、向量坐标运算法则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利用向量垂直的性质得 = 1,再由平面向量坐标运算法则求出 2 + ,由此能求出|2 + |.
【解答】
解:∵向量 = (1,2), = (2, ), ⊥ ,∴ = 2 + 2 = 0,解得 = 1,
∴ 2 + = (4,3),∴ |2 + | = 16 + 9 = 5.
故选: .
5、某种兼职工作虽然以计件的方式计算工资,但是对于同一个人的工资与其工作时间还是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已知小孙的工作时间 (单位:小时)与工资 (单位:元)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2 4 5 6 8
30 40 50 60 70
若 与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 6.5 + ,预测当工作时间为 9小时时,工资大约为 ( )
A. 75元 B. 76元 C. 77元 D. 78元
【答案】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回归直线方程及其应用,属于基础题.
先求出 ,再求预测值即可.
【解答】
2+4+5+6+8
解:由题意,得 = 5 = 5, =
30+40+50+60+70
5 = 50,
将样本中心点 5,50 代入 = 6.5 + ,
则 50 = 6.5 × 5 + = 17.5,
故性回归方程为 = 6.5 + 17.5,
当 = 9 时, = 76元,
故选 B.
6、若 sin + cos = 15,0 < < ,则 sin 2 + cos 2 =( )
A. 17 B. 17 C. 3125 25 25 D.
31
25
【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和二倍角公式的应用,是中档题.
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得 sin2 、sin 和 cos 的值,再利用二倍角公式求值即可.
【解答】
解:因为 sin + cos = 15,0 < < ,
∴两边平方得 1 + 2sin cos = 125,
∴ 2sin cos = sin2 = 2425,
∴ 为钝角,
所以 sin cos = 1 2sin cos = 75,
∴ sin = 4 cos = 35, 5,
则 cos2 = 2cos2 1 = 725,
则 sin2 + cos2 = 2425 + (
7 31
25 ) = 25.
故本题选 D.
7、如图,平面 ABCD 平面 ABEF,四边形 ABCD是正方形,四边形 ABEF是矩形,
G是 EF的中点,AF=1,AB=2,则三棱锥C ABG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
A. 6
C. 8
B. 10
D. 12
7.【答案】B
解:因为平面 ABCD 平面 ABEF,四边形 ABCD是正方形,四边形 ABEF是矩形,
所以 BC 平面 ABG,
因为 AF=FG=1, AG BG 2, AB 2,所以 ABG为直角三角形,
所以球心 O在过 AB的中点且与 BC平行的直线上,
又因为 OA=OB=OC,
所以点 O为 AC的中点,所以R OB 2,
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4 ( 2)2 8 . 故选 B
8、已知函数 = 2ln , ( 1e ≤ ≤ e)的图象上存在点 ,函数 =
2 + 1的图象上存在点 ,且 , 关于 轴对称,
则 的取值范围是 ( )
A. 1 e2, 2 B. 3 1e2 , + ∞
C. 3 1e2 , 2 D. 1 e
2, 3 1e2
【答案】:A
8.解:因为函数 = 2 + 1与函数 = 2 1的图象关于 轴对称,
根据已知得函数 = 2ln , ( 1e ≤ ≤ e)的图象与函数 =
2 1的图象有交点,
即方程 2ln = 2 1在 ∈ 1e , e 上有解,
即 = 2ln 2 1在 ∈ 1e , e 上有解.
令 = 2ln 2 1, ∈ 1e , e ,
则 ' = 2 2 = 2 2
2
= 2 1
2
,
1
可知 在 e , 1 上单调递增,在 1, e 上单调递减,
故当 = 1 时, max = 1 = 2,
1由于 e = 3
1 2 1
e2, e = 1 e ,且 3 e2 > 1 e
2,
所以 1 e2 ≤ ≤ 2.
