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当下诗坛,同质化的平庸作品随处可见,好诗、大诗却屈指可数。诗坛很热闹,诗歌很寂寞。新诗似乎就在于它的无限自由,就是随心所欲地书写那些与大众无关的个人体验的“艺术”,就是在语言上没有审美标准的任性的“艺术”。
其实,诗抒发的情感是艺术情感:经过淘洗、提高的社会情感,而不是原生态的情感,个人身世的琐碎情感不具备入诗的资格。以自己独特的嗓音唱出与众人相通的人生体验,才是优秀的诗人。诗歌史上的优秀诗人几乎都不是只热心守护自己心灵,总有家国情结,“心事浩茫”。
诗是无言的沉默,无声的心绪,无形的体验,以言来言那无言,以开口来传达那沉默。诗家语是一种诗人“借用”一般语言组成的诗的言说方式。一般语言一经进入这种言说方式就发生质变:意义后退,意味走出;交际功能下降,抒情功能上升;成了具有音乐性、弹性、随意性的灵感语言、内视语言。用西方文学家的说法,就是“精致的讲话”。
中国诗歌讲究“苦而无迹”,也就是高明的诗人是不会把自己的写诗之苦传染给读者的,相反,诗人总是想方设法让读者最容易、最轻松、最愉悦地走进自己深邃的诗歌世界。诗人之苦带来读者之易。
(摘编自吕进《必须重建写诗的难度》)
材料二:
为何至今现代新诗的地位还难以“定于一尊”呢?
中国古典诗歌有着超稳定的审美规范:采用单音单字的“字思维”,能充分释放汉语诗歌的弹性蕴藉;以意境为最高美学,极易滋养、美化人心;平仄间的韵律流转充满内外交融的音乐性,起承转合的结构又极为自然;等等。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新诗经过挣脱,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如果是放在星象上来看,古典诗歌属于高峰期后的“熟透”阶段,能量发生巨大耗散而趋于收缩;现代新诗则尚处生长期的氢燃烧阶段,充满活力,不断扩张,蓬勃生长。
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新诗唯西方诗马首是瞻,到20世纪90年代,甚至出现了“翻译体”诗歌,直到21世纪初叶,才逐步出现更具自主性的对西方现代诗歌的改造。中国新诗对西方现代诗歌的吸收,有时消化很好,有时消化不良,有时过于贪食——狼吞虎咽、饥不择食,有时反复挑剔——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致营养过剩。人们总是将各国的诗歌菁华与国际级大师串联起来,组成纵深队列的国际军团,使出全部优势,用世界诗歌的精粹“总和”轻松地把单一国家的百年新诗比了下去。无形中变成自我矮化,拉大了所谓中国诗歌“追赶”世界诗歌的差距。
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明和发现新的题材、内容和形式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百年的探索和实验,在无数次争议中也不断沉淀着与古典时期、浪漫时期有别的新质素。比如,更丰富地挖掘了精神与肉身的存在感,更娴熟地运用潜意识、意识流、智性、交感等成分,强化了隐喻、象征、荒诞、戏剧性乃至后现代的拼贴、装置、跨界等技巧,加深了与普通大众的联系与交融……这些新质素或多或少都参与到本土新诗的发展进程中来,逐渐化为百年新诗的血肉。在这个意义上,新诗自身也形成了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自身小传统的考核,而不是固执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耿耿于怀于新诗必须是古诗的一种分支与延续。
新诗至少可以分成三大部分:前端是属于实验探索性的新异追求,其中的成功果实会沉淀为自身营养,以继续分蘖推进;中间的广大地带属于融会性的“老少皆宜”,是经过较长时间积累下来容易被接受的基本盘面;而后拖部位则属于那些老化的“过去时”,是早期遗留下来的稚嫩、夹生,需要加以扬弃。只有分门别类对待,才能避免在接受学上“一刀切”。重要的是,三大板块还得面对时代、历史、社会、美学等多重维度的审视。如果笼统地作非黑即白的评价,新诗只能要么漆黑黯淡,一无是处,要么光芒万丈,异常刺目。
(摘编自陈仲义《新诗百年:如何接受,怎样评价?》)
材料三:
胡适当时提倡白话诗,不赞成“抽象的写法”,提出要用“具体的写法”,创造出一种“逼人的影像”。他接受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意象派诗的现代影响,却丢掉了意象派主张的意象呈现而避免直白地追求诗歌现代性的灵魂。梁启超1922年在清华学校关于古典诗歌研究的长篇讲演稿(《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里,第一次尝试用西方文学研究的方法,用写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这三种观念,去梳理中国古典诗歌,肯定了自《楚辞》开始,至李商隐诗这一脉系的象征诗的艺术价值和神秘美的意义。1926年,周作人反对新诗过于透明,像玻璃球一样,缺少余香和回味,提出了如何将西方诗的“象征”与中国传统诗的“兴”融合起来,寻找新诗发展道路的构想。20世纪30年代初,戴望舒提出这样的美学诉求:诗“不单是真实,亦不单是想象”,诗的传达应当是“像梦一般地朦胧的”“泄漏隱秘的灵魂”的“吞吞吐吐的东西”,它的动机在于“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关于“朦胧”以及“看不懂文艺”的争论,到80年代以来关于朦胧诗的争论,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面对文学艺术乃至诗歌的出现,作为阅读者和接受者,应该调整和转变已经习惯于阅读“明白清楚”的文学作品的心态,对于那些更复杂、更含蓄、更富蕴藉的作品,由兴趣的单一而走向多元,感觉上由远离陌生而接近熟悉,审美上由不懂、拒绝而走向认知、接受,使自己从情趣与习惯上“不拒绝陌生”,经过不断地熏陶和养成,提升对于这类有深度“余香和回味”美的作品接受理解的审美能力。
(摘编自孙玉石《新诗十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情感不同于原生态情感,诗人应热心守护心灵,注重家国情结,但个人身世情感不应入诗。
B.新诗是充满活力的新“制式”诗歌,对其接受与评价,应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出发。
C.材料一所讲的新诗的“无限自由”和材料二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两者本质上是不同的。
D.胡适提倡用“具体的写法”创造“影像”,所以他的新诗作品都应属于材料二中说的“老少皆宜”的一类。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诗采用的是“字思维”,以意境为最高审美,新诗如果过于直白地表达,会缺少蕴藉含蓄的美感。
B.古典诗歌已趋于收缩,而新诗更具生长力,世界诗歌总体优势不该是评价参照,而应看到新诗有自身的小传统。
C.梁启超借鉴西方文学研究方法,肯定了自《楚辞》开始,至李商隐这一脉系的象征诗的艺术价值和神秘美的意义,周作人也主张将西方诗的“象征”与中国传统诗的“兴”融合。
D.阅读者和接受者应该调整和转变心态,从情趣与习惯上不拒绝陌生,只有在新诗阅读中,才能提升自身审美能力。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在古代,采诗和献诗是“知得失,自考正”的重要手段,学诗、知礼可谓人生之大事。
B.诗歌史是一部不曾停止的诗体的演变史,中国诗学传统并没有因白话新诗的出现而中断,而是得到了更新。
C.新诗需要一套符合现代汉语特点的审美的、诗艺的标准,既要有别于古典诗歌,又要摆脱西方现代诗歌的范式。
D.古诗形式是先在的,要义是在自律中体现自由,而新诗形式有所创新,要义是始终保持住自由和自律之间的平衡。
4.材料二中关于百年新诗的评价,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5.整合材料中的观点,分析概括优秀的新诗应该具备的特点。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
玩偶之家(节选)
易卜生
提示:《玩偶之家》描写了娜拉和丈夫海尔茂之间的冲突,娜拉的丈夫像对待宠物一样地喜爱娜拉,却无情地剥夺了娜拉的独立人格;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他最后暴露了自私虚伪的一面,使娜拉感到震惊与绝望,她愤然离家出走。
娜 拉 照我现在的样子,我不能跟你做夫妻。
海尔茂 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
娜 拉 在你的泥娃娃离开你以后——也许有。
海尔茂 要我跟你分手!不,娜拉,不行!这是不能设想的事情。
娜 拉 (走进右边屋子)要是你不能设想,咱们更应该分开。(拿着外套、帽子和旅行小提包又走出来,把东西搁在桌子旁边椅子上)
海尔茂 娜拉,娜拉,现在别走。明天再走。
娜 拉 (穿外套)我不能再在陌生人家里过夜。
海尔茂 难道我们不能像哥哥妹妹那样过日子?
