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肆虐(nüè) 擎着(qín)
B.铁锹(qiū) 记载(zài)
C.盘踞(jù) 拐杖(zhàng)
2.下列汉字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绕 簸 胁 基 B.簸 胁 基 绕 C.簸 基 绕 胁 D.绕 簸 基 胁
3.下列句子括号里所填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 )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A.因为 而且 因此 B.因为 不但 还 C.不但 还 因此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没有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对偶
5.《夏天里的成长》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样写的( )
A.选择了各种植物作为例子,突出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B.选择了各种动物和植物作为例子,突出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C.选择了各种各样的事物和成长中的“我们”作为例子,让我们感受夏日的生机与活力。
6.“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农民贪恋土地的想法。
B.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农民得到土地的喜悦。
C.表现了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
7.下面这段话的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在当地是一颗备受呵护与珍视的明珠。从史料记载的位置出发,在一片荒地中发现了这处千年前的遗址;隔壁乡村中学的地理老师,正筹划着让学生到考古场做田野调查写论文;原本为考古队开车的驾驶员自发成为守护遗址的文物保护员……
A.考古队驾驶员自发成为守护遗址的文物保护员。
B.在一片荒地中发现了这处千年前的冶铁遗址。
C.地理老师筹划让学生到考古场做田野调查写论文。
D.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在当地备受呵护与珍视。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种物质来说明万物的起源,它们是金,木、水、火、土。
B.人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丰收,这里的“五谷”指稻、麦、黍、菽、稷。
C.唱歌跑调的人常被称为“五音不全”,这里的“五音”指宫、商、角、徵、羽。
D.神话中女娲用五彩石补天,“五彩石”即黄、青、赤、白、蓝五种颜色的石头。
二、填空题
9.看拼音,写词语。
地球,这位hé ǎi kě qīn( )的母亲是wú sī( )的,她kāng kǎi( )地向人类提供各种zī yuán( ),作出伟大的gòng xiàn( )。我们绝不能毫无jié zhì( )地luàn kǎn làn fá( )、随意开采kuàng chǎn( )资源,破坏地球环境。
10.比一比,组一组。
咸( ) 尝( ) 温( )
减( ) 常( ) 湿( )
11.在括号里填写适当的字组成词语。
映入( )( ) 相互( )( ) ( )( )可亲
( )( )璀璨 ( )( )宇宙 不加( )( )
12.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1)活像旱天的鹅,( )见了水( )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2)三黑( )耙地,( )想着: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13.课文内容回顾。
(1)《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以科学小品文的形式,从___________的角度介绍了有关地球的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空间“____________”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__________,______。
(2)课文先从地球的美丽与渺小谈起,激发人们____________的情感,接着指出自然资源有限,而人类又___________,使读者认识到“只有一个_______”,从而得出“____________”这样的结论。
14.填写诗句,完成练习。
A.如今直上银河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千里莺啼绿映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理解古诗常常会用到以下三种方法。以下是小明对诗句的理解。请判断他理解时主要运用以下哪种方法?请把序号写相应的括号里。
①想象画面 ②借助注释 ③联系典故
(1)A句诗人由眼前景,借助牛郎和织女民间传说故事,联想到黄河与天河相通,进一步表达了诗人逆流而上,直冲云霄的豪迈气概。( )
(2)读着B句,在小明眼前仿佛看到江南处处莺啼阵阵,绿树掩映着红花,依山傍水的村庄,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丰富多彩江南春画卷尽在眼前。( )
(3)C项后半句中“排闼”一词,根据课后注释可知是“推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诗句的意思是说两座青山仿佛推开屋门把翠绿色送到眼前。( )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
只有一个地球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5.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纹痕(wén wěn) 遨游(áo ào)
