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十
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3.5~3.7)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魏格纳从哪两个洲的轮廓吻合得到启发,而开始研究大陆漂移的( )
A.亚洲、欧洲 B.南美洲和北美洲
C.非洲和南美洲 D.南极洲和大洋洲
2.泥石流多出现在( )
A.植被覆盖良好的高原 B.坡陡雨多的山地
C.气候干旱少雨的沙漠 D.地势平坦的平原
3.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是( )
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分成六大板块;②板块是不断运动的;③相邻的板块往往向同一方向漂移;④板块内部比较活跃,多火山儿、地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下列关于图中长江三峡地貌景观成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风力侵蚀而成 B.火山喷发形成
C.冰川侵蚀形成 D.流水侵蚀形成
5.根据测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以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其原因是( )
A.板块碰撞 B.板块张裂 C.板块挤压 D.板块隆起
6.2010年4月14日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开始大规模喷发,地质学家预计本次喷发可能持续数周时间。历史上,冰岛曾多次发生火山爆发活动.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我们最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21cnkxtj2008
A.冰岛处于板块内部 B.冰岛处于板块交界处
C.冰岛处于火山、地震带上 D.冰岛处于地壳运动活跃的区域
7.如图为不同时期的大陆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能为其提供证据的是( )
①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②荷兰国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③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④大陆的形状大多是三角形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8.与图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图表示板块的碰撞
B.两侧箭头表示板块的运动方向
C.由此图判断,所有板块都是碰撞的
D.由此图判断,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9.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学等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又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的形成是由于( ) 21cnkxtj2008
A.地壳的凹陷 B.板块的挤压 C.板块的碰撞 D.板块的张裂
10.2013年4月20日8时,我国四川省雅安市发生了7.0级大地震,给当地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次地震与哪两大板块的运动有关( )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11.泥石流是山区一种多发灾害。当发生泥石流时,应沿着与泥石流运动大致垂直的方向往上爬,若某处地形如图所示(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运动路线,箭头表示逃生路线),游客此时正好位于A点,则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2.如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21cnkxtj2008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在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 )
A.地势低 B.地势高 C.坡度缓 D.坡度陡
14.小明同学暑假里跟随父母到新疆旅游,其中最难忘的就是沙漠的风光,有一群群载着游人的骆驼和一起一伏的沙丘,而且沙丘还会缓慢地移动。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沙丘流动的原因是( ) 21cnkxtj2008
A.流水的侵蚀作用 B.流水的搬运作用
C.风力的搬运作用 D.冰川的侵蚀作用
15.下列等高线地形部位图与名称之间的搭配,表示正确的是( )
A.山脊 B.山顶 C.山峰 D.盆地
16.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山峰②位于山峰①的东北方向
B.山峰②的海拔大约是350米
C.④处可能发育河流
D.⑥处有利于攀岩运动
17.植被的破坏容易引发泥石流,对泥石流的防治工作,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下列行为不恰当的是( )
A.打草稿纸时充分利用纸张的正、反面 B.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
C.旅行时爱护树木,不践踏草坪 D.将废报纸送到回收站
18.如图所示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海拔:米).沿线可能有河流且流速较快的是( )21cnkxtj2008
A.虚线甲处 B.虚线乙处
C.虚线丙处 D.虚线丁处
19.来自地壳外部,能引起地形改变的是 ( ) 21cnkxtj2008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板块的“漂移”运动 D.流水、风、海浪、冰川等
20.“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如图1(八达岭长城的景观照片).图2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图.若图2所示地区有古长城经过,你认为最可能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1.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判定该地区的地形类型以及A点和甲村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
A.山地 大于500米
B.山地 小于500米
C.丘陵 大于500米
D.丘陵 小于500米
22.下图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
A B C D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6分)21cnkxtj2008
23.(1)我国是泥石流分布最广的地区,其成因:地貌原因是 ;
人为原因是 。
(2)根据泥石流形成的人为原因,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24.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如图1),完成下列要求:
(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大致分成 大板块,图中部分板块的名称是:A 板块,F 板块(填名称);
(2)六大板块是不断 着的,当板块运动时,地球表面分属不同板块的大陆,便出现 或 现象;21cnkxtj2008
(3)图2表示的是非洲和南美洲海牛和鸵鸟的分布,海牛栖息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而且不会飞,按理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请你解释一下它们为什么会分布在大西洋的两岸?
;
(4)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红海形成的原因: 。
25.读“某地等高线图”完成下列要求.
(1)山顶A位于湖泊C的 方向;
(2)山顶A的海拔为580米,湖泊C的海拔为240米,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
(3)丙坡与丁坡相比,坡度陡的是 ,理由是 ;
(4)丙和乙中,位于山谷的是 ,请你在图中相应位置用虚线“…”画出谷线。
26.地形是内力和外力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外力作用主要是指 、 、 、波浪、生物等对地形的作用。它对地形的影响是 的。它和内力作用不同,外力作用主要是将高山 ,将深谷 ,使地表趋于平坦。
三.分析说明题(本题10分)
27.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21cnkxtj2008
暑假期间,某中学组织一次登山活动,如图所示。其具体要求如下:
目的地:A地区
任务安排:
一组:体验攀岩的刺激,把红旗插在该地区的第二高峰上;
二组:沿河流行进,观察河流两岸的植被状况;
三组:翻越该地区的最高峰。
(1)请在B、C、D三地中帮三组同学分别选择合适的起点,并说明理由;
(2)图上测量甲乙两山峰之间的距离为2厘米,计算两山峰之间的实地距离;
(3)请推测,哪一组最先到达目的地。21cnkxtj2008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C
B
A
D
B
A
A
C
D
B
C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A
D
C
A
D
B
B
D
D
B
C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6分)
三.分析说明题(本题10分)
27.(1))(一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B陡崖,适合攀岩;
(二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C山谷,山谷是孕育河流的地方;
(三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D到甲为山脊线)山脊,可到达本地甲最高峰;(2)3千米
(3)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