娜 拉 (戴帽子)你知道那种日子长不了。(围披肩)托伐,再见。我不去看孩子了。我知道现在照管他们的人比我强得多。照我现在这样子,我对他们一点儿用处都没有。
海尔茂 可是,娜拉,将来总有一天——
娜 拉 那就难说了。我不知道我以后会怎么样。
海尔茂 无论怎么样,你还是我的老婆。
娜 拉 托伐,我告诉你。我听人说,要是一个女人像我这样从她丈夫家里走出去,按法律说,她就解除了丈夫对她的一切义务。不管法律是不是这样,我现在把你对我的义务全部解除。你不受我约束,我也不受你约束。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拿去,这是你的戒指。把我的也还我。
海尔茂 连戒指都要还?
娜 拉 要还。
海尔茂 拿去。
娜 拉 好。现在事情完了。我把钥匙都搁在这儿。家里的事,佣人都知道——她们比我更熟悉。明天我动身之后,克里斯蒂纳会来给我收拾我从家里带来的东西。我会叫她把东西寄给我。
海尔茂 完了!完了!娜拉,你永远都不会想我了吧?
娜 拉 喔,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
海尔茂 我可以给你写信吗?
娜 拉 不,千万别写信。
海尔茂 可是我总得给你寄点儿——
娜 拉 什么都不用寄。
海尔茂 你手头不方便的时候我得帮点忙。
娜 拉 不必,我不接受陌生人的帮助。
海尔茂 娜拉,难道我永远都只是个陌生人?
娜 拉 (拿起手提包)托伐,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
海尔茂 什么叫奇迹中的奇迹?
娜 拉 那就是说,咱们俩得改变到——喔,托伐,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海尔茂 可是我信。你说下去!咱们俩得改变到什么样子?
娜 拉 改变到咱们俩在一起过日子真正像夫妻。再见。(她从门厅走出去)
海尔茂 (倒在靠门的一张椅子里,双手蒙着脸)娜拉!娜拉!(四面望望,站起身来)屋子空了。她走了。(心里闪出一个新希望)啊!奇迹中的奇迹——
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
——剧终
链接:(前情回放)
娜 拉 我马上就走。克里斯蒂纳一定会留我过夜。
海尔茂 你疯了!我不让你走!你不许走!
娜 拉 你不许我走也没用。我只带自己的东西。你的东西我一件都不要,现在不要, 以后也不要。
海尔茂 你怎么疯到这步田地!
娜 拉 明天我要回家去——回到从前的老家去。在那儿找点事情做也许不大难。
海尔茂 喔,像你这么没经验——
娜 拉 我会努力去吸取。
文本二
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了翅子,忘却了飞翔,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但饿死已经离开了生活,更无所谓问题,所以也不是什么路。
——鲁迅《娜拉出走后》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泥娃娃”指娜拉,“陌生人”指海尔茂,娜拉认为,在丈夫眼中她没有独立人格、自由和沟通,得不到尊重,丈夫就像陌生人。
B.娜拉出走坚决,她不去看孩子、解除丈夫义务、归还婚戒、搁下钥匙、让人收拾东西、拒绝丈夫给她写信与帮助,最后摔门而去。
C.“奇迹中的奇迹”指娜拉夫妇共同期盼的结果,即:两人都要改变自己,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婚姻美好,建立起真正夫妻关系。
D.在舞台上呈现的是娜拉与丈夫的日常生活,二人的矛盾冲突反映的是当时社会重要问题,因此《玩偶之家》被称为“社会问题剧”。
7.下列对本文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穿外套”“戴帽子”“围披肩”“拿起手提包”等舞台说明表示娜拉在与海尔茂交谈中,一直在做出走的准备,表明出走决心坚定。
B.“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这句台词,表现了娜拉对丈夫、对孩子、对家的爱与留恋,又显示其两难心理。
C.文本画线部分,通过动作、心理、语言的描写,刻画了海尔茂对妻子出走的痛苦、绝望、失落,同时又对娜拉回归心存幻想。
D.《玩偶之家》剧情几次“突转”,而娜拉愤然离家出走,则是更大的“突转”,剧情高潮叠起,波澜起伏,能紧紧地抓住读者。
8.“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肖伯纳的评论是:“在他身边关门的砰一声,比滑铁卢的大炮还要响。”请谈谈你对这个结尾的理解和看法。
9.文本二鲁迅对娜拉出走后所推想的结局,你认可吗?请阐述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董昭传
董昭字公仁。绍逆公孙瓒于界桥,钜鹿太守李邵及郡冠盖,以瓒兵强,皆欲属瓒。绍闻之,使昭领钜鹿。问:“御以何术?”对曰:“一人之微不能消众谋欲诱致其心唱与同议及得其情乃当权以制之耳计在临时未可得言。”时郡右姓孙伉等数十人专为谋主,惊动吏民。昭至郡,伪作绍檄告郡云:“得贼安平张吉辞,当攻钜鹿,贼故孝廉孙伉等为应,檄到收行军法,恶止其身,妻子勿坐。”昭案檄告令,皆即斩之。一郡惶恐,乃以次安慰,遂皆平集。事讫白绍,绍称善。会魏郡太守栗攀为兵所害,绍以昭领魏郡太守。时郡界大乱,贼以万数,遣使往来,交易市买。昭厚待之,因用为间,乘虚掩讨,辄大克破。二日之中,羽檄三至。昭弟访,在张邈军中。邈与绍有隙,绍受谗将致罪于昭。昭欲诣汉献帝,至河内,为张杨所留。时太祖领兖州,遭使诣杨,欲令假涂西至长安,杨不听。昭说杨曰:“曹今虽弱,然实天下之英雄也,当故结之。”杨于是通太祖上事,表荐太祖。建安元年,太祖定黄巾于许,遣使诣河东。会天子还洛阳,韩暹、杨奉、董承及杨各违戾不和。昭以奉兵马最强而少党援,作太祖书与奉曰:“将军当为内主,吾为外援。今吾有粮,将军有兵,有无相通,足以相济,死生契阔,相与共之。”奉得书喜悦,遂共表太祖为镇东将军,袭父爵费亭侯。三年,昭迁河南尹。时张杨为其将杨丑所杀,河内太守缪尚城守待绍救。太祖令昭单身入城,告喻洪、尚等,即日举众降。昭年八十一薨,谥曰定侯。
(节选自《三国志》,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人之微不能消/众谋欲诱致其心/唱与同议/及得其情/乃当权以制之/耳计在临时/未可得言
B.一人之微/不能消众谋/欲诱致其心/唱与同议/及得其情/乃当权以制之/耳计在临时/未可得言
C.一人之微不能消/众谋欲诱致其心/唱与同议/及得其情/乃当权以制之耳/计在临时/未可得言
D.一人之微/不能消众谋/欲诱致其心/唱与同议/及得其情/乃当权以制之耳/计在临时/未可得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是古代成年男子在本名之外另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称呼别人的字,一般表示尊敬。
B.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对郡守的尊称,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自行任免所属掾吏。
C.檄是古代用于官方的文书,如果在其上插鸟羽,则表示十分紧急,欲其急行如飞,称之为“羽书”或“羽檄”。
D.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被用来指开国之君,也有不是帝王而被后人追授的,文中的曹操就是这种情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董昭伪造檄文,制服钜鹿豪族。他伪造了一份袁绍的檄文,称贼人将攻打钜鹿,孙伉等人给贼人做内应,以此斩杀了孙伉等人。
B.董昭巧使妙计,平定魏郡贼乱。他兼任魏郡太守时,郡中贼人四起,他先是厚待他们,然后利用他们做间谍,趁机击败了贼人。
C.董昭富有远见,直言劝说主将。在曹操尚势弱时,他就看出曹操是一位英雄,劝说张杨帮助曹操联系朝廷并让他举荐曹操袭父爵。
D.董昭智勇双全,只身劝降缪尚。张杨被杀后,薛洪、缪尚守城等待救援,董昭奉曹操之命独身入城,最终成功说服他们率城投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郡惶恐,乃以次安慰,遂皆平集。事讫白绍,绍称善。
(2)邈与绍有隙,绍受谗将致罪于昭。昭欲诣汉献帝,至河内,为张杨所留。
14.董昭为什么选择杨奉和太祖合作?请简要回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念奴娇·送张明之赴京西幕①
刘仙伦
艅艎东下,望西江千里,苍茫烟水。试问襄州何处是?雉堞连云天际。叔子残碑②,卧龙陈迹,遗恨斜阳里。后来人物,如君瑰伟能几?
