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
复兴25周年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课时
CONTENTS 教学目录
学情回顾
01
精读课文
02
课堂小结
03
积累拓展
04
写作培优
05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分析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把握本篇演讲的语言特点。
学情回顾
你还记得本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吗?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引出奥林匹克精神这一话题。
阐述奥林匹克精神新内涵及其教育意义。
表达对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信心与美好祝愿。
1.顾拜旦的一生,是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奉献的一生,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世界文化史和体育史留下了不朽的篇章。他的这篇演讲词站位高远,格局宽广,情感深沉充沛,语言庄重典雅,比喻形象贴切。从文中找出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
分析讨论
精读课文
①所幸,奥林匹克主义并没有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而是无所畏惧、无可指摘地挺了过来。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奥林匹克主义以人的特性,形象地表现出奥林匹克主义在动荡的时局下顽强发展,使演讲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②古文明的魅力,时有衰退,平和与自信正日益成为其有力的支撑。同时,它们也是那些即将在暴风骤雨中诞生的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
“支撑”“支柱”表明“平和与自信”对“古文明”和“新生文明”的重要性。“暴风骤雨”象征世界范围内的革命风暴,从侧面表现了“平和与自信”的顽强与坚毅。
③狂风骤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狂风骤雨”比喻当时轰轰烈烈的革命形势,“黎明”比喻战后的世界形势,“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比喻奥林匹克运动的丰硕成果,形象地表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给世界带来的生机和活力,充满诗意地表达了作者对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美好祝愿,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期待。
2.下面这两个反问句能否改为陈述句?为什么?
的确如此,有什么名义能将大众排除在奥林匹克精神之外呢 有什么样的贵族特权能令一个青年人身上的形体美、肌肉力量、锻炼的毅力以及获胜的意志非得同他的家谱或钱包挂钩呢
不能。反问句语气更强烈,作者连用两个反问句旗帜鲜明地反对将大众排除在奥林匹克运动之外,有力地强调了奥林匹克运动“必须要面向大众”的观点。改为陈述句后,表达效果会减弱。
3.顾拜旦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何意义?
奥林匹克运动体现的大众参与意识、顽强激越的意志力、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发奋学习、克难奋进、砥砺前行、拥抱成功!
在这篇演讲词中,作者回顾了奥林匹克主义所走过的艰难历程,深入阐述了奥林匹克主义在当前形势下的新角色、新内涵和价值,激励人们积极投身于奥林匹克运动,表达了对未来奥林匹克主义发展的美好祝愿。
课堂小结
课文主旨
课堂小结
写作特色
1.站位高,格局广
在演讲开头,演讲者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等重大事件导致世界政治格局剧变,以战略家的视野指出奥林匹克的全新意义。在演讲中,演讲者一方面从人类文明的立场出发,阐述奥林匹克平和与自信的精神内
涵,另一方面还将奥林匹克运动与美和教育结合起来,赋予了奥林匹克崇高的使命和独特的价值。这些都集中反映出演讲者宏大的视野,以及对奥林匹克精神深刻的认知。
2.语言庄重、典雅
在阐述奥林匹克运动和一般体育运动的不同时,演讲者用“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并与对
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一体;当它为灿烂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这样典雅的语言来说明。在演讲结尾部分,演讲者对大会来宾表示敬意的语句,体现出一种庄重和仪式感。
赞颂奥运精神
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所扮演的新角色———引出话题
阐述奥林匹克主义的新内涵及教育意义
平和自信
教育意义
大众参与
表达对奥林匹克运
动复兴的美好祝愿
畅想美好前景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
复兴25周年
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逝世(节选)
1937年9月2日,皮埃尔·德·顾拜旦逝世。这位个子矮小、蓄着八字胡的贵族后裔,将他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奥林匹克事业,是当之无愧的“奥林匹克之父”。
顾拜旦1863年出生在巴黎的一个贵族家庭。普法战争之后,法国战败了,全国笼罩在灰暗忧郁的气氛中,各界都在探讨振兴国家之途。当时英国的体育教育比
积累拓展
较先进,顾拜旦多次到英国考察。他认为:要使法国摆脱色当战役的阴影,应该走“体育兴国”之路,“让怯懦的、封闭的年轻人进行体育锻炼,学会冒险,懂得超越”。但是,顾拜旦的主张在保守的教育界无法实施。于是,他决定改变方向,从复兴奥运入手,达到振兴国家的目的。1894年6月16日,首次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顾拜旦起草了开幕词。
开幕词是个试探气球,值得庆幸的是,它没有遭到反对。6月23日,顾拜旦为之顽强奋斗多年、几经挫折的理想终于实现了——代表们一致通过了决议,复兴古代奥运会,每隔4年举办一次奥运会,这一天作为国际奥委会的诞生日和奥运复兴日被载入史册。
巴黎大会后,顾拜旦为筹备首届现代奥运会而奔走,并帮助希腊克服重重困难,于1896年4月6日至15日在
雅典举办了首届现代奥运会。
首届奥运会后,顾拜旦接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但初期的奥运会参赛选手少,成绩平平,新闻界反应冷淡。这促使顾拜旦对奥林匹克运动进行深入思考,他的“奥运思想”在这一阶段渐趋成熟。顾拜旦起草了国际奥委会章程,阐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哲学基础、教育和美学意义,规定了国际奥委会的独立自主性和中
立性。他奠定的理论基础,使得奥林匹克运动经受住了百年风雨的考验,发展成为持久的青年运动与和平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奥林匹克运动陷于停顿,国际奥委会从巴黎迁往洛桑。顾拜旦卖掉巴黎的旧宅,定居洛桑。一战后,奥林匹克运动走向成熟,顾拜旦的事业如日中天,但他在这时选择退出奥运舞台,从绚丽归于平淡,专心著书立说。
在日内瓦美丽的湖光山色之间,顾拜旦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三年,1937年9月2日,他因心脏病突发而与世长辞。顾拜旦去世
后,遗体安葬在洛桑市郊的公墓里,根据他的遗愿,他的心脏于1938年移葬到奥林匹亚。在奥林匹亚国际奥委会所属的“奥林匹克学院”里,青青的草坪上,有一块洁白的大理石纪念碑,碑的下半部分是空心的,顾拜旦的那颗永远追求的心,充满博爱的心,而今在那里安详休眠。
比喻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最后一段巧用比喻的修辞,表达了作者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强烈信心,生动形象,给人以无限的鼓舞。请你也运用比喻的修辞,写一段演讲稿。
写作培优
【写法指导】写演讲稿时,灵活运用新鲜、隽永、精彩的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使复杂的事物简单化,还可以有效地增强语言的生动性,进而大大地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演讲中运用比喻,要注意:(1)喻体必须是常见的、易懂的,以便听众理解。(2)比喻要贴
切,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有明显的相似点。(3)要注意思想感情,如表达积极意义就要选择有积极意义的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