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冲刺】浙教版科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九年级专题复习讲义(十四):滑轮组的受力分析(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冲刺】浙教版科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九年级专题复习讲义(十四):滑轮组的受力分析(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5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1-28 09:3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
定滑轮 动滑轮
图示
表达式 F=G F=F摩,F摩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 F=(G+G轮)/2S绳=2h物v绳=2v物 F=F摩/ 2S绳=2h物v绳=2v物 F=2G+G轮S轮=s物/2v轮=v物/2 F=2F摩S轮=s物/2v轮=v物/2
二.滑轮组
例1、如图所示装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M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弹簧秤读数为10N,物体M的运动速度为1m/s(若不计滑轮与绳子质量、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滑轮与轴间摩擦)。那么在此过程中(  )
A.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5N
B.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N
C.水平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20W
D.1s内滑轮对物体M做功为10J
例2、如图所示,拉力F为10N,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物体B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B表面足够长);物体B静止在地面上,受到地面水平向左6N的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受到物体B的摩擦力为20N
B.此时拉力F的功率为2W
C.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
D.当拉力F增大到20N时,物体B将向左运动
例3、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物体A以0.4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滑轮、弹簧测力计、绳重及滑轮摩擦)(  )
A.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3N
B.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为2W
C.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
D.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增大到1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增大
例4、小金用如图所示装置提升重物G,已知每一个滑轮所受重力相等均为2N,物A体G所受重力为20N,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小金至少需要    N的力才能拉住物体G保持不动;天花板A点受到向下拉力为    N;地面B点受到向上的拉力为    N。
1.为便于研究,某健身器材中训练拉力部分的机械结构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若不计摩擦,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两个滑轮在装置中起的作用相同
B.拉力向下移动的速度与配重上升的速度大小相等
C.沿方向1与2匀速拉动配重提升相同高度,拉力所做的功相等
D.用该装置提升更重的物体,机械效率不变
2.如图所示,F1=4N,F2=3N,此时物体A相对于地面静止,物体B以0.1m/s的速度在物体A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F2的功率为0.6W
B.弹簧测力计读数为9N
C.物体A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
D.如果增大F2,物体A可能向左运动
3.小科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G为600N的重物,在绳子自由端施加F为250N的拉力,使重物在4s内匀速上升1m,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滑轮重100N B.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50W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m D.此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4.如所示的滑轮组,挂上砝码a、b后恰好平衡,若不计动滑轮重和摩擦,在a、b下面再加挂一个质量相等的小砝码,将出现(  )
A.a下降 B.a上升 C.仍保持平衡 D.条件不足,不能判断
5.如图装置中,物体A重100N,物体B重5N,在物体B的作用下,物体A在水平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如果在物体A上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拉力的功率为10W,使物体B匀速上升3m所用的时间为(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不计绳重) ( )
A.3s B.9s C.1.5s D.6s
6.如图甲所示,滑轮组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将重为105N的物体匀速提起,在5s时间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3m。图乙是滑轮组工作时的拉力F与绳自由端移动距离s的关系图。
(1)计算物体上升的速度。
(2)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 ,并列式计算出该物理量。
(3)计算滑轮组提升该重物时的机械效率。
1.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套装置,每个滑轮的质量均相等且绳子重力和摩擦力不计。用它们分别将重为200N和100N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拉力均竖直向上,则两装置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大小:F甲<F乙 B.有用功:W有甲<W有乙
