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
01基础积累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2022 镇江)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妈妈对鲁迅倾听美女蛇故事的专注神情印象深刻,后又见鲁迅痴迷于神话图像,于是托人买来了绘图的《山海经》,以此补偿杀死隐鼠之过。
B.过寿日那天,刘四见虎妞特别听话,眼睛老跟着祥子,越看越气,就借故把气出在想打架的样子身上,给了虎妞一些钱,让她打发祥子赶紧离开。
C.保尔在筑路时,遭受到严寒的侵袭,患上了伤寒并发肺炎,生命垂危,被送回家,但他并没有被疾病夺去生命,终于又一次跨过死亡的门槛。
D.周进辞去蒙师工作之后,靠帮姐夫记账维持生活,后在省城参观贡院,引发求取功名之心,得到姐夫的资助,进京赶考,终在暮年中了进士。
2.(2020 镇江)名著阅读,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相比干过的其他力气活,初到北京的祥子选择了拉车,通过赁车拉活,用三年的辛苦钱买了一辆新车,刚过半年,却连车带人都被士兵捉了去。
B.保尔参加斗争的第一次尝试其实很不顺利:虽成功救出被土匪押送的朱赫来,却因目击者丽莎不经意间将消息透露给了维克多,而导致被捕。
C.生意失利,为了东山再起,杜雍和听取杜小康建议去外地放鸭,后因鸭群误人鱼塘吃掉鱼苗而被当地人扣下,只好无奈地划着船带小康回家。
D.“水陆大会”上,观音现身远去后,降下简帖鼓动唐王派人到西天取“大乘经”,玄奘主动请缨,唐王与他结拜为兄弟,并亲自送他出长安城。
3.(2021 镇江)名著阅读。
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毛泽东告诉斯诺,自己在李大钊手下当图书馆助理员时,就迅速拥抱马克思主义,一九二一年出席了共产党成立大会,也曾和陈独秀讨论过马克思主义书籍。
B.得知五星红旗是新中国的国旗,大家在那面残留着弹孔、染透血迹的红旗上,一针一线绣出五星,随着红旗被江姐高高地亮开,人们的心也飘扬到远方。
C.在刘四过寿日那天一早,虎妞就让祥子帮忙搭喜棚,并背地里给祥子钱,买来生日大蛋糕,称是祥子送的贺礼,以博取刘四的好感,答应自己与祥子的婚事。
D.潘三带着匡超人来到绍兴府,让匡超人换上童生金跃的衣帽替考,使之赚了一笔横财,又替匡超人说媒,将其招在郑老爹家,和郑老爹的一个女儿成了亲。
二.基础知识(共3小题)
4.(2022 镇江)阅读语段,在下面的横线上依次填写加点字的拼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
“让五星红旗插遍祖国每一寸土地,也插进我们这座牢房。”随着江姐低呼的声浪,人们严肃地站了起来,凝 望着闪光的旗帜。lí 明在眼前招手,人们的心正随着红旗飘扬到远方,仿佛,漫漫长夜成了过去,人们粉碎了jiā 锁,自由地崛 立在祖国的土地上。
(摘自小说《红岩》)
5.(2020 镇江)把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填在指定横线上。
读书足以怡 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qiāo 细思。人之才智但有滞碍 ,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chàng ,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摘自弗朗西斯 培根《谈读书》)
6.(2021 镇江)阅读语段,依次填写加点字的拼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
许云峰不屑 再讲下去。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pán 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 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chǎng 开的地窖铁门走去。
(摘自小说《红岩》)
三.语言运用(共2小题)
7.(2020 镇江)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病毒或各种细菌等生物无处不在,我们需要习惯与之共存的生活。①在长期的演化中,人类已经和那些从远古祖先开始一路陪伴的病毒组成完美默契了。②我们与从家畜那里来的病毒磨合得虽然还不完美,但多少有点默契,所以不容易严重疫情。③唯独来自野生动物的病毒跟人类丝毫没有一丁点磨合,因此引起大瘟疫的疾病差不多几乎全部来自野生动物。④所以希望大家平时不要食用野生动物,更要远离野生动物。
(1)第①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 后添加 。
(3)第③处成分赘余,应把 删去。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 与 互换位置。
8.(2021 镇江)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①目前,我国市场上的湿巾和口罩等个人防护品,主要成分是由无纺布制成的。②大部分的无纺布以聚酯纤维为基材,而聚酯纤维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在自然环境中无法自然降低。③塑料污染治理面临着可降解塑料制品或其他替代产品缺少统一标准、替代产品供给短期存在缺口等。④加快生物可降解材料技术装备攻关,不仅可以发展新经济,还可以降低成本。
(1)第①处结构混乱,应删去 。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3)第③处成分残缺,应在 后增补 。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 与 互换位置。
四.名著阅读(共6小题)
9.(2022 镇江)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菩萨起手道:“贫僧有愿在前,原说果有敬重三宝,见善随喜,皈依我佛,不要钱,愿送与他。今见陛下明德止善,敬我佛门,况又高僧有德有行,宣扬大法,理当奉上,决不要钱。贫僧愿留下此物告回。”唐王见他这等勤恳,甚喜。
选段中的“此物”是什么?