其肯为我来耶?河阳下士,差足强人意。勿谓时平无事也,便以言兵为讳。眼底河山,楼头鼓角,都是英雄泪。功名机会,要须闲暇先备。
[注]①本词写于词人送友人赴襄阳任职之时,宋、金两国正处于对峙状态,襄阳处于对峙前沿,局面暂时平静。②叔子残碑:羊祜,字叔子,他曾出镇襄阳,死后百姓为其立碑。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艅艎”三句从送客之地落笔,描写临别时的环境,景象苍茫寥廓,颇有气势。
B.“河阳下士,差足强人意”写京西南路安抚使礼贤下士的作风,能勉强使人振奋精神,增强意志。
C.“眼底河山”三句,写眼下河山沦丧,城楼鼓角震天,这些都足以让有志之士为之痛哭流涕。
D.“功名机会”两句,再次勉励张明之抓住入幕时机,为国家建功。
16.本词虽为送别之词,却不作儿女之语,慷慨激昂,一派豪气。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在饮食上不要追求饱足,在居住方面也不要追求安乐,还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可以算得上是好学之人。
(2)贾谊《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句子写出了陈涉起义后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形。
(3)《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中的内容虽然写的是寻常事物但意旨却极为博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我们都身陷屏幕包围之中。设想将来电子信息技术更加发达,我们或许可以建造一个穹顶形的屏幕将整间房屋都罩起来。穹形屏幕与圆形地毯无缝衔接,浑然一体,让你完全感觉不到屏幕的存在,自有 之感。
人类的第一“虚幻”是语言。借助于语言,人们仅凭他人述说就可以在头脑中幻化出当时的场景。( ),它是一种凝固了的语言,本质上仍应该归附于“语言”之属。文字优于语言之处就在于它可以长久保存并远距离传播这些 的语言。近几百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文字发挥了自身充分优势,从而大大增进了文化的传播。
音乐也是一种“虚幻”的语音符号。五线谱中一串“蝌蚪”按作曲家的意愿排成“乐谱”,大型交响乐团却能借助这一行行虚幻的“蝌蚪”演奏出 、动人心弦的贝多芬《英雄交响曲》。中国古琴的“工尺谱”与“蝌蚪音符”有 之妙。《列子·汤问》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如此虚幻的《高山流水》琴声,唯有知音深解其意。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设身处地 昙花一现 雷霆万钧 鬼斧神工
B.身临其境 转瞬即逝 气势磅礴 异曲同工
C.身临其境 昙花一现 气势磅礴 鬼斧神工
D.设身处地 转瞬即逝 雷霆万钧 异曲同工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字的出现使人类之“虚幻”进入了一个更高级的阶段
B.文字的出现是一个更高级的阶段,人类因此变得“虚幻”
C.使人类之“虚幻”进入了一个更高级的阶段是文字的出现
D.人类之“虚幻”进入了一个更高级的阶段,是文字的出现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近几百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文字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从而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B.近几百年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文字发挥了自身充分优势,从而大大增强了文化的传播能力。
C.近几百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文字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从而大大增进了文化的传播。
D.近几百年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文字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从而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诺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的很多诗歌取材希腊罗马神话、《圣经》、历史传说,②这些东西利于我们解读和打开格丽克的诗歌。③我们把握住这个入口,④就容易探索到诗人对这些素材的创造性表达,⑤能收获无数思想的珍宝。⑥像上一位获得诺奖的诗人鲍勃·迪伦一样,⑦格丽克的诗也触及到对战争的反思、质疑、控诉,⑧语言简洁,但寓意深厚,反映的往往是严肃的、深层的,常给人以新异的警醒。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2019年7月12日,美丽中国诗意地名——中国地名诗歌朗诵会在北京举行。朗诵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们,有诗坛名家,也有来自田间地头的田园诗人,大家在这里吟诵诗词,交流经验,谈文论道,旨在通过对诗词的赏析和朗读,品味诗意地名的情怀,普及地名文化知识。《光明日报》作为主流媒体,在此次诗词创作朗诵会中承担起了传播中华文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担,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添砖加瓦。
四、写作(60 分)
23.根据以下材料写作。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第四单元测试卷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当下诗坛,同质化的平庸作品随处可见,好诗、大诗却屈指可数。诗坛很热闹,诗歌很寂寞。新诗似乎就在于它的无限自由,就是随心所欲地书写那些与大众无关的个人体验的“艺术”,就是在语言上没有审美标准的任性的“艺术”。
其实,诗抒发的情感是艺术情感:经过淘洗、提高的社会情感,而不是原生态的情感,个人身世的琐碎情感不具备入诗的资格。以自己独特的嗓音唱出与众人相通的人生体验,才是优秀的诗人。诗歌史上的优秀诗人几乎都不是只热心守护自己心灵,总有家国情结,“心事浩茫”。
诗是无言的沉默,无声的心绪,无形的体验,以言来言那无言,以开口来传达那沉默。诗家语是一种诗人“借用”一般语言组成的诗的言说方式。一般语言一经进入这种言说方式就发生质变:意义后退,意味走出;交际功能下降,抒情功能上升;成了具有音乐性、弹性、随意性的灵感语言、内视语言。用西方文学家的说法,就是“精致的讲话”。
中国诗歌讲究“苦而无迹”,也就是高明的诗人是不会把自己的写诗之苦传染给读者的,相反,诗人总是想方设法让读者最容易、最轻松、最愉悦地走进自己深邃的诗歌世界。诗人之苦带来读者之易。
(摘编自吕进《必须重建写诗的难度》)
材料二:
为何至今现代新诗的地位还难以“定于一尊”呢?
