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同伴进行曲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教材分析】
《同伴进行曲》是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三课“好伙伴”中的一首吹奏乐,由德国作曲家泰克创作,表现了与军乐队同伴愉快、难忘的相处时光。乐曲是复三段体结构,属于进行曲体裁。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例如:他们基本认识了音的高低、长短、强弱,聆听了一些内容健康、优美动听的音乐,能感受音乐情绪,具备了简单的创编能力。但在音乐欣赏方面专注力欠佳,需要进一步系统的学习,获取更多的音乐知识,加深对音乐的了解,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学习用恰当的方式表现音乐。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
了解作曲家及作品创作的背景,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感,体会同伴之间珍贵的友谊。
(二)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与感受进行曲这种音乐体裁的风格和特点。
2、分段聆听《同伴进行曲》,听辨各段落的异同,认识和了解一些西洋管乐器的形状和音色特点,体会三段体的曲式结构。
(三)技能目标:
借助图形谱和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聆听、感受及分辨乐曲。让学生进行队列和表演,进一步熟悉和感受乐曲。
【教学重点】
1、感受进行曲的风格与特点。
2、分辨乐曲的各个段落,并能用合适的动作表现音乐,熟悉主题,从中体会同伴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1、分辨乐曲的各个段落,并能用合适的动作表现音乐。
2、听出第二段的双旋律线。
背景介绍
01.
新课导入
02.
拓展延伸
04.
歌曲分析
03.
背景介绍
01.
听一听:
仔细聆听乐曲。
想一想:
刚才听到的音乐最适合表现什么场面?
(跳舞)
(睡觉)
(军人行走)
新课导入
02.
你还在哪里听到过这首乐曲?
阅兵式
广播操进场
运动员进场
进行曲简介
进行曲是一种富有节奏步伐的歌曲。最初它产生于军队的战斗生活,用以鼓舞战士的斗争意志,激发战士的战斗热情,后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也常采用这种体裁来表达集体的力量和共同的决心。雄劲刚健的旋律和坚定有力的节奏是进行曲的基本特点。进行曲也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乐曲或器乐乐曲。它起源于16世纪西方的战乐,从17世纪起,通常伴随队伍行进或用于世俗性的礼仪活动,逐渐进入音乐会演奏以及歌剧、舞剧音乐中,最终成为一种特定的音乐体裁。
进行曲乐曲形式
在乐曲的形式上,中外进行曲均采用二部或三部曲式,其中少数作品(器乐曲居多)采用回旋曲式,而中国群众歌曲中的进行曲中二部形式多于三部,分为主副歌形式的较普遍。外国的器乐曲采用复三部的也较多。另外,多数乐曲都由引子开始,但器乐曲中的少数西洋作品就不用引子,开门见山,直接进入主题的呈示,如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
歌曲分析
03.
数一数:进行曲一分钟跳了多少下?
再听一遍:
注意旋律:
拓展延伸
04.
小游戏:
与伙伴合作编排队形,随音乐做行进表演。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