10.(2022 镇江)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
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了迷天之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心内自慌。
(1)“迷天之罪”指何事?
(2)宋江是如何救晁盖的?
11.(2020 镇江)阅读《水浒传》选段,在横线上填空。
只见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杨志口里只是叫苦,软了身体,扎挣不起。十五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都把这金宝装了去,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的。
以上描述的这一幕,是用计的结果。这个计策唤作“ ”。(填事件)
12.(2020 镇江)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回答问题。
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
①选段中的“第一名”是谁?
②选段中的“我”是谁?次日临别,“我”的叮嘱促使“第一名”回家后坚定了做何事的决心?
13.(2021 镇江)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大仙念动咒语,噀(xùn,含在口中)一口水,喷在脸上,随即解了睡魔。二人方醒,忽睁睛,抹抹脸,抬头观看,认得是仙师与世同君和仙兄等众,慌得那清风顿首,明月叩头道:“师父啊!你的故人,原是‘东来的和尚,——一伙强盗',十分凶狠!”
明月为何称师父的故人是“一伙强盗”?
14.(2021 镇江)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
A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①A为何人?选段所叙何事?
②此事直接给A带来怎样的后果?
五.综合读写(共4小题)
15.(2022 镇江)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①遇到挫折时,要不断激励自己,尽量少推敲眼前得失。②在挫折面前,降低自己一时难以达到,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③在某方面目标受挫时,要以另一个是否可能成功的目标来代替,不要灰心丧气。④只有不断修炼承受挫折的能力,才能开成功之花,繁殖成功之森林,结成功之果。
(1)第①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 后增补 。
(3)第③处不合逻辑,应将 删去。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 与 互换位置。
16.(2022 镇江)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系统是我国旧历特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和顺序是;
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 惊蛰、春分 三月 清明、谷雨 四月 立夏、小满
五月 芒种、夏至 六月 小暑、大暑 七月 立秋、处暑 八月 白露、秋分
九月 寒露、霜降 十月 立冬、小雪 十一月 大雪、冬至 十二月 小寒、大寒
(摘自王力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材料二】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摘自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材料三】记者: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用二十四节气做倒计时形式,被广为夸赞,您认为这对二十四节气的传播有着怎样的意义?
刘晓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巧妙使用了倒数二十四节气,编排得别具匠心,这个环节让全世界一下就注意到中国有二十四节气这样辉煌的时间文化。二十四节气展示的美,是中国时间文化之美。
(摘自2022年3月8日《光明日报》)
(1)“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一句描述的情景,应该属于 节气。(填一节气名称)
(2)请推断古人创制二十四节气的主要原因。
(3)在横线上填写词或短语,使句意完整。
在二十四节气中,① 既是节气,也是中国传统节日。2018年,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设立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正式成立,时间定在每年的秋分。“节气”与“节日”的碰撞,更加有利于② 。
17.(2020 镇江)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同村的那些成年男女,舌头基本定型,扭转已经非常困难,他们再也经受不起方言带来的打击,只得在城市里寻找能说方言的同乡,在外没扛多久,就回家守着方言味道的山山水水,不再外出。
(摘自2012年第7期《散文选刊 方言》)
【材料二】36%的学生不了解上海话,46%的学生几乎不使用上海话交流,仅有8%的学生会在校园里用上海话与同学或老师交流。
(摘自2017年《上海市中小学沪语使用情况及教学调查报告》)
【材料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表现形式,不同的方言对应的是多元化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最典型的是一些地方曲艺,如花鼓戏、相声等。往往是依托于方言的背景,方能展现其特色与魅力。那么一旦方言衰败,其对应的文化表现形式也将随之凋零。
(摘自2017年7月13日《光明日报》)
(1)边远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有多种,就材料看,原因之一是什么?