中国古典诗歌有着超稳定的审美规范:采用单音单字的“字思维”,能充分释放汉语诗歌的弹性蕴藉;以意境为最高美学,极易滋养、美化人心;平仄间的韵律流转充满内外交融的音乐性,起承转合的结构又极为自然;等等。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新诗经过挣脱,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如果是放在星象上来看,古典诗歌属于高峰期后的“熟透”阶段,能量发生巨大耗散而趋于收缩;现代新诗则尚处生长期的氢燃烧阶段,充满活力,不断扩张,蓬勃生长。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新诗唯西方诗马首是瞻,到20世纪90年代,甚至出现了“翻译体”诗歌,直到21世纪初叶,才逐步出现更具自主性的对西方现代诗歌的改造。中国新诗对西方现代诗歌的吸收,有时消化很好,有时消化不良,有时过于贪食——狼吞虎咽、饥不择食,有时反复挑剔——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致营养过剩。人们总是将各国的诗歌菁华与国际级大师串联起来,组成纵深队列的国际军团,使出全部优势,用世界诗歌的精粹“总和”轻松地把单一国家的百年新诗比了下去。无形中变成自我矮化,拉大了所谓中国诗歌“追赶”世界诗歌的差距。
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明和发现新的题材、内容和形式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百年的探索和实验,在无数次争议中也不断沉淀着与古典时期、浪漫时期有别的新质素。比如,更丰富地挖掘了精神与肉身的存在感,更娴熟地运用潜意识、意识流、智性、交感等成分,强化了隐喻、象征、荒诞、戏剧性乃至后现代的拼贴、装置、跨界等技巧,加深了与普通大众的联系与交融……这些新质素或多或少都参与到本土新诗的发展进程中来,逐渐化为百年新诗的血肉。在这个意义上,新诗自身也形成了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自身小传统的考核,而不是固执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耿耿于怀于新诗必须是古诗的一种分支与延续。
新诗至少可以分成三大部分:前端是属于实验探索性的新异追求,其中的成功果实会沉淀为自身营养,以继续分蘖推进;中间的广大地带属于融会性的“老少皆宜”,是经过较长时间积累下来容易被接受的基本盘面;而后拖部位则属于那些老化的“过去时”,是早期遗留下来的稚嫩、夹生,需要加以扬弃。只有分门别类对待,才能避免在接受学上“一刀切”。重要的是,三大板块还得面对时代、历史、社会、美学等多重维度的审视。如果笼统地作非黑即白的评价,新诗只能要么漆黑黯淡,一无是处,要么光芒万丈,异常刺目。
(摘编自陈仲义《新诗百年:如何接受,怎样评价?》)
材料三:
胡适当时提倡白话诗,不赞成“抽象的写法”,提出要用“具体的写法”,创造出一种“逼人的影像”。他接受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意象派诗的现代影响,却丢掉了意象派主张的意象呈现而避免直白地追求诗歌现代性的灵魂。梁启超1922年在清华学校关于古典诗歌研究的长篇讲演稿(《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里,第一次尝试用西方文学研究的方法,用写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这三种观念,去梳理中国古典诗歌,肯定了自《楚辞》开始,至李商隐诗这一脉系的象征诗的艺术价值和神秘美的意义。1926年,周作人反对新诗过于透明,像玻璃球一样,缺少余香和回味,提出了如何将西方诗的“象征”与中国传统诗的“兴”融合起来,寻找新诗发展道路的构想。20世纪30年代初,戴望舒提出这样的美学诉求:诗“不单是真实,亦不单是想象”,诗的传达应当是“像梦一般地朦胧的”“泄漏隱秘的灵魂”的“吞吞吐吐的东西”,它的动机在于“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关于“朦胧”以及“看不懂文艺”的争论,到80年代以来关于朦胧诗的争论,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面对文学艺术乃至诗歌的出现,作为阅读者和接受者,应该调整和转变已经习惯于阅读“明白清楚”的文学作品的心态,对于那些更复杂、更含蓄、更富蕴藉的作品,由兴趣的单一而走向多元,感觉上由远离陌生而接近熟悉,审美上由不懂、拒绝而走向认知、接受,使自己从情趣与习惯上“不拒绝陌生”,经过不断地熏陶和养成,提升对于这类有深度“余香和回味”美的作品接受理解的审美能力。
(摘编自孙玉石《新诗十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情感不同于原生态情感,诗人应热心守护心灵,注重家国情结,但个人身世情感不应入诗。
B.新诗是充满活力的新“制式”诗歌,对其接受与评价,应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出发。
C.材料一所讲的新诗的“无限自由”和材料二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两者本质上是不同的。
D.胡适提倡用“具体的写法”创造“影像”,所以他的新诗作品都应属于材料二中说的“老少皆宜”的一类。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诗采用的是“字思维”,以意境为最高审美,新诗如果过于直白地表达,会缺少蕴藉含蓄的美感。
B.古典诗歌已趋于收缩,而新诗更具生长力,世界诗歌总体优势不该是评价参照,而应看到新诗有自身的小传统。
C.梁启超借鉴西方文学研究方法,肯定了自《楚辞》开始,至李商隐这一脉系的象征诗的艺术价值和神秘美的意义,周作人也主张将西方诗的“象征”与中国传统诗的“兴”融合。
D.阅读者和接受者应该调整和转变心态,从情趣与习惯上不拒绝陌生,只有在新诗阅读中,才能提升自身审美能力。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在古代,采诗和献诗是“知得失,自考正”的重要手段,学诗、知礼可谓人生之大事。
B.诗歌史是一部不曾停止的诗体的演变史,中国诗学传统并没有因白话新诗的出现而中断,而是得到了更新。
C.新诗需要一套符合现代汉语特点的审美的、诗艺的标准,既要有别于古典诗歌,又要摆脱西方现代诗歌的范式。
D.古诗形式是先在的,要义是在自律中体现自由,而新诗形式有所创新,要义是始终保持住自由和自律之间的平衡。
4.材料二中关于百年新诗的评价,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5.整合材料中的观点,分析概括优秀的新诗应该具备的特点。
【答案】
1.C
2.D
3.C
4.材料二采用设问的形式,先提出问题,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原因。第一段,提出论题;第二段,论述与古典诗歌相比,新诗还未成熟,尚处于生长期;第三段,论述人们习惯于以世界诗歌精粹“总和”为参照评价新诗,使新诗自我矮化,拉大了与世界诗歌的差距;第四段,论述人们固执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无视新诗“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
5.①应表现与大众联系交融的新题材、新内容;②语言要含蓄蕴藉,富有音乐性和弹性;③抒发经过淘洗的社会情感和家国情怀;④娴熟地运用多种形式和表现手法。
【分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A项,“但个人身世情感不应人诗”错误,由“经过淘洗、提高的社会情感,而不是原生态的情感,个人身世的琐碎情感不具备人诗的资格”可知,选项说法绝对,并非所有“个人身世情感”都不应人诗,而是其中的“琐碎情感”。
B项, “应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出发”错误,由“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自身小传统的考核,而不是固执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耿耿于怀于新诗必须是古诗的一种分支与延续”可知,选项与文意不符。
D项, “所以他的新诗作品都应属于材料二中说的‘老少皆宜’的一类”错误,由材料二最后一段“中间的广大地带属于融会性的‘老少皆宜’,是经过较长时间积累下来容易被接受的基本盘面”可知,“老少皆宜”是根据成熟度和接受面来界定的,将胡适的新诗简单地归为此类是不恰当的。
故选C。
2.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项,“只有在新诗阅读中,才能提升自身审美能力”错误,由“面对文学艺术乃至诗歌的出现,作为阅读者和接受者,应该调整和转变已经习惯于阅读‘明白清楚’的文学作品的心态……提升对于这类有深度‘余香和回味’美的作品接受理解的审美能力”可知,作者强调的是“文学艺术乃至诗歌的出现”,选项中“只有在新诗阅读中,才能提升自身审美能力”的说法太绝对。
故选D。
3.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主要分析的是现代新诗的地位,依据此观点加以分析即可。
A项,由“在古代,采诗和献诗是“知得失,自考正”的重要手段”可知,选项是单纯谈古代诗的社会地位,与新诗的地位无关。
B项,由“中国诗学传统……而是得到了更新”可知,选项是谈诗学传统,与新诗的地位无关。
D项,由“古诗形式是先在的,……而新诗形式有所创新,……”可知,选项是从古诗与新诗的形式方面进行比较,与新诗的地位无关。
故选C。
4.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型题,一般先浏览材料,梳理文本结构;然后结合文本内容来分析概括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的。材料二中关于“百年新诗”的评价主要在文本的前四段。
由第一段“为何至今现代新诗的地位还难以‘定于一尊’呢?”可知,文章首先提出问题,然后第二、三、四段从三个方面分析原因。
由第二段“如果是放在星象上来看,古典诗歌属于高峰期后的‘熟透’阶段,能量发生巨大耗散而趋于收缩;现代新诗则尚处生长期的氢燃烧阶段,充满活力,不断扩张,蓬勃生长”可知,把新诗与古典诗歌进行比较,论说新诗尚处于生长期,还未成熟。
第三段中提到人们习惯于将世界诗歌精粹“总和”和新诗进行对比,无形之中将新诗矮化,从而拉大了所谓中国诗歌“追赶”世界诗歌的差距,即对新诗的评价不客观,有所偏颇。
第四段中提到人们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出发,无视新诗的“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即忽视新诗的特点。
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一中的“新诗似乎就在于它的无限自由,就是随心所欲地书写那些与大众无关的个人体验的‘艺术’,就是在语言上没有审美标准的任性的‘艺术’”可知,新诗的题材、内容应与大众密切相关。
由材料一中的“其实,诗抒发的情感是艺术情感:经过淘洗、提高的社会情感,而不是原生态的情感,个人身世的琐碎情感不具备人诗的资格。以自己独特的嗓音唱出与众人相通的人生体验……总有家国情结,‘心事浩茫’”可知,新诗应抒发经过淘洗提高的社会情感和家国情怀。
由材料二中的“更丰富地挖掘了精神与肉身的存在感,更娴熟地运用潜意识、意识流、智性、交感等成分,强化了隐喻、象征、荒诞……这些新质素或多或少都参与到本土新诗的发展进程中来,逐渐化为百年新诗的血肉”可知,新诗应注重熟练地运用多种形式和表现手法。
由材料一中的“一般语言一经进人这种言说方式就发生质变:意义后退,意味走出;交际功能下降,抒情功能上升;成了具有音乐性、弹性、随意性的灵感语言、内视语言”可知,新诗语言要含蓄蕴藉,富有音乐性和弹性。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
玩偶之家(节选)
易卜生
提示:《玩偶之家》描写了娜拉和丈夫海尔茂之间的冲突,娜拉的丈夫像对待宠物一样地喜爱娜拉,却无情地剥夺了娜拉的独立人格;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他最后暴露了自私虚伪的一面,使娜拉感到震惊与绝望,她愤然离家出走。
娜 拉 照我现在的样子,我不能跟你做夫妻。
海尔茂 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
娜 拉 在你的泥娃娃离开你以后——也许有。
海尔茂 要我跟你分手!不,娜拉,不行!这是不能设想的事情。
娜 拉 (走进右边屋子)要是你不能设想,咱们更应该分开。(拿着外套、帽子和旅行小提包又走出来,把东西搁在桌子旁边椅子上)
海尔茂 娜拉,娜拉,现在别走。明天再走。
娜 拉 (穿外套)我不能再在陌生人家里过夜。
海尔茂 难道我们不能像哥哥妹妹那样过日子?
