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桥高中上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 30 分)
1.下列大气环流图中,正确的是( )
6.图中所示 A、B、C 分别为(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完
成 7~8 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读下图,据此完成 2~3 题。
7.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晚的是( )
A.爬行类 B.鸟类 C.两栖类 D.鱼类
2.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 8.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A.古生代 B.中生代 C.元古宙 D.新生代
9.大气中臭氧含量虽少但却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原因是( )
3.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起主要作用的是 ( )
A.臭氧能吸收紫外线 B.臭氧能吸收红外线
A.① B.② C.③ D.④
C.臭氧能调节地表温度 D.臭氧能吸收可见光
某同学利用太阳光学望远镜观测到黑子后绘制的黑子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 4~5 题。
10.下列选项中 A、B、C、D 位于同一纬度,其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4.该同学在望远镜中看到的是太阳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内部
5.太阳活动可能的影响有( )
①地球上发生磁暴 ②部分地区的无线电通信受到影响 ③信鸽迷失方向 ④火山喷发
A. B. C. D.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下图为干洁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示意图。读图,完成 11~12 题。
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完成 6 题。
16.读热力环流图,回答问题。(10 分)
11.下列与干洁空气共同组成低层大气的有( )
(1) ①、④两地中受热的是 ,空气 ;冷却的是 ,空气 。
①水汽 ②氧气 ③杂质 ④紫外线
(2)图中①、④点,气压高的是 ,气压低的是 。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3)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①、④两地中代表城区的是 。
12.图中 A、B 分别表示( )
(4)若图中④处为海洋, ①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 (填“白天”或“夜间”)。
A.氧气、臭氧 B.氮气、氧气 C.氮气、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臭氧
(5) ①、④两地中多阴雨天气的是 ,多晴朗天气的是 。
李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了一幅热力环流示意图(如下图,a、b 表示等压面)。读图完成 13~14
17.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 分)
题。
13.选项中各地气温最高的点是( )
(图 A)
A.① B.② C.③ D.④
14.①②③⑤⑥四处气压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⑥>①>②>③ B.②>⑤>①>⑥
C.②>⑤>⑥>① D.②>⑥>③>①
15.我国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分布地区是( )
A. 黄土高原 B. 云贵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 华北平原 (图 B)
二、综合题:(70 分) (1)图 A 中丁→甲→丙→丁过程属于________循环。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是什么
(2) 图 A 中丙图中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 (2)B 层空气以____运动为主。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层(填字母),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____
(3) 图 A 中,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水循环的______(填字母)环节。人类可 层(填字母)。
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 (3)在图 N 中,如果 A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使____(填数字)增强,由此产生的全球
需求。 性环境问题是____ 。
(4)写出图 B 中各序号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4)图 P 中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____处;若图 P 表示海滨地区晴热白天的热力环流图,则甲
① ;⑤ ;⑦ ;⑧ 。 地为____(海洋或陆地);若图 P 表示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乙地为____(城市或郊区);
(5)图 B 中由②和③组成的水循环叫 。 若图 P 表示中纬度某平原地区,则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_。
(6)图 B 中区域的城市发展较快,近年来内涝严重。试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城市内涝发生的原因。 19.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 分)
18.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M”和“大气受热过程简图 N”,“某地的气压状况图 P”,图 P
是图 M中 A层的某地,该地位于北半球,完成下面小题。(11 分)
(1)①表示__________辐射,②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__________辐射,③表示__________辐射,
④表示__________辐射。
(2)北京市郊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香蕉、木瓜等南方水果。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
______(填图中数字),大气温度升高,同时______(填图中数字)增强,_________作用增强,满
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
20.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 分)
(1)图中 C 表示的天体位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填天体名称),D表示的天体名称
(1)对流层气温变化特点____ ,原因是____ 。
是_______ __。 颗粒逐渐 。(填“增大”或“减小”)
(2)图中 E 字母所表示的行星,从结构特征来看属于_______行星。 (2)请说出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具有_______性、________性、_______性等共同特征,说明地球是太
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3)沙漠景观的扩张蔓延产生的危害有哪些?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什么?
21.下图为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5分) 23. 读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图,完成下列小题。(11 分)
(1)图中字母 A 表示 波,字母 C 为 ,界面②为 。
(2)请根据图中信息描述 A 波、B 波在界面②的变化情况 。
(1) 图中字母 A、B、C 中代表海水温度的是____,代表海水盐度的是____,代表海水密度的是
(3)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中, 是熔融状态。
____。
22.下图为三种不同的地貌景观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5 分)
(2) 全球海水温度水平分布规律大致是____,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全球海水盐度水平分布
规律大致是____。
(3) C 线中数值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出现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____,在北纬 60 度比南纬 60 附近低
的原因是____。
(4) B 线中数值在北纬 60 度比南纬 60 附近____(高或低)。
(5)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为 ,简述该海域成为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的原因。
(1)冲积扇一般分布在河流出山口处,体现流水的 作用。河流从山口处流出沉积物英桥高中上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C A C D B B A D D B C C B
16.答案:(1) ① 上升 ④ 下沉
(2) ④ ①
(3) ①
(4)白天
(5)① ④
17.答案:
(1)海陆间; 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促使地球各圈层及陆地海洋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输送和转换:塑造地表形态等。
(2)流水沉积作用
(3)c; 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
(4)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下渗; 蒸腾
(5)海上内循环
(6)硬化地表增多,植被减少,城市地表水下渗减少,容易积水内涝;许多城市地势低洼,排水系统不完善,地表径流的速度慢,容易积水内涝等。
18.(1) 随海拔升高温度降低; 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
(2) 平流; B; A
(3) ③ ; 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
(4) 乙; 海洋; 城市; 西北风
19.答案:
(1)太阳;大气;地面长波;大气逆
(2)③;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
20.答案:
(1)火星; 木星 ; 天王星
(2)类地
(3)同向; 近圆; 共面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5)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上具有适宜的温度
21.答案:
(1)横; 地壳; 古登堡
A横波消失, B波明显减速
外核
22.答案:
(1)堆积; 减少
当河流挟带着大量泥沙进入海洋时,河流入海口处地势平坦,水流变缓,加之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沙漠蔓延过程中,往往会破坏建筑物,降低土壤肥力,掩埋房屋、农田、道路等,使当地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严重时还会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答案:(1) A; C; B
(2)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 太阳辐射; 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
(3) 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 陆地径流汇入
(4) 低
(5)红海; 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而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红海两岸是干燥的沙漠地区,几乎没有陆地淡水注入;红海海域较封闭,与低盐度的海水交换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