(2)由丹阳“啷当调“演变而来的丹剧,是镇江独有的地方戏曲剧种,2019年末丹剧《槐荫记》进京表演,赢得广泛赞誉。根据材料推断,将来有可能导致丹剧面临危机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说说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哪两方面的工作。
18.(2021 镇江)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当词典编者把有“小”的汉字罗列在这里,把有“艹”的汉字罗列在那里的时候,其实不仅便于查阅,而且也揭示了那些相同偏旁部首汉字间的相互关系。
(摘自2019年8月19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不少人搜集资料时首选网络搜索引擎,输入几个关键词,一大批资料会立刻呈现在屏幕上。但是,想在海量的搜索结果中精准找出所需要的信息,就不那么容易了。
(摘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6页)
【材料三】课间,小明主动提及脚上崭新的名牌运动鞋:“鞋倒是限量版的,可惜我老爸选的这颜色太丑。”同学小强笑道:“你现在都会‘凡尔赛文学’了!”小明不知道“凡尔赛文学”是什么意思,就去查词典,词典上没有解释,回家上网一查,解说众多,费了很大劲,才明白了大概。
(1)妈妈要给小明买《现代汉语词典》,他却以网上检索便捷为由拒绝。请拟两条理由,帮妈妈说服小明。
(2)请概括“凡尔赛文学”这种说话方式的特点。
(3)网络用语“凡尔赛文学”被《咬文嚼字》编辑部选为“2020年十大流行语”,今后再版《现代汉语词典》,你是否同意收录该词条?请简述理由。
六.默写(共3小题)
19.(2022 镇江)默写。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
(2)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3)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4)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北固山下,春潮涌涨,王湾吟出的诗句“ , ”,尽显大江风貌;北固山上,远眺中原,辛弃疾脱口而出的词句“ ? ”,饱含爱国深情。山因诗传,北固山更是声名远扬,真不愧为“天下第一江山”!
20.(2020 镇江)默写。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蒹葭》)
(2)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4)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何处望神州? 。(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7)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二章》)
21.(2021 镇江)默写。
(1)亲贤臣,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2)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5)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7)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8)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 子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2022 镇江)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妈妈对鲁迅倾听美女蛇故事的专注神情印象深刻,后又见鲁迅痴迷于神话图像,于是托人买来了绘图的《山海经》,以此补偿杀死隐鼠之过。
B.过寿日那天,刘四见虎妞特别听话,眼睛老跟着祥子,越看越气,就借故把气出在想打架的样子身上,给了虎妞一些钱,让她打发祥子赶紧离开。
C.保尔在筑路时,遭受到严寒的侵袭,患上了伤寒并发肺炎,生命垂危,被送回家,但他并没有被疾病夺去生命,终于又一次跨过死亡的门槛。
D.周进辞去蒙师工作之后,靠帮姐夫记账维持生活,后在省城参观贡院,引发求取功名之心,得到姐夫的资助,进京赶考,终在暮年中了进士。
【解答】本题考查名著情节。
A.有误,长妈妈对鲁迅倾听美女蛇故事的专注神情印象深刻,后又见鲁迅痴迷于神话图像,于是亲自买来了绘图的《山海经》。
B.有误,过寿日那天,刘四见虎妞特别听话,眼睛老跟着祥子,越看越气,就借故把气出在想打架的祥子身上,打发祥子赶紧离开,没想到虎妞也一块离开了他。
C.正确。
D.有误,周进辞去蒙师工作之后,靠帮姐夫记账维持生活,后在省城参观贡院,触动了多年来来压抑的情绪,头撞号板。几个商人见他可怜,为他捐了个监生,后中了举人,不久又考中进士。
故选:C。
2.(2020 镇江)名著阅读,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相比干过的其他力气活,初到北京的祥子选择了拉车,通过赁车拉活,用三年的辛苦钱买了一辆新车,刚过半年,却连车带人都被士兵捉了去。
B.保尔参加斗争的第一次尝试其实很不顺利:虽成功救出被土匪押送的朱赫来,却因目击者丽莎不经意间将消息透露给了维克多,而导致被捕。
C.生意失利,为了东山再起,杜雍和听取杜小康建议去外地放鸭,后因鸭群误人鱼塘吃掉鱼苗而被当地人扣下,只好无奈地划着船带小康回家。
D.“水陆大会”上,观音现身远去后,降下简帖鼓动唐王派人到西天取“大乘经”,玄奘主动请缨,唐王与他结拜为兄弟,并亲自送他出长安城。
【解答】ABD.表述正确。
C.“只好无奈地划着船带小康回家”表述错误,因为鸭子吃了鱼苗,村民把他们的船和鸭子都扣下了,杜雍和绝食,最后是被人放在门板上抬回来的。