C.额外功:W额甲>W额乙 D.机械效率:η甲>η乙
2.如图所示,重为120N的物体A在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为物重的0.1倍,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滑轮组和绳子的自重不计。下列分析计算正确的是(  )
A.10s内,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了4m B.左侧墙受到滑轮组16牛拉力作用
C.在10s内,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5牛 D.在10s内,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2W
3.如图所示装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M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一直弹簧秤读数为10N,物体M的运动速度为1米/秒(若不计滑轮与绳子质量、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滑轮与轴间摩擦),那么在此过程中(  )
A.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5牛
B.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牛
C.水平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20瓦
D.1秒内滑轮对物体M做功为10焦
4.为便于研究,某健身器材中训练拉力部分的机械结构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若不计摩擦,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两个滑轮在装置中起的作用相同
B.拉力F的大小是配重G大小的二分之一
C.拉力移动的距离是配重上升距离的两倍
D.将配重提升相同的高度,用该装置与直接提升配重所做的功相等
5.如图所示,用l0N的力F竖直向上拉动滑轮,物体A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2m,滑轮的效率为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拉力做的有用功为8J B.拉力F的功率为4W
C. A的重力为5N D.滑轮重力为4N
6.如图所示装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M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弹簧秤读数为10牛,物体M的运动速度为1米/秒(若不计滑轮与绳子质量、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滑轮与轴间的摩擦)。那么在此过程中( )
A.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5牛 B.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牛
C.水平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20瓦 D.1秒内滑轮对物体M做功为10焦
7.物体A在拉力作用下沿同水平面匀速运动了一段距离s,如图所示,试比较拉力、,及拉力所做的功、的大小。(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摩擦不计)
A., B.,
C., D.,
8.如图所示,用滑轮装置将物体A、B、C静止悬挂,已知A、B、C所受的重力分别等于GA、GB、GC,绳的物重不计。
(1)如果不计滑轮重力与摩擦,要使整个装置处于平衡,则GA=______GC。
(2)如果每一个滑轮的重力等于GA,在不考虑摩擦的情况下______。
答案及解析
例1、C
【解析】如图所示,n=2,物体做匀速运动,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f=nF=2×10N=20N;弹簧测力计移动的速度v′=nv物=2×1m/s=2m/s,拉力F做功的功率P=Fv′=10N×2m/s=20W,1s内滑轮对物体M做功W=fs=fv物t=20N×1m/s×1s=20J。
例2、C
解:A、物体B静止在地面上,处于平衡状态;则水平方向上物体B受到向右的拉力等于地面对它向左的摩擦力与物体A对它向左的摩擦力之和,即fB+6N=20N,则fB=14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A=fB=14N,故A错误;
B、由图可知n=2,拉力端移动速度:v=2v物=2×0.2m/s=0.4m/s,
拉力做功的功率:PFv=10N×0.4m/s=4W,故B错误;
C、由图知,水平使用滑轮组,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fAs物,
拉力端移动距离:s=ns物,
拉力做的总功:W总=Fs=F×ns物=nFs物,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70%,故C正确;
D、若拉力F增大到20N时,A在运动过程中,A对B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A和B之间的摩擦力不变,所以物体B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即物体B仍然静止,不会向左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例3、B
【解析】
AC.测力计对B的拉力与A对B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所以A对B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右;由于物体间力的左右是相互的,则B对A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对A受力分析,A受到水平向右的绳子的拉力、水平向左的B对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的地面对A的摩擦力,F作用在动滑轮上,对滑轮的拉力为10N,则拉动A的力为5N,所以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
f=5N-3N=2N
故AC错误;
B.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为
故B正确;
D.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增大,但是AB间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AB间的摩擦力不变,且物体B仍然静止,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测力计的示数不变,仍为3N,故D错误。
例4、解:因为定滑轮是等臂杠杆,不省力,所以小金的拉力为F1=G=20N;
天花板上的A点受到的向下拉力大小也等于F1+GA+G滑轮=20N+20N+2N=42N;
地面B点受到向上的拉力为2F1=2×20N=40N。
