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一、单选题
1.(2022·内蒙古鄂尔多斯·九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将A、B两种不同的金属片分别插入土豆,制成“土豆电池”。闭合开关S,发光二极管发光,电压表有示数。以下关于电路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片B是“土豆电池”的正极
B.“土豆电池”外部电流从金属片B流出,金属片A流入
C.若发光二极管烧毁,电压表将反偏
D.若断开开关,电压表无示数,A、B两金属片间仍有电压
2.(2022·内蒙古通辽·九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S闭合后,两个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分别为3V和2V,由此可知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 )
A.2V、1V B.1V、2V C.3V、2V D.2V、3V
3.(2022·内蒙古通辽·九年级期末)小倩在进行电学实验时,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几乎等于电源电压,原因可能是( )
A.电池没电了 B.灯丝烧断了 C.开关未闭合 D.电压表损坏
4.(2022·内蒙古包头·九年级期末)图是红外线测温仪原理示意图,R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定值电阻R0为保护电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显示仪是由电流表改装成的
B.测较高温度时,R0两端的电压较大
C.增大R0的阻值,可增大测温仪的最大测量值
D.增大电源电压,可增大测温仪的最大测量值
5.(2022·内蒙古通辽·九年级期末)下列四组物质中,通常情况下都属于导体的一组是( )
A.玻璃、陶瓷、人体 B.铁、大地、铅笔芯
C.塑料尺、空气、橡胶棒 D.橡皮擦、煤油、石墨
6.(2022·内蒙古赤峰·九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将一根铜丝拉长,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 )
A.质量 B.比热容 C.电阻 D.密度
7.(2022·内蒙古鄂尔多斯·九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的钨丝是将一个白炽灯去除玻璃罩制成的,闭合开关S,小灯泡L发光,钨丝不发光,向钨线吹气时,小灯泡L变亮,用酒精灯给钨丝加热,小灯泡L逐渐变暗直至熄灭,由实验可知( )
A.钨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向钨丝吹气时,钨丝电阻变小
C.给钨丝加热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D.小灯泡L发光而钨丝不发光是因为通过钨丝的电流小于小灯泡L的电流
8.(2022·内蒙古通辽·九年级期末)一根锰铜线的电阻为R,要使这根连入电路的导线电阻变大,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大导线两端的电压
B.增大导线中的电流
C.将导线均匀拉长后连入电路
D.将导线对折后连入电路
二、多选题
9.(2022·内蒙古通辽·九年级期末)在图所示的电路图中,不能用电压表正确测出灯L1两端电压的是( )
A. B.C. D.
10.(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九年级期末)小欣同学在做“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实验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两灯均不亮。小欣同学用电压表检查该电路的故障,测量结果如表格所示。若电路中仅有一处发生故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位置 AB BC CD AC AD
电压/V 0 3 0 3
A.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发生故障的位置可能为L1灯,该故障为短路
B.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发生故障的位置可能为L2灯,该故障为断路
C.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发生故障的位置可能为开关S,该故障为断路
D.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表中AC两点的测量结果为3V
11.(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九年级期末)图甲为某可调亮度的台灯,图乙为其用于调光的电位器结构图,a、b、c是它的三个接线柱,a、c分别与弧形电阻丝的两端相连,b与金属片相连。转动旋钮,滑片在弧形电阻丝上同向滑动即可调节灯泡亮度,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若只将b、c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暗
B.若只将a、b接入电路逆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亮
C.若只将a、c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亮
D.若将a、b接入电路同一点,c 接入电路的另一点时,旋动旋钮时也能改变灯泡亮度
三、填空题
12.(2022·内蒙古通辽·九年级期末)在如图所示的圆圈内,分别填入字母“V”或“A”,使得开关S闭合后,两灯泡并联且都能发光.
( )
13.(2022·内蒙古通辽·九年级期末)发光二极管,当电流从较长的接线脚流入时,发光二极管中有电流通过,使其发光;如果电流从较短接线脚流入,电路处于_______(选填“短路”或“通路”或“断路”)状态,这说明发光二极管具有_______导电性。
14.(2022·内蒙古赤峰·九年级期末)已知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小明同学将三节同样的干电池的正极与正极连接在一起,负极与负极连接在一起,并联起来组成电池组使用(如图甲所示)。他不知道这样连接起来后电池组电压是多少,于是就用电压表测量这个电池组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电池并联使用后的电压规律为:___________。
四、作图题
15.(2022·内蒙古鄂尔多斯·九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在方框内分别填入小灯泡和电流表的元件符号,使电路正常工作。
( )
16.(2022·内蒙古通辽·九年级期末)根据实物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在虚线框内画图)
五、实验题
17.(2022·内蒙古通辽·九年级期末)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甲同学的猜想是:①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乙同学的猜想是:②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温度有关。
丙同学的猜想是:③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根据你掌握的电学知识,你认为:④电阻还与______有关;
(2)现有金属材料甲和金属材料乙制成的各种不同规格的金属丝,规格如下表。选用导线A和B进行实验,可以探究______(选填“甲”“乙”或“丙”)同学的猜想。要想探究猜想甲应该选用______(选上面表格中导线的字母代号)两根导线进行实验。
金属丝代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A 金属甲 1 0.2
B 金属甲 1 0.1
C 金属乙 1 0.1
D 金属乙 0.5 0.1
参考答案:
1.D
【解析】A.由于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故A为土豆电池的正极,B为负极,故A错误;
B.“土豆电池”的A为正极,B为负极,其外部电流从金属片A流出,金属片B流入,故B错误;
C.若发光二极管烧毁,电压表将测量电源电压,但是由于该电池的正负极没有变化,故电压表的指针不会反偏,故C错误;
D.若断开开关,没有电流经过电压表,则电压表无示数,虽然此时电池虽然没有接入电路,电压仍然存在,故水果电池的A、B间存在电压,故D正确。
故选D。
2.A
【解析】由图可知,R1、R2串联,电压表V2与R1并联,电压表V1并联在电源两端;所以,电源的电压为U=3V,R1两端的电压为U1=2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知,R2两端的电压为