故选:C。
3.(2021 镇江)名著阅读。
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毛泽东告诉斯诺,自己在李大钊手下当图书馆助理员时,就迅速拥抱马克思主义,一九二一年出席了共产党成立大会,也曾和陈独秀讨论过马克思主义书籍。
B.得知五星红旗是新中国的国旗,大家在那面残留着弹孔、染透血迹的红旗上,一针一线绣出五星,随着红旗被江姐高高地亮开,人们的心也飘扬到远方。
C.在刘四过寿日那天一早,虎妞就让祥子帮忙搭喜棚,并背地里给祥子钱,买来生日大蛋糕,称是祥子送的贺礼,以博取刘四的好感,答应自己与祥子的婚事。
D.潘三带着匡超人来到绍兴府,让匡超人换上童生金跃的衣帽替考,使之赚了一笔横财,又替匡超人说媒,将其招在郑老爹家,和郑老爹的一个女儿成了亲。
【解答】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内容的把握。
ABD.正确。
C.有误。祥子买来的贺礼是寿桃寿面,不是大蛋糕。
故选:C。
二.基础知识(共3小题)
4.(2022 镇江)阅读语段,在下面的横线上依次填写加点字的拼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
“让五星红旗插遍祖国每一寸土地,也插进我们这座牢房。”随着江姐低呼的声浪,人们严肃地站了起来,凝 níng 望着闪光的旗帜。lí 黎 明在眼前招手,人们的心正随着红旗飘扬到远方,仿佛,漫漫长夜成了过去,人们粉碎了jiā 枷 锁,自由地崛 jué 立在祖国的土地上。
(摘自小说《红岩》)
【解答】答案:
níng 黎 枷 jué
5.(2020 镇江)把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填在指定横线上。
读书足以怡 yí 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qiāo 敲 细思。人之才智但有滞碍 ài ,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chàng 畅 ,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摘自弗朗西斯 培根《谈读书》)
【解答】答案:
yí 敲 ài 畅
6.(2021 镇江)阅读语段,依次填写加点字的拼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
许云峰不屑 xiè 再讲下去。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pán 蹒 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 shí 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chǎng 敞 开的地窖铁门走去。
(摘自小说《红岩》)
【解答】答案:
xiè 蹒 shí 敞
三.语言运用(共2小题)
7.(2020 镇江)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病毒或各种细菌等生物无处不在,我们需要习惯与之共存的生活。①在长期的演化中,人类已经和那些从远古祖先开始一路陪伴的病毒组成完美默契了。②我们与从家畜那里来的病毒磨合得虽然还不完美,但多少有点默契,所以不容易严重疫情。③唯独来自野生动物的病毒跟人类丝毫没有一丁点磨合,因此引起大瘟疫的疾病差不多几乎全部来自野生动物。④所以希望大家平时不要食用野生动物,更要远离野生动物。
(1)第①处搭配不当,应将 组成 改为 达成(形成) 。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 不容易 后添加 引发 。
(3)第③处成分赘余,应把 差不多(几乎) 删去。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 不要食用野生动物 与 要远离野生动物 互换位置。
【解答】答案:
(1)组成 达成(形成)
(2)不容易 引发
(3)差不多(几乎)
(4)不要食用野生动物 要远离野生动物
8.(2021 镇江)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①目前,我国市场上的湿巾和口罩等个人防护品,主要成分是由无纺布制成的。②大部分的无纺布以聚酯纤维为基材,而聚酯纤维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在自然环境中无法自然降低。③塑料污染治理面临着可降解塑料制品或其他替代产品缺少统一标准、替代产品供给短期存在缺口等。④加快生物可降解材料技术装备攻关,不仅可以发展新经济,还可以降低成本。
(1)第①处结构混乱,应删去 “成分” 。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 “降低” 改为 “降解” 。
(3)第③处成分残缺,应在 “等” 后增补 “问题” 。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 “发展新经济” 与 “降低成本” 互换位置。
【解答】(1)第①处结构混乱,应删去“成分”(或“由”“制成的”)。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降解”。
(3)第③处成分残缺,应在“等”后增补“问题”(或“难题”)。
(4)第④处语序不当,将“发展新经济”与“降低成本”互换位置。
答案:
(1)“成分”
(2)“降低”“降解”
(3)“等”“问题”
(4)“发展新经济”“降低成本”
四.名著阅读(共6小题)
9.(2022 镇江)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菩萨起手道:“贫僧有愿在前,原说果有敬重三宝,见善随喜,皈依我佛,不要钱,愿送与他。今见陛下明德止善,敬我佛门,况又高僧有德有行,宣扬大法,理当奉上,决不要钱。贫僧愿留下此物告回。”唐王见他这等勤恳,甚喜。
选段中的“此物”是什么?
