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树和天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一些现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思维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悟诗歌营造的独特意境以及通过意象巧妙组合形成的审美感受。
文化传承与理解:挖掘诗歌的多元主题,在中外文化对比以及现实情境中批判继承与接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结合实际经验以及文化背景读懂诗歌。
现代诗歌创作的一些方法技巧。
难点:诗歌多元化的主题。
【课前准备】
1、提供相关资料,帮助学生预习
2、制作ppt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世说新语》中记载桓公北征途中见前时所种柳树已十围,叹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以此感叹岁月易把人来削。而千年后,同样是面对树,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将其置于天空之下行走,其中又蕴含着什么样的复杂主题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首《树和天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一)诗人介绍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 mer,1931年4月15日—2015年3月26日),又名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瑞典诗人、心理学家。 1931年4月15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949年,在杂志《当月桂树生长之时》上发表第一首诗发表。1954年,发表《17首诗》。 1962年,发表诗集《半完成的天空》。1978年,发表诗集《真实障碍》。1989年,发表诗集《为死者和生者》。2011年10月6日,获诺贝尔文学奖。 2015年3月26日,因中风去世。(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二)创作特点
在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中,自然始终存在于生活中,它如其他任何有形的无形的存在物同在,与人、与工业物、与日常思维、与人们存在的世界一起存在着,与相互包容于其中的一切呼应着,诗中的自然既非被人以“造物者”的眼光凝视的自然,也非与人的在世性相对立,脱离于人的社会历史处境而存在着的自然。在他的诗中,生活世界与大自然向来关系密切,无须附加理智的连接,生活世界本身就是自发地发生的、具有大自然特征的显现过程。自然本身就需要一个世界才能来照面,自然立足于存在的实体,共在于人们生存的世界,与人们神秘的想象力。(资料来源:王文婷.存在主义视域下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9.)
(三)师生齐读,用“/”给全诗标明朗读节奏。
一棵树/在雨中/走动
在倾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的身边
它有急事。/它汲取/雨中的生命
就像/果园里的/黑鹂
雨停歇。/树/停下脚步
它/在晴朗的夜晚/挺拔地静闪
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那瞬息
当雪花/在空中/绽开
三、精读课文,深入赏析
诗歌的题目给了我们那些想象的空间?
明确:题目不仅仅给我们明确了写作的对象,同时将“天空”为“树”放置一起,前者不仅为后者提供了宏阔深远的背景,同时在树枝横斜中,为我们想象的天空提供了丈量的工具。树因天空弥补了空间的距离,天空因树填补了时间与生命的空缺。
情境任务:请以人、树、天空三种视角来看待“一棵树在雨中走动” ,结合全诗并完成下表:
视角 人 树 天空
走路姿态
何种感悟
明确:
视角 人 树 天空
走路姿态 像人一样,依据每个人不同的心态,有不一样的走姿,或匆匆,或散漫,不一而足 借着雨水的滋润树未停下成长的脚步,根在向下延伸,树冠在向上攀爬,树枝在向四周伸展,不同环境下的树,走路的姿态也不一样 俯瞰树,不仅看到它的成长,还看到它与人随着地球转动,树枝飞快地扫过天空,而树从吐芽、葳蕤、落木,向天空展示时间的轨迹,世间万物亦裹挟其中,彰显生命的轮回。
何种感悟 在人的眼中,世界都只是自我的投影,树是静止的,即使走动也是人的拟人化,一切都带着人的色彩。 树自己看自己,何尝停下成长的脚步,大自然本就不需要人的理智眼光的审视,它们有自己的脚步。 树与人都在为自己的生存步履匆匆,但彼此并非彼此孤立,两者丰富着彼此,证明着彼此,并非一些人所想,树只是人类的附庸。
众人皆知,冬季对于树是残酷的,被剥光衣服的枝丫,忍受着寒风的抽打,而诗人却说“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那瞬息 当雪花在空中绽开”,该如何理解?
明确:通过前面对树的走动的理解,我们发现当我们不以人主观的视角去理解树的成长,树有自己的姿态、情绪、意志。我们眼中的“灰色”,却是它们眼中充满生命的象征,夜晚并未让它们暗淡,反而让它们更加“挺拔”,并在给予中,将乐观与欢乐赋予在“果园里的黑鹂”,寻觅与获得中更加坚定生命的意义。由此不难理解,雪花纷飞,树依旧用饱满积极的情绪迎接冬之精灵的到来,这不仅凸显树坚强的意志,同时也是树对天空的回应——我肯定并认可你的法则。这种肯定与认可中带有树的自信、进取、尊重。
四、品读课文,加深感悟
根据自身成长经验或者某个生活中的情境,概括诗歌的主题:
参考方向:1)、人与自然的关系
2)、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3)、现实情境下对自我生存境况的关照
2.诗歌写作技巧
(1)“A做A做不到的事”模式
诗意源于违背常规,就如阿多尼斯的诗句“当日子解去纽扣入睡/我唤醒水和镜子”,采用的是“A做A做不到的事”模式,诗意自然显现,而且会无意间启发人深思:为什么做不到却偏偏这样写呢?《树和天空》中“一棵树在雨中走动” ,使用这种模式,启发人深思:树为何能走动?树以何种姿态走动?只有人和动物能走动吗?类似的“当雪花在空中绽开”。
(2)“B解释A”模式
诗歌中的语言需要替换或解释,以此形成跳跃,达到陌生嫁接的效果,更富艺术张力。诗歌中“它汲取雨中的生命”,换言之即“它汲取雨中的营养/水分/空气等等”。这样表达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用“生命”进行替代,不仅对雨中之物进行了解释,而且丰富读者的想象空间。与之类似的“在倾洒的灰色中”“灰色”一词的使用。
(3)合理使用意象并修饰。
“树”“天空”“雪花”“黑鹂” “夜晚”“雨”,意象的选择往往带有诗人主观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可以通过意象本身的暗示显现出来,如“天空”、“雪花”本身带有空间与时间的编码,也可以通过诗人对意象的修饰显现出来。如“果园里的黑鹂”,作者为何强调“果园里”,这就值得读者挖掘。
五、课堂小结,回顾收获
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我们看到诗人努力让诗歌呈现给读者一些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在树与天空的互动中,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中万物生存的欣欣向荣之态,大自然呈现出对造物主的积极回应,对生命充满期待与向往。这也不得不激发我们反观自身,对生命与自然有新的思考。
在对诗歌的技法分析中,了解了两种诗歌写作的常见模式,同时对诗歌意象的使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六、布置作业,及时巩固
本课的四首外国诗歌,运用了多种意象,运用“B解释A”模式与“B解释A”模式两种模型围绕“青春”写十行左右的诗歌。
荒原 树 大海 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