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5 17:2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导学案
导学 目标 目标知识 熟悉考纲要求的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及语文课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实词、虚词
目标能力 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推断方法。
目标情感 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联系所学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探究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导 学 策 略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推断方法 2. 探究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技巧。
课时安排 四课时(第一、二课时文言实词;第三、四课时文言虚词)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个性补充
师生互动构建新知 师生互动构建新知 师生互动构建新知 师生互动构建新知 师生互动构建新知 师生互动构建新知 师生互动构建新知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考纲要求的120个实词和语文课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常见实词。 掌握文言实词推断的方法。 2、掌握文言实词考查主要涉及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法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你说说句子 “有飞骑犯法,善才绳之”,谁能准确解释“绳”这个词 你是想到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飞骑:唐代皇帝的侍卫军士。) 二、考纲解读: (一)、《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有两种考查形式:    1、选择题的形式: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2、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实词的含义。 (二)、《考试大纲》要求 1.理解 B
①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③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④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① 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三、高考真题体验(教师用书P130) 四、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方法一、借助语境法 文言实词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推断出其意义。 1、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 绐:这个词不常见,但根据上下文,项羽迷了路,向田父问路,听了田父的话后陷于大泽中,被汉军追上,因文定义,“绐”的意思肯定为“欺骗” 方法二:借助字形推断 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形旁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偏旁”,与字义联系密切。从字的形旁可以推测字义。 例题展示: 讨论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的词义。
1、迨诸父异爨,东西多置小门。 从字形上来看,用火烧木柴从底下给器皿加热的情状。联系句子可知应解释为灶台。 2、冀得一归觐 加点字“觐”虽比较眼生,仔细一想,《谭嗣同》中有一句“至七月,乃扶病入觐”,具体意思可能记不得了,但从形旁“见”上,猜出与“见”有关,可以解释为“拜见”。 方法三、通假推断法: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通“背”,背叛 2.风吹草低见牛羊 通“现”,出现 3.张良出,要项伯 通“邀”,邀请 学以致用: 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顾”通“雇”,雇佣) 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翼”通“翌”,第二天) 3、昌宗从旁趣说(人名),使速言。(“趣”通“促”,催促) 4、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环绕着。) 5、众皆伏泰之义。 (加点字“伏”,中学里虽没见过,但从各种关系来看,“伏”通“服”是顺理成章的。) 方法四、结构观察法: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即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互文等相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对应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反,相近(相同)。 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破—下,攻破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终日—须臾,片刻 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愈—弥,更加 学以致用: 1、追亡逐北 (亡—北,逃亡者)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劳—逸豫,安逸享乐) 3、通五经,贯六艺 (通—贯,通晓) 4、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除—攘,排除)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飞奔的马) 6、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险固的地方) 方法五:借助语法推断 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 例题展示 :解释句子中的“信”。 1、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为状语,副词,可推断为“实在”的意思   2、楚王贪而信张仪  “信”为谓语,带宾语,应是“相信”的意思。   3、信义著于四海 “信义”为主语,肯定是名词,可推为“信用”的意思 4、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谓语不能是名词只能判断为通假字,通“伸”,“伸张”的意思。 方法六、借助成语推断 斯言虽小,可以喻大 联系:成语“家喻户晓”、“不言而喻”——明白,通晓 2、今姑贷汝 联系:成语“严惩不贷”,——宽恕、饶恕 方法七、联系课内 1.