【解答】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由“贫僧有愿在前,原说果有敬重三宝”“唐王见他这等勤恳,甚喜”可知,选段出自《西游记》第十二回: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象化金蝉,讲述观世音菩萨变成疥癞游僧高价变卖袈裟锡杖、唐太宗得袈裟与禅杖、玄奘愿去西天取经。文中的“此物”指的是(锦襕异宝)袈裟,这锦襕袈裟,上嵌七宝,水火不侵,可以防身趋祟。
答案:
锦襕异宝袈裟(或:袈裟)
10.(2022 镇江)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
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了迷天之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心内自慌。
(1)“迷天之罪”指何事?
(2)宋江是如何救晁盖的?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依据名著,熟练掌握名著中的重要内容,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情节、人物等,对主要内容深入理解。通过选文中宋江的心理活动——“晁盖是我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了迷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可知此事发生在晁盖上梁山之前,应该是“在黄泥冈劫走梁中书送给蔡京的生辰纲”。
(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掌握。智取生辰纲事发后,官衙要捉拿晁盖,宋江在官府要去抓他们之前,因职务之便得到消息,找借口脱身,通风报信放跑了晁盖并刘唐等人。
答案:
(1)劫了生辰纲。
(2)宋江找借口脱身,给晁盖通风报信。
11.(2020 镇江)阅读《水浒传》选段,在横线上填空。
只见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杨志口里只是叫苦,软了身体,扎挣不起。十五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都把这金宝装了去,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的。
以上描述的这一幕,是用计的结果。这个计策唤作“ 智取生辰纲 ”。(填事件)
【解答】答案:智取生辰纲
12.(2020 镇江)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回答问题。
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
①选段中的“第一名”是谁?
②选段中的“我”是谁?次日临别,“我”的叮嘱促使“第一名”回家后坚定了做何事的决心?
【解答】①文段选自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周进任广东学道,遭遇范进考秀才,因可怜而录取,所以“第一名”是范进。
②文段选自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周进任广东学道,遭遇范进考秀才,因可怜而录取,范进也因此决定继续参加科举考试。
答案:(1)范进
(2)周进或周学道。参加乡试(继续参加科举考试)。
13.(2021 镇江)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大仙念动咒语,噀(xùn,含在口中)一口水,喷在脸上,随即解了睡魔。二人方醒,忽睁睛,抹抹脸,抬头观看,认得是仙师与世同君和仙兄等众,慌得那清风顿首,明月叩头道:“师父啊!你的故人,原是‘东来的和尚,——一伙强盗',十分凶狠!”
明月为何称师父的故人是“一伙强盗”?
【解答】本题考查识记名著内容的能力。结合掌握的《西游记》内容可知,因为孙悟空等人偷吃了人参果,并推倒人参树;因此明月为何称师父的故人是“一伙强盗”。
答案:
偷吃人参果,推倒人参树。
14.(2021 镇江)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
A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①A为何人?选段所叙何事?
②此事直接给A带来怎样的后果?
