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质量模拟卷】 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B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质量模拟卷】 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B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2-09 08:5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质量模拟卷】 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B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评分
阅卷人 一、填空题(共5题;共28分)
得分
1.(4分)植物的   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   把水分和养分输送到植物身体各部分。
2.(4分)在    的作用下,植物的绿叶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产生了   。
3.(8分)空气中的水蒸气遇   会结成许多   或小冰晶,他们聚集在一起,漂浮在空中。离地面较近的是   ,在高空的是   。
4.(4分)把装有碎砖头和水的塑料瓶使劲晃动5分钟以后,看到的现象是:水变   ,砖头变的   。
5.(8分)寒冷的冬天,放在室外的湿衣服也会慢慢变干,说明水经历了    的变化。
阅卷人 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得分
6.(2分)秋季清晨,草叶上的小水滴是露。(  )
7.(2分)对着镜子哈气,镜子表面会模糊不清,原因是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  )
8.(2分)水在自然界中是不断循环的。(  )
9.(2分)河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说明发生了变化了,有新的物质产生了。
(  )
10.(2分)新买的铁锹,用过一段时间后,有些磨损的地方可能会生锈。(  )
11.(2分)植物的生长环境对水分蒸腾是无关的。 (  )
12.(2分)
某个地方全年只是偶尔下小雨,天气寒冷,那它野外的植物大多叶子宽大平。(  )
13.(2分)植物茂盛的地方,水土流失现象少。
(  )
14.(2分)叶是植物吸收和利用阳光的主要器官。(  )
15.(2分)仙人掌的叶变形为刺,就是为了让吃它的动物无法下嘴。(  )
阅卷人 三、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得分
16.(2分)下列各种植物的特性中,受到地球引力作用的是(  )。
A.向光性 B.向水性 C.向地性
17.(2分)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叶片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B.阴天、傍晚移栽植物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
C.蒸腾作用能抑制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18.(2分)植物的根和茎主要的区别是(  )。
A.茎可以食用,而根不可以食用
B.茎有节和芽,而根则没有
C.茎长在地上,而根长在地下
19.(2分)甲、乙两艘相同的船浮在同一海面上,甲为空船,乙为载满货物的船,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  )
A.甲船>乙船 B.甲船<乙船 C.甲船=乙船
20.(2分)把新鲜的鸡蛋放入清水中会沉入水底,但往水中加入适量的(  )后 ,鸡蛋可以在水中浮起来。
A.白砂糖 B.沙子 C.洗衣粉
21.(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干了,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B.刀在潮湿的空气中有锈,但没有物质生成。
C.花生米腐烂了,但没有新的物质产生。
22.(2分)金鱼藻在阳光的照射下,产生的气泡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空气
23.(2分)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被称为(  )
A.蒸发 B.凝结 C.沸腾
24.(2分)当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宽广平缓的平原时,携带泥沙的能力会(  )
A.保持不变 B.逐渐变弱 C.逐渐变强
25.(2分)(  )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
A.堆放石头 B.乱砍滥伐 C.植树造林
阅卷人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
得分
26.(5分)连线题。
叶刺 芭蕉 降水相对较多的山地
阔叶 松树 降水丰富的热带雨林
针叶 仙人掌 干旱的沙漠地区
阅卷人 五、解答题(共2题;共16分)
得分
27.(8分)说一说你知道的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举两例即可)
28.(8分)天空中年年降水,为什么总也降不完呢?
阅卷人 六、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10分)
得分
29.(10分)回忆探究蜡烛变化的实验,请回答:
(1)(4分)把小块的蜡烛放在铁片上,用酒精灯火焰加热,发现蜡烛会   ,然后熄灭酒精灯,发现此蜡烛遇冷后逐渐    。
(2)(2分)在烧杯内壁上涂上澄清石灰水,把一段蜡烛放在烧杯中间,点燃蜡烛,发现蜡烛燃烧后,澄清石灰水逐渐   。
(3)(4分)实验说明:蜡烛熔化时,仅仅在   上发生了改变;蜡烛燃烧时,不仅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而且产生了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根;茎
【知识点】根
【解析】考查植物根和茎的作用,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料,通过茎将水分和养料输送到植物各部分。
2.【答案】阳光;氧气
【知识点】叶的作用
【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指的是在阳光下,植物的叶子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和养料的过程。
植物的叶子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由于光合作用会产生营养物质,所以植物的叶子又叫做养料工厂。
3.【答案】冷;小水滴;露;云
【知识点】物理变化;凝结
【解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在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的小水滴漂浮在低高空中形成了雾,在高空形成云。根据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雾和云都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只是雾是在低空形成的,接触地面,而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
4.【答案】浑浊了;没有棱角,表面光滑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流水对岩石有影响,把装有碎砖头和水的塑料瓶使劲晃动5分钟以后,看到的现象是:水变浑浊了,砖头变的没有棱角,表面光滑,说明流水能使岩石风化。
5.【答案】液态、固态、气态三种状态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缓慢进行的汽化现象,是物质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寒冷的冬天,放在室外的湿衣服也会慢慢变干,说明衣服里的水经历了液态、固态、气态三种状态的变化。