娜 拉 (戴帽子)你知道那种日子长不了。(围披肩)托伐,再见。我不去看孩子了。我知道现在照管他们的人比我强得多。照我现在这样子,我对他们一点儿用处都没有。
海尔茂 可是,娜拉,将来总有一天——
娜 拉 那就难说了。我不知道我以后会怎么样。
海尔茂 无论怎么样,你还是我的老婆。
娜 拉 托伐,我告诉你。我听人说,要是一个女人像我这样从她丈夫家里走出去,按法律说,她就解除了丈夫对她的一切义务。不管法律是不是这样,我现在把你对我的义务全部解除。你不受我约束,我也不受你约束。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拿去,这是你的戒指。把我的也还我。
海尔茂 连戒指都要还?
娜 拉 要还。
海尔茂 拿去。
娜 拉 好。现在事情完了。我把钥匙都搁在这儿。家里的事,佣人都知道——她们比我更熟悉。明天我动身之后,克里斯蒂纳会来给我收拾我从家里带来的东西。我会叫她把东西寄给我。
海尔茂 完了!完了!娜拉,你永远都不会想我了吧?
娜 拉 喔,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
海尔茂 我可以给你写信吗?
娜 拉 不,千万别写信。
海尔茂 可是我总得给你寄点儿——
娜 拉 什么都不用寄。
海尔茂 你手头不方便的时候我得帮点忙。
娜 拉 不必,我不接受陌生人的帮助。
海尔茂 娜拉,难道我永远都只是个陌生人?
娜 拉 (拿起手提包)托伐,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
海尔茂 什么叫奇迹中的奇迹?
娜 拉 那就是说,咱们俩得改变到——喔,托伐,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海尔茂 可是我信。你说下去!咱们俩得改变到什么样子?
娜 拉 改变到咱们俩在一起过日子真正像夫妻。再见。(她从门厅走出去)
海尔茂 (倒在靠门的一张椅子里,双手蒙着脸)娜拉!娜拉!(四面望望,站起身来)屋子空了。她走了。(心里闪出一个新希望)啊!奇迹中的奇迹——
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
——剧终
链接:(前情回放)
娜 拉 我马上就走。克里斯蒂纳一定会留我过夜。
海尔茂 你疯了!我不让你走!你不许走!
娜 拉 你不许我走也没用。我只带自己的东西。你的东西我一件都不要,现在不要, 以后也不要。
海尔茂 你怎么疯到这步田地!
娜 拉 明天我要回家去——回到从前的老家去。在那儿找点事情做也许不大难。
海尔茂 喔,像你这么没经验——
娜 拉 我会努力去吸取。
文本二
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了翅子,忘却了飞翔,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但饿死已经离开了生活,更无所谓问题,所以也不是什么路。
——鲁迅《娜拉出走后》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泥娃娃”指娜拉,“陌生人”指海尔茂,娜拉认为,在丈夫眼中她没有独立人格、自由和沟通,得不到尊重,丈夫就像陌生人。
B.娜拉出走坚决,她不去看孩子、解除丈夫义务、归还婚戒、搁下钥匙、让人收拾东西、拒绝丈夫给她写信与帮助,最后摔门而去。
C.“奇迹中的奇迹”指娜拉夫妇共同期盼的结果,即:两人都要改变自己,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婚姻美好,建立起真正夫妻关系。
D.在舞台上呈现的是娜拉与丈夫的日常生活,二人的矛盾冲突反映的是当时社会重要问题,因此《玩偶之家》被称为“社会问题剧”。
7.下列对本文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穿外套”“戴帽子”“围披肩”“拿起手提包”等舞台说明表示娜拉在与海尔茂交谈中,一直在做出走的准备,表明出走决心坚定。
B.“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这句台词,表现了娜拉对丈夫、对孩子、对家的爱与留恋,又显示其两难心理。
C.文本画线部分,通过动作、心理、语言的描写,刻画了海尔茂对妻子出走的痛苦、绝望、失落,同时又对娜拉回归心存幻想。
D.《玩偶之家》剧情几次“突转”,而娜拉愤然离家出走,则是更大的“突转”,剧情高潮叠起,波澜起伏,能紧紧地抓住读者。
8.“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肖伯纳的评论是:“在他身边关门的砰一声,比滑铁卢的大炮还要响。”请谈谈你对这个结尾的理解和看法。
9.文本二鲁迅对娜拉出走后所推想的结局,你认可吗?请阐述理由。
【答案】
6.C
7.B
8.①这一舞台说明表明娜拉出走已成事实,昭示剧情在高潮中结束;②萧伯纳的评价,是对其社会意义的肯定,“砰的一响”与拿破仑战争的枪炮声一样,有力地推动力欧洲社会的历史进程。
9.认可。因为鲁迅认为外部环境险恶;娜拉已经失去了生活的技能;娜拉没有经济来源只能饿死。
不认可。因为娜拉性格倔强,关键是思想已经觉醒,想明白了人生;有独立的人格,她是追求自由和理想;从前面的剧情也看出,娜拉不会拒绝朋友的帮助,还有从前的老家。
【分析】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C.“指娜拉夫妇共同期盼的结果”错误,这只是娜拉的希望。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B.“又显示其两难心理”,错误,娜拉出走非常坚决,并未有两难心理。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从情节上看,节选部分是娜拉与丈夫海尔茂决裂的最后的过程。两人的矛盾冲突无法得到缓解,因为海尔茂根本不理解娜拉,不理解她的选择,他还期待两人能够复合,“难道我们不能像哥哥妹妹那样过日子?”“无论怎么样,你还是我的老婆”“我可以跟你写信吗?”“你说下去!咱们俩都得改变到什么样子?”而娜拉出走最后的关门声标志着故事情节发展到高潮和结局,宣告矛盾冲突发展到最后,夫妻彻底决裂。
而这“砰”的一声,被萧伯纳评价为“比滑铁卢的大炮还要响”,是因为这巨大的声音也是向那个时代,那些人们敲响的警钟,连娜拉这样的家庭妇女都已经开始觉醒,开始反抗,人们应该反思,如何对待家庭中妇女的地位,处理好夫妻关系。这声巨响告诫人们,摆正夫妻关系是维护美满家庭的重要条件。
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鲁迅先生的这段话认为娜拉出走后的结局是有两个,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考生在对这一结局的认识上可以认可鲁迅先生的观点,也可以不认可鲁迅先生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认可:
“娜拉的丈夫像对待宠物一样地喜爱娜拉,却无情地剥夺了娜拉的独立人格”,说明娜拉缺少了独立的人格,不了解外界的险恶;
“我不去看孩子了。我知道现在照管他们的人比我强得多。照我现在这样子,我对他们一点儿用处都没有”,说明娜拉的生活技能比较短缺,对于孩子她也没有什么用处;
“喔,像你这么没经验——”,说明丈夫知道娜拉没有经验去赚钱,而赚不到钱,没有了经济来源的结果就只有饿死。
不认可:
“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他最后暴露了自私虚伪的一面,使娜拉感到震惊与绝望,她愤然离家出走”,说明娜拉在思想上已经觉醒,想明白自己已经不想和丈夫再过下去;
“我听人说,要是一个女人像我这样从她丈夫家里走出去,按法律说,她就解除了丈夫对她的一切义务。不管法律是不是这样,我现在把你对我的义务全部解除。你不受我约束,我也不受你约束。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拿去,这是你的戒指。把我的也还我”,说明娜拉渴望追求自由,摆脱丈夫对她的约束;
“不必,我不接受陌生人的帮助”,言外之意,娜拉可以接受朋友的帮助,以免自己饿死;“明天我要回家去——回到从前的老家去。在那儿找点事情做也许不大难”,说明娜拉要回到从前的老家,可以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赚钱养活自己。
综上所述,整理答案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董昭传