U2=U-U1=3V-2V=1V
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3.B
【解析】闭合开关,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出现断路现象;又因为电压表有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在电压表两接线柱与电源正负极相连,故故障原因是灯泡处断路,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4.B
【解析】A.电流表与用电器串联,电压表与用电器并联,图中显示仪与用电器并联,显示仪是由电压表改装成的,故A错误;
B.热敏电阻R与定值电阻R0串联,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到的电压越多。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测较高温度时,热敏电阻R分到的电压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因此,R0两端的电压较大,故B正确;
CD.测温仪的最大测量值由它的量程决定,故CD错误。
故选B。
5.B
【解析】A.玻璃、陶瓷、人体中,人体属于导体,玻璃和陶瓷属于绝缘体,故A不符合题意;
B.铁、大地、铅笔芯都易导电,属于导体,故B符合题意;
C.塑料尺、空气、橡胶棒都属于绝缘体,故C不符合题意;
D.橡皮擦、煤油、石墨中,石墨属于导体,橡皮擦和煤油属于绝缘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C
【解析】A.将一根铜丝拉长后,形状发生变化,所含物质多少没有变化,质量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将一根铜丝拉长后,长度变长了,物质种类没有变化,比热容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将一根铜丝拉长后,长度变长了,横截面积变小了,电阻变大了,故C符合题意;
D.将一根铜丝拉长后,形状发生变化,物质种类、状态和温度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B
【解析】AC.用酒精灯对白炽灯的钨丝加热,钨丝的温度升高,观察到小灯泡L的亮度明显变暗,说明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变小,钨丝的电阻增大,故AC不符合题意;
B.闭合开关S,小灯泡L发光,钨丝不发光,向钨丝吹气时,小灯泡L变亮,说明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变大,则钨丝的电阻减小,故B符合题意;
D.由于钨丝和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中,则通过它们的电流是相同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C
【解析】AB.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阻碍电流的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故AB不符合题意;
C.将这根导线拉长,长度变长、横截面积变小,电阻变大,可以使连入电路的导线电阻变大,故C符合题意;
D.将导线对折后接入电路,长度变小、横截面积变大,导体的电阻变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AC
【解析】A.电压表测的是两灯串联的总电压,或电源电压,且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不能测出L1两端的电压,故A符合题意;
B.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L1并联,接线柱连接也做到了正进负出,能测出L1两端的电压,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电压表接到了L2的两端,测的是L2的两端电压,不能测出L1两端的电压,故C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电压表接到了L1的两端,接线柱连接也做到了正进负出,能测出L1两端的电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0.BD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串联,电压表连在AD两点时测电源电压,由电压表的示数为3V可知,电源电压为3V。由表格数据分析知,AB间电压为0,BC间电压为3V,说明电源正极到A处的线路完好,B处右的线路出现了断路,CD间的线路完好,故故障为断路;电压表接AC时,测电源电压,故AC间的电压为3V。
故选BD。
11.AC
【解析】A.若只将b、c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接入电阻丝的长度变短,接入的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电流变大,故灯泡变亮,故A错误,A符合题意;
B.若只将a、b接入电路逆时针转动旋钮时,接入电阻丝的长度变短,接入的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电流变大,故灯泡变亮,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若只将a、c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接入电阻丝的长度不变,接入的电阻的大小不变,电源电压不变,电流不变,故灯泡亮度不变,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若将a、b接入电路同一点,c 接入电路的另一点时,ab段的电阻被滑片和b被短路,只有bc段间的电阻丝接入电路,故旋动旋钮时,接入电阻丝的长度发生了变化,电阻的大小发生了变化,故灯泡的亮度会发生变化,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2.
【分析】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在电路中可以看作开路;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电路元件首首相连、尾尾相连的连接方式是并联,因此根据仪表的连接方式以及在电路中的作用解答本题.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右上边圆圈与L2并联,应为电压表;左下边圆圈与L1串联,应为电流表;两灯泡首首相连、尾尾相连,两灯泡L1、L2并联,如下图所示:
13. 断路 单向
【解析】[1]电流从较短接线脚流入,二极管将不发光,电路处于断路。
[2]发光二极管主要由半导体材料制造,只有当电流从较长的接线脚流入时,电路才会处于通路,故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14.见解析
【解析】由题知,三节同样的干电池并联起来使用,由图乙知,电压表使用0~15V量程,分度值0.5V,所以三节干电池并联起来后的电压为1.5V,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同样的干电池并联起来后的电压与每节干电池电压相同。
15.
【解析】由图可知,如果上面的方框内填入小灯泡,下面的方框内填入电流表,那么电流表将直接连接在电源两极上,这样容易烧坏电流表,这种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因此上面的方框填电流表,下面的方框填小灯泡,这样电流表测右边小灯泡的电流,两只小灯泡并联,如下图:
。
16.
【解析】由实物图知,开关、电流表、灯泡、滑动变阻器依次连接在电源两极上,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如图所示:
17. 导体的长度 丙 B、C
【解析】(1)[1]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所以电阻还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2)[2]因为A、B导线的长度和材料均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因此选用导线A和B进行实验,可以探究丙同学的猜想。
[3]要探究甲同学的猜想,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应该控制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温度都不变,因此应该选择导线B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