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5张PPT)
5.2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 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了解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结合图标和实例,分析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
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 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必备知识] 自然带的分布;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
[关键能力] 观察、概括自然带的空间分布,综合分析、比较地域分异规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学科素养] 能够从地方综合的角度,认识不同区域之间自然环境要素的分布差异,并分析影响差异的因素;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事物,认识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核心价值] 能够从“地对人的影响”的视角,认识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标要求
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年9月15日—1324年1月8日),出生于威尼斯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意大利旅行家、商人,代表作品有《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游记》(又名《马可·波罗行纪》、《东方见闻录》)记述了马可·波罗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所见所闻,后来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
新课导入
02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01
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表现
03
自然环境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自主探究
③马兰花
④骆驼刺
②银杏树
①香樟树
上面四幅图是马可·波罗在旅行途中所见到的一些植物。
问题1:结合图文信息,说出②③④植物叶片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问题2:结合图文信息,说出①②两种植物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常绿
落叶
阔叶
阔叶
草本
刺状
温度降低
降水减少
纬度
海陆位置
自主探究
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特征存在着差异。地域特征的形成是地域外部条件与内部物质、能量运动的结果。
(一)地域差异·太阳辐射
水循环、生物循环等物质迁移的量存在差异
形成热带与寒带的地域景观差异
低纬地区
高纬地区
吸收太阳辐射多
吸收太阳辐射少
二者环境要素物质间交换、自然演化过程存在差异
二者形成湿润区和干旱区的地域景观差异
沿海地区
内陆地区
太阳辐射较多用于蒸发,水循环强烈
太阳辐射更多的转化为风能
(一)地域差异·海陆位置
具有一定宽度
带状分布
纬度
热量
海陆
气候
类型
植被
土壤
自然带
决定
影响
形成
特点
水分
寒冷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
落叶梧桐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二)主要陆地自然带
自然带名称的记忆:热量带+典型植被+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
海洋性气候
温带
大陆性
气候
亚热带
季风气候
温带
季风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热带雨林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温带
草原带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温带
荒漠带
(二)主要陆地自然带
(二)主要陆地自然带
(二)主要陆地自然带
自然带 分布 植被 因热量或水分条件的差异分出的种类
森林带
草原带
荒漠带
根据教材内容完成,完成以下表格(Tips:在教材上标记出来即可)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森林
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泰加林)和寒带苔原带等类型。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水量(250-450毫米/年),
以草本植物为主
热带草原带和温带草原带。
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小于250毫米/年)
热带荒漠带和温带荒漠带。
旱生植物
一种气候类型形成一种自然地带: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高山植物区。
两种气候形成一种自然地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都形成了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一种气候形成多个自然地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了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气候相同但因地势的高低和降水量的不同而自然地带不同:
在热带季风气候区内,地势低、降水多的地区为热带季雨林带,如恒河平原和印度半岛的西海岸;地势高、降水少的地区为热带草原带,如德干高原。
方法技巧:自然地带成因记忆法
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巴西亚马逊热带雨林景观
非洲撒哈拉热带沙漠景观
天山自然景观
加拿大哥伦比亚冰原景观
(三)不同空间尺度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自然带的分布
五带的划分
秦岭的阴坡和阳坡
尺度大
尺度小
尺度变小
大: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差异,
中:热带雨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等之间的差异的尺度要小。
小:山和谷的差异、山体阴坡和阳坡的差异则属于更小尺度的地域差异
(三)不同空间尺度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02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01
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表现
03
自然环境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自主探究:马克·波罗游记
材料一:1271年,马可·波罗17岁时,随父亲和叔叔一起向东方进发。他们从威尼斯进入地中海,然后横渡黑海,经过两河流域来到中东古城巴格达,从这里到波斯湾的出海口霍尔木兹就可以乘船直驶中国了。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来到霍尔木兹,一直等了两个月,也没遇上去中国的船只,只好改走陆路。他们从霍尔木兹向东,越过荒凉恐怖的伊朗沙漠,跨过险峻寒冷的帕米尔高原,一路上跋山涉水,克服了疾病、饥渴的困扰,终于来到了中国新疆。一到这里,马可·波罗的眼睛便被吸引住了。美丽繁华的喀什、盛产美玉的和田,还有处处花香扑鼻的果园。马可·波罗他们继续向东,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来到古城敦煌,瞻仰了举世闻名的佛像雕刻和壁画。接着,他们经玉门关见到了万里长城。最后穿过河西走廊,终于到达了上都—元朝的北部都城。大汗忽必烈特意请他们进宫讲述沿途的见闻,并携他们同返大都,后来还留他们在元朝当官任职。
