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誊写(yù) 挣钱(zhènɡ) B.龟裂(ɡuī) 客栈(zhàn)
C.偏僻(pì) 铁钉(dīnɡ) D.歧途(zhī) 糊灯笼(hū)
2.下列词语中书写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断言 鼓舞 把握 一如既往
B.灵感 修改 严厉 得意扬扬
C.精彩 赞赏 紧张 迫不极待
D.自豪 期待 幸运 满怀信心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的作文水平进步了。
B.我们必须仔细检查并认真改正作业中的错误。
C.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增加了友谊
D.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4.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与“我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中省略号的用法相同的是( )
A.我们齐声朗诵起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我……要钱……
C.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
D.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5.理解句子,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
父亲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
A.被加上不应有的罪名
B.给人加恶名
C.不值得,吃亏
D.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6.读句子,体会其所蕴含的感情,选择正确的选项。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
A.这段含着母亲对“我”写诗的赞美之情。
B.这含着母亲因为有“我”这样的一个儿子自豪的情感。
C.这段含着母亲对“我”的鼓励、期望与的爱意。
7.关于说明性文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说明性文章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
B.说明性文章为了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清楚明白,往往会使用比喻、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C.说明性文章通常抓住事物鲜明的特点进行具体说明,使我们清楚的了解事物。
二、信息匹配
8.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挺:①笔直。②撑直或凸出。③副词,很。④量词,用于机枪。
(1)江老师穿着笔挺的西装走上讲台。( )
(2)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
9.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音。
(1)你得(děi dé)把心得(děi dé)体会写具体。
(2)爸爸说,沙漠里可没有塞(sāi sài sè)车,我们可以尽情领略美丽的塞(sāi sài sè)外风光。
10.选词填空。
鼓舞 鼓励
(1)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 )。
(2)在爱的( )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姿态 状态
(3)母亲说完,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 )。
(4)柱花树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 )。
11.根据材料,选择下面的观点。
A.包办的爱 B.陪伴的爱 C.鼓励的爱 D.苛刻的爱
(1)陈浩的爸爸晚上经常和他一起下象棋,周末还带他出去看电影或爬山。( )
(2)李刚的学习成绩忽高忽低,他考得不好时,爸爸就会训斥他。训斥完,爸爸又总是说:“我爱你,才这么严格地要求你。”( )
(3)王小雅的妈妈对她的关心无微不至,每天帮她收拾房间、整理书包,还陪她写作业。有一次,妈妈连续几天不在家,王小雅不是忘了带文具盒,就是忘了带作业本,自己的房间也是乱七八糟的。( )
(4)小东对什么东西都非常好奇。有一天,他把家里的电话机拆了,却装不好了。爸爸知道后,没有批评他,而是亲切地说:“既然你能拆开,就一定能装起来。”在爸爸的鼓励下,他终于把电话机装好了。( )
12.判断下面的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将字母序号填在括号里
A:动作 B:语言 C:心理 D:神态
(1)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 )
(2)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 )
13.选出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
A.递进 B.解释说明 C.转折 D.声音延长
(1)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 )
(2)“妈——妈——”( )
(3)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①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②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14.母亲旁边那个女人对母亲说的话,是对母亲的( )
A.赞扬 B.批评 C.鼓励 D.讥讽
15.选文对母亲的描写方法有( )(多选)
A.外貌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语言描写
16.读画“ ”的句子,选一选。句①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 )的母亲;句②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 )的母亲。
A.勤劳能干 B.通情达理 C.生活拮据 D.和蔼可亲
课外阅读。
父亲的爱
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我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次我偷了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我在运动场荡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爹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里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①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我翻阅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我记得妈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后,妈跑过来扶我,爸却挥手要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再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②他只是微笑。
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支票以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没有我在草坪上踢足球了,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听。”
