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1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6《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1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2-18 19:4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知课文,准确把握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领会文中带有感彩的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真实、生动、传神地刻画人物方法。
教学重难点:
把握阿长的形象,领会作者对阿长的深厚感情;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略结合的写法。
教学设想:
本文篇幅较长,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住课文内容,然后再着重研读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一事,分析课文时切忌面面俱到,要突出教学重点,做到纳举目张。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文章《阿长与〈山海经〉》。它被人们称做“冷峻严肃的鲁迅先生最温暖的文章”。相信大家读后,也会在心头涌起暖暖的感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
2、自主学习,订正读音
掳( )去 震悚( ) 惶( )急 疮( )疤( )
诘( )问 惧惮( ) 粗拙( ) 骇( )
3、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阿长是个什么身份的人?(可从身份、外貌、学识、心、地、性格等方面说)
2、《山海经》这部书中写了什么内容呢 (文中哪段介绍该书,要善于思考,学会从文本中提取信息)
3、我们刚学过的一篇文章中也说过长妈妈,是哪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明确:美女蛇的故事给百草园平添了一份神秘,在童年鲁迅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
4、谁能说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哪部散文集?《朝花夕拾》这书名是什么意思?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本文也是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写这部书时已45岁了。当时长妈妈也离开人世三十多年了。鲁迅历经求学——留学——弃医从文。在黑暗的社会中颠沛流离,看遍了人性的丑恶和悲凉。对现实的失望让他只有在回忆中寻找给过他爱和力量的美好事物。鲁迅没有专门写过自己的母亲,却写了一篇文章来怀念一位普普通通,名不见经传的保姆,为什么呢?
全方位感知人物,用“阿长是一个 的人”说话。
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
可以有如下一些说法: 阿长是一个懂得许多规矩但烦琐之至的人;
阿长是一个迷信但善良、朴实、热情为“我”着想的人;
三、再读课文,讨论探究
一个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事件的支撑,速读课文,看看文中都讲了长妈妈的哪些事情? 这些事件分别表现了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
标出课文中表示作者对阿长感情的词句, 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原因。
教师提示:
我们知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作者的感情变化是因为
发生了一些事情。用简要的话概括出这些事情
3、 小时候的“我”眼中饶舌多事、有许多麻烦的规矩、无知而又迷信的长妈妈,成年后却写文章来怀念她,就说明“我”已经理解了长妈妈。这理解用了多长时间?
三十年,多么漫长的岁月啊。事隔多年,鲁迅才恍然大悟,他一直忽略的一个人,甚至地位低下的一个人,原来是最疼爱她、最关心他、对他最重要的人。
4、像本文这样本来要赞美一个人,却在文章开头说她不好的写法。我们叫什么?
明确:欲扬先抑(或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写法,使文章收到了更加感人的效果,也使长妈妈的形象更真实、更感人。
5、出示表格。
事 人物性格 “我”的感情变化 写作手法
切切察察的毛病 饶舌多事 不大佩服 欲扬先抑
摆成“大”字的睡相 粗俗、不拘小节
令人厌烦的规矩 善良真诚 不耐烦
讲“长毛”的故事 无知、淳朴 特别的敬意
为“我”买《山海经》 热爱、关心孩子 新的敬意
6、让我们用真诚的心祝福长妈妈安息吧!(有感情的读最后两段)
五、作业设计
说到这里,你对长妈妈有什么话要说?试着写一段话,来告慰鲁迅或长妈妈。
提出期望
亲爱的同学们,学习完这一课后,老师希望大家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会感恩。感谢一直陪伴我们成长的父母,感谢给予我们关爱和教诲的老师,感谢我们身边的人,不要朝花夕拾,留有遗憾啊!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1、上节课我们分析了阿长这个人物形象,谁能够口头表述出她的形象特征?
2、作者在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时,用了一种什么写法?作者叙述的几件事情中,属于“抑”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属于“扬”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
二、重点研读
1、买《山海经》这么点小事让鲁迅先生几十年后仍念念不忘。(指名读18—28段)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当时这部书对作者有强大的吸引力?(渴慕,念念不忘,一坐下来就想起)
2、“一坐下来就想”,可谓白天想,晚上也想了。你能想出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种想得入迷的情形呢?
(朝思暮想,日思夜想,寝食难安,魂牵梦萦……)
3、可见这部书当时在作者心中的位置。可“问别人谁也不肯说”,“谁”指的是哪些人? 与“真实的话”相反的话是什么话?
4、看起来身边的人都不肯帮助我。“我”自己能不能实现这个愿望呢?(不能。因为“我”不能经常出门)
明确:这就是封建教育,孩子没有一点自由,这就是封建家长,毫不关心孩子的感情世界。这样的事在鲁迅的另一篇文章《五猖会》中也有着体现。做父亲的一点不管孩子的感受,只有让孩子背书。
5、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现了“我”什么心理?
(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不抱任何希望,只是说说而已。)
6、可就是这个不识字的长妈妈把《山海经》买回来了,帮“我”达成了心愿。看,那么大的一个家庭,真正关心“我”的内心的只有长妈妈。长妈妈不认识字,她也没说怎样买到的书。大家可以想象出她去买书的过程吗?
7、一个连书名都说不清楚的老保姆,到书店买书,肯定会受到冷遇和白眼的。用“千辛万苦”来形容这个过程的艰难,过分吗?
8、尽管辛苦,为了让“我”高兴,长妈妈心甘情愿去做了。(体现在“一见面”“高兴地”)“别人不能做,或是不肯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于是,“我”得出一个结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是孩子充满敬佩和感激的想法。假如真有“神力”支撑长妈妈去买书,那这“神力”是什么?(真挚的爱)
9、阿长把《山海经》买回时,“我”有什么反应?体现了怎样的心情?
(“我似乎遇到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震惊、感动的同时进而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
10、这来之不易的《山海经》作者珍爱吗?文中有哪些句子表达了珍爱?它对“我”以后走上文学道路有什么影响?(这部书对“我”的人生起了启蒙作用,有重大影响。)
11、我们不要忽略了题目“阿长与《山海经》”。作者用这样题目是要表达阿长和山海经之间有关系。什么样的关系呢?仅仅是表明《山海经》是阿长买回来的么?(阿长和《山海经》一样,对“我”的人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把握主旨
思考:结尾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深深的怀念之情。)
难道本课只写了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吗?文中还体现了什么感情?(同情)那么在当时的社会中是不是只有长妈妈一个这样的劳动妇女?当然不是,其实长妈妈是中国社会最广大劳动妇女的缩影,鲁迅在这里还表达了对中国最广大劳动妇女的同情。
四、课堂练习:
作者在刻画长妈妈的形象时,采用了多种方法,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你能分析一下吗?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五、课堂小结:
是啊,通过一件件的小事,我们已经发现我们的妈妈,她们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爱,以致使我们对这些久久不能忘怀。正如鲁迅一样,在事隔几十年之后依然记忆犹新。那么我们要有所表示,不趁现在更待何时呀?同学们,拿出你们的行动来,也去关爱她们吧!
六、布置作业
爱的方式有很多种,也许她们的方式是当时的你所不能理解或接受的。但是,有一天,你读懂了她们。
1.请以“读懂身边的爱”为话题,写一篇随笔。
2、课外阅读《朝花夕拾》,把你喜欢的文章讲给大家听。
七.板书设计:
阿 长 与 《山 海 经》
鲁 迅
特别的敬意→新的敬意
不大佩服→不大耐烦↗
怀 念 之 情
欲 扬 先 抑
八、教后记:
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