【解答】①本题考查识记名著人物和内容的能力。结合掌握的名著内容可知,A是宋江;选段主要叙述了宋江在浔阳楼上题反诗。
②本题考查识记名著内容的能力。结合掌握的名著内容可知,宋江因在浔阳楼上题反诗,被黄文炳告发,受到了牢狱之灾。
答案:
①宋江;浔阳楼吟(题)反诗。
②牢狱之灾(或“杀身之祸”;若将这具体化亦可,比如答“被黄文炳告发”或“被蔡九知府捉拿”)。
五.综合读写(共4小题)
15.(2022 镇江)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①遇到挫折时,要不断激励自己,尽量少推敲眼前得失。②在挫折面前,降低自己一时难以达到,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③在某方面目标受挫时,要以另一个是否可能成功的目标来代替,不要灰心丧气。④只有不断修炼承受挫折的能力,才能开成功之花,繁殖成功之森林,结成功之果。
(1)第①处搭配不当,应将 推敲 改为 考虑 。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 达到 后增补 的目标 。
(3)第③处不合逻辑,应将 是否 删去。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 繁殖成功之森林 与 结成功之果 互换位置。
【解答】(1)第①处搭配不当,“推敲”和“得失”搭配不当,应将“推敲”改为“考虑”。
(2)第②处成分残缺,少宾语,应在“达到”后增补“的目标”。
(3)第③处不合逻辑,一面对两面,应将“是否”删去。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繁殖成功之森林”与“结成功之果”互换位置。
16.(2022 镇江)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系统是我国旧历特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和顺序是;
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 惊蛰、春分 三月 清明、谷雨 四月 立夏、小满
五月 芒种、夏至 六月 小暑、大暑 七月 立秋、处暑 八月 白露、秋分
九月 寒露、霜降 十月 立冬、小雪 十一月 大雪、冬至 十二月 小寒、大寒
(摘自王力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材料二】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摘自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材料三】记者: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用二十四节气做倒计时形式,被广为夸赞,您认为这对二十四节气的传播有着怎样的意义?
刘晓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巧妙使用了倒数二十四节气,编排得别具匠心,这个环节让全世界一下就注意到中国有二十四节气这样辉煌的时间文化。二十四节气展示的美,是中国时间文化之美。
(摘自2022年3月8日《光明日报》)
(1)“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一句描述的情景,应该属于 芒种 节气。(填一节气名称)
(2)请推断古人创制二十四节气的主要原因。
(3)在横线上填写词或短语,使句意完整。
在二十四节气中,① 清明 既是节气,也是中国传统节日。2018年,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设立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正式成立,时间定在每年的秋分。“节气”与“节日”的碰撞,更加有利于② 二十四节气的传播传承 。
【解答】答案:
(1)芒种
(2)安排农事的需要。
(3)①清明 ②二十四节气的传播传承
17.(2020 镇江)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同村的那些成年男女,舌头基本定型,扭转已经非常困难,他们再也经受不起方言带来的打击,只得在城市里寻找能说方言的同乡,在外没扛多久,就回家守着方言味道的山山水水,不再外出。
(摘自2012年第7期《散文选刊 方言》)
【材料二】36%的学生不了解上海话,46%的学生几乎不使用上海话交流,仅有8%的学生会在校园里用上海话与同学或老师交流。
(摘自2017年《上海市中小学沪语使用情况及教学调查报告》)
【材料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表现形式,不同的方言对应的是多元化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最典型的是一些地方曲艺,如花鼓戏、相声等。往往是依托于方言的背景,方能展现其特色与魅力。那么一旦方言衰败,其对应的文化表现形式也将随之凋零。
(摘自2017年7月13日《光明日报》)
(1)边远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有多种,就材料看,原因之一是什么?