二、多选题(每题 5分,共 20分)
9、以下关于函数 = sin2 + 3cos2 的命题,正确的是 ( )
A. 函数 = 的最小正周期为
B. ( 点 12 , 0)是函数 = 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
C. 直线 = 3是函数 =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
D. = 将函数 的图象向右平移6个单位后得到的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的对称性,单调性以及图象变换,是基本知识的考查,属于基础题.
根据周期性可得 A正确;根据对称中心和对称轴的性质,可判断 、C错误;利用诱导公式和平移法则可得 D正确.
【解答】
解:因为函数 = sin2 + 3cos2 = 2sin (2 + 3 )的最小正周期为 ,故 A正确;
( 12 ) = 2 (2 ×
12 + 3 ) = 2
2 = 2 ≠ 0,故 B错;
当 = 3时, ( ) = 2 (2 × 3 + 3 ) = 2 = 0 ≠± 2,
所以 = 3不是函数 ( )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故 C错;
将函数 = 的图象向右平移6个单位后得到的函数 = 2 [2(
6 ) +
3 ] = 2 2 ,
满足 2sin 2 = 2sin2 ,故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故 D正确.
故答案为: .
10、已知抛物线 : 2 = 4 的焦点为 ,点 ( 0, 0)在抛物线 上,若| | = 4,则 ( )
A. 0 = 3 B. 0 = 2 3 C. | | = 21 D. 的坐标为(0,1)
【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抛物线的概念及标准方程、抛物线的性质及几何意义,属于基础题.
根据题意对各选项逐项判定,即可求出结果.
【解答】
解:抛物线 : 2 = 4 ,
所以 = 2,
所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1,0),所以 不正确;
点 ( 0, 0)在抛物线 上,
所以 0 + 2 = 0 + 1 = 4,所以 0 = 3,所以 A正确;
将 0 = 3 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 0 =± 2 3,所以 不正确;
| | = 32 + ( ± 2 3)2 = 21,所以 C正确.
故选 AC.
11、已知函数 ( ) = sin cos ,若 ( )是 ( )的导函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函数 ( )的值域与 ( )的值域相同
B. 若 0是函数 ( )的极大值点,则 0是函数 ( )的极小值点
C. 把函数 ( ) 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就可以得到函数 ( )的图象
D. 函数 ( ) 和 ( )在区间( 4 , 4 )上都是增函数
11【答案】AD
11.解: ( ) = = 2 ( 4 ),
( ) = '( ) = + = 2 ( + 4 ).
A. 与 的值域均为 2, 2 ,故 A正确;
B.若 0是函数 的极大值点,则 ' 0 = 0,即 0 = 0,
即 0是函数 的零点,故 B错误;
C. 函数 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
( 2 ) = 2 (
) = 2 ( 3 2 4 4 ) ≠ ( ),
故 C错误;
D. 当 ∈ ( 4 , 4 )时, 4 ∈ ( 2 , 0), 单调递增;
当 ∈ ( 4 ,
4 )
时, + 4 ∈ (0, 2 ), 单调递增,
故 D正确.
故选 AD.
12、在棱长为 1的正方体 ABCD A1B1C1D1 中,O为正方形 A1B1C1D1的中心,则下列结论正确
的是( )
A. BO AC
B. BO //平面 ACD1
C. 点 B到平面 ACD 31的距离为 3
D. 直线 BO与直线 AD1的夹角为 3
12.【答案】ABC
解:如图,连接 A1C1, B1D1,则 A1C1 B1D1 O ,
连接 BD,交 AC于 G,连接D1G,则 BG //OD1,且则 BG OD1,
可得四边形 BOD1G为平行四边形,则 BO // D1G,
AD1 CD1,G为 AC的中点, D1G AC,可得 BO AC,故 A正确;
由上可知, BO // D1G,D1G 平面 ACD1, BO 平面 ACD1,
BO //平面 ACD1,故 B正确;
DG BG, 点 B、D到平面 ACD1的距离相等,
V 1 1 1D ADC 1 1 1 , S
1
AD C 2 2
3 3
,
1 3 2 6 1 2 2 2
1 3 1 3
设 D到平面 ACD1的距离为 h,则 h ,得 h ,3 2 6 3
故 C正确;
直线直线 BO与直线 AD 的夹角等于 ,故 D错误.故选:ADG ABC.1 1 6
三、填空题(第题 5分,共 20分)
13、(1 + )7展开式中 3的系数为______.
