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 6页,包括单项选择题(第 1~23 题)和综合题(第 24~26 题)两部分。
本次考试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位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 0.5 毫米签字笔
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综合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 0.5 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4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 年 10 月 31 日,长征五号 B火箭托举着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飞向太空。梦天实
验舱将在轨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组合体完成组装建造,形成“天宫号”空间站 T 字
形基本构型。图 1为梦天实验舱发射升空图。据此回答 1~3 题。
1.在轨“天宫号”空间站的天体级别类似于
A.月球 B.火星
C.彗星 D.小行星
2.航天员出舱活动时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众多流星划过天空 B.白茫茫的云海一望无际
C.太阳照亮“天宫号” D.手中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3.对“天宫号”空间站向地面传输信息干扰最大的是 图 1
A.太阳辐射 B.宇宙射线 C.极光现象 D.太阳活动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时代即
将到来,太阳能热发电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对构建新能源电力系统至关重
要。图 2为某地连续两天太阳辐射强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 4~5 题。
图 2
高一地理期中试卷 1
4.与第 1天相比,第 2天
A.太阳辐射强 B.晴天概率小 C.大气保温作用弱 D.昼夜温差大
5.下列四幅图中,人类活动所利用的能量根源来自太阳辐射的有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1861 年,德国一位医生,从巴伐利亚索伦霍芬附近收集到了世界上第一个始祖鸟化石
标本。它具有羽毛、飞翼等最早的鸟类式骨盆和三前一后的四足后趾等鸟类特征;但始祖
鸟的肋骨无钩状突,也具有牙齿、分离的掌骨和尾椎骨等爬行类特征。图 3 为始祖鸟化石
标本,据此回答 6~8 题。
6.始祖鸟盛行的地质年代可能是
A.古生代前期 B.中生代
C.古生代末期 D.新生代
7.始祖鸟化石存在的岩层为
A.喷出岩 B.变质岩
C.侵入岩 D.沉积岩
8.关于生命的演化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图 3
A.鱼类→始祖鸟→恐龙→哺乳动物 B.鱼类→两栖类动物→恐龙→始祖鸟
C.鱼类→三叶虫→恐龙→始祖鸟 D.鱼类→两栖类动物→三叶虫→始祖鸟
高一地理期中试卷 2
日本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今年日本地震、火山频发,10 月 18 日,日本樱岛火山
发生喷发,火山灰冲入 2400 米高空,11 月 3 日 19 时 03 分左右,日本千叶县西北部发生
5.0 级地震,最大震感为 3,震源深度 70 公里。图 4为日本简图和地球圈层结构图,读图
回答 9~11。
图 4
9.此次日本千叶县地震震源可能位于
A.D 圈层 B.E 圈层 C.H 圈层 D.F 圈层
10.日本樱岛火山发生喷发,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A 圈层→B、C圈层→D圈层 B.H 圈层→A圈层→B、C 圈层
C.D 圈层→B、C圈层→A圈层 D.E 圈层→D圈层→B、C 圈层
11.火山爆发后造成当地地表温度短暂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
A.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增加 B.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C.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增强 D.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图 5中甲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乙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简图”。读图完成 12~
13 题。
图 5
高一地理期中试卷 3
12.下列对图中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A.A 层集中了大气的全部质量和水汽 B.A 层的热量直接来自于图乙中的④
C.B 层气温变化特点受图乙中②影响小 D.C 层中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的紫外线
13.新疆的瓜果特别甜是因为
A.①强②弱 B.②弱③强 C.①强④弱 D.③弱④强
在较大湖泊和湖岸之间常常形成以一天为周期的湖风(从湖面吹向陆地的风)和岸风
(从陆地吹向湖面的风),8 月某日我国鄱阳湖地区湖风和岸风明显。图 6 示意鄱阳湖及
其该日湖口和进贤南北方向平均风速逐时距平曰变化曲线(正距平为南风,负距平为北风)。
读图,完成 14~15 题。
图 6
14.导致该日湖口风速距平正负值转换的主要原因是
A.天气现象变化 B.当地盛行风的转换
C.下垫面的改变 D.湖陆热力性质差异
15.该日鄱阳与进贤的风向转换时间相似,该日 17 时鄱阳的主要风向应是
A.偏西风 B.偏南风 C.偏东风 D.偏北风
图 7 为某地某时等压线和风向变化图(图中甲、乙、丙为气压值,单位:hPa),读
图完成 16~17 题。
16.该地的空间位置可能为
A.北半球、近地面 B.南半球、近地面
C.北半球、高空 D.南半球、高空
17.图中 a、b、c 分别代表
A.风向、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风向
D.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
图 7
高一地理期中试卷 4
某校地理研学小组为了探究水循环的过程,制作如图 8 中的模拟实验装置。据此完成
18~19 题。
18.该实验装置没有能模拟出水循环的环节是
①蒸发 ②水汽输送 ③下渗
④地表径流 ⑤地下径流 ⑥降水
A.②③⑥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④
19.为了能充分模拟出水循环的过程,该研学小组成
员提出的改进措施合理的是
A.延长玻璃导管的长度 B.增加冰块的数量 图 8
C.提高酒精灯火焰温度 D.托盘上铺设一层泥土
潮汐时刻表能够反映不同时刻的潮水高度,是船舶进出港口的重要依据。2020 年 6
月 20 日,某大吨位海洋运输船要进入我国辽宁省锦州港卸货。图 9 为锦州港该日的潮汐
时刻表,读图完成 20~21 题。
图 9
20.下列关于潮汐,叙述正确的是
A.白天海水上涨为潮,晚上海水回落为汐
B.潮汐的形成与海水的密度和盐度有关
