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0.2《师说》课件(共6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0.2《师说》课件(共6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5 18:2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8张PPT)
老师,在你心里是什么位置?
现在的人是怎么看待
老师这个职业的?
“尊师重道”是儒家的思想主张,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在魏晋时期到唐朝中期,却兴起了“耻学于师”的社会风尚。面对这样的时代问题,韩愈站了出来,以笔墨来讨伐这个时代的错误。让我们一起走进《师说》。
导入
师说
韩愈
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篇论述有关教师的不朽之作。
韩愈
二、韩愈与“古文运动”及背景
1、韩愈(768年~ 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 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明人将韩愈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
三个要点
②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③“韩潮苏海” 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韩山 韩水 韩渠 昌黎路 昌黎学校 韩山师范学院
——潮州
李渊父子虽然得了天下,大唐河山也没有听说哪山哪河易姓为李,倒是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蛮夷之地施政八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历朝历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
——梁衡
韩愈为潮州百姓做的四件事:
1. 解放奴婢,禁止买卖人口;
2. 兴修水利,凿井修渠;
3. 兴办学校,开发教育;
4. 祭杀鳄鱼,安顿百姓。
《韩愈被贬,潮州受益——可笑的历史》
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体,一般陈述自己对某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先议后叙。
《马说》、《捕蛇者说》、《爱莲说》。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与“论”相比较,“说”较偏重于说明,而且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内容、写法和风格较为灵活多样。
“说”古文为陈述和解说,即“解说……的道理”之意。“师说”的意思应为“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句读( ) 或不焉( )
经传( ) 传道( )
老聃( ) 苌弘( )
蟠( ) 近谀( )
dòu
fǒu
zhuàn
chuán
dān
pán
cháng

字音
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广招弟子,提出以“道”为师,“道” 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
写作背景
《师说》是作者写给谁的?
文中有哪些相关信息?
课 堂 探 究
14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
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5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雅:是正统的宫廷音乐,用于宴会的典礼,又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 用于诸侯朝会;“小雅” 用于诸侯宴飨。
颂 :用于宫廷宗庙祭祀。
16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
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先秦两汉时期散文
全面,普遍


赞许
赠送
助词,凑足音节,不译
总结知识点并速记
一、通假字:
二、古今异义:
三、一词多义(重要字词):
四、词类活用:
句式:
研读第一段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
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
矣。
受通授,传授
疑问代词,谁
跟从
那些
古:求学的人
用来…
懂得,明白
理解
20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
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
所存也。
于,在
知道、懂得
于,比
意动,以之为师
哪里
取独
因此,所以
存在的地方
从(之),省略句
名作动,学习
无论
判断句
总结知识点并速记
一、通假字:
二、古今异义:
三、一词多义(重要字词):师
四、词类活用:
句式:
材料在论证上有何特点?
(1)采用了…的论证结构。(总分总、总分、递进式、并列式、正反对比式、驳论式等)
(2)文章开篇引出话题,然后从…论述,论点明晰,结构清晰严谨。
(2)论证方法多样。采用了例证法、引证法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有力。
(3)论证语言: ①准确严谨,如“接近”“已经”“还不能算是”等词句;使用“既然”“再有“但是”等衔接语,使结枃浑然一体。 ②大量引用……语言更有说服力
合作探究:分析第一段的内在论证逻辑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的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道理论证
合作探究:
分析第一段的内在论证逻辑
研读第二段
25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
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
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
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从师学习的风尚,师,名作动,从师,道:风尚
取独
超出(一般人)
尚且,还
名→动,低于
意动,以……为耻
更加、越发
…的原因
副词,表揣度,大约,大概
动,想要
形→名,圣人,愚人
介词,从,状语后置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
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对于
意动,以……为耻
指示代词,那些
文辞的休止和停顿
指示代词,那些
宾前
通否
自己
形→名,小的方面
代词,自己的
形,糊涂
称呼的,说的
使…学习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
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
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
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代词,这些
互相学习
这类人
如此之类
名→状,成群
恢复
名→动,不屑与之同列