16.地球宇航员眼中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________________。
18.看过文段内容后,你对地球母亲有什么想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一位植树老人的心愿
1984年,刘道乾带着妻子、孩子,来到这片白碱滩开荒植树。
如今,经他改良的土地有200多亩,除了生产用地,他都栽上了树。当年种下的小树苗,已长成顶天立地、郁郁葱葱的大树。他绿化了大片白碱滩,造出了一个新林场。
“我们刚来的时候,碱滩上光秃秃的,没有几棵树,荒凉得很。现在条件好了、生活好了,我要让这片荒滩都绿起来。”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刘道乾踏上了漫漫的植树之路。没有树苗,他和老伴省吃俭用,把退休工资的绝大部分拿出来买树苗。白碱滩上缺水,树苗极易枯死。为了提高成活率,刘道乾一遍遍地给树苗浇水。有一年林场旱情严重,为了抗旱,刘道乾又投资打了两眼机井,其中还跟女儿借了3000元。为了种树,他已累计投入资金6万余元。
“种树好处太多了,既能绿化碱滩、防风固沙,又可以活动筋骨、锻炼身体。你看我72岁了,耳不聋,眼不花,这都是种树的结果。有生之年,我还会继续种下去,有一天我不在了,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荫。”刘道乾自豪地说。
临别前,我们问老人种了这么多年树,特别爱种什么树。刘道乾爽朗地笑着说:“我就爱种‘钻天杨’,正直、挺拔、好看,有精气神儿,看着就像咱兵团人。”
19.刘道乾认为种树有什么好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从“改良的土地有200多亩”“累计投入资金6万余元”这两组数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选文中哪一句表明了主要观点?用“﹏﹏”在文中画出来。
四、书面表达
23.习作园地
只要你仔细观察,用心思考,这个世界能给你启示的事物或是现象实在太多了,请以“ 的启示”为题写一篇450字以上的作文。
参考答案:
1.C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本题中读音完全正确的是C项。
A项:擎着qín——qíng
B项:铁锹qiū——qiāo 记载zài——zǎi
2.C
【详解】本题考查音序。
绕:rào。簸:bò。胁:xié。基:jī。
26个音序顺序:A a 、 B b 、 C c 、D d、 E e、 F f、G g、H h、 I I、J j、K k、L l、 M m、 N n、O o、 P p、Q q、 R r、 S s、T t、U u、 V v、W w、X x、 Y y、 Z z。
因此正确的应该是簸:bò;基:jī;绕:rào;胁:xié。故选C。
3.B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是“使它们不能再生”和“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的原因,第一个分句与后两个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所以第一空填“因为”。“使它们不能再生”比“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产生的后果更严重,所以是递进关系,结合句意及语境分析可知,本题应填写“不但……还……”。
综上所述,答案选B。
4.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修辞手法的分析和理解。
本题中“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对偶、拟人。其中拟人的手法运用得最好。这句诗的意思是,一条流水护着田将丛绿缠绕如带,两山排列矗立把碧清的翠色送来。“一水护田”加以“绕”字,正见到那小溪曲折生姿,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这恰像一位母亲双手护着小孩的情景。”
5.C
【详解】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课文《夏天里的成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熟悉的事物在夏天里是如何生长的,从而让我们感悟到青少年时期的重要性,启迪我们要珍惜美好时光,健康地、有力量地成长。课文是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来写的。
A项错误,作者还从动物、山水、铁轨、马路和人等几个方面来简述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B项错误,作者还从山水、铁轨、马路和人等几个方面来简述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6.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句子原句为: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这两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农民对土地的喜爱比作旱天的鹅对水的喜爱。表现了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因此AB选项说法错误。
7.D
【详解】本题考查了概括段意或层意。
要想概括好一段文章的段意,首先要对文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读懂这段话的内容,抓住要点进行概括。
本段文字通过三个小事例说明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在当地是一颗备受呵护与珍视的明珠。D选项正确。
8.D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外知识的积累与搜集。
A、B、C说法正确。
D.有误,五彩石即:黄、青、赤、白、黑。
9. 和蔼可亲 无私 慷慨 资源 贡献 节制 乱砍滥伐 矿产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蔼、私、慷、慨、献、滥”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0. 咸菜 品尝 温暖 减少 常年 湿润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