【答案】
35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二项式定理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利用二项式定理得出(1 + )7的通项,令 = 3 得 3的系数,由此即可解题,本题搞清楚展开式中 3项的来历是解题
关键.
【解答】
解:因为二项式(1 + )7的通项为 = +1 7 ,
令 = 3,
则 3的系数为 37 = 35
故答案为 35.
14、如图,直线 是曲线 = ( )在 = 5 处的切线,则 (5) + '(5) = .
14.【答案】7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导数的几何意义,属于基础题.
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 '(5)是曲线在(5,5)处的切线斜率,结合 (5) = 5,即可得解.
【解答】
5 ( 5)
解:由题意, '(5) = 5 0 = 2,
(5) = 5,
所以 (5) + '(5) = 7;
故答案为 7.
15 1、已知 ( , )为圆 : 2 + 2 2 4 + 4 = 0 上任意一点,则 +1的最大值为________.
4
【答案】3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直线的斜率,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涉及点到直线的位置关系,属于中档题.
1
+1代表圆上的点 ( , )与点 ( 1,1)
1
连线的斜率,画出图形结合图象可知当直线 与圆相切时, +1取得最值,求
解即可.
【解答】
解:圆 : 2 + 2 2 4 + 4 = 0 的圆心坐标为 (1,2),半径 = 1,
1
+1代表圆上的点 ( , )与点 ( 1,1)连线的斜率 ,
1
如图:结合图象可知当直线 与圆相切时, +1取得最值,此时直线 斜率存在,
设直线 : 1 = ( + 1),即 + + 1 = 0,
2+ +1
由 = = 1 4,解得 = 0 或 .
+1 3
4 1 4结合图象可知: 的最大值为3,即 +1有最大值是3.
4
故答案为3.
2
16 +
2
、已知椭圆 2 2 = 1( > > 0)与抛物线
2 = 4 ( > 0)有相同的焦点 ,点 是两曲线的一个公共点,且 ⊥
轴,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答案】 2 1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椭圆离心率的求法,考查椭圆的焦点与抛物线的焦点,属于一般题.
【解答】
依题意,抛物线 2
2 2
= 4 ( > 0)的焦点 ( , 0) 也是椭圆 + = 1( > > 0)的焦点,所以 2 = 2 + 22 2 .因为点
是两曲线的一个公共点,且 ⊥ 轴,所以点 的横坐标为 ,代入抛物线方程得 ( , 2 )或 ( , 2 ),将其代入椭
2 4 2 2 2
圆 方 程 得 + = 1 , 又 2 2 2
4 2 2
2 2 = + , 所 以 2 + = 2 2 = 1. 又 椭 圆 的 离 心 率 , = 2 , 所 以
4 2
2 4 2 2 2 2 2 4 2 2
2 + 2 2 = 2 + 2 = +1 1 2
= 1,解得 = 3 ± 2 2.因为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0,1),所以 = 3 2 2 =
2
( 2 1)2,即 = 2 1.
四、解答题(共 70分,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答步骤)
17、(本小题 10分) 已知数列{ }满足 1 = 2, +1 +1 = 2 + 2 .
(1)证明数列{ 2 }为等差数列;
1 1 1
(2) 设 = 2 ,证明: + + + < 1.1 2 2 3 +1
【答案】证明:(1)根据题意, 1 = 2, +1 = 2 + 2 +1,
在等式左右两边同时除以2 +1得, +1 = + 1 +12 +1 2 2 +1 2 = 1,
{ 由此可得,数列 2 }是首项为
1
2 = 1,公差为 1的等差数列.
