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古诗词鉴赏课件(共32页)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古诗词鉴赏课件(共32页)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5 23:1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古诗鉴赏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九下专题复习古诗鉴赏之把握主题情感
“古诗文阅读”部分赋分总体在14-18分,分为古诗词鉴赏和文言文阅读。其中古诗词鉴赏考核以课内古诗词为主,聚焦在诗歌内容、情感、表达技巧、语言品析等方面。
考点聚焦
古诗词主题分类
古诗词主题分类
按题材分:写景诗情诗
咏物言志诗
即事感怀诗
怀古伤怀诗
边塞征战诗
按内容分:
送别诗
边塞诗
山水田园诗
咏史诗
怀乡诗
忧国伤时诗
山水田园诗
山水天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逸生活为主。
例:
杜甫《望岳》、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陶渊明《饮酒
》《归园田居》(其二)
送别诗
送别诗一般先描写景物,再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对离人的眷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以及朋友间的深厚情绪。
例: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送友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边塞诗
边塞诗主要描写边塞风景、军旅生活。
例:
王维《使至塞上》、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咏史诗
咏史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
例:杜牧《赤壁》、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怀乡诗
怀乡诗以思念家乡、怀念亲朋为主题。
例:王湾《次北固山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忧国伤时诗
忧国伤时诗以同情人民的疾苦、反映离别的痛苦和爱国之情、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等为主题。
例:
杜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文天祥《过零丁洋》
古诗词情感分类
类别
古诗词情感分类
建功立业
思乡怀人
离愁别绪
生活杂感
忧国伤时
忧国伤时
类别 情感 举例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反映离乱的痛苦和爱国之情 杜甫《春望》
同情人民的疾苦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亡国后的哀伤 李煜《相见欢》
忧国伤时
建功立业
类别 情感 举例
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曹操《观沧海》
保家卫国的决心 李贺《雁门太守行》
报国无门的悲伤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山河沦丧的痛苦和誓死不屈的忠心 文天祥《过零丁洋》
壮志难酬的悲叹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建功立业
思乡怀人
类别 情感 举例
羁旅愁思 王湾《次北固山下》
思念亲人 苏轼《水调歌头》
边关思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李商隐《无题》
思乡怀人
离别愁绪
类别 情感 举例
依依惜别的情谊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直抒胸臆的豪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离别愁绪
生活杂感
类别 情感 举例
抒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关雎》《蒹葭》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陶渊明《饮酒》
借古讽今的情怀 杜牧《赤壁》
伤春感时的情感 晏殊《浣溪沙》
抒发乐观向上的情怀 刘禹锡《秋词》
生活杂感
答题策略
提问方式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3.上阙(下阙或某句)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4.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
答题策略
1.看标题
2.看作者
3.看题材
4.看意象
5.看背景
6.看典故
·如《送杜少甫之任蜀州》,从题目就能看出诗歌是:
看标题
一般诗词的题目交代写作时间、背景、地点、缘由、情感等,标题往往能揭示诗歌的内容与情感。
描写朋友间分别的情景。
·如苏轼《水调歌头》,由于苏轼个人一贯的乐观阔达,因此即使是写与亲人离别,也不会一味地沉湎于痛苦之中。
看作者
作者的经历、艺术创作特点常是解题的关键。
常见的诗歌题材主要有山水田园诗、咏物诗、怀古咏史诗、边塞诗、哲理诗、羁旅诗、闺怨诗、送别诗等。每一类诗歌都有常见的思想感情,或写寄情山水的闲适,或抒发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或陈述对国家前途的担忧,或反映战乱造成的民生疾苦,或流露青春易逝、年华老去的伤感…
看题材
在古诗词中,每种意象都有其普遍的意义。
如折柳离别、落花伤春、望月怀远、秋风肃杀、松柏延年、归雁思乡、梅兰竹菊喻君子…
看意象
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就借用“杨花、子规、明月”的意象,表达了“漂泊无定”的寓意,取用了杜鹃啼鸣“不如归去”的谐音,寄托了对友人的关怀与同情。
看背景
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可以帮助理解其中的感情。如曹操的《观沧海》是写于曹操北征乌桓时,写的是大海之景象,表现的则是自己豪迈的理想志向。
看典故
典故本身就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曲折表达。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就借用了“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来表现诗人阔别已久,今朝归来,人事全非的无限怅惘的复杂心情。
答题模式
这首(句)诗或某个字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或寄寓着……的愿望。
聚焦中考
随堂演练
江城子·密州出猎
(北宋·苏轼)
老夫聊①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②(qíng)苍,锦帽貂裘(qiú),千骑(jì)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③开张④。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⑤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课下注解:①聊:姑且,暂且。②擎:举着。③尚:还。④开张:开阔雄伟。⑤会:终将。
1.下列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是作者任密州太守时与同僚出城打猎所作,粗犷豪放,“狂”字贯穿全篇。
B.词的上片记叙了打猎的壮观场面,一个“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为国御敌立功、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D.词中多用典故表情达意,“亲射虎,看孙郎”表示作者要亲自挽弓射虎,探望孙郎,豪情溢于言表。
D
2.下列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是苏轼在任密州太守时出城打猎所作,词的上片描绘了出猎时的壮观场面。
B.“鬓微霜”着意写自己的年老,表达因年事已高而无法作战的哀叹。
C.词的下片,作者以魏尚自比,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
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体现了粗犷、豪放的特点。
【解析】“鬓微霜”是表明自己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对自己委以重任。
B
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