问题1:说出从新疆到元大都(今北京)马可·波罗依次经历了哪些气候类型并写出气候特征。
问题2:说出从新疆到元大都(今北京)马可·波罗依次经历的景观变化,并说明原因。
自主探究:马克·波罗游记
森林
草原
荒漠
草原
荒漠
形成原因:海陆分布
分异基础:水分
表 现: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
分 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景观依次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在中纬度大陆表现得更为明显
典例:中纬度(40°N~60°N)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温带落叶阔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温带森林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从沿海向内陆降水渐少
(一)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自主探究:马克·波罗游记
材料二:17年很快就过去了,马可·波罗越来越想家。1292年春天,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受忽必烈大汗委托,护送一位名叫阔阔真的蒙古公主到波斯成婚,他们趁机向大汗提出回国的请求。大汗答应他们,在完成使命后,可以转路回国。马可·波罗一行人从泉州起航出海,经爪哇、苏门答腊、锡兰、古印度到波斯湾,再经过陆地返回欧洲。1295年,马可·波罗回来到威尼斯。
问题4:说出从元大都(今北京)到苏门答腊岛马可·波罗依次经历了哪些气候类型并写出气候特征。
问题5:说出从元大都(今北京)到苏门答腊岛马可·波罗依次经历的景观变化,并说明原因。
自主探究:马克·波罗游记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
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热量随纬度升高渐少
形成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分异基础:热量
表 现: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
在低纬度和高纬度表现更为明显
典例:沿20°E非洲大陆自赤道向南北自然带的变化: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二)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技法点拨]
1.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规律):主导因素是热量,在高纬度、低纬度地区最明显。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判读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规律):主导因素是水分,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2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随堂自测
B
A
当地时间2017年12月26日4时50分(北京时间5时50分),俄罗斯外贝加尔边疆区希姆基区外贝加尔铁路第2034次货运列车16节装载纸浆的车厢发生脱轨事故。此次列车脱轨使北京—莫斯科K19次长途旅客列车受阻。据此回答3~4题。
3.K19次长途旅客列车不会经过的自然带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4.K19沿线体现的地域分异
规律主要有( )
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②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区分异
③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随堂自测
B
A
自主探究:马克·波罗游记
材料三:自然景观具有垂直地带性差异和东西差异,主要由于高原地形的垂直差异和东西地形差异以及降水量从西向东显著减少而形成的。高原的基带属于荒漠带,地表主要是裸露的石质荒漠和冰碛物。西帕米尔由于相对高差大和降水较多,植被比东帕米尔丰富。垂直自然带结构也很明显,高原下部和山谷中是以蒿类和盐木为主的荒漠群落;3200~3600米为多刺垫状植物群落 (如多刺紫云英);3600~3800米为棱狐茅、针茅草原地带;3800~4300米发育着高山寒漠植物;以上为高山永久积雪带,沿西帕米尔的河谷,还生长有柳、杨、桦和沙棘属蔷薇属组成的灌丛,有灌溉条件的地方,还可栽培葡萄、苹果和杏树。东帕米尔则主要是高山寒漠景观,没有乔木植被,仅在谷底、盆地及干燥的山坡生长着优若属的矮小灌木、刺雪属和棘豆属的一些垫状植物,在较湿润的谷底生长有蒿草。
问题6:根据材料信息,绘制出东、西帕米尔高原的垂直自然带谱。
问题7:分析西帕米尔高原自然带垂直更替的原因。
问题8:比较东、西帕米尔高原的垂直自然带谱数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自主探究:马克·波罗游记
自主探究:马克·波罗游记
多刺垫状植物
草原地带
高山寒漠植物
高山永久积雪带
柳、杨、桦
W
E
矮小灌木
高山寒漠景观
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1000m
12℃
2000m
06℃
3000m
0℃
(三)垂直分异规律
1.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原因(热量差异)
(三)垂直分异规律
1.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原因(水分差异)
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
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的变化
天山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由于山地上部降水增多,出现森林带
高山灌丛草原带
高山草甸带
高山针叶林带
高山寒漠带
高山冰川带
我国天山垂直自然带普景观图
1.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原因(水分差异)
(三)垂直分异规律
草原属于半湿润和半干旱条件下的地带性植被,以旱生草本植物占优势,主要有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和荒漠草原等类型。
草甸一般属于非地带性植被,
可出现在不同植被带内,草层高而茂密,种类繁多,植物在不同季节开花,典型的有高山草甸
拓展补充:草原与草甸两大植被类型的差异
(三)垂直分异规律
(1)形成基础:热量、水分随海拔的变化而变化。通常情况下,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降水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
(2)自然带分布特点:
规律1:垂直自然带的基带与当地自然带一致——用于判断山体位置
规律2:由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更替与山地所在纬度向高纬度水平自然带的变化相似。
(三)垂直分异规律
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
(三)垂直分异规律
规律:3:山地所在纬度——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
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
观察图中同一自然带的分布,你有什么启示?