(2) 由(1)可得, = 2 = 1 + ( 1) = .
∴ 1 = 1 1 1 +1 ( +1)
= +1,
∴ 1 1 1 1 1 1 1 1 1 1 1 + + …… + = (1 ) + ( ) + ( ) + …… + (1 2 2 3 +1 2 2 3 3 4
+1 ) = 1 +1 < 1.
从而得证.
【解析】(1)根据递推关系式,使用构造法结合等差数列的定义,进行验证;(2)使用裂项相消法求解前 项和,然后
判定最后结果.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和证明,以及裂项相消法在数列求和中的使用,属于基础题.
18、(本小题 12分) 已知△ 的内角 , , 的对边分别为 , , ,且 sin = cos( 6 ).
(1)求角 ;
(2)若 = 4,求△ 周长的最大值.
【答案】解:(1)由题意, = ( 6 ) = (
3
2 +
1
2 ),
由正弦定理,sin sin = sin ( 3 cos + 1 sin ),由 ∈ (0, ),即 sin ≠ 0,2 2
所以 sin = 32 cos +
1
2 sin ,
从而1
2 sin =
3
2 cos ,解得 tan = 3,又 ∈ (0, ),
所以 = 3 ;
(2)由余弦定理1 = cos =
2+ 2 2,从而 2 + 2 16 = ,
2 2
即( + )2 = 16 + 3 16 + 34 ( + )
2,且 4 < + ,
解得 4 < + 8,当且仅当 = = 4时取最大值,
此时△ 周长取最大值 + + = 12.
【解析】本题考查余弦两角差公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基本不等式,属于中档题.
(1) 通过余弦两角差公式和正弦定理化简等式 sin = cos( 6 ),可以求出 的大小;
(2)利用余弦定理表示出 , 之间的关系,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 + 的最大值,进而得到周长的最大值.
19、(本小题 12分) 2022年 8月 7日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立秋”,该日,“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再度出圈,据此,
学校社会实践小组随机调查了该地区 100位奶茶爱好者的年龄,得到如下样本数据频率分布直方图.
(1)估计奶茶爱好者的平均年龄;(同一组数据用该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
(2)估计奶茶爱好者年龄位于区间 20,60 的概率;
(3) 以频率替代概率进行计算,若从该地区所有奶茶爱好者中任选3人,求3人中年龄在 30 岁以下的人数X
的分布列和期望.
【答案】
解:(1)估计奶茶爱好者的平均年龄 = 5 × 0.016 + 15 × 0.036 + 25 × 0.028 + 35 × 0.010 + 45 × 0.008 + 55 ×
0.002 × 10 = 21.4(岁)
(2)由题图,得奶茶爱好者年龄位于区间 20,60 的频率为 10 × 0.028 + 10 × 0.010 + 10 × 0.008 + 10 × 0.002 =
0.48,
用频率估计概率,
故奶茶爱好者年龄位于区间 20,60 的概率为 0.48.
(3) 4年龄在 30岁以下的概率为
5
X的取值为0,1,2,3
= 0 = ( 1 )3 = 1
5 125
4 1 12
= 1 = 1( )1( )23 =5 5 125
2 4 2 1 48 = 2 = 3( ) ( )1 =5 5 125
4 64
= 3 = ( )3 =5 125
X的分布列为
X 0 1 2 3
1 12 48 64
P
125 125 125 125
4 12
= 3 × =
5 5
【解析】本题考查频率直方图的应用,考查条件概率求法,属基础题.
(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计算平均数即可;
(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计算奶茶爱好者年龄位于区间 20,60 的频率即可求解;
20、(本小题 12分) 如图,四棱锥 P-ABCD中,底面 ABCD是矩形,PD DC 1, PC BC 2 .
为BC上的点,且 ⊥ 平面 ; P
(1) 求证:PD 平面 ABCD;
(2) 求二面角 A PM B的正弦值.