形近字的特点:1.笔画相同,位置不同。2.字形相近,笔形不同。3.字形相近,偏旁不同。4.字形相近,笔画不同。5.字形相近,读音相同。6.字形相近,读音不同。7.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咸”和“减”,字音不同,字形相似,字义不同。
“咸”1.全;都。 2.姓。3.像盐的味道。可组词:咸淡、咸与维新、阮咸、咸盐、咸水湖、咸菜等。
“减”从氵(水)从咸。1.从总体或某个数量中去掉一部分。 2.降低;衰退。可组词:削减、偷工减料、减免、裁减、减色、减弱等。
“尝”和“常”,字音相同,都读(cháng)字义不同。
“尝”:1.辨别滋味:尝食、尝新(吃新收获的谷物或应时的果品)。2.试,试探。3.经历。4.曾经。可组词:品尝、尝试、浅尝辄止、未尝、何尝、尝新等。
“常”:1.长久,经久不变。2.时时,不只一次。3.普通的,一般的。4.姓。
可组词:往常、常识、正常、日常、常常、经常等。
“温”和“湿”,字音不同,字形相似,偏旁不同,字义不同。
“温”读作wēn。1.不冷不热;暖。 2.温度。 3.稍微加热。 4.复习。 5.性情平和。 6.同“瘟”。可组词:温室、温饱、温和、保温、体温、温度等。
“湿”读作shī。沾了水的或显出含水分多的(跟“干”相对)。可组词:湿润、湿地、湿季、风湿病、风湿等。
11. 眼 帘 交 错 和 蔼 群 星 茫 茫 节 制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
映入眼帘:某物进入视线之内。
相互交错:相互交叉错杂的。
和蔼可亲: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群星璀璨:天上的繁星闪烁发光、光彩夺目。
茫茫宇宙:指无边无际的空间。
不加节制:为所欲为,没有约束。
12. 一 就 一边 一边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关联词的运用能力。
“关联词填空”学习方法:第一步:熟记8种类型的名称、前半句与后半句的关系以及这个名称相对应的8种关联词。(至少背一个例句,例句背得越多越好。)
第二步:能够准确地辨别出一个句子的前半句话与后半句话的关系。依据背的关联词,选择最恰当的关联词。
(1)“见了水”和“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是条件关系,故用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一……就……;
(2)“耙地”和“想着”之间表示并列关系,故用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一边……一边……。
13. 人类生存 只有一个地球 珍惜资源 保护地球 保护地球 无法移居其他星球 地球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详解】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1)《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以科学小品文的形式,讲的是地球是渺小的,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科学家已经证明了目前地球是适合人类生活的唯一星球,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精心保护地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
(2)《只有一个地球》第一段(1-2)讲地球很小,地球上可供人类活动的范围更小,激发人们保护地球的情感,第二段(3-4)讲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有限,有些资源已遭到人类的破坏。第三段(5-7)讲在宇宙之中,可供人类生存的星球是地球,使读者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第四段(8-9)讲宇航员的感叹,呼吁人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
14. 同到牵牛织女家 水村山郭酒旗风 一水护田将绿绕 ③ ① ②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识记和理解诗句的方法。
诗词的默写,要注意在体会诗词的含义的基础上,加强背诵,增加知识积累,并能正确书写。
A.本句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原诗: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B.本句出自唐代杜牧的《江南春》。原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C.本句出自宋代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原诗: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整个诗写的是清新、娴静的生活。将一个“扫”字重新解释,让它成为“描画”,成为富有动感与美感的比喻,较之扫院子,诗的张力就大多了。
(1)结合“联想到黄河与天河相通,进一步表达了诗人逆流而上,直冲云霄的豪迈气概。”可知,本句运用了联系典故的理解方法。
(2)结合“仿佛看到”可知,运用了想象画面的理解方法。
(3)结合“排闼”一词,根据课后注释可知是“推开”的意思可知,本句是通过借助注释来理解诗句的。
15.wén áo 16.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17. 作比较 列数字 地球的渺小 18.我想对地球母亲说:“地球母亲,你这么美丽、这么脆弱,我们应该精心保护你。”
【分析】15.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识记。
纹:wén丝织物的文理,物件的文理:纹理。吻痕。
遨:áo游逛:遨戏。遨游。
16.考查了句子的理解。