活动:比较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坡的垂直地域分异
思考:以高山草甸为例,它在南坡和北坡分布的海拔范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在南坡位于4500-4800米之间,在北坡位于4000-4800米之间,南坡为阳坡,热量条件比较好,高山草甸的分布位置相对较高;北坡为阴坡,气温相对较低,高山草甸的分布位置相对较低。
(三)垂直分异规律
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
(三)垂直分异规律
赤道
南极
北极
河流
河流
森林带
草甸带
冰川带
森林带
草甸带
冰川带
阳坡光热充足
植被分布上限比阴坡高
山南水北为阳 山北水南为阴
北半球南坡为阳坡 北坡为阴坡
山北水南为阳 山南水北为阴
南半球北坡为阳坡 南坡为阴坡
南半球
北半球
阴坡 阳坡
阳坡 阴坡
阴坡 阳坡
阳坡 阴坡
规律4:坡向——同一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阳坡高、阴坡低
——根据自然带的倾斜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
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
(三)垂直分异规律
(1)山地所在纬度——同高度的山地,纬度越低,自然带垂直带谱越复杂
3.影响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注:由于南半球60°S附近大陆缺失,故苔原带与针叶林带缺失。
(三)垂直分异规律
(2)山地海拔——纬度相当的山地,海拔越高,自然带垂直带谱越复杂。如下图(45°N亚欧大陆部分地区自然带)所示:
3.影响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三)垂直分异规律
(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山地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垂直带谱越复杂
5km
4km
3km
2km
1km
0
相对高度越大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山地常绿落叶混交林
山地落叶阔叶林
高山针叶林
高山草甸
高山荒漠
高山冰川
相对高度越小
高山草甸
高山荒漠
高山冰川
3.影响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活动:比较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坡的垂直地域分异
思考:如果北坡的山麓海拔与南坡相同,北坡也会有南坡那么多的植被类型吗?为什么
不会。南坡为阳坡、迎风坡;北坡为阴坡,背风坡,两者的水热组合存在差异,两坡的植被类型及分布也会存在差异。
(三)垂直分异规律
3.影响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三)垂直分异规律
(4)水分条件——水分条件好则带谱复杂,反之简单。
3.影响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南坡降水明显多于北坡。
南坡位于来自印度暖湿气流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所以降水多,北坡为背风坡。
图为我国30°N附近三座名山的自然地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数字1所代表的自然地带为 ( )
A.落叶阔叶林带 B.针阔叶混交林带
C.常绿阔叶林带 D.常绿硬叶林带
6.贡嘎山东坡的雪线比西坡低的原因是( )
A.东坡气温较高 B.东坡降水量较多
C.东坡相对高度较大 D.东坡光照较强
C
随堂自测
B
山地垂直带谱(下图)研究是地域分异规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垂直带谱受土壤、气候和生物条件的影响,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据此完成7~8题。
7.该山地可能是( )
A.秦岭 B.阴山 C.南岭 D.昆仑山
8.该山地两侧自然带数目差异明显,
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降水 B.热量 C.海拔 D.坡度
随堂自测
A
B
怒山位于横断山脉南段,是怒江与澜沧江分水岭,山高谷深,同时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山地垂直带谱(如下图)。雪线高度约4 800米,雪线附近年均温约-5 ℃。在年均温3~9 ℃,最冷月均温约0 ℃的地方分布着由云杉和冷杉组成的山地针叶林带,林内阴暗潮湿。据此完成9~10题。