反问语气词,难道
谄媚奉承
意动,以……为耻
学问道德水平
地位低下
以…为羞
总结知识点并速记
一、通假字:
二、古今异义:
三、一词多义(重要字词):
四、词类活用:
句式:
分论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合作探究:
分析第二段的论点和论证方法并结合内容分析
论据要有现场感和时代感
30
小组研讨
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论证来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
对象 从师 态度 结果 对比 方式 对比
作用
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于其子
于其身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从师而问
耻学于师
择师而教之
耻师
耻师
不耻相师
圣益圣
愚益愚
小学
大遗
士大夫之智不能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纵向对比
自身对比
横向对比
论证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研读第三段
32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
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
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固定的老师
意动,以……为师
这类人
不一定
比得上

懂得道理
专门研究
总结知识点并速记
一、通假字:
二、古今异义:
三、一词多义(重要字词):
四、词类活用:
句式:
合作探究:
分析第三段的内在论证逻辑
1: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2:摆出孔子的行和言,例证+引用。
值得关注的是,摆证据,不是单纯讲故事,二十有意强调“不及孔子”;引用孔子的话,有自己的分析和总结。
3:最后得出结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展开论证的格式:
观点句+例证/引证句+加阐述句+分析句+结论句。
【学习任务】 梳理《师说》的论证结构
探究《师说》的论证特点
《师说》结构表
第1段 中心论点:
分论点(原文) 论证方法
第2段 分论点1
第3段 分论点2
第4段 写作的缘由
学者必有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圣人无常师
对比论证
举例、引用论证