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他只是大声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了?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17.把“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和“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两句中的“表达”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画线句子①的语言描写,表达了爹当时___________的心情,反映了他对“我”的关心与疼爱。画线句子②的神态描写反映了爹对“我”自己能骑车的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的题目是“父亲的爱”,为什么作者写了很多母爱的表现呢?( )
A.因为作者从来没有感受到父爱,只感受到了母爱。
B.因为作者是以母爱的表现作对比,更鲜明地表现父爱的特点。
C.因为母爱比父爱更加深厚,更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D.因为母爱与父爱是联系在一起的,写父爱必须写母爱。
20.通过阅读文章,你觉得文中父亲的爱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你的家里,爸爸妈妈的爱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呢?举例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22.习作展示。
请选择下面的一个题目,完成习作。
题目一:____________,我想对你说
你想对谁倾诉?想要说些什么?把你的心里话写下来吧。注意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题目二:____________伴我成长
是什么伴你成长呢?请你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参考答案:
1.C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本题中读音完全正确的是C项。
A项:誊写yù——téng
B项:龟裂ɡuī——jūn
D项:歧途zhī——qí 糊灯笼hū——hú
2.C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C项迫不极待——迫不及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3.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首先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其中要注意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A项,搭配不当,把“进步”改为“提高”;
B项,正确。
C项,本句用词不当,把“增加”改为“增进”;
D项,语序混乱,因为两个新旧社会表示,新社会、旧社会都有两个,所以要调换位置。改为:新旧两个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4.C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省略号表示行文的省略或说话断断续续。被省略的语言单位可长可短,可以是字、词、短语、句子、诗行以至若干个段落。(1)引文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2)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3)说话断断续续,可以用省略号标示;(4)表示静默或思考。
“我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中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列举的省略。
A项:我们齐声朗诵起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的省略符号表示引文的省略。
B项:“我……要钱……”中的省略符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C项:“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列举的省略。
D项:“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中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静默或思考。
5.C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学生首先要知道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句子进行分析词语的具体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父亲自己是一分不值得花的钱也不肯花。
冤枉:不值得,吃亏。
6.C
【详解】考查体会句子蕴含的思想感情。
通过“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可知这饱含了母亲对“我”期望,通过“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两个感叹句可知母亲对“我”的鼓励,体现了母亲对“我”的爱。
7.B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说明性文章。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B说明性文章为了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清楚明白,往往会使用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
“比喻”是修辞手法,不是说明方法。
8. ① ③
【详解】本题考查对多义字意思的辨析。
(1)句子意思是江老师穿的西装很平整挺括。所以句中“挺”是“笔直”的意思。
(2)句子意思是我们当妈的看到孩子喜欢看书,很高兴。所以句中“挺”是“很”的意思。
9.(1)děi√ dé√
(2)sāi√ sài√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字音。
(1)得把:děi,助动词,需要。
心得:dé,在工作和学习等活动中体验或领会到知识、技术、思想认识等。
还读“de”,组词:认得、免得、显得等。
(2)塞车:sāi,交通被车辆堵塞。
塞外:sài,指长城以北地区。
还读“sè”,组词:阻塞、梗塞、填塞、语塞等。
10. 鼓励 鼓舞 状态 姿态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鼓舞,意思是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兴奋、振作。
鼓励,意思是激发;勉励;也指振作精神。
姿态,指容貌神态,样子,风格,气度等。
状态,(名)表现出来的样子。
(1)对于孩子写的第一首诗,需要鼓励。故选:鼓励。
(2)结合句意,可知是在爱的鼓舞之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故选:鼓舞。
(3)形容母亲的忙碌状态,故选:状态。
(4)形容树木的样子,故选:姿态。
11. B D A C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选观点的能力。
爸爸妈妈无疑是最爱我们的人,但由于他们自身的年龄、文化程度、生活环境和人生态度等千差万别,他们表达爱的方式也就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有严厉的父母,有娇惯孩子的父母,有宽容的父母。实际上,无论哪种类型的父母,从本质上都是爱我们的,不过由于他们的性格和想法不同,才会对我们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教育方式。
(1)爸爸和孩子经常做同样的事情,一起下象棋,一起看电影或爬山,这是父母陪伴的爱。
(2)李刚的爸爸虽然很爱李强,但是对李刚缺少理解,当孩子考得不好时就简单粗暴地训斥,训斥后又表达爱意,这是苛刻的爱。
(3)王小雅的妈妈和很疼爱孩子,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但是这是一种溺爱,造成了孩子缺乏自理自立的能力,这是包办的爱。
(4)小东虽然做了错时,但是爸爸却没有批评他,而是鼓励他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这是鼓励的爱。
12. A D
【详解】本题考查对描写方法的辨析。
(1)结合“掏衣兜”“掏出”“数着”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故选:A.