9.怒山山脉东坡山地垂直带谱中( )
A.①为高山冰雪带
B.②为针阔叶混交林带
C.③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④为山地针叶林带
10.怒山山地针叶林带内( )
A.云雾天气少见 B.群落结构简单
C.化学风化作用强 D.土层深厚
随堂自测
C
D
山地永久性积雪的下限,又称物质平衡线。是指平均降雪量恰好等于融化和蒸发量的地带。
雪线高
储雪少
雪线低
储雪多
(1)概念:山地永久性积雪的下限,又称物质平衡线。是指平均降雪量恰好等于融化和蒸发量的地带。
夏季气温小于0 ℃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 ℃等温线附近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一般与温度、降水、坡度等有关。
(三)垂直分异规律
4.雪线及影响因素
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三)垂直分异规律
(1)气温(热量和纬度)
雪线高度和基带气温呈正相关
雪线阳坡高于阴坡
阳坡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融雪快,雪线高
阴坡太阳辐射弱,气温低,融雪慢,雪线低
4.雪线及影响因素
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三)垂直分异规律
(2)降水(雪)量
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迎风坡降水丰沛,积雪多,雪线低
背风坡降水稀少,积雪少,雪线高
4.雪线及影响因素
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3) 地形坡度
坡度越陡,摩擦力小,雪被薄,雪线越高
坡度越缓,摩擦力大,雪被厚,雪线越低
(三)垂直分异规律
(4) 季节变化
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
冬季气温低,雪线下降
喜马拉雅山脉冈仁波齐锋冰川
日本富士山的夏季与冬季积雪
4.雪线及影响因素
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5)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
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雪线上升
(三)垂直分异规律
4.雪线及影响因素
活动:比较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坡的垂直地域分异
思考:比较南北坡雪线高低,并试着解释原因。
南坡雪线比北坡低。
南坡既是阳坡也是夏季风迎风坡,太阳辐射比北坡强,降水量比北坡多,因为南坡雪线要低于北坡,所以主导因素为水分。
(三)垂直分异规律
4.雪线及影响因素
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三)垂直分异规律
4.高山雪线及其分异规律
(6)气候、地形等综合影响
若山坡既是迎风坡又是阳坡(降水>气温)
一般降水对雪线高度的影响大于气温对雪线高度的影响,雪线低
因素 影响
温度(热量或纬度)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
即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降水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
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坡度 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
反之偏低
自然环境变迁、 人类活动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
气候、地貌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
归纳总结:雪线的影响因素
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南坡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因为南坡山麓海拔低、纬度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就是基带。北坡基带为高山草甸草原带,北坡属于阴坡,具有高寒气候特征,不适宜森林生长,只发育高山草甸草原。
(1)珠穆朗玛峰南北坡的基带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2)图中北坡为何缺少森林带?
