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综合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一、基础积累
1.看拼音,写词语。
sī lǚ táo zuì shàn zāi qín xián
zú yǐ jǐn qí kào pǔ péng lái
2.下列带点字的注音有误的是哪一项?( )
A.杜处士(chǔ) B.好(hào)书画
C.所宝以百数(shù) D.曝(pù)书画
3.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
A.普写 纯熟 B.烛光 清幽 C.刚琴 盲人 D.失明 琴健
4.回顾《月光曲》,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表现了音乐家贝多芬善良的品格以及他对穷苦人民的同情。
B.展现了贝多芬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
C.说明了美妙的乐曲创作不仅靠丰富的想象力,还源于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D.说明了学习音乐需要具备经济基础。
5.下列带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是哪一项?( )
A.尾搐入两股间(大腿) B.拊掌大笑:(拍手)
C.所宝以百数(所有的宝贝) D.处士笑而然之(认为他说得对)
6.下列句子中没有展开联想和想象的一项是 ( )
A.啊,老香樟,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村口站了几百年了吧?
B.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C.春天来了,天空又一次飘满缤纷的风筝。
D.蜜蜂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般流了出来。
7.读一读,连一连。
清幽的 脸蛋 断断续续的 大海
幽静的 月光 微波粼粼的 琴声
清秀的 小路 波涛汹涌的 海面
8.选词填空。
幽静 恬静
(1)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 )的脸上。
(2)贝多芬在( )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
既……也 如果……就……
(3)真马出现在舞台上,( )无法驰骋,( )怕它失去控制。
(4)( )没有这一“舔”,那饭碗也( )完全不必拿上舞台。
9.(1)默写《月光曲》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________。_______ 的海面上, ________。月亮________,穿过_______。忽然, 海面上_______,_______。被月光照得_______的浪花, _______…… 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________,照着她________。她仿佛也看到了,看 到了她________——_______。
(2)俗话说“_______”,古诗也说“__________”,讲的就是这种情况: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
(3)京剧五大行当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整理乱句,只填序号。
( )啊,这鸟语仿佛是大千世界里最动听的语言!
( )小鸟在树间跳跃,听,绿阴深处的鸟声,忽断忽续,忽近忽远。
( )节假日,我常到到山里去倾听鸟儿的歌唱。
( )顽皮的山雀,呼啦啦如夏日的骤雨,漫天洒来,好像淋透了我的全身。
( )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在铺满落叶的土地上,我仿佛贴近了山的心灵。
11.口语交际。
张刚写的作业字迹潦草,班长提醒他把字写好,他却理直气壮地说:“现在可以用电脑打字,谁还在乎字写得好不好?”如果你是张刚的好朋友,你打算怎么劝说他把字写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2.这段话主要写( )
A.月光照耀下的大海的奇丽景色。
B.贝多芬看到的景象。
C.皮鞋匠听到琴声产生的联想。
13.“波光粼粼”的意思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4.想象一下,“浪花涌过来”时音乐是( )
A.平缓低沉 B.高昂激越 C.抑扬顿挫
15.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没看到过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借助皮鞋匠的联想,我仿佛听到了贝多芬的《月光曲》:时而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齐白石画虾
龙协涛
齐白石在少年时代就对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到溪流里观察这种逗人喜爱的小生物,用棉花为诱饵钓虾。少年时代的这种兴趣,使齐白石早早就萌发了画虾的艺术种子。但他60岁以前画虾主要是摹古,学习八大山人、李复堂、郑板桥等画虾的技法。