D C
M
A B
20.【答案】 P
解:(题目做了调整,第(2)问只给中间数据和答案)
D C
(2)
平面 PMB的一个法向量为 ,
所以 ,
所以二面角 A PM B的正弦值为
2 2
21、(本小题 12分) 已知双曲线 :
2 2 = 1( > 0, > 0)的右焦点 (4,0)到渐近线的距离为 2 3.
(1)求双曲线 的方程.
(2)过点 的直线与双曲线 的右支交于 , 两点,在 轴上是否存在点 ,使得点 到直线 , 的距离相等?
若存在,求出点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1)由题可知 2 + 2 = 16,
又 + = 0 是双曲线 的一条渐近线,
4
所以 = 2 32 ,解得 , + 2 = 2 3
所以 = 16 2 = 2,
2 2
所以双曲线 的标准方程为 4 12 = 1.
(2)假设存在 ( , 0),设 ( 1, 1), ( 2, 2),
= + 4,
设直线 : = + 4( ≠ 0),则 2 2 得(3 2 1) 2 + 24 + 36 = 0,
4 12 = 1,
3 2 1 ≠ 0,
= (24 )2 4 × 36(3 2 1) > 0,
则 24 1 + 2 = 3 2 1
361 2 = 3 2 1
因为使得点 到直线 , 的距离相等,所以 是∠ 的角平分线,
则 + = 0,
1 2
即 1
+ = 0, 2 1( 2 + 4 ) + 2( 1 + 4 ) = 0,
2 1 2 + (4 )( 1 + 2) = 0,
2 36 (4 )×24 3 2 1 3 2 1 = 0,
即 3 (4 ) = 0,因为 ≠ 0,所以 = 1,
故存在 (1,0).
【解析】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概念和标准方程、直线和双曲线的概念和标准方程
(1)由题可知 2 + 2 = 16,再结合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求出 , ,即可求解;
(2)假设存在 ( , 0),设 ( 1, 1), ( 2, 2),设直线 : = + 4( ≠ 0),结合点 到直线 , 的距离相等,
所以 是∠ 的角平分线,则 + = 0,进行求解即可;
22、(本小题 12分) 已知函数 ( ) = + 2 2 4 ( ∈ ).
(1)若 = 2 是 ( )的极值点,求 ( )的单调区间;
(2)求 ( ) = ( ) 在区间[1, ]上的最小值 ( ).
【答案】
解:(1) 的定义域为(0, + ∞),
2
'( ) = + 4 4 = 4 4 + .
因为 = 2 是 的极值点,
所以 '(2) = 16 8+ 2 = 0,解得 = 8,
2
所以 '( ) = 4 4 8 = 4( 2)( +1),
当 > 2 时, '( ) > 0;当 0 < < 2 时, '( ) < 0,
所以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0,2 ,单调递增区间为(2, + ∞).
(2) ( ) = ln + 2 2 4 ,
则 '( ) = + 4 4 = (4 )( 1) ,
令 '( ) = 0,得 = 4或 = 1.
①当4 ≤ 1,即 ≤ 4时, 在 1, 上为增函数, = 1 = 2;
1 < ②当 4 < ,即 4 < < 4 时, 在 1,
上单调递减,在( 4 , ]4 上单调递增,
所以 ( ) = = ln 1 24 4 8 ;
③当4 ≥ ,即 4 时, 在[1, ]上为减函数,
所以 ( ) = ( ) = (1 ) + 2 2 4 .
2, 4
1
综上所述, ( ) = ln 24 8 , 4 < < 4 .
(1 ) + 2 2 4 , 4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与最值问题,考查分类讨论思想,是一道中档题.
(1)由于 = 2 是函数 ( )的一个极值点,可得 '(2) = 0,解出 并验证即可求解单调区间;
(2)求出函数 ( )的导数,通过讨论 的范围,得到函数 ( )的单调性,求出 ( )的解析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