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CO2性质和用途描述错误的是( )
A.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B.CO2能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
C.CO2不溶于水
D.CO2的固体(干冰)可作制冷剂
2.七氟丙烷(C3HF7)灭火剂容易汽化不留残渣,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灭火,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测七氟丙烷具有的性质是
A.导电性 B.腐蚀性 C.不助燃 D.沸点高
3.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时就会发生爆炸
B.炒菜时油锅起火,向锅中放入较多菜叶灭火,是降低了油的着火点
C.木柴架空有利于燃烧,是因为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干粉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4.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与他人。下列关于安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要做灯火实验
B.为了安全在加油站不能接打电话
C.点燃氢气前,应检验氢气的纯度
D.在室内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5.区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物 质 选用的方法或试剂
空气和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氧气和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石灰水
硬水和软水 肥皂水
酒精和水 看颜色
A. B. C. D.
6.区分一瓶空气和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可行的方法是
①闻气味
②看颜色
③分别倒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
④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⑤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A.③④⑤ B.③④ C.①②③⑤ D.全部
7.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C.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
D.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8.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
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
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
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
9.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B.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D.图书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10.小乐要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供选用的仪器如图所示。可供选用的药品如下:①石灰石②澄清石灰水③稀硫酸④浓硫酸⑤盐酸溶液⑥碳酸氢钠溶液⑦蒸馏水。下列装置连接顺序及组合最恰当的是( )
A.甲(①⑤)、乙(④)、丙(⑦)、丁
B.甲(①③)、乙(④)、丙(⑦)、丁
C.甲(①③)、乙(⑦)、丙(④)、丁
D.甲(①⑤)、乙(⑥)、丙(④)、丁
11.防火安全重于泰山,每个公民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识很有必要。下列有关灭火措施处理不当的是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进行灭火
C.油罐着火时需要用水喷淋降温
D.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12.关于下列装置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甲装置制取氧气 B.用乙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C.用丙装置收集氢气 D. 用丁装置收集氧气
二、填空题
13.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
14.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研究方法。
(1)图1和图2分别代表碳的两种单质,它们的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原因是构成它们的原子________不同。
(2)图3为利用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制取甲烷的微观示意图:写出二氧化碳制取甲烷的现象:__________。
15.2018 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烟草与心脏病”。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毒害作用最大的有 CO、尼古丁、焦油等。最新研究表明,烟民戒烟越早,患心脏病的几率越小。
(1)香烟的烟气所含有毒物质中,最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填化学式)_____。
(2)已知尼古丁燃烧的生成物中有 CO2和 H2O,则可推知尼古丁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_____。
(3)与 CO 所含元素完全相同的某种气体,大量排放到空气中时会加剧“温室效应”,这 种气体是_____
16.能源、材料、环保、食品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请从化学的视角分析下列有关问题并填写空格: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_______。
(2)铝合金可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铝合金属于_______(填“合成材料”“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
(3)塑料在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便利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人们把塑料给环境带来的危害称为“____________”。
(4)为了合理膳食,营养均衡,生活中把榨好的蔬菜汁放到面粉中,做成口味独特、营养丰富的蔬菜馒头,这种馒头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和___________。
(5)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尿素[CO(NH2)2]属于_____(填“氮肥”“钾肥”或“磷肥”)。
三、实验题
17.在化学学习中,我们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点来认识物质性质与变化。
(1)透过_____现象,我们感受到了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2)根据如图实验,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_____;
(3)通过对O2、CO2气体制取的研究,我们发现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是有规律的。如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
18.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______。
(3)小红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该反应的现象是______;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______进行组装来制取氧气。(依据改进后的装置回答)
(4)装置B、C是用来制取CO2气体的两个不同装置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D
6.B
7.B
8.B
9.C
10.D
11.B
12.C
13.(1) 向上排空气法 (2)把制取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石灰水变浑,则气体是二氧化碳
14.(1)排列方式
15.(1) CO 。 (2) C、H 。 (3) CO2
16.(1) 天然气 金属材料 (2) 白色污染 维生素 (3) 糖类 氮肥
17.(1) 墙内开花墙外香 (2)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3)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18.(1)水槽
(2)A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合理即可)
(3) A、E或A、F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