结合句子,是一个上面有蓝色和白色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的晶莹球体。可知。地球在宇航员眼中的样子是: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17.本题主要考查对说明方法的理解。
从“同茫茫宇宙相比,球是渺小的”可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从“6400千米”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共同说明了地球的渺小。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本题无统一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可以从保护地球出发,以后应该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方面来写做法来写。我们以后应该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19.既能绿化碱滩、防风固沙,又可以活动筋骨、锻炼身体。 20.刘道乾在植树造林方面投入了很多,种了很多的树,而且改良了大量土地,为改造白碱滩立下了汗马功劳。 21.刘道乾也有“钻天杨”的这种精神品质,为了改造白碱滩,他不辞劳苦,坚持种树,内心正直,乐观向上。 22.有一天我不在了,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荫。
【分析】19.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文中具体内容分析作答。
从“种树好处太多了,既能绿化碱滩、防风固沙,又可以活动筋骨、锻炼身体。”可知,刘道乾认为种树的好处是:既能绿化碱滩、防风固沙,又可以活动筋骨、锻炼身体。据此作答。
2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要想准确的理解文章的内容,需要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抓住重点的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分析,最后再回归整体的感知,如此文章的内容就能很好的理解。
结合文中句子“如今,经他改良的土地有200多亩,除了生产用地,他都栽上了树。……他绿化了大片白碱滩,造出了一个新林场”与“为了种树,他已累计投入资金6万余元”,从“改良的土地有200多亩”“累计投入资金6万余元”这两组数字,可以知道到刘道乾在植树造林方面投入了很多,种了很多的树。还绿化了大片白碱滩,造出了一个新林场。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21.本题考查了学生理解句子意思的能力。理解句子,要领会句子中的内容要点,概括出句子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注意辨析句子的含义,做此题,要多揣摩。仔细思考,加以分析。解答时主要是抓句子里面的一些关键词,通过这些关键词结合的中心意思来理解句子。
通过阅读文章可知,本文写了刘道乾老人为了改造白碱滩,他不辞辛苦,几十年如一日地种树,赞扬了他内心正直、乐观向上的精神。故结合画线句子“我就爱种‘钻天杨’,正直、挺拔、好看,有精气神儿,看着就像咱兵团人”不难体会到,刘道乾老人也有“钻天杨”的这种精神品质,为了改造白碱滩,他不辞辛苦,几十年如一日地种树,他的正直、乐观向上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22.本题考查学生寻找关键句子能力。解答此题时需要掌握文章整体大意,再按照要求寻找出相关句子作答。
文中主要讲述了刘道乾老人为了改造白碱滩,不辞辛苦,几十年如一日地种树,他认为种树既能绿化碱滩、防风固沙,又可以活动筋骨、锻炼身体,最主要是在将来的一天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荫。故本文句子“有一天我不在了,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荫”表明了主要观点,按照要求用波浪线画出来即可。
23.范文:
一件事的启示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鸡蛋的壳很薄,一捏就破,其实,事实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呢!不信?那请你往下面看看吧!
爸爸带我去新华书店里买了一本书,名字叫《世界奇妙》。我一回家便翻开书仔细的看着,突然看到了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大力士能瞬间把一块大砖头锤成粉沫,有一个人让大力士捏鸡蛋,可大力士怎么捏也捏不破。“我看了半信半疑,犹豫再三,觉得猜测不如直接做次实验,决定找个机会试一试。
皇天不负有心人,这机会终于来了。一天,爸爸买回一袋鸡蛋,我便向妈妈请求给我一个鸡蛋,做一个小实验。妈妈不假思索地给了我。我左思右想:难道,这其中有一些奥妙?算了,先做实验吧!
我拿来一个碗,接在鸡蛋下,为的是防止蛋壳捏破后蛋液撒一地。接着我把鸡蛋放在手里,这时,我的心像藏了一只小兔子,”咚咚“直跳。算了,不管了!我一闭眼,双手用力一捏,令人吃惊的是,想象中的蛋清、蛋黄并没有流出,就连清脆的蛋壳破裂的声音都没有出现。这令我疑惑不解,准备再做一次实验。
我又把鸡蛋放在手上,然后咬起牙,使出浑身解数用手拼命的捏,可鸡蛋还是毫发未损,纹丝不动。这让我又烦恼又吃惊。看来只能去问爸爸了,爸爸听了我的话,笑着答道:”这其实是一个科学原理,鸡蛋壳虽然很薄,但它是一个椭圆形的,当你去捏它,它就把你使出的力量均匀地分布在鸡蛋各个地方,所以它能承受很大的力量。一些薄壳形的建筑物就是运用这个原理形成的呀!“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只有多做科学实验,多学知识,才能造福人类。
【详解】本次习作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 的启示”为题,写一篇习作。要写清楚是什么事、什么人、什么话,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刻画人物,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及积累的好词佳句将作文写具体、生动,紧扣“启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