董昭字公仁。绍逆公孙瓒于界桥,钜鹿太守李邵及郡冠盖,以瓒兵强,皆欲属瓒。绍闻之,使昭领钜鹿。问:“御以何术?”对曰:“一人之微不能消众谋欲诱致其心唱与同议及得其情乃当权以制之耳计在临时未可得言。”时郡右姓孙伉等数十人专为谋主,惊动吏民。昭至郡,伪作绍檄告郡云:“得贼安平张吉辞,当攻钜鹿,贼故孝廉孙伉等为应,檄到收行军法,恶止其身,妻子勿坐。”昭案檄告令,皆即斩之。一郡惶恐,乃以次安慰,遂皆平集。事讫白绍,绍称善。会魏郡太守栗攀为兵所害,绍以昭领魏郡太守。时郡界大乱,贼以万数,遣使往来,交易市买。昭厚待之,因用为间,乘虚掩讨,辄大克破。二日之中,羽檄三至。昭弟访,在张邈军中。邈与绍有隙,绍受谗将致罪于昭。昭欲诣汉献帝,至河内,为张杨所留。时太祖领兖州,遭使诣杨,欲令假涂西至长安,杨不听。昭说杨曰:“曹今虽弱,然实天下之英雄也,当故结之。”杨于是通太祖上事,表荐太祖。建安元年,太祖定黄巾于许,遣使诣河东。会天子还洛阳,韩暹、杨奉、董承及杨各违戾不和。昭以奉兵马最强而少党援,作太祖书与奉曰:“将军当为内主,吾为外援。今吾有粮,将军有兵,有无相通,足以相济,死生契阔,相与共之。”奉得书喜悦,遂共表太祖为镇东将军,袭父爵费亭侯。三年,昭迁河南尹。时张杨为其将杨丑所杀,河内太守缪尚城守待绍救。太祖令昭单身入城,告喻洪、尚等,即日举众降。昭年八十一薨,谥曰定侯。
(节选自《三国志》,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人之微不能消/众谋欲诱致其心/唱与同议/及得其情/乃当权以制之/耳计在临时/未可得言
B.一人之微/不能消众谋/欲诱致其心/唱与同议/及得其情/乃当权以制之/耳计在临时/未可得言
C.一人之微不能消/众谋欲诱致其心/唱与同议/及得其情/乃当权以制之耳/计在临时/未可得言
D.一人之微/不能消众谋/欲诱致其心/唱与同议/及得其情/乃当权以制之耳/计在临时/未可得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是古代成年男子在本名之外另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称呼别人的字,一般表示尊敬。
B.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对郡守的尊称,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自行任免所属掾吏。
C.檄是古代用于官方的文书,如果在其上插鸟羽,则表示十分紧急,欲其急行如飞,称之为“羽书”或“羽檄”。
D.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被用来指开国之君,也有不是帝王而被后人追授的,文中的曹操就是这种情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董昭伪造檄文,制服钜鹿豪族。他伪造了一份袁绍的檄文,称贼人将攻打钜鹿,孙伉等人给贼人做内应,以此斩杀了孙伉等人。
B.董昭巧使妙计,平定魏郡贼乱。他兼任魏郡太守时,郡中贼人四起,他先是厚待他们,然后利用他们做间谍,趁机击败了贼人。
C.董昭富有远见,直言劝说主将。在曹操尚势弱时,他就看出曹操是一位英雄,劝说张杨帮助曹操联系朝廷并让他举荐曹操袭父爵。
D.董昭智勇双全,只身劝降缪尚。张杨被杀后,薛洪、缪尚守城等待救援,董昭奉曹操之命独身入城,最终成功说服他们率城投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郡惶恐,乃以次安慰,遂皆平集。事讫白绍,绍称善。
(2)邈与绍有隙,绍受谗将致罪于昭。昭欲诣汉献帝,至河内,为张杨所留。
14.董昭为什么选择杨奉和太祖合作?请简要回答。
【答案】
10.D
11.A
12.C
13.(1)全郡人都恐惧不安,董昭就依次安慰,于是全都平息安定下来。事情结束后禀告袁绍,袁绍称赞他干得好。
(2)张邈与袁绍有嫌隙,袁绍接受谗言要把董昭治罪。董昭想到汉献帝那里去,到河内时,被张杨留下。
14.杨奉和韩暹、董承、张杨等人不合,董昭认为杨奉兵力最强但没有同伙援助,可以和太祖互通有无。
【分析】
10.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
解答此题,要对画波浪线句子所处的语境有准确的把握。画波浪线的句子是袁绍问董昭用什么办法治理钜鹿时董昭的回答。含义为:一个人的微弱力量,不能消除众人的图谋,我想诱导他们的心,提出和他们共同商议,等到获得了他们的实情,就根据具体情况来制服他们。计策临到那时才能确定,(现在)不能说出来。结合语境,可知“欲……”的主语应是董昭自己,所以“众谋欲诱致其心”的断句不合理,据此排除A、C项。“耳”在这里是句末语气词,其前不应断开,据此排除B项。
故选D。
11..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A项,字并非古代成年男子特有,古代女子行笄礼,表示成年,不便直呼其名,也会另取字。如《礼记·曲礼》中说“女子许嫁,笄而字”。女孩子许嫁,行笄礼而后有“字”,所以女子待嫁便可称为“待字”或“待字闺中”,“字”也因此有了“女子许嫁”的引申义。
故选A。
1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本题,可采用题文对照的方式,将选项内容与原文内容仔细对照,以发现不对应的地方。
C项,“董昭……劝说张杨帮助曹操联系朝廷并让他举荐曹操袭父爵”错。根据“曹今虽弱……当故结之”可知,董昭并未让张杨举荐曹操袭父爵,举荐曹操袭父爵是张杨自己做的。
故选C。
13.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本题得分点有:(1) “一”,全;“以次”,依次;“讫”,结束;(2)“隙”,嫌隙;“诣”,到…去;“为……所”,表被动。
14.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根据题干表述回到原文可找到对应信息“会天子还洛阳,韩暹、杨奉、董承及杨各违戾不和。昭以奉兵马最强而少党援,作太祖书与奉曰:‘将军当为内主,吾为外援。今吾有粮,将军有兵,有无相通,足以相济,死生契阔,相与共之。’”,从中可以看出,杨奉的兵马最强,但和其他人有嫌隙,孤立无援,在这种情况下,董昭认为他最有可能和太祖合作。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董昭字公仁。袁绍在界桥迎战公孙瓒,钜鹿太守李邵和郡中官员,认为公孙瓒兵力强盛,都想归附公孙瓒。袁绍听说了,派遣董昭兼任钜鹿太守。袁绍问:“你用什么办法治理他们?”董昭回答说:“一个人的微弱力量,不能消除众人的图谋,我想诱导他们的心,提出和他们共同商议,等到获得了他们的实情,就根据具体情况来制服他们。计策临到那时才能确定,(现在)不能说出来。”当时郡里的豪门大族孙伉等几十人是专门谋划反叛的主要人物,惊扰了官吏和百姓。董昭到了郡里,假造袁绍的檄文告谕全郡说:“(我)得到贼人安平人张吉的口供,他们将攻打钜鹿,贼人原孝廉孙伉等人做内应,檄文传到郡中就逮捕孙伉等人执行军法,作恶的只是他们本人,妻子儿女不连坐。”董昭依照檄文的命令,立即将孙伉等人都斩首了。全郡人都恐惧不安,董昭就依次安慰,于是全都平息安定下来。事情结束后禀告袁绍,袁绍称赞他干得好。恰逢魏郡太守栗攀被士兵杀害,袁绍就让董昭兼任魏郡太守。当时魏郡境内大乱,贼人数以万计,他们派遣使者和董昭相互往来,买卖交易(货物)。董昭优待使者,利用他们做间谍,趁贼人力量虚弱时讨伐他们,就将贼人打得大败。两天之中,插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就三次到来。董昭的弟弟董访,在张邈的军中任职。张邈与袁绍有嫌隙,袁绍接受谗言要把董昭治罪。董昭想到汉献帝那里去,到河内时,被张杨留下。这时太祖兼任兖州刺史,派使臣拜访张杨,想向他借路向西到达长安,张杨不答应。董昭劝张杨说:“曹操现在虽然弱些,但实际上是天下的英雄,您应当有意和他结交。”张杨于是为太祖向朝廷上书奏事开通道路,又上表举荐太祖。建安元年,太祖在许昌平定了黄巾军,派遣使臣到河东去。恰逢天子返回洛阳,韩暹、杨奉、董承及张杨相互有矛盾造成不和。董昭认为杨奉兵马最强却缺乏同伙之人的援助,以太祖名义写信给杨奉说:“将军您应当作为内部的主要力量,我作为外部的援军。现在我有粮草,将军您有军队,互通有无,完全可以互相接济,同生死,共患难。”杨奉收到信后十分喜悦,于是一同上表举荐太祖为镇东将军,继承他父亲的爵位为费亭侯。建安三年,董昭调任河南尹。当时张杨被他的部将杨丑杀害,河内太守缪尚守住城池等待袁绍救援。太祖命令董昭独身进城,晓谕薛洪、缪尚等人,他们当日率领众人投降。董昭八十一岁时去世,谥号定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念奴娇·送张明之赴京西幕①
刘仙伦
艅艎东下,望西江千里,苍茫烟水。试问襄州何处是?雉堞连云天际。叔子残碑②,卧龙陈迹,遗恨斜阳里。后来人物,如君瑰伟能几?