C.潮汐是深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之一
D.潮汐对河流和海上航运都有重要影响
21.该日,这艘船舶最适合进港的时间是
A.6:00 B.11:00 C.17:00 D.21:00
非洲纳米比亚南部几乎不下雨,全年降水量不足 60mm。但这里仍有一种树木在不屈的
生长,它就是箭袋树。箭袋树是一种非常高大的乔木,一般可以长到 15~20 米高,树干
高一地理期中试卷 5
有 2米粗。叶片肥厚,有着厚厚的外皮,上面皮孔数量极少,树枝上覆盖着一层明亮的白
色粉末。图 10 为箭袋树景观图及所处的位置图,据此完成 22~23 题。
图 10
22.推测箭袋树所在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A.热带稀树草原 B.热带荒漠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常绿硬叶林
23.关于箭袋树树枝上覆盖明亮白色粉末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降低树枝的温度 B.增强对太阳光的反射
C.吸引昆虫授粉 D.减少植物蒸腾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计 54 分。
2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 分)
城市热岛强度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我国东部某滨海城
市的热岛强度变化。图 11 为同学们根据数据绘制的该城市多年平均和某某次冬季强降雪
后热岛强度变化图。
图 11
(1) 依据图中多年平均热岛强度变化曲线,说出该城市 7 时、17 时城区与郊区之间近地面
风的异同。 ▲ (4 分)
高一地理期中试卷 6
(2) 图中显示,冬季强降雪后城市热岛强度较多年平均整体加强,分析其可能原因。
▲ (6 分)
同学们了解到该城市同时受日周期海陆风的影响,且某时段的风向有助于降低城市热
岛强度。
(3) 绘制该时段海陆间热力环流示意图,并解释其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强度的原因。
▲ (4 分)
同学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热岛效应可能导致城市能耗加大、大气污染加剧等问题。
(4)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合理措施。 ▲ (6 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 分)
每年入汛以后,我国很多城市面临内涝问题。雨水花园(图 12)是控制城市内涝的有
益探索。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
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
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水控制与雨水利用设
施。清华大学某处雨水花园的边界以石笼(图 13)为主要形式,将废旧石材作为内部填充
材料,石缝积累一定量的土壤杂质后可自然生长植物。
图 12 图 13
(1) 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在相同降水条件下,快速城市化后城市内涝增多的主要原因。
▲ (4 分)
高一地理期中试卷 7
(2) 简述在雨水花园建设过程中,将废旧石材作为雨水花园边界内部填充材料的原因。
▲ (6 分)
(3)请提出三条可以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措施。 ▲ (6 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 分)
材料一:圣劳伦斯河是北美洲东部的大河,是五大湖的出水道,注入圣劳伦斯湾(图
14)。圣劳伦斯湾面积约 23.8 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 127 米,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圣
劳伦斯湾,经卡伯特海峡流出,中心地区表层海水盐度 27%~32%,深层可达 33.5%,冬季
完全冰封。5 月底开始解冻,这时鲸鱼也开始向海湾聚集。每年 5 月~9 月,这里成为了
世界最佳赏鲸之地。
材料二:纽芬兰岛沿岸是世界上观看冰山的最佳地点之一,每年常有来自高纬度的冰
山漂浮到该岛附近海域,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图 15 为巨型冰山搁浅于纽芬兰岛东南部
小镇费里兰的照片。
图 14 图 15
(1)分析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较同纬度大洋低的原因。 ▲ (6 分)
(2)简析每年 5 月底鲸鱼向海湾聚集的原因。 ▲ (6 分)
(3)每年春季纽芬兰岛附近会出现大量冰山。冰山主要聚集在海湾的 ▲ ,并简述对
附近表层海水性质带来的影响。 ▲ (6 分)
高一地理期中试卷 82022—2023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选择题。
ACDBD BDBCA BCCDDA CDBDD CBC
二、综合题。
24.(20分)
(1) 风向相同,由郊区吹向城区 (2 分) ;风速不同,7 时的风速大于 17 时的风速 (2 分)。 (2) 强降雪后,郊区地面多被积雪覆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较强,积雪融化吸收热量, 气温降幅较大 (2 分) ;城区积雪清理较及时,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较弱,人工制热较多,气 温降幅较小 (2 分) ;城区与郊区之间的气温差值加大,因而城市热岛强度加大 (2分) 。
(3)
(2 分)
原因:白天受海风影响,海风从气温较低的海洋吹来,对城区具有降温作用,从而降低城 市热岛强度 (2 分) 。
(4) 从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空间布局及城市发展等角度提出措施,如增加城市绿地、水 体面积,建设城市绿色通风廊道;分散城市中心人口、产业等,合理即可 (任答 3 点得 6 分)
25.(16分)
(1)快速城市化后建设用地增加,绿地、水域减少,降水后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激增,形 成涝灾。 (4 分)
(2)利用废旧石材作为材料,经济、环保;对雨水具有很好的渗透、过滤作用;石缝积累 一定量的土壤杂质后可自然生长植物,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俱佳。 (6 分)
(3)建设雨水收集、储存设施,收集储存雨水;建设蓄洪系统,拦截雨水,将收集和拦蓄 的雨水回灌补给地下水或灌溉绿地、喷洒路面等;制定雨水资源化的法律法规等。 (6 分)
26.(18分)
(1) 圣劳伦斯河大量径流汇入;海域较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不便;纬度较高,气温相 对较低,蒸发较少;高纬低温海水注入,蒸发弱,降低盐度。 (任答 3 点,6 分。)
(2) 5 月底,水温开始上升 (2分) ;与从北边来的冷海水交汇,使海水受到搅动,底层 的营养物质上泛 (2 分) ;浮游生物增多,鱼类饵料丰富 (2 分) 。
(3) 南部 (2 分) ;水温降低;盐度降低 (每点 2 分,共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