(2)由丹阳“啷当调“演变而来的丹剧,是镇江独有的地方戏曲剧种,2019年末丹剧《槐荫记》进京表演,赢得广泛赞誉。根据材料推断,将来有可能导致丹剧面临危机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说说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哪两方面的工作。
【解答】(1)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在对材料一内容理解的基础上,从材料中找出各选项相对应的句子,进行仔细的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边远地区的成年人由于语言不通的原因造成了经济落后。
(2)解答此题学生要了解材料三,并对材料三进行提炼总结。根据“最典型的是一些地方曲艺,如花鼓戏、相声等。往往是依托于方言的背景,方能展现其特色与魅力。那么一旦方言衰败,其对应的文化表现形式也将随之凋零”这句话判断可能导致丹剧面临危机的原因之一是丹阳方言的衰败。
(3)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总结能力。根据三则材料的的内容,由于边远地区的成年人由于语言不通的原因造成了经济落后,所以我们要大力推广普通话,针对不同的方言对应的是多元化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所以我们要保护方言文化。
答案:
(1)语言沟通不畅。
(2)丹阳方言的衰败。
(3)①推广普通话; ②保护方言文化。
18.(2021 镇江)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当词典编者把有“小”的汉字罗列在这里,把有“艹”的汉字罗列在那里的时候,其实不仅便于查阅,而且也揭示了那些相同偏旁部首汉字间的相互关系。
(摘自2019年8月19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不少人搜集资料时首选网络搜索引擎,输入几个关键词,一大批资料会立刻呈现在屏幕上。但是,想在海量的搜索结果中精准找出所需要的信息,就不那么容易了。
(摘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6页)
【材料三】课间,小明主动提及脚上崭新的名牌运动鞋:“鞋倒是限量版的,可惜我老爸选的这颜色太丑。”同学小强笑道:“你现在都会‘凡尔赛文学’了!”小明不知道“凡尔赛文学”是什么意思,就去查词典,词典上没有解释,回家上网一查,解说众多,费了很大劲,才明白了大概。
(1)妈妈要给小明买《现代汉语词典》,他却以网上检索便捷为由拒绝。请拟两条理由,帮妈妈说服小明。
(2)请概括“凡尔赛文学”这种说话方式的特点。
(3)网络用语“凡尔赛文学”被《咬文嚼字》编辑部选为“2020年十大流行语”,今后再版《现代汉语词典》,你是否同意收录该词条?请简述理由。
【解答】答案:
(1)①网上搜索会出现大量信息,要精准找出所需信息,反而费时(或“网上出于众手的百科词条,让人真伪莫辨,容易出错”,或“词典信息更精准”);②词典不仅便于查阅,而且揭示了那些相同偏旁部首汉字间的相互关系,便于学习;③教育部规定学生不能带手机进校园,在校上网查找不便。
(2)故意用苦恼不开心的口吻炫耀自己(或“表面是不满或贬低自己,实质是炫耀”,或“先抑后扬,明贬暗褒”等)。
(3)示例一:应该收录。理由:①既是流行语,表明其含义逐渐为民众所接受,已经约定俗成;②时代在发展,新的词汇不断涌现,这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规律;③语言只有不断丰富,才能满足人们个性化表达的需求;④网上解释众多,缺乏权威性(或“网上解释不够精准”)。
示例二:不应该收录。理由:①网络用语,随意性大,不规范;②网络流行语也可能昙花一现,难以长久,不能固定下来;③作为学生的小明都不懂这个流行语,表明其含义不够明确未被广泛接受。
六.默写(共3小题)
19.(2022 镇江)默写。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礼记》)
(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3)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北固山下,春潮涌涨,王湾吟出的诗句“ 潮平两岸阔 , 风正一帆悬 ”,尽显大江风貌;北固山上,远眺中原,辛弃疾脱口而出的词句“ 何处望神州 ? 满眼风光北固楼 ”,饱含爱国深情。山因诗传,北固山更是声名远扬,真不愧为“天下第一江山”!
【解答】答案:
(1)教然后知困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3)一览众山小(注意“览”的书写)
(4)醉翁之意不在酒
(5)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注意“州”的书写)
20.(2020 镇江)默写。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蒹葭》)
(2)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7) 一鼓作气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
【解答】答案:
(1)在水一方
(2)日暮乡关何处是(注意“暮”的书写)
(3)一览众山小
(4)千树万树梨花开
(5)但愿人长久
(6)满眼风光北固楼(注意“固”的书写)
(7)一鼓作气
(8)思而不学则殆(注意“殆”的书写)
21.(2021 镇江)默写。
(1)亲贤臣, 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2)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5)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7)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8)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子罕》)
【解答】答案:
(1)远小人
(2)长风破浪会有时
(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注意“俱”的书写)
(4)潮平两岸阔
(5)了却君王天下事
(6)留取丹心照汗青(注意“汗”的书写)
(7)落红不是无情物
(8)匹夫不可夺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