其肯为我来耶?河阳下士,差足强人意。勿谓时平无事也,便以言兵为讳。眼底河山,楼头鼓角,都是英雄泪。功名机会,要须闲暇先备。
[注]①本词写于词人送友人赴襄阳任职之时,宋、金两国正处于对峙状态,襄阳处于对峙前沿,局面暂时平静。②叔子残碑:羊祜,字叔子,他曾出镇襄阳,死后百姓为其立碑。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艅艎”三句从送客之地落笔,描写临别时的环境,景象苍茫寥廓,颇有气势。
B.“河阳下士,差足强人意”写京西南路安抚使礼贤下士的作风,能勉强使人振奋精神,增强意志。
C.“眼底河山”三句,写眼下河山沦丧,城楼鼓角震天,这些都足以让有志之士为之痛哭流涕。
D.“功名机会”两句,再次勉励张明之抓住入幕时机,为国家建功。
16.本词虽为送别之词,却不作儿女之语,慷慨激昂,一派豪气。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
15.B
16.(1)上片用羊枯和诸葛亮的典故,赞扬友人才能卓绝,劝他以前贤自勉,完成先人遗恨。(2)“勿谓”两句是对当权者置中原大好河山于不顾的投降政策的严正谴责,也是对友人的告诫与勉励,希望他能恪尽职守,加强战备。(3)“眼底河山”三句抒情,苍凉悲壮,体现了词人对国事的关心和深沉感喟。(4)“功名”两句再次勉励友人抓机会、建功业、不麻痹、不松懈。综上分析,全词慷慨激昂,一派豪气,鲜明地表达了词人的爱国精神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分析】
15.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
B项,“勉强使人振奋精神,增强意志”错。“差足强人意”的意思是能够使人振奋精神,增强意志。
故选B。
16.本题考查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然后理解全词的意思,再结合注释分析词中的情感。上片“叔子残碑,卧龙陈迹,遗恨斜阳里”三句点出两位古代英杰理想未竟而终的遗恨。“后来人物,如君瑰伟能几?”盛赞张明之才能卓绝。下片“其肯为我来耶?河阳下士,差足强人意”赞扬了京西南路安抚使礼贤下士的作风。“勿谓时平无事也,便以言兵为讳”是词人对张明之的告诫与勉励,希望他能恪尽职守,加强战备,同时也是对当权者置中原大好河山于不顾的投降政策的严正谴责。“眼底河山,楼头鼓角,都是英雄泪”,这三句转入抒情,苍凉悲壮,体现了词人对国事的关心,极富鼓动性。“功名机会,要须闲暇先备”,国家处于多事之秋,正是为国效力、一展抱负、博得功名的机会,闲暇时千万不可麻痹大意,要常备不懈,词人再次勉励张明之抓住机会,建功立业。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在饮食上不要追求饱足,在居住方面也不要追求安乐,还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可以算得上是好学之人。
(2)贾谊《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句子写出了陈涉起义后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形。
(3)《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中的内容虽然写的是寻常事物但意旨却极为博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分析】
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和默写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字,如“焉”“赢”“景”“指”“迩”“见”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我们都身陷屏幕包围之中。设想将来电子信息技术更加发达,我们或许可以建造一个穹顶形的屏幕将整间房屋都罩起来。穹形屏幕与圆形地毯无缝衔接,浑然一体,让你完全感觉不到屏幕的存在,自有 之感。
人类的第一“虚幻”是语言。借助于语言,人们仅凭他人述说就可以在头脑中幻化出当时的场景。( ),它是一种凝固了的语言,本质上仍应该归附于“语言”之属。文字优于语言之处就在于它可以长久保存并远距离传播这些 的语言。近几百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文字发挥了自身充分优势,从而大大增进了文化的传播。
音乐也是一种“虚幻”的语音符号。五线谱中一串“蝌蚪”按作曲家的意愿排成“乐谱”,大型交响乐团却能借助这一行行虚幻的“蝌蚪”演奏出 、动人心弦的贝多芬《英雄交响曲》。中国古琴的“工尺谱”与“蝌蚪音符”有 之妙。《列子·汤问》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如此虚幻的《高山流水》琴声,唯有知音深解其意。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设身处地 昙花一现 雷霆万钧 鬼斧神工
B.身临其境 转瞬即逝 气势磅礴 异曲同工
C.身临其境 昙花一现 气势磅礴 鬼斧神工
D.设身处地 转瞬即逝 雷霆万钧 异曲同工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字的出现使人类之“虚幻”进入了一个更高级的阶段
B.文字的出现是一个更高级的阶段,人类因此变得“虚幻”
C.使人类之“虚幻”进入了一个更高级的阶段是文字的出现
D.人类之“虚幻”进入了一个更高级的阶段,是文字的出现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近几百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文字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从而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B.近几百年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文字发挥了自身充分优势,从而大大增强了文化的传播能力。
C.近几百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文字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从而大大增进了文化的传播。
D.近几百年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文字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从而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答案】
18.B
19.A
20.D
【分析】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处,“身临其境”,亲身面临那种境地。“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此处语境意思是好像自己亲临那种境地,故此应填“身临其境”。
第二空处,“转瞬即逝”,形容很快就会失去或消失。“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语境强调的语意是语言消失之快而非美好,故此应填“转瞬即逝”。
第三空处,“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壮大。“雷霆万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语境强调的语意是气势恢宏,故此应填“气势磅礴”。
第四空处,“鬼斧神工”,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异曲同工”,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语境强调的语意是相同,故此应填“异曲同工”。
故选B。
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结合后语境“它是一种凝固了的语言”,这里的“它”即文字,所以紧邻上句主语应该是“文字”, B项“人类因此变得‘虚幻’”重点强调“人类”,与下文衔接不紧,排除B。因为上文句末为句号,所填句必须有主语,排除C;D项强调的重点是“人类”,不符合文意。综合看,A项衔接最严谨。
故选A。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划线句子“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文字发挥了自身充分优势” 成分残缺,“由于”和“使”引领句子,导致残缺主语,可以删掉“由于”或者“使”,排除AC;“从而大大增进了文化的传播”动宾搭配不当,“增进”改为促进,或者“传播”后添加“速度”,改为“增强了文化的传播能力”也行,排除C;语序不当,“充分”应移到“发挥”前面,排除B。
故选D。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诺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的很多诗歌取材希腊罗马神话、《圣经》、历史传说,②这些东西利于我们解读和打开格丽克的诗歌。③我们把握住这个入口,④就容易探索到诗人对这些素材的创造性表达,⑤能收获无数思想的珍宝。⑥像上一位获得诺奖的诗人鲍勃·迪伦一样,⑦格丽克的诗也触及到对战争的反思、质疑、控诉,⑧语言简洁,但寓意深厚,反映的往往是严肃的、深层的,常给人以新异的警醒。
【答案】①“取材”后加介词“于”;②“解读和打开”修改为“打开和解读”;⑦“触及到”修改为“触及”;⑧“深层”的后面加“东西”(或思想内涵)。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成分残缺,“取材希腊罗马神话、《圣经》、历史传说”缺介词,在“取材”后加上“于”。