李密《陈情表》“除臣冼马”,——授予官职 2.乃令甲兵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 联系课内: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 五、方法小结 一、借助语境推断 二、借助字形推断 三、借助字音推断 四、借助对称结构推断 五、借助语法推断 六、借助成语推断 七、借助课文推断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熟悉考纲要求的120个实词和语文课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常见实词。 掌握文言实词翻译的方法。 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实词翻译的方法 实词是句子的主要构成元素,译文质量主要取决于实词翻译是否准确到位。翻译实词可使用下面几种方法: 1.添加语素法。即在原单音词的基础上添加语素,构成双音词或多音词。 例:①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①~均引自《赤壁之战》——编者) ②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句①中“操”为“曹操”,“军”为“军队”,“江”为“长江”。句②中的“能”为“能够”,“吴越”为“吴地越池” 由上面的例子可看出:添加语素法分为前加式和后加式两种。 2.置换词语法。有些文言词无法用添加语素的方法翻译,则可选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同的词来替换。如句②中“若”换成“如果”,“众”换成“军队”。换词法在实词翻译中运用最为广泛。 3.古今变义法。即该词语在现代汉语里已发生变义,译时应避开变义直取古义。 例:③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④北面而事之。 句①中的“引”今义为“导引”,古义为“退却”;“次”今义为“次序”等,古义为“驻扎”。句③中的“殷勤”今义为“热情周到”,古义为“恳切慰问”。句④中的“北面”,今义为“北边”,古义为“面向北”,引申为“称臣”。再如句②中的“中国”,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义为“中原地区”。 4.保留原词法。古文中仍有许多古今形同义同的词,这样的词就可保留原貌,直接写到译文中去,特别是官名、人名、地名、物名等。句①中的“交战”,句②中的“抗衡”,句③中的“天下”,都应保留不变。 5.拆词辨义法。所谓拆词,即把古代汉语中与现代汉语形同义异的双音词拆开来作为两个单音词逐一翻译。 例:⑤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句中的“其实”与现代汉语中的“其实”形同义异,应拆开译为“他/实际上”。再如句①中的“初一”应拆开译为“刚/一”。 6.语境推断法。一词多义是阅读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何确定具体词义就只能依靠前后语境推断选择义项。 例:⑥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句中的“济”有“渡过、贯通、成功、利用、接济、增益、停止”等义项,本句的语境要求取“成功”义。“天”有“天空、自然界、自然生成的、万物主宰、天意”等义项,本句应选“天意”。 7.语法分析法。即看该词在句中作什么成分,由此判断其词义。 例:⑦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恶”的义项有“罪恶、丑、厌恶、不喜欢、语气词(读wū)”等。句中“恶”后面接的是宾语“其能”,可见“恶”在此做动词,取“厌恶、不喜欢”意,引申为“嫉妒”。 8.修辞还原法。主要指借代手法和借喻手法的还原。含有借代和比喻的句子,在翻译时一般要将代体和喻体还原为本体。 例:⑧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 ⑨今操为汉家除残去秽。 句⑧中的“旌麾”代“军队”,句⑨中的“秽”是“污浊的东西”,比喻“坏人”,与“残”(凶恶的人)互文对举。翻译时都要换成本体,即译为“军队向南开来”,“为汉朝除去坏人”。 9.成语移义法。借用对成语中某些词义的了解,巧妙地移用到对古文某些词语的理解中。 例:⑩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句中的“当”可移用“螳臂当车”的“当”的词义来理解,做“抵挡”讲。 10.活用推断法。对句中的某一个实词,按其一般义项翻译,句子不通,就应该马上想到该词是不是活用了,继而运用词类活用知识辨析该词,判定它属何种活用现象,从而作出正确的翻译。 例: 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句 中的“旧”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老交情”的意思。句 中的“走”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逃跑”。 掌握了上述10种方法,基本上就能准确地翻译出实词词义了。 二、课堂练习《金版教程》P85《截冠雄鸡志》 三、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准确掌握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主要意义和用法 2、掌握高考文言虚词的答题要领 教学过程 考点阐释 1、“常见文言虚词”指文言文中常用的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部分代词等。考纲划定了18个,其中“而、乃、为、因、以、于、则、之”等,是历年试卷中常考的。考查这些虚词,不是要求去死板记忆,而是考查考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并辨别其不同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2、考查题型:选择题 3、命题趋势 最重要的是要熟记课内古文名篇名句,认真归纳课内含有规定的虚词且意义和用法不会产生争议的句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其次是语段中出现的,要运用迁移法灵活解决试卷上的问题,这需要在平时做题时,运用有关语法知识和文言常识,不断强化这方面的能力。 二、真题精析(教师用书P134) 三、文言虚词含义及用法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 四、小练习 解释下列“之”的意义和用法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他 代词 )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到 动词 ) (3)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前标志 )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定后标志 ) 五、布置作业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 1、熟悉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主要意义和用法 2、探究高考文言虚词的答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考生在解答虚词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对课内句没有把握,甚至连课内句来自何处都不知道,更谈不上准确分析了。