北坡海拔高、气温低,不具备森林带所需的水热条件。
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为世界最高峰。它的北坡在中国青藏高原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下图为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
自主探究
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林线是山地森林上限连续不断的森林分布界线。
超过此界线,被适应高寒、风大得高山灌丛和草甸所替代,林线在低、中纬度的高山上明显。
(三)垂直分异规律
5.影响山地林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纬度:通常纬度越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热量越充足,林线分布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林线分布越低
(三)垂直分异规律
5.影响山地林线分布高度的因素(热量因素)
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坡向: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向阳坡热量充足,林线分布较高;背阴坡林线分布较低
(三)垂直分异规律
5.影响山地林线分布高度的因素(热量因素)
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三)垂直分异规律
5.影响山地林线分布高度的因素(水分因素)
纬度:受信风带或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中低纬度地区,降水少,林线分布较低
坡向: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林线分布较高;背风坡降水少,林线分布较低
海陆位置:同纬度山体相比较,沿海地区降水丰富,林线分布较高;内陆地区降水较少,林线分布较低
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看两头,比中间,数带数”(以北半球为例)
(1)看基带:从基带中解读气候和纬度信息。
(2)看山顶:从最高自然带中解读海拔和相对高度信息,大致判断山体纬度范围。例如,若顶部自然带与基带接近,说明该山地位于高纬,或属于中低纬度的低山,相对高度不大。
1.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的判读技巧
方法技巧:图形判读——垂直带谱图的判读
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3)看中间:同一自然带在南北坡分布高度的差异体现了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差异,东西坡的差异体现了降水的差异。若同一自然带在南坡分布比北坡高,说明热量是主导因素。若同一自然带在北坡分布比南坡高,第一种解读是北坡水分条件好,原因是北坡气温低,蒸发弱;第二种解读是北坡受到了高于南坡的高原地形(热岛效应)的影响,例如喜马拉雅山。
(4)数带数:若南北坡自然带数量差别较大,则自然带少的北坡山麓地势较高,可能为高原,例如喜马拉雅山。若山腰处北坡比南坡多一森林带,则反映了北坡降水多,例如天山。
方法技巧:图形判读——垂直带谱图的判读
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1)通过垂直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垂直带,因位于垂直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垂直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方法技巧:图形判读——垂直带谱图的判读
通常情况下,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
(2)通过垂直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方法技巧:图形判读——垂直带谱图的判读
(3)通过同类垂直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
同类垂直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4)利用垂直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垂直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垂直带的数目多于北坡(不考虑水分条件),或基带垂直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
方法技巧:图形判读——垂直带谱图的判读
(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
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稀少,冰雪量小,因此雪线高。
(6)可根据不同山坡垂直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
东西走向的山——垂直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垂直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
方法技巧:图形判读——垂直带谱图的判读
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垂直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垂直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
(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垂直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
方法技巧:图形判读——垂直带谱图的判读
1.读喜马拉雅山南坡和北坡存在的不同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各自然带与图中A、B、C、D的对应关系。
①落叶阔叶林带 ②针叶林带 ③针叶阔叶混交林带 ④常绿阔叶林带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② ③ ① ④
(2)此图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形成这一地域分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地垂直
山顶与山麓相对高差大,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3)北坡缺少森林植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坡积雪冰川带的海拔高度比北坡的低的原因是什么?
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
南坡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比北坡的多。
随堂自测
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温带荒漠带中因水分差异,导致局部地区植被生长良好,成为绿洲。这种因受地形、岩石风化物等地方性因素影响,通过物质和能量的再分配,形成的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叫做地方性地域分异。
以温带湿润区的地方性分异为例:
温带湿润区
一般地域分异
温带落叶阔叶林
高而陡的坡地
温带湿润区
降水易转化为
坡面径流
很少部分下渗
植被生长
水分不足
最终形成
耐旱的针叶林、灌木
温带湿润区
地势低洼
周边汇水丰富
水分条件良好
形成草甸植被
(四)地方性分异规律
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1.成因:受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差异的影响。
2.规律:地方性分异常常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的规律。
3.影响因素:地势起伏、小气候差异、岩性、土质差异和水等。
(四)地方性分异规律
荒漠中的绿洲——局部水分变化
实际案例
山地阴阳坡植被的差异——地形(坡向)
实际案例
材料一:据科学家调查发现,天山的冰层正以每年50cm的速度消融,2013年天山山顶积雪与2000年相比,雪域面积缩小了40%。预计最快在2023年天山山顶夏季冰雪将永远消失。
材料二:在天山森林草场交错带,树木只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了山脉“阴阳脸”的现象(如下图)。
1、根据材料,分析天山雪线上升的主要原因及雪线后退对天山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原因:全球气候变暖,积雪融化。
影响:生态环境将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沙漠面积扩大;气候更加干旱,水源缺乏,影响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水资源平衡遭到破坏等
随堂自测
2、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阴阳脸”现象形成的原因。
阴坡:光照弱,温度低,蒸发弱,湿度大,林木生长旺盛;
阳坡:光照强,温度高,蒸发强,水分少,不利于森林生长
随堂自测
02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01
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表现
03