②语序不当,“解读和打开”逻辑顺序错误,先“打开”后“解读”。
⑦成分赘余,“触及到”,“及”就有“到”的意思,去掉“到”。
⑧成分残缺,“反映的往往是严肃的、深层的”缺“是”的宾语,在“深层的”后面加上“东西(或思想内涵)”。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2019年7月12日,美丽中国诗意地名——中国地名诗歌朗诵会在北京举行。朗诵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们,有诗坛名家,也有来自田间地头的田园诗人,大家在这里吟诵诗词,交流经验,谈文论道,旨在通过对诗词的赏析和朗读,品味诗意地名的情怀,普及地名文化知识。《光明日报》作为主流媒体,在此次诗词创作朗诵会中承担起了传播中华文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担,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添砖加瓦。
【答案】1、2019 年 7 月 12 日;2、中国地名诗词创作朗诵会在京举行;3、吸引了各地诗人;4、旨在普及地名文化知识;5、《光明日报》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分析】
本题考查压缩概括信息的能力。
这段文字一共三句话,第一句话交代事件以及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事件是“中国地名诗词创作朗诵会举行”,时间是“2019年7月12日”,地点是“京”;第二句话主要有两方面的信息,一是“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们”而“有诗坛名家,也有来自田间地头的田园诗人”是对“诗人们”的详细介绍;二是“旨在普及地名文化知识”,“通过对诗词的赏析和朗读,品味诗意地名的情怀”是“普及地名文化知识”的途径。第三句话主要写《光明日报》在该事件中的贡献——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添砖加瓦, “承担起了传播中华文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担”是做出贡献的途径。然后将筛选出的关键信即:1、2019年7月12日;2、中国地名诗词创作朗诵会在京举行;3、吸引了各地诗人;4、旨在普及地名文化知识;5、《光明日报》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四、写作(60 分)
23.根据以下材料写作。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答案】例文:
坦然面对得失
生活在这个世上,总会有所得和有所失,得中必有失,失中必有得,但无论得与失,我们都应坦然面对,最重要的是得到时心存感恩,失去时心怀希望,这样才是智慧的人生。
坦然面对得失,有舍才有得。失去并不代表一无所有,而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获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远离了喧嚣红尘,繁花似锦,五柳先生归隐于“屋上青鸠鸣,村边杏花白”的田园里,怀着超脱的心境,去享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生活,让生命化繁为简,让心境归于平和。影栖碧泉,逍遥自在于王维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获得?舍去楚王的千金相邀,舍去相位的尊容华贵,宁可曳尾途中,梦蝶翩跹,庄子高歌着那份自由,高歌着“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将情怀荡漾于濮水之上,将赤子之心回归自然,著成《南华经》,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获得?坦然面对得失,就要懂得有“舍”方有“得”,这是前提。
坦然面对得失,拥有一颗平常心。一味地患得患失,最终什么也得不到。老子认为,不计较小利,不患得患失,甚至不计较得失,才是真正懂得算计的人。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作华伦达心态。华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丝表演者,但在一次重大表演中,他不幸失足身亡。事后长有妻子说“我知道这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决不能失败;而之前每次成功表演,他都只管走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想这件事所带来的一切。”华伦达心态,便是指专心致志于事情本身,不去管这件事的意义,不患得患失。坦然面对得失,根本要求就是要有一颗平常心。
坦然面对得失,知足方能长乐。得到不一定就是享受,同样,得到也并不意味着快乐,甚至会给你带来烦恼与忧愁。这也正如伊索所言“有些人因为贪婪相要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都失去了。”知足常乐,这不仅是坦然面对得失的必要条件,还是幸福的保证。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坦然面对得失,不被各种得失所左右,生命不止,改变不息。拿得起放得下,赢得起输得起,人生才精彩。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要点】
本题是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
【审题】
本题为材料作文。材料是有关“赵人患鼠”的寓言故事,首先要明确寓言的含义。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中山国的人给了他一只既善于捉老鼠又善于捉鸡的猫。一个多月后老鼠和鸡都没了。他的儿子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父亲说:“这不是你所想的那样。我的祸害是老鼠,不在乎有没有鸡。有老鼠,就会偷吃我的粮食,毁坏我的衣服,穿破我的墙壁,啃坏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不是比没有鸡害处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距离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这则寓言告诫人们,要全面看待问题,全面权衡得失利弊;同时,还要看清得与失,利与弊,哪方面是主要的,从而决定取舍。
【立意】
①不要因小失大;
②两害相权,取其小;
③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④对人或事应看主流;
⑤要从根本上看问题,要看长远,要能权衡利弊;
⑥不计得失,放眼长远;
⑦坦然面对得失。
【素材】
1.不计得失,放眼长远是一种风度,是一种坚韧,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梁启超先生因西医的误诊而病情恶化,当时舆论的批评和质疑之声让西医一时无立足之地,可梁启超先生却尊重西医,并且为西医解围,不能让自己成为口实,阻碍中医医学的发展。无疑地,梁启超先生着眼于整个中国医学的前途,并非自己身体安康。他放眼长远,看到的是民族,是国家的利益,而不是个人的得失。如若不然,他大可以利用舆论与那些质疑西医的国民抗拒西医,要求赔偿。但他以超人的气度,远大的目光放眼于整个中国医学前途,他的放眼长远令人可敬可佩。
2.楚汉之争,刘邦知人善任,其才能不及萧何、曹参,谋略不如子房,杀敌不若韩信,却依旧成为一统天下的皇帝。这与其放眼长远密不可分。无论是鸿门宴还是退出关中,都为其以后的称雄奠定基础。他不会与项羽硬碰硬,而是着眼大局,变身小事,这正是其高明之处。
3.大算之人,不计得失“善计不用筹策”,善于计算的人是不用计算工具的。“筹策”指的是计算工具,古代的计算工具有算盘,还有一种叫算筹的用竹子、木头或骨头制成的小棍。使用这些工具进行计算,就叫用筹策,心算实际上也是用筹策,因为心算是有方法、有口诀的,这些都属于筹策。所以,一位哲学教授把这句话解释为“善于计算者不用计算工具,心算就可以了”,这是不对的。老子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是,真正善于计算的人不会在乎蝇头小利。这个计算相当于算计,不仅仅是计算数字的意思。
4.小算计者计较自己得到多少利,比如《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她太聪明了,没人能算计得过她,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不算计付出和收获是不是成正比,也是一种“不用筹策”。真正善谋者、善记者都是不算计的,因为算计是针对小利的,做大事的人不在小处着眼,不去斤斤计较,没有那么多功利性的考虑。他有一种大气象,不在乎功利,只在乎那个大的目标。相反,如果你发现一个人斤斤计较,非常执著于个人得失,他就肯定不是真正的善计之人。毛泽东就是善计之人,打仗的时候,他从不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他的十大军事原则里,充满了这样的智慧。人生其实跟打仗一样,也不能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要有一种不计较的胸怀。
12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