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青蛙卖泥塘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1 青蛙卖泥塘 (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5 18:5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卖、烂”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会写“蛙、卖”等8个字,会写“青蛙、草籽”等9个词语。
2.围绕“卖”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开展角色扮演,并能根据提示讲清青蛙做的事情。
3.伴随“卖”的情节推进,体会泥塘和青蛙的改变,明白青蛙不再卖泥塘的原因,感悟“劳动创造美”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围绕“卖”读好课文,会演故事,根据提示讲清故事。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青蛙最后不卖的原因,感悟“劳动创造美”的道理。
四、教学课时:两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环节】
一、由“买”到“卖”,引出课题
1.听写已学第6课《千人糕》中的“买”字,引入新字“卖”,对比“买”和“卖”。
2.运用字理学习“卖”,读准字音,指导写“卖”,再联系生活进行扩词。
3.揭题齐读,说说课文中的“卖主“是谁?(相机指导书写“蛙”)它要卖什么?(泥塘)
【设计意图】由旧知过渡到新知,对比突破字词难点,完成揭题以及本课中2个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的指导,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初读感知,扫清字词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听完后,请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2.学生自读课文,标出段序,圈出生字,借助注音把生字多读几遍,要求读准。
3.识记字词,扫清障碍,检查自读情况。
(1)抽生分段开火车读课文,注意及时正音。
(2)随文,通过结合插图、联系生活、借助表演、用词说话等形式,识记“喝、坑、舒、集、籽、播、撒、灌、缺、泳”等生字,重点指导多音字“喝”,当堂巩固练习。
(3)课件出示文中“青蛙、卖出、搬到、草籽、泉水、破开、应该”等词语,抽生读齐读,在词语中复现生字。
(4)齐读课文,把生字词语放到句子中,再次复现,达到会认。重点指导读好长句子。
【设计意图】此环节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记生字,并在词语中、句子中多次复现,达成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课文的目标,同时也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剩下的6个生字,学生齐读。
2.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找出书写要点,教师适时范写指导,重点指导:
“搬”、“倒”两个左中右结构的字,三部分要紧凑、错落有致,找准压线笔。
3.学生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展评欣赏,修改完善。
5.完成课堂作业:抄写生字和词语。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在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生字,并通过观察把握左中右结构字的书写规律,提高书写质量,完成本课的写字目标,并当堂完成作业,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双减落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以“卖”为线,引导学生从三个板块去研读探究,完成课后习题,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环节】
一、聊聊“卖”的场景,唤醒生活体验
1.读题,复习写“卖”。
2.模仿大街小巷叫卖。
二、读读“卖”的段落,演演“卖”的故事
(一)读出卖劲
1.读好卖泥塘的原因——第一自然段。
相机处理“大声吆喝”。
2.吆喝声吸引来了哪些小动物呢?模仿并学习如何委婉给别人提建议。(优点+不过、就是、要是+建议)
3.同桌、小组演一演。
(二)默读行动
1.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默读3—10自然段,用横线勾画出来(PPT出示思维导图,师生共同完成)
2.青蛙做了这么多事,泥塘变成什么样子了?
3.练读青蛙最后一次吆喝。
4.你想对青蛙说什么?
三、用用“卖”的技巧,提升表达能力
1.出示情境:学校即将举办“跳蚤市场”,你会如何向别人推荐你的商品?
2.再次朗读青蛙最后一次吆喝,说说在推荐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3.小组合作,用用“卖”的技巧
卖 喽,卖 !
多 !

四、一“卖”相承总结全文
五、板书设计
青蛙卖泥塘
草 水
烂泥塘 好地方
树 花······
不再卖
六、作业设计
课前:
1、预习: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观察:观察生活中卖东西的场景。
课中:
1、完成思维导图,明确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
2、分角色表演,在表演中落实本单元复述故事的语文要素。
3、情境创设:在“跳蚤书市”上,学着青蛙那样向别人推荐一样东西。
课后:
1、讲讲《青蛙卖泥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