自然环境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农业生产的对象为动物和植物,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气候、水、土壤等自然条件。这些自然.条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同组合,将会影响到动植物的地域性差异。
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业生产,才能取得持续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掌握地域分异规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例如可以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的布局。
(一)自然环境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Distribution of ma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ducing areas in China
我国农产品主产区分布示意图
重要山脉垂直自然带谱分布情况
拓展延伸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
西坡 东坡
安第斯山脉东、西两坡部分垂直地带分布
Q:图中垂直自然带的界线并不与地面平行,且缺失高山针叶林带,请分析原因
A:安第斯山脉此段东坡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而西侧为背风坡,且沿岸地区有秘鲁寒流影响,东坡降水多于西坡。所以导致大多数自然带分布的上限比西坡相应自然带分布的上限高,垂直自然带的界线并不与地面平行。高山针叶林的分布需要特定的水分和温度条件,安第斯山此段在落叶阔叶林带以上因降水较少而出现了高山灌丛,不具备生长针叶林的条件,所以缺失高山针叶林带。
安第斯山脉秘鲁段
天山垂直自然带分布
阿尔泰山友谊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
新疆天山冬夏牧场:
新疆主要形成山地牧场,集中在天山、阿尔泰山,夏季牧场在林带以上,冬季牧场在山麓地带。
夏季牧场
冬季牧场
牧场转场
秦岭山脉的垂直自然带
祁连山东端山地垂直带谱
武夷山脉垂直自然带
南岭垂直自然带
太行山垂直自然带
阴山山脉东段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大青山
该山地北坡针阔叶混交林带分布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北坡是阴坡,蒸发弱,所以土壤水分条件更好,适合阔叶树生长。使得针阔混交林分布的海拔更高。
横断山区垂直自然带
贡嘎山
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五)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南美洲大陆西岸3°S∽30°S狭长的热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热带雨林带(北)、热带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
实际状态
形成原因
理想状态
南美洲大陆南段东岸形成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沙漠)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
温带草原带(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
实际状态
形成原因
理想状态
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草原景观
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实际状态
形成原因
理想状态
热带雨林带
迎风坡,多地形雨;暖流增温增湿;东南信风来自海洋,暖湿
热带草原带
实际状态
形成原因
理想状态
实际状态 形成原因 理想状态
南半球缺少寒带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南半球相应纬度为海洋,无陆地分布 亚寒带针叶林带
寒带苔原带
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较丰富 温带荒漠带
埃及尼罗河沿岸形成“绿色长廊” 尼罗河水的灌溉 热带荒漠带
◆世界陆地主要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1)海陆分布和地形起伏
①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______带,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为__________带,其
原因是________,热量和水分不足,不能形
成热带雨林带。
③美洲大陆西海岸的自然带南北延伸呈条带
状,其原因是受______________的阻挡。
④南美洲40°S以南的大陆东岸为_________带,西岸为_______________带,其原因是大陆西岸为_____带的_____坡,降水____;大陆东岸为______坡,降水____。
苔原
南半球对应纬度大部分是海洋
热带草原
地势高
科迪勒拉山系
温带荒漠
温带落叶阔叶林
西风
迎风
多
背风
少
(五)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分布地区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成因
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 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大陆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大陆西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是暖流,增温增湿;大陆西岸是寒流,降温减湿
南半球副热带地区的大陆西岸 森林带或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寒流流经,起降温减湿作用
欧洲西岸 针阔混交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范围特别广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五)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2)洋流
分布地区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成因
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 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
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大陆东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大陆西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是寒流,降温减湿,大陆西岸是暖流,增温增湿
(五)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3)水分
分布地区 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分布 成因
昆仑山山麓 温带荒漠带 绿洲 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
尼罗河谷地 热带荒漠带 绿洲 尼罗河河水灌溉
(五)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4)综合要素
分布地区 地带性分布 非地带性分布 成因
3°S~30°S的南美洲大陆西海岸 热带雨林带(北部);热带草原带(中部);热带荒漠带(南部) 热带荒漠带 位于东南信风带的背风坡,盛行离岸风;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信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暖流增温增湿
(五)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非地带性地理景观和自然带。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可以归纳为“缺失”“改变”“约束”“块状”四方面。
(1)缺失: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大陆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2)改变: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了变化。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为热带雨林带;东非高原形成热带草原带;南美洲南段安第斯山脉以东的温带荒漠带等。
(3)约束:自然带的分布范围受到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的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呈条状,就是由于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作用。
(4)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是受高山地形和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是高山冰雪融水在山麓冲积扇下埋藏或出露地表而形成的。
方法技巧: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