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孔融让梨
文彦博灌水取球
司马光砸缸
曹冲称象
24 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
自由朗读课文,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内容。
白话文版:
一天,司马光和小伙伴们在庭院里玩耍。有个小伙伴不知怎的,向盛满水的大缸上爬去,结果缸沿窄小,他没站住脚,“扑通”一声就掉进了大缸中!瞬间,他被缸水淹没了!别的孩子一见出了事,头也不回,撒腿就跑;而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他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拼尽全身的力气向大缸砸去。终于,水缸被他砸破,只听得“哗啦”一声,缸水从砸破的洞口喷涌而出。缸里的小孩得救了!
古文版: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言简义丰
文言文指用古代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司马光》就是这样一篇文言文。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文言文的魅力吧!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wèng
bèng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一群小孩
一个小孩
大家
司马光
登瓮的孩子
注释:
1.庭:庭院。
2.瓮: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
3.皆:全,都。
4.光:指司马光。
5.迸:涌出。
群儿戏于庭,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嬉戏。
瓮
瓮:收口
缸:敞口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一个小孩爬上瓮,不小心摔倒,淹没在水中。
众皆弃去,
皆:全、都。
所有人都开心。 皆大欢喜
所有人都知道。 人人皆知
众皆弃去,
大家都丢弃他,离开了。
光持石击瓮破之,
司马光立刻拿起石块击打瓮缸,瓮缸被打破了,
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之,
司马光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爱护同伴
水迸,儿得活。
迸:涌出。
迸溅
水迸,儿得活。
水从破口处喷涌出来,失足掉入水里的人才能够活下来。
想象:
众闻之,赞曰:“光( )也!”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机智、勇敢、冷静、沉着
爱护同伴
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有什么好办法救出落水的小朋友?
司马光
( )戏于庭,( )登瓮,足跌没水中。( )皆弃去,( )持石击瓮破之,水迸,( )得活。
我会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