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

文档属性

名称 故宫博物院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2-18 19:5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14 故宫博物院作者简介:黄传惕,湖南省平江县人,1943年生。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历史故事》节目的编辑。故宫博物院简介: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磬(qi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横贯:(山脉、河流、道路等)横着通过去。
缭绕:回环缠绕。
错综:纵横交叉。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字词积累 磬(qìng) 鳌(áo)头
琉(liú)璃 藻(zǎo)井

蟠(pán)龙 中轴(zhóu)线

金銮(luán)殿 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
规模宏大壮丽
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
2、沿着作者的参观路线,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的图,并思考本文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
北南东西午门金水河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景山从

到北的空间说明顺序乾清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西华门东华门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1~2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
第二部分(第3~15段):具体介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和功能。
第三部分(第16段):介绍景山并记述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之所见。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建筑规制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筑之首。 问题解答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
再写太和殿外观气势雄伟,色彩壮丽,内部装饰的庄严富丽;
最后从它的位置和功用上说明它在设计方面的象征意义。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使用的说明顺序是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第六段总的顺序是先下后上,其中有两个“立足点”,各是什么?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①两个“立足点”分别是方台和雕金蟠龙。
②下面以方台为立足点,依次向上、向后、向左右两旁写。上面以雕金盘龙为立足点,依次向下、向周围写。
在文中为什么多次写到龙?
重点介绍了姿态各异的龙,突出了故宫博物院的特征:
①故宫曾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
②突出了龙的象征意义,历朝历代皇帝都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龙也就是皇权的象征。
全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说运用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分类别:如介绍三大殿及后三宫。
使文章层次分明。列数字:如:“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准确的说出了太和殿的高度和面积,突出其雄伟壮观的特点。打比方:如:“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作比较、摹状貌:如第14自然段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金水河的美丽,给人以飘逸之美。把“后三宫”与前三殿作比较,说明二者在气氛上的不同,从而突出了“后三宫”的特点。体会作者写本文的思想感情:作者说:感情基调是爱和赞颂,着眼于建筑文物的精美,劳动人民的智慧,重要的历史价值。但故宫也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对他们我是憎恨和揭露的。金水河保和殿太和殿乾清宫太和门殿顶金水门交泰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