6.【答案】(1)正
【知识点】凝结
【解析】 水蒸气是气态,露珠是液态,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秋季清晨,草叶上的小水滴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随着太阳的升起,露珠消失是变为了气态,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蒸发。故题干说法正确。
7.【答案】(1)正
【知识点】凝结
【解析】 水蒸气遇冷可以变为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对着镜子哈气,镜子表面会模糊不清,原因是水蒸气遇冷变成了小水珠。
8.【答案】(1)正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在温度的作用下,水在自然界中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坏变化,因此这句话是正确的。
9.【答案】(1)错误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 河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是水凝固成冰,只是物态发生了变化,并没有新物质产生。
10.【答案】(1)正
【知识点】生锈
【解析】对于新买的 铁锹,破损后放置在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形成铁锈。
铁生锈形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11.【答案】(1)错误
【知识点】叶的作用
【解析】 植物的生长环境对水分蒸腾是有影响的,气候越干燥蒸发越快。
12.【答案】(1)错误
【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
【解析】 偶尔下小雨,天气寒冷,那它野外的植物叶子多细小,主要是为了减少蒸腾作用。
13.【答案】(1)正
【知识点】根
【解析】植物的根有固定土壤的作用,多种植物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14.【答案】(1)正
【知识点】叶的作用
【解析】 叶是植物吸收和利用阳光的主要器官。 因为叶片里有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15.【答案】(1)错误
【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
【解析】仙人掌的叶子变为刺,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植物的叶子会进行蒸腾作用,造成水分蒸发。
16.【答案】C
【知识点】根
【解析】 向地性是植物由于重力作用所做出的生长反应, 植物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 当土壤水分分布不均匀时,根趋向较湿的地方生长的特性。绝大多数高等植物的根都是正向水性。该题选C。
17.【答案】C
【知识点】叶的作用
【解析】蒸腾作用能够加快植物体内的水分和无机盐的运动。
18.【答案】B
【知识点】根;茎的作用
【解析】植物基础结构不同根不长叶,没有节和节间,一般也没有无芽。茎有根状茎、块茎、球茎等。
19.【答案】B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
【解析】考查物体浮力的大小,船只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船排开水的体积大小有关。载满货物的船只排开水的体积要大于空船排开水的体积,受到的浮力更大。
20.【答案】A
【知识点】浮力
【解析】 把新鲜的鸡蛋放入清水中会沉入水底,但往水中加入适量白砂糖和盐后,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因此会浮起来。
21.【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A、潮湿的衣服晒干了,是水的物态变化形成的,只发生了物理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B、 刀在潮湿的空气中有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
C、花生米腐烂了,有新的物质产生。
22.【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绿色植物的叶绿体会进行光合作用,金鱼藻产生的气泡是光合作用的结果,光照越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会越强,产生的氧气(气泡)就会越多。反之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产生的气泡数越少,甚至不会释放气泡。
23.【答案】A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通常情况下,水的表面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水蒸气“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故A正确,BC错误。
24.【答案】B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如果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过,坡度大流速快,对土地的侵蚀严重,水中携带的泥沙较多;流到宽广平缓的平原时,河床变宽,流速变慢,对土地的侵蚀减小,发生沉积现象,河水携带的泥沙减少。
25.【答案】C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考查植被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杜绝滥砍滥伐。
26.【答案】
【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
【解析】干旱的沙漠地区,仙人掌有针刺,可以较少水分的蒸发。松树有针叶,发生在降水较多的山地。芭蕉有阔叶,生长在降水丰富的地区。
各种植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27.【答案】答: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的热带地区,所以叶子非常阔大。松树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的温带地区,所以叶子细长成针形。仙人掌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所以叶子退化成叶刺。白杨树生长在多风的北方地区,所以树干长得十分高大。
【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
【解析】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仙人掌在沙漠中,叶子逐渐进化为刺状等。
植物依赖环境生存,环境对植物也具有选择功能。
28.【答案】因为地球上的水一直处于动态平衡中。大气中的水不断得到补充,天空中有降水落下来,同时地球表面的水也在不间断地蒸发到空中,补充大气中的水汽,从而形成降水。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下的雨经过汽化回到天空中变成水蒸汽,水蒸汽在空中遇到冷的空气放热形态发生变化,液化成水以雨的形式回到地下,这样反复循环,所以雨总是下不完。
29.【答案】(1)熔化;凝固
(2)浑浊
(3)形态;新物质
【知识点】冰的融化;凝结;化学变化;热传递
【解析】(1)把小块的蜡烛放在铁片上,用酒精灯火焰加热,发现蜡烛会熔化。然后熄灭酒精灯,发现此蜡烛遇冷后逐渐凝固。
(2)在烧杯内壁上涂上清石灰水,把一段蜡烛放在烧杯中间,点燃蜡烛,发现蜡烛燃烧后,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
(3)实验说明:蜡烛熔化时,仅仅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蜡烛燃烧时,不仅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而且产生了新物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