a.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能行古道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提出中心论点,阐述师的作用和择师的标准
(一段)
(二段)
批判当时的坏风气
(三段)
1.中心论点
2.师的作用
3.择师的标准
1.古今对比 (纵比)
2.自己与孩子对比
3.巫医、乐师等与士大夫对比
(自比)
(横比)
以孔子为例,论证从师的正确态度
(四段)
交代写作的缘由,委婉发出倡议:好古文,行古道!
阐述道理
反面、对比论证
正面、事例论证
课堂小结
全文通过对从师问题的讨论,表达了作者对古人从师之道的赞扬,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的强烈批判。我们深切体会到作者那因“师道不传”而痛心疾首的情感,同时也为这位伟大文豪非凡的斗争勇气和正直的品行所倾倒。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韩愈
拓展延伸
古今名人尊师重教的故事
1.子贡尊师:相传,孔子有七十二个有名的弟子,子贡便是其中之一。一次,鲁国大夫在人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非常气愤。他当即以房子打比方,说老师的围墙高十数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是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他还把老师比作太阳和月亮,说孔子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住下,守墓6年。
杏坛——中国最早的讲堂
杏坛讲学图
“杏坛”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庄子的一则寓言。庄子在那则寓言里,说孔子到处聚徒授业,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后来人们就根据庄子的这则寓言,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也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后来,人们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为之筑坛、建亭、书碑、植杏。北宋时,孔子后代又在曲阜祖庙筑坛,环植杏树,遂以“杏坛”名之。
“杏坛”和“杏林”两者之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所指却不一样。前者指教育,后者指医道。
提起“杏林”,这里还有一段典故。据晋人葛洪《神仙传·董奉》里说,有一个人叫董奉,平时他不种田,专门给人看病。但是,他从来不收病人的钱,却有一个要求:病重的好了以后种五棵杏树,病轻的好了以后种一棵杏树。几年后,这些杏树都结果了。于是,董奉又对人们说,如果谁要买杏的话,不要钱,只要用谷子换。这样,董奉又有了许多的谷子。他用这些谷子接济穷人和过路者旅资不够的人。后来,人们就用“杏林”来形容董奉为民谋利益的事。再以后,人们又将“杏林”引申为“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但都是指那些医道非凡或医德高尚的人。
华罗庚成名不忘师恩: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师栽培。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他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毛泽东给徐特立写信:徐特立先生是我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1937年,当徐老60寿辰之际,毛泽东特意写贺信祝寿。他在信的开头说:“徐老同志,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孔子向郯子请教官职名
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杜预注:黄帝之子,己姓之祖)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杜注: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杜注:即历正之官);玄鸟氏,司分者也(杜注:玄鸟,燕也,以春分来,秋分去);……”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杜注:失官,言不修其职也),学在四夷’,犹信。” ——《左传·昭公十七年》
孔子学琴于师襄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师师襄的故事,又见《孔子家语》《韩诗外传》《淮南子》)
孔子问礼于老子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孔子问礼于老聃的故事,又见《史记·孔子世家》《庄子·天运篇》《孔子家语·观周》
文化常识:古代学校
《孟子 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西周时期的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分别是供大贵族子弟就读的设在周王朝都城和诸侯国都城的学校,和供普通贵族子弟就读的各地设立的地方学校。(官学)
孔子是“私学”的创建者。
太学:原本指周代设立在天子都城的学校“辟雍”,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在长安设立了国家最高学府,取名“太学”。
国子监: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文言知识归纳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或师焉,或不焉。
1.通假字
受,通“授”,传授
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2.古今异义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 (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②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①用来…的办法(方式、工具、依据等);②“……的原因/凭借。” (今)表因果关系。
2.古今异义
④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许多的人。
⑤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不一定。
(今)不需要。
③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不论 ( (今)没有。
①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②而耻学于师
③小学而大遗
④位卑则足羞
⑤吾从而师之
⑥吾师道也
⑦圣益圣,愚益愚
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词类活用现象
意动用法,以……为耻
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意动用法,以……为羞
意动用法,以……为师
形作名,圣人、愚人
名作动,学习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吾师道也
3.吾从而师之
4.师道之不传
5.巫医乐师百工
6.齐师伐我
名,老师
动,学习
意动,以…为师
动,从师
名,有专门技艺的人
名,军队
4.一词多义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老师”讲)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作“专门技艺人”讲)
③孔子师郯子……师襄
(作“姓”讲)
一词多义
1.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2.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①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或师焉,或不焉(作“学习、效法”讲)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从师”讲)
③吾从而师之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传道受业解惑也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4.朔气传金柝
5.舍相如广成传舍
动,流传
动,传授
名,解释经的书
动,传递,传送
名,客舍
4.一词多义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吾师道也
3.道相似也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5.余嘉其能行古道
6.策之不以其道
4.一词多义
道理
道理
道德学问
风尚
风尚
规律

4.一词多义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3.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4.句读之不知
5.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6.君将哀而生之乎
7.蚓无爪牙之利
8.吾欲之南海
代,子
代,这类
助,取消独立性
助,提宾标志
代,代“六艺经传”
代,我
助,定语后置的标志
动,到、往

我之谓也
1.择师而教之
(指代人或事物,相当于“他”“他们”)
2.郯子之徒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同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1.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1.古之学者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
2.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3.句读之不知
(宾语前置的标志)
4.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2.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1.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代词,指代自己)
2.蚓无爪牙之利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
3.吾欲之南海
(作动词,“到”、“往”)
3.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4.一词多义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4.其皆出于此乎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吾其还也
代,他。
代,那些。
代,指圣人。
语气,大概。
前指士大夫,
后指“真是”。
语气,还是。

①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②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③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④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1.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①表猜测
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②表反问
其可怪也欤(加强反问语气)
2.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判断句
被动句
①不拘于时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吾师道也
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⑤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者也

5.特殊句式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宾语前置句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状语后置句
①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②而耻学于师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④学于余




省略句
①吾从(之)而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