故答案为:20;42;40。
1.解:A、由图可知,该装置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动滑轮能够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定滑轮不能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A错误;
B、由图可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nv物,故B错误;
C、绳子最后绕过的是定滑轮,由定滑轮的特点可知,定滑轮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因此两次拉力大小相等,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由W=Fs可知,两次拉力做的功相等,故C正确;
D、对于同一滑轮组来讲,绳重、动滑轮重不变,摩擦几乎不变,将物体提升相同高度时,额外功几乎不变,提起的物体越重,做的有用功越多,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故D错误。
故选:C。
2.D
【解析】A、由图知,水平使用滑轮组,n=2,拉力端移动速度v=2v物=2×0.1m/s=0.2m/s,拉力做功功率P2=F2v=3N×0.2m/s=0.6W,故A正确;
B、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F2=3×3N=9N,故B正确;
C、对于物体A,受到的力:
B向左的摩擦力fB=2F2=2×3N=6N、
向右的拉力F1=4N、
因为A静止,所以地面向右的摩擦力f地=fB-F1=6N-4N=2N,所以物体A与地面之间有摩擦力,故C正确;
D、如果增大F2,B将做加速运动,B对A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B与A之间的摩擦力不变,A受力不变,还是处于静止状态,故D错
3.D
【解析】A.根据公式得到:,解得:G动=150N,故A错误;
BC.拉力移动的距离s=nh=1m×3=3m,拉力的速度,拉力的功率P=Fv=250N×0.75m/s=187.5W,故B、C错误;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D正确。
4.B
【解析】由图知,此滑轮组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不计动滑轮重,当ab平衡时,Gb=1/2Ga。
若ab处各加一个质量相等的砝码,设其重力为G,则:
定滑轮右端的拉力为:Fb=Gb+G;
显然:Fb>Fa.所以a上升。
5.A
【解析】物体A在物体B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拉动A向左运动时,A受力如图:
则有:
又因为,则:
因此拉力F做功为:
由得,所用时间为:
故BCD项错误,A项正确;
6.(1)物体上升的速度0.2m/s。
(2)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功,功的大小为150J。
(3)滑轮组提升该重物时的机械效率为70%。
【解析】(1)滑轮组由三段绳子承担总重,s=3h,,
物体上升的速度
(2)纵坐标表示力的大小为50N,大小不变,横坐标表示距离,大小为3m,
所以阴影部分表示力所做的功W=Fs=50N×3m=150J;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解:(1)每个滑轮的质量均相等且绳重和摩擦不计,由图可知,甲图n=2,而乙图n=3,所以F甲,F乙F甲,故A错误。
(2)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就是有用功,即W=Gh,也就是重力乘重物被举高的高度,W有甲=200N×h,W有乙=100N×h<W有甲,故B错误。
(3)绳重和摩擦不计,所以克服动滑轮所做的功就是额外功,W额=G动h,也就是动滑轮的重力乘其上升的高度,由于每个滑轮的质量均相等且被提升相同高度,所以两装置中,额外功相同,故C错误。
(4)η,W额相同,甲装置所做的有用功较大,所以甲机械效率较大,故D正确。
故选:D。
2.C
【解析】
A.根据图可知,承担拉力的绳子段数n=3;根据图乙可知,10s内物体移动了1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了
s=ns物=3×1m=3m
故A错误。
BC.根据公式
得到
解得
F=5N
以定滑轮为受力对象可知,墙壁对它的拉力等于4根绳子产生的拉力之和,即
F墙壁=4F=5N×4=20N
墙壁受到滑轮组的拉力与墙壁对滑轮组的拉力为相互作用力,因此左侧墙壁受到滑轮组的拉力为20N,故B错误,C正确。
D.10s内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5N×3m=15J
则拉力的功率
故D错误。
3.C
【解析】
AB.该滑轮为动滑轮,且;由于物体做匀速运动,摩擦力等于牵引力
故A、B项均错误。
CD.1s内物体移动的距离
力F移动的距离
拉力F做功
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
故C项正确,D项错误。
4.解:A、由图可知,该装置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动滑轮能够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定滑轮不能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A错误;
B、不计摩擦,拉力的大小为:F(G+G动),是配重G和动滑轮总重的二分之一,故B错误;
C、该滑轮组中n=2,由s=2h可知,拉力移动距离等于配重上升高度的二倍,故C正确;
D、直接提升配重做的功是有用功,用该装置将配重提升相同高度还要对动滑轮做功,即用该装置所做的功(总功)大于有用功,故D错误。
故选:C。
5.A
【解析】A.拉力做的总功为W总=Fs=l0N×1m=10J,W有用=10J×80%=8J,故A正确;
B.拉力F的功率为P=FV=l0N×=4W×0.2m/s=8W,故B错误;
C.A的重力为4N,由公式,解得G=4N,故C错误;
D.W额外=W总-W总=10J-8J=2J ,G动×1米=2J ,解得G动=2N,滑轮重力为2N ,故D错误。
6.C
【解析】A、B项,该滑轮为动滑轮,且;由于物体做匀速运动,摩擦力等于牵引力,,故A、B项均错误;
C、D项,1s内物体移动的距离:,力移动的距离:,拉力做功:,拉力做功的功率为:,故C项正确,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7.B
【解析】
物体A在两种情况下的摩擦力f相等,上图滑轮是动滑轮,下图滑轮的轴固定不动,可以看做是特殊使用的定滑轮。则
故F2 =4F1,即;
由W=Fs知道,拉力所做的功分别是
即,故B正确。
8. 0.5 1∶1∶5
【解析】
(1)如图所示:
以滑轮1和2为研究对象,可以得到
GB=GA
以滑轮3和4为研究对象,可以得到
GC=4GB=4×GA=2GA
GA=0.5GC
(2)每一个滑轮的重力等于GA,以滑轮1和2为研究对象,可以得到
GB=(GA+GA)=GA
以滑轮3和4为研究对象,可以得到
GC+GA=2(2GB+GA)=6GA
GC=5GA
GA∶GB∶GC=1∶1∶5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期末冲刺”专题复习讲义(十四)
滑轮组的受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