(2)结合“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可知,运用了神态描写。故选:D。
13. B D 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破折号作用的掌握。
(1)“《青年近卫军》”是对“一本长篇小说”的解释说明。故句子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2)“妈——”表示声音的延长。故句子中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3)“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是对鞋子的大程度递进,故句子中的破折号表示递进。
14.B 15.BD 16. C B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阅读句子“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可知,母亲旁边那个女人对母亲说的话,是对母亲的劝阻和批评。故选B。
15.本题考查了对描写方法的辨析。
阅读句子“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可知,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阅读句子“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可知,这句话是对母亲的语言描写,通过母亲的话,可以看出母亲虽然穷苦,可是十分支持孩子读书。故选BD。
16.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阅读句子“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可知,这个描写了母亲掏钱时的细节,说明了挣钱的不易,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生活拮据的母亲。故选C;
阅读句子“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可知,这个句子写出了母亲对“我”读书这件事无条件支持。由此可以体会到母亲的爱子情深、深明大义、通情达理。故选B。
17.不行,因为去掉“表达”就成了“爹不懂得怎样爱和“爹完全不知道怎样爱”与文章的主旨不符。 18. 急切与不满 鼓励与赞赏 19.B 20.爸爸的爱具有深沉、理智、充满希望的特点。 21.在我的家里,妈妈爱我的表现是为我做我喜爱的饭菜,关心我的身体健康,而爸爸的爱则是在我犯错误时严厉教育。
【解析】17.本题考查分析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这篇短文用对比的形式,写了父亲和母亲对待“我”的几件小事,衬托出父爱理智、深沉、充满希望的特点。
去掉词语可不可以,要结合原句的意思和去掉之后的语句意思分析,如果影响语句的含义,那是不能去掉的。
结合“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我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可知不能去掉,作者并非否定父亲完全不懂得表达,而是表达的方式不同,去掉“表达”就成了“爹不懂得怎样爱和“爹完全不知道怎样爱”与文章的主旨不符。
18.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物描写的分析。
学生结合相关的语言去分析爹的心情即可。从划线语句①“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可知是语言描写,可以看出爹当时的急切和不满;从划线语句②“于是我马上再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②他只是微笑”可以看出爹对我自己能骑车的鼓励和赞赏。
19.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这篇短文用对比的形式,写了父亲和母亲对待“我”的几件小事,衬托出父爱理智、深沉、充满希望的特点。
故选B。
2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我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有次我偷了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爹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里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①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再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②他只是微笑”、“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支票以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没有我在草坪上踢足球了,他的草坪长得很美”等语句可以看出父亲的爱的特点是:深沉、理智、充满希望。
21.本题考查的是主观性题目。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出答案即可,要符合实际生活情况和逻辑关系。不要有错别字。
示例:当我做错事时,妈妈会温柔地安慰我,而爸爸只会惩罚我。
22.范文一:
老师,我想对你说
开学那么久了,我也与现在正在看我随笔的屠老师共处了将近两个月。其实说真的,从第一眼见到这位语文老师时就发自内心的感觉到了您的亲切,从心里油然而生一种对您的钦佩感。
您是第一个让我那么喜欢语文课的老师,您是第一个让我那么期待语文课拖堂的老师。上您的课时总是那么开心,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能收获欢乐。接下来,我要将称呼改为“你”,那是因为我希望在这篇随笔里,我们不仅是师生关系,更是要好的朋友,在我们之间将进行一场心与心的交流。前段时间在你的博客里得知你甚至不能教完我们这个学期就要离开了。只能陪我们不足一个学期,这是一件多可惜的事啊!我最害怕的事情是:你走后,就没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屠谖来教我们了;你走后,就不会再有每周末只有三项作业这种好事了;你走后,就不会有一个像你一样不惜牺牲午休时间来让我们默写过关的老师了;你走后,就不会再有一个像你一样在外面出差还要抽空赶回来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了;你走后,就再也不会有像你一样和蔼但却严格要求我们的老师了。虽然与你相处的时间不多,但不知道为什么,我竟对你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依赖感。我害怕每天在学校的时候看不见那个短头发“大肚子”的屠谖了,害怕到了每天必有的语文课时你却不在,害怕有一天你突然离开了,我们却还什么都不知道……屠老师,如果可以不走的话,我一定想尽办法把你留下。可是那是不现实的。那么请你答应一定会回来吧!老师,请你一定要快点回来,一定要兑现承诺,一定不能说话不算话啊!可不能让我们班42位同学在未来这三年的每节语文课上都盼着你,这样我们就不能专心听课了。所以,让我们专心听课的方法就是你快回来给我们上课!
