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司马光》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司马光》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6 11:5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第八单元人文主题是“美好的品质”,训练重点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和“学写一件简单的事”。围绕着“美好的品质”选编的四篇课文涉及古今中外的人物故事。《司马光》处在本单元的第一篇,是一篇小古文。本课出自《宋史 司马光传》。围绕“司马光砸瓮”这一核心事件,全文仅用30个字,就清楚地介绍了司马光砸瓮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并通过抓住主要人物的动作描写,用一系列“动词”,生动再现了场景,语言极富形象感、画面感。在众儿童和司马光的行为对比中,也体现了司马光富有爱情,遇事冷静的品质。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5个生字。
2.能够正确跟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熟读成诵。
3. 初步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能够借助注释、组词、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4.借助板画复述故事,并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教学重点
1.能够读好节奏停顿,并能够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
2.能够用自己的话来讲述故事。
教学难点
能够借助注释、组词、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感受特点
1.出示简介,认识“司马光”
(1)认识人物,提问:小朋友们,图片上的人物是谁?(出示简介,简单说几句。)
(2)回顾复姓,明确姓氏:教师介绍自己,姓什么名什么,请学生来说说自己姓什么,名什么?过渡到司马光,姓司马,名光。
2.讲述自己印象中“司马光”的故事
指名两个学生来讲述,引导学生说清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预设:学生会说是司马光砸缸,指正,其实呀,砸的是瓮,相机认识“瓮”,随机生成。)
3.古今对比,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1)出示标准现代文,齐读。
(2)出示小古文:其实呀,这篇现代文最早源自于一篇文言文,原文的题目只有司马光三个字。
(3)古今对比: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文言文和现代文对比,有什么特点?
预设:字数比较少,会用一个字代替名字;有一些字的意思读不懂;文章篇幅短小。
总结:同学们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像这样篇幅短小,语言精炼的文章就是文言文,而文言指的就是古人写文章时所用的语言。
提问:古人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言来写文章呢?(出示竹简)解释原因。
(4)过渡点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东西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也叫小古文——《司马光》
(二)初读课文,读好文言文
1.正音,读正确
(1)出示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3遍。
(2)指名读,相机正音:登、瓮、没、迸
2.教师范读,读好节奏停顿
(1)听教师读
(2)对比思考:老师读的和你们读的有什么不同?
(3)再次听读,划好停顿
3.多种形式朗读:男女生读、师生对读、齐读
4.背诵
(三)掌握文意,渗透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1.理解生词的意思
(1)古今文章同时出示:对照现代文,结合注释,说说这几个字在这里都是什么意思
(2)明确人物:群儿、一儿、儿分别指谁呢?
(3)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去掉现代文)看着小古文,你能来说一说这个故事吗?
小组交流,指名说故事。
(4)掌握理解文言文的方法:以后我们还会学习很多文言文,有些很长,有些很短,怎么来理解他们的意思呢?
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单词组词、想象画面等
(四)小练笔
1.挖空填词
( )马光
群儿( )于( ),一儿( )瓮,足( )没水中。( )皆( )去,光( )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意思对对碰
3.试写文言文
出示现代文,试着写成文言文。
人们听说后,都赞美司马光:“真聪明!”(提示:闻——听说、知道;也:一般放于句末;智:聪明)
人闻之,皆赞光:“真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