因此,最重要的是要熟记课内古文名篇名句,认真归纳课内含有规定的虚词且意义和用法不会产生争议的句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其次是知道课内的,却不知道运用迁移法灵活解决试卷上的问题,这需要在平时做题时,运用有关语法知识和文言常识,不断强化这方面的能力。 二、探究方法 (一)、牢记典型,辨析易混?   近5年高考虚词题的题干设问完全一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虚词的用法灵活多变,甚至变幻莫测,出题者巧妙地从对比角度设题,降低了难度,而又切合虚词本身的特点。从这里,我们也得到有益的启示,复习阶段要把虚词易混用法一一辨析清楚,这正是要考的出题点。如“而”字,作连词时,可表示转折、并列、承接、修饰、假设等关系,极易混淆,平时要有针对性地区分,把课本中最典型的例句深深刻在脑海中,作为对比的模本。下面我们举例说明: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觉今是而昨非。?   【解析】两个“而”字毫无疑问都是连词,第(1)句表转折关系,第(2)句表面看是表转折,其实不然,“今是”不一定意味着“昨非”,两者之间无转折的意思,应该是并列关系。?   (3)汝初闻言而怒。?   (4)客逾庖而宴。? 【解析】第(3)句“而”表承接,一目了然,第(4)句就有疑惑,好像也是表承接的连词。承接有时间上的,有逻辑上的。第(3)句属前一种情况,“闻言”先发生,接着“怒”这种行为再发生;而“逾庖”是表示去“宴”的行为方式,所以应是修饰关系。?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6)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解析】这两个“而”字,连词,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使”。复习时找找规律,就会发现,它们的位置很特别,都在主语和谓语之间。把这两个例句牢牢记住,考试时就不难辨别了。 (二)、一词多类,分清用法?   一个虚词有多种不同的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如“之”:①杳不知其所之也;②遂与之俱出;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④众人慕仰若水之归海;⑤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其中例①是实词;②~⑤作虚词时,各有其不同的用法。“之”作代词时,“其”、“此”、“彼”、“尔”等皆可。一词多类多用的虚词还有:乎、者、也、以、于、而、则、焉、其、乃、与、矣、且、夫、为、所、哉等。 (三)、同类异形,注重积累?   如表限定范围的副词有:只、止、特、但、徒、惟、仅、直、啻。它们可译为:只、只是、只有、仅仅。?   表示时间短暂的副词有:少时、少顷、少间、俄顷、俄而、未几、须臾、寻、旋、既而、斯须。它们可译为:不久、立刻、随即、一会儿、片刻。?   再如句首虚词,引起议论或表示感叹的有:夫、盖、嗟夫、呜呼、噫、若夫。? 句末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有:者、也、乎、哉、矣、焉、邪(耶)、耳、尔、与(欤)。一般根据文意可将它们译为:吗、呢、了、啊、吧 (四)、总结技巧,理性上升?   1.词性界定法?   从词性的角度看,许多虚词是兼职的,即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词性,比如“之”有三种词性:?   (1)作代词,有第一、第三人称两种。?   (2)作助词,一般有六种用法:一是定语的标志,译为“的”,如“前车不忘,后车之(的)师”;二是补语的标志,可译为“得”,如“以其求思之(得)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宋何罪之有”,即“宋有何罪”(《公输》);四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五是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六是音节助词,无实义,如“久之,目似瞑”(《狼》)。以上一至五是结构助词,通过分析虚词的词性,以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2.位置分析法?    有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因而理解虚词的作用和意义时,应从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关系、搭配习惯及其使用规律等方面入手。 如“乎”:?   (1)作语气助词:①表疑问或反问,常用在句末,可译为“吗”“呢”,如“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②表感叹,一般位于句尾或句中,多为感叹号。可译为“啊”“呀”等,如“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难》);③位于形容词后,作词尾,如“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2)作介词:它位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用于形容词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3.语境推断法?   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理解其句中用法,必须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如“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赤壁赋》),“以”前有动词“驾”“举”,后又有“属”,动作具有连贯性。因此,句中的“以”应为连词。又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后句没有紧承前句“一世之雄”的功名大加赞许和充分肯定,而是用“安在”逆接,可见句中的“而”为转折连词,可译为“可是、却”等。? 4.结构分析法?   即通过分析句中的语法结构去理解虚词在句中的用法。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那句中的两个“为”应为动词谓语,译为“是”;末句“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词,因为它不表示实在意义。 5.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或固定词组的标志词,如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等,表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是”(如“惟利是图”)等。“是以=以是”,译为“因为这”;“无以”译为“没有用来……的”;“其……之谓也(乎)”根据情况可译为“大概(恐怕、难道)说的是……吧(吗)”。 三、课堂练习 《金版教程》P87《课后对点集训》 四、课堂小结 有效地复习文言虚词,除了以上方法外,还应掌握一定量的文言虚词词汇。在了解高中课本所出现的全部虚词的前提下,再重点掌握18个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复习时尽量去梳理虚词在课文中出现过的所有义项和用法,认真归纳总结,把握规律,以便举一反三,类化迁移。 五、作业布置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