如果你能回来和我们一起同行这三年的话,我将向你保证:未来的语文课我们绝对不惹你生气!我们绝对认真学习把语文成绩提升到最好的境界每次考试都考全年级第一!我们绝对乖乖的每天都让你改到全班的作业一个都不偷懒!不过要是你回不来的话我可不保证我们还有这个动力啊……
范文二:
书籍伴我成长
书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而我很早就拥有这些财富了。
我还在读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就给我订了杂志,当时的我就非常喜欢读书。一本杂志能被我翻来覆去看好几遍,有好几本杂志都被我翻烂了呢。
我所接触的第一本“正规”的书籍是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这是我在小学二年级时读的。当时看的是少儿注音版。这本书被我看了十余遍,我不仅知道全部故事的大概经过,而且还知道有些故事里面的具体细节。举个例子吧,有一次我去诸葛亮的去世地——五丈原旅游,走进一个虚拟的八阵图。那个八阵图里的墙壁上挂着许多三国故事的彩画。其中有一幅《关公刮骨疗毒》。我仔细一看,就说:“这幅画画错了。”大家都围上来问我哪里画错了。我说;‘关公伤的明明是右臂,而这里华佗在治的却是左臂。我妈妈有点不太相信,说:“这个地方应该不会画错的,还是回去查一下《三国演义》再说。”结果,回去查看了《三国演义》之后,果然和我说的一样。这本书至今还是我最喜欢的书。不过, 我已经看原版的了。
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是我所接触的第一本科幻小说。当时这本书是我从小学班级里的“图书角”借来,通过每天晚上的“阅读时间”一点点“啃”完的。这本书极富想象力。当时我在看这本书时,几乎是看上瘾了。小说的结尾留给人们无限的疑问:尼摩艇长最后怎么样了?“鹦鹉螺”号以及其他的艇员最后的命运呢?……我也很想知道这些,看完后还觉得不过瘾。也许凡尔纳早就料到了这一切。这一切的疑问都在《神秘岛》中给了我们解答。
最后,我要给大家说,看书并不只是消遣娱乐,还是一种工作。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我们学会要把书中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和我一起来,拿起你的笔写下读书的感受吧。
【详解】题目一: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审题立意:
本次习作为半命题作文,可以根据自己相对谁说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作时要认真审题,题中让我们说说自己想对爸爸、妈妈、老师……说的心里话。
选材分析:
写作的内容可以是自己做过的、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只要是自己想说的话,都可以写出来。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真实想法。文章可以围绕某件事情,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写作时要围绕想要对某人表达的情感或文章的中心展开行文。
构思指导:
开头:开门见山,直接写出亲诉对象。
正文:通过具体事件写出你心里想要说的话,想要表达的情感。
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表达对所写之人的情感。
题目二: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审题立意:
本题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_伴我快乐成长”为题写一篇习作。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完成习作。可以写“书籍伴我快乐成长”、“朋友伴我快乐成长”等等。
选材分析:
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想想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什么伴你快乐成长,给你影响深刻?选择你最想表达的去写。可以写人、事、物、景等陪伴着你成长。
构思指导:
开头:简单介绍什么伴你成长。
正文:具体写一写是如何伴你成长的,写的过程中要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做到内容具体,过程详实,突出重点。
结尾:在这件事情中的感悟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