62岁时,齐白石自认为对虾的体会还不够深刻,需要长期细心观察和写生,就在画案的水碗里养了数只活虾。齐白石每天都细心观察它们很多次,看它们的形状,看它们在水中游动时的姿态,还常常用笔杆碰触它们,看虾跳跃时的各种姿势。
齐白石这个时期依然侧重追求外形。因此,他笔下的虾虽已超过了古人,但和他80岁以后画的虾相比还有差距。总的看来,虾的外形栩栩如生,但精神不足,还不能表现虾的透明的质感。
66岁时,齐白石画虾产生了一个飞跃。虾的身躯已有质感,头、胸部前端有坚硬感;腹部节与节若连若断,中部拱起,似乎能蠕动。虾的长臂钳也分出3节,最前端一节较粗,更显有力。
68岁时,齐白石画虾又进了一步。这时的特点是:腹部小腿由8只删减到6只;以前画虾眼是画两个浓墨点,后来在写生中观察到虾在水中游动时两眼外横,于是虾眼由两个浓墨点改画成两横笔;最关键的突破是在虾的头胸部分的淡墨上加了一笔浓墨。齐白石认为对虾写生了七八年,这一笔创造是最成功的,他说:“这一笔不但加重了虾的重量,并且表现了虾的躯干透明。”这时齐白石画虾已形神兼备,可以说算成功了。
(有改动)
17.下列对齐白石画虾的过程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摹古——追求外形——讲究质感——形神兼备
B.摹古——追求外形——形神兼备——讲究质感
C.追求外形——讲究质感——形神兼备——摹古
D.摹古——形神兼备——追求外形——讲究质感
18.短文是按照( )的顺序展开叙述的。
A.时间 B.倒叙
C.地点变化 D.方位
19.读下面的句子,写一写你的感悟。
齐白石每天都细心观察它们很多次,看它们的形状,看它们在水中游动时的姿态,还常常用笔杆碰触它们,看虾跳跃时的各种姿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结合短文内容,谈谈追求文化艺术需要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表达
21.十八般武艺,样样是好戏!跳舞、唱歌、捏泥人、剪纸、做面包、挑西瓜、玩魔方、爬树……你的拿手好戏是什么?写下来,和同学一起分享吧!写之前想一想:你的拿手好戏是怎样练成的?关于拿手好戏,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哪些内容着重描写?
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重点突出。
参考答案
1.
2.C3.B4.D5.C6.C
7.
8. 恬静 幽静 既 也 如果 就
9. 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 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越升越高 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刮起了大风 卷起了巨浪 雪亮 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她那恬静的脸上 睁得大大的眼睛 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一动不如一静 此时无声胜有声 生、旦、净、末、丑
10. 5 3 1 4 2
11.张刚,书法是一种艺术。规范书写是一个磨炼意志、陶冶情操的过程。这既能让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所以我们都应该把字写好,对吗?
12.C
13.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形容水清澈的样子
14.B
15.因为盲姑娘完全被贝多芬的音乐陶醉了,感染了。
16. 平静 轻柔 欢快 激昂
17.A
18.A
19.齐白石的成功源于他的勤奋刻苦,源于他的执着追求和细心观察。
20.需要的是勤奋刻苦和坚持不懈,还有细心观察。
21.参考范文:
我的拿手好戏
俗话说:“十八般武艺,样样都是好戏。”我的拿手好戏就是弹琵琶。
说起琵琶,那还有着一段不小的缘分呢!记得六岁那年,我和妈妈正在公园散步。忽然,不远处的荷花池边传来了一阵悦耳动听的琴声。寻声望去只见一位漂亮姐姐坐在石凳上,手里不断的拨弄着琴弦。她穿着白色蕾丝上衣,下着淡绿色短裙,倒是与那开满荷花的荷花池相得益彰。
我不由得走了过去,默默的坐在她身旁,倾听着优美的琴声,忘我的陶醉在其中。一曲完毕,我好奇地问姐姐:“这是什么乐器啊?”姐姐笑而不答,继续拨弄着琴弦,又是一曲。看着我满脸的好奇,姐姐问道:“想学吗?”“你没回答我的问题,怎又问起我了。”我不满的嘟了嘟嘴。
姐姐并没有生气,而是“噗呲”一声笑出声来:“真是个可爱的小家伙。那好,我告诉你,我弹的这个叫作琵琶,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你看,这上面的四根弦,轻轻拨弄一番,就能发出不同的音调。”“那你现在能告诉我,想学吗?”“嗯!想学。”我激动地连连点头,赶忙坐到石凳上,伸手要琵琶。
于是,我的学艺生涯就这样开始了。如今的我已经学会了不少曲子,有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著名的独奏曲《十面埋伏》……还拿过不少奖项呢!怎么样,我的那手好戏不错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