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虫》说课稿
一、说课例:
《小毛虫》这节课是在小学语文千人万课中作为示范课进行展示的,这节课是全国跨省市汉字教学观摩课堂特等奖,执教者张向华是原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语文教研员,现为北大青鸟同文青岛校区小学部校长。全国高等教育学会专业委员会字理教学研究会理事,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学生部首图解字典》的副主编。主持编写了《字说字画》《识字中的有趣游戏》等著作。2003年参与课题《字理为本 多元识字 促进阅读》的研究,探索“字理为本 多元识字”的教学策略。二年级第七单元中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求学生借助提示讲故事,而孩子们讲故事的能力欠缺,使我不知所措,张老师这节课重点就在教学生讲故事的方法,是我受益匪浅,所以我选用了这节课。
二、说教材:
《小毛虫》是语文二年级(下)第七单元中的一课,是意大利的著名艺术家达·芬奇写的。课文讲述了一只小毛虫从结茧到破茧羽化的过程,充满了人文气和童趣重趣。课文共有七个自然段,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结构清晰。课文巧妙地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角色形象。一开篇就将“趴”着的小毛虫和“唱、跳、跑、飞”的大小昆虫进行对比,表现了小毛虫的貌不惊人,突出了小毛虫的笨拙。最后一个自然段,用欣喜的笔调描写小毛虫破茧而出后的“灵巧、轻盈”,这又与第2自然段中“笨拙”的小毛虫形象形成反差,突出了小毛虫的变化。这些鲜明的对比,使故事情节变得更加生动。文中两处独自式的心理描写,含义深刻,突显文章主旨,也让小毛虫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
本文语言质朴自然,描写生动细致。如,“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浅白易懂,充满童趣。又如,“它愉快地舞动了一下双翅,如绒毛一般,从叶子上飘然而起”,画面生动,极具美感。另外,文中大量运用四字词语,如,“生机勃勃、与世隔绝、悲观失望、色彩斑斓、笨手笨脚”,或形容情态,或描摹外形,或表现心理,或刻画动作,用词准确,语言丰富。
课文配有三幅色彩艳丽的插图。第一幅图中,小毛虫趴在叶片上探头探脑,好奇地打量着周围一切。蚂蚁、瓢虫、蜜蜂等昆虫开心唱跳、欢快飞舞。第二幅图中,小毛虫织成茧屋把自己裹了进去。第三幅图描绘了小毛虫羽化后翩然而飞的画面。三幅插图形象地呈现了小毛虫从结茧到羽化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讲述故事。
三、说学情:
首先经过了一年的语文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童话故事对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关于“改变”的话题,对二年级学生而言理解较难,但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故事中体会蕴含的道理,这就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词语的理解方面,通过近两年的学习,孩子们已经初步认识到理解词语有很多方法,联系上下文是最常见的方法。本课继续贯彻课标要求,多方面训练孩子理解词语,掌握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并在反复运用中,真正达到理解运用并重。最后部编教材—直在渗透有关“借助提示讲故事”的训练,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进行了有意识的安排,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讲故事容易出现偏题、遗漏的现象,因此低年级学生需要在提示的作用下完整的讲故事。
四、说目标:
新课程标准倡导“以人为本,主动发展”的教学思想,即教学中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学会主动学习以满足其终身发展的需求。为此,本课时教学,设计以下教学目标:能运用边读边思,抓住关键词句的方法讲述课文。理解“生机勃勃、挪动、笨拙”等词语。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万事万物都有规律。
五、说重难点:
二年级(下)的教学重心应完成从识字向阅读的过渡,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提示讲故事,而《小毛虫》作为最后一篇课文,在谋篇布局上应该是升华主题,综合应用方法的作用,所以教学重点是借助提示说说小毛虫的变化过程,并能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讲述故事。学生们对于生涩的道理往往理解不深入,所以难点是通过了解小毛虫的经历,结合上下文,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的道理。
六、说教学策略:
1.在对比中体会,以比促思。
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对比中了解小毛虫的可怜,同时引导学生先说说对小毛虫给你的感觉,学生们对小毛虫感受不同,这是他们生活经验和个性的使然,对于他们的看法,我全盘接受,符合学生的心里理特点。学习完课文后再次抛出同样的问题,同学们小毛虫有了新的认识。同学们对小毛虫的看法从起初的从外表判断到学习课文后对小毛虫精神的赞扬,这种情感上的对比,让学生领会课文的思想。
2.搭建支架,学习方法
讲故事是这一单元的重点,这一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学会讲故事的新方法——利用关键词讲述。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我指导学生学习圈画关键词,第二部分的内容放手小组讨论让学生利用教授的方法自己圈画,从而进行迁移,做到授人以渔。
3、多种形式,主动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的支撑下,我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想象,训练学生从朗读中自己感悟课文的真谛,以学生为主体,变"教教材"为"用教材",灵活运用课件及课文插图,灵活运用课文,我注重的是追求获取知识的过程,和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发展。
七、说过程:
1.谈话导入,引导学生说一说讲故事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说说对毛毛虫的感觉,从而引出课文中的毛毛虫,设置悬念。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给出朗读要求,读通读顺课文的前提下,自己思考快问问奖励一件什么事,了解毛毛虫的经历,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文章脉络,对课文整体有感知。并把毛毛虫的的成长过程划分为两个部分。
3.研读课文,学用方法。学生了解课文脉络之后,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部分的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毛毛虫的可怜,体会毛毛虫的笨拙,继而了解他的做法、想法以及最后的结果,结合插图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从而引导学生找到讲故事的工具可以通过小毛虫的样子、想法、做法以及结果讲述第一部分内容。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找第二部分的关键词为讲述故事搭好支架。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学生会更加容易接受,最后学会了用关键词讲故事这种方法。
4.总结全文,生交谈现在对小毛虫新的认识,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欲望,以一首小诗结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八、说板书:
本单元围绕借助提示讲故事,这一课我想让学生能学会借助关键词讲故事,把故事将完整,讲生动,设计通过小毛虫样子、想法、做法以及结果这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会提取关键词,通过这些关键词与语学会讲故事,并把书中优美生动的词语提取出来理解,在讲故事时争取结构完整、语言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