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小壁虎借尾巴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小壁虎借尾巴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5 19:0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
先引导学生理解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接着,借助插图,由扶到放,让学生通过朗读、演示、讨论等多种形式,理解讲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作用的词句并了解它们尾巴的功能。最后,引导学生仿照课文进行说话练习,进行四为的拓展与交流。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认读生字,学习新偏旁“户字头”,会用部分生字口头组词,会写两个生字。
2.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并渗透礼貌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作用的词句并了解它们尾巴的功能。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并渗透礼貌教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看是谁呀?(小壁虎)
2.你们了解小壁虎吗?
预设:小壁虎是爬行动物,它的脚上有吸盘,所以他可以在墙壁、屋檐上爬行;他是吃蚊子、苍蝇的;小壁虎是益虫,我们要保护他。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发生在小壁虎身上的故事。(出示板贴)学生齐读
4.质疑: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向谁借尾巴?怎样借?借到了没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壁虎都向谁去借了尾巴?
2.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这样的句式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
(2)出示句式“先……接着……最后……”,请同学说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
三、细读课文,具体探究
(一)看图导学第一、二自然段。
1.再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朗读1、2自然段。
2.随文识字:
(1)交流:
预设:蚊:虫(意思)+文(读音)
壁:土字旁;
墙:土字旁(拓展:墙洞、墙纸、墙画;花墙、火墙、人墙)
咬:口+交
断:斤字旁
(2)开火车朗读、组词
3.理解借尾巴的原因
小壁虎为什要去借尾巴呢?你能用上“因为……所以”来说一说吗?
预设:因为小壁虎的尾巴断了,所以它要去借尾巴
4.了解小壁虎尾巴的特点——容易断
(1)理解:壁虎的尾巴为什么会断呢?
预设:一条蛇咬住了它的尾巴,小壁虎一挣,就挣断了。
(2)动作演示“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
(3)教师总结:原来小壁虎的尾巴长得不牢,用力一挣就断了。(板贴:挣断)
5.指导朗读(注意轻重、停顿)  
“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指名2-3名学生朗读)
6.理解小壁虎的心情
过渡:小壁虎没有了尾巴,心里感到怎样呢?(难过)同学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句话。
(1)齐读句子
(2)理解小壁虎的心情。(伤心、难过)
(3)带着难过、伤心的心情朗读句子:指名朗读、齐读。
(二)看图导学第三自然段
过渡:于是,小壁虎开始向其他动物干什么呀?(板贴:借尾巴)。。  
1.自读第三自然断
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画出小壁虎和小鱼的对话。小壁虎说的话用“——”;小鱼说的话用“~~~”。开始。
2.学习小壁虎的懂礼貌
(1)师:同学们,小壁虎是怎样问小鱼的?
预设:小鱼姐姐,你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2)师:从小壁虎的问话中,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壁虎?
预设:这是一只懂礼貌的小壁虎。(关注:称呼;您”;“行吗”在征询别人的同意。)
(3)随文识字:您:你+心。(和长辈说话的时候,要用“您”,表示尊敬。)
3.理解小鱼尾巴的用处
(1)合作读对话
(2)动作演示“拨水”,理解小鱼尾巴的作用。
(3)交流讨论:小鱼能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为什么?
预设:不行,因为小鱼要是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就不能在说中游来游去了。(板贴:拨水)
(4)思考:如果小鱼把尾巴借给小壁虎,会怎么样呢?
预设:如果小鱼把尾巴借给小鱼,她就不能游泳了,会死了。
(5)教师总结:小雨的尾巴要用来拨水的,是不可再生的。
(三)看图导学第四、五自然段。
过渡: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但是他并不灰心,继续去借尾巴。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不看他是怎么向老牛、燕子借尾巴的呢?请小朋友们自读课文4、5自然段。
1.自读课文4、5自然段,
要求:
(1)画一画:用“——”画出小壁虎的话,用“~~~”画出老牛、燕子的话。
(2)想一想:小壁虎接到尾巴了吗?
2.随文识字:
这两段中的生字朋友,你又用什么小秘诀来借助的呢?
预设:甩:用——甩(是的,这个竖弯钩就像是老牛伯伯甩着的尾巴呢)
赶:走+干
房:户+方(户字头)
3.理解老牛、燕子的尾巴的用处
(1)交流讨论:老牛和燕子把尾巴借给小壁虎了吗?为什么?
预设:没有。因为老牛的尾巴是用来赶蝇子的;燕子的尾巴是用来掌握方向的。
(2)思考:如果老牛和燕子阿姨把尾巴借给了小壁虎为怎么样呢?
预设:老牛要是把尾巴借给了小壁虎,就会被蝇子叮咬;燕子阿姨要是把尾巴借给了小壁虎,就掌握不了方向,就不能飞了。
(3)教师总结:所以,不是小鱼姐姐、老牛伯伯、燕子阿姨不肯帮助小壁虎,是因为他们的尾巴不可再生,实在没有办法把尾巴借给他。
4.小组学习,朗读课文
(1)小组自学:四位小朋友分别充当壁虎、小鱼、老牛、燕子和旁白。
(2)带上头饰小组展示
四、说话练习,思维拓展
过渡: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想一下,如果小壁虎继续借尾巴,他能借到尾巴呢?为什么?
预设:不能。因为每个小壁虎的尾巴都有不同的特点。
(1)交流:不同动物尾巴的作用?
预设:松鼠、猴子、马儿
(2)说话练习:仿照课文,续编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预设: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下。他看见小猴子在树上荡秋千。小壁虎说:“猴子哥哥,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猴子哥哥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荡秋千呢。”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下。他看见小松鼠翘着尾巴在树上吃松果。小壁虎说:“松鼠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猴子哥哥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当降落伞呢。”
五、生字书写,
过渡:故事的结局到底是怎样的,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接下来,我们学习本课的两个会写生字。
出示生字——捉、姐。
1.观察结构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2.书写提示:
(1)一看高低:左高右低;
(2)二看宽窄:左窄右宽;
(3)三看穿插:“捉”字的撇要穿插,“姐”字的最后一横要穿插到女字旁的下面;
(4)四看位置:注意“捉”字中“足”的竖压在竖中线,撇在十字路口起笔;“姐”字右边部分的“且”的竖紧贴竖中线。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注意提醒学生书写坐姿。
六、作业布置,练习巩固
把《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或家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