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咸阳城东楼》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读懂诗意。
2、学习鉴赏情景交融的写法。
3、背诵默写诗歌。
【学习重点】
1、读懂诗意。
2、学习鉴赏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难点】
学习鉴赏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时间】1课时
【教学进程】
【导入新课】
背诵王安石《登飞来峰》。
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一首登临诗。什么是登临诗呢?
《诗法家数》里有这样一段话:登临之诗,不过感今怀古,写景叹时,思国怀乡,潇洒游适,或讥刺归美,有一定之法律也。
我们还学过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黄鹤楼》。今天我们来学习许浑的《咸阳城东楼》。
【有关资料】
作者介绍
许浑(约 791- 约 858),字用晦,一作仲晦,丹阳 ( 今属江苏 ) 人。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唐代诗人,七五律尤佳,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自编诗集《丁卯集》。
写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许浑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此时大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政治非常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即兴写下了这首七律。
赏析
首联扣题,抒情写景。“蒹葭”,暗用《诗经·国风·秦风·蒹葭》的诗意,表思念心绪。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蒹葭杨柳,居然略类江南。万里之愁,正以乡思为始:“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笔触低沉,景致凄迷,触景生情,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意远而势雄。
颔联写晚眺远景,寓意深远。诗人傍晚登上城楼,只见磻溪罩云,暮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山,夕阳与慈福寺阁姿影相叠,仿佛靠近寺阁而落。就在这夕照图初展丽景之际,蓦然凉风突起,咸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风为雨头”,含蕴深刻。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颈联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山雨将到,鸟雀仓惶逃入遍地绿芜、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这些是诗人眼前的实景。但早已荡然无存的“秦苑”“汉宫”又给人无尽的联想——禁苑深宫,而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雀和虫鸣,不识兴亡,依然如故。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尾联作结,融情于景。诗人最后感慨道:羁旅过客还是不要索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吧!我这次来故国咸阳,连遗址都寻不着,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流不止而已。“莫问”二字,并非劝诫之辞 ,实乃令人思索之语,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一个“流”字,则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
诗人首联扣题,抒情写景:“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颔联写晚眺远景,寓意深远: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传达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颈联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尾联作结,融情于景。
主题:
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国家衰败的无限感慨。
【预习设计】
加点字注音:
蒹葭( ) 汀州( ) 鸟下绿芜秦苑夕( ) 渭水( )
解释加点词:
蒹葭杨柳似汀洲( )
行人莫问当年事( )
故国东来渭水流( )
译文:
【合作探究】
1)诗中哪个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它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诗境浅说》评“山雨欲来风满楼”可谓“绝妙好词”,试从内容角度赏析。
3)总结全文来看,作者产生“愁”这种情感的缘由是什么?
【扩展延伸】
阅读诗歌,做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现今仍在南京玄武湖公园内。一说指当时豪门世族。 衣冠,士大夫的穿戴,借指士大夫、官绅。成古丘:晋明帝当年为郭璞修建的衣冠冢豪华一时,然而到了唐朝诗人来看的时候,已经成为 一个丘壑了。现今这里被称为郭璞墩,位于南京玄武湖公园内 三山:山名。今三山街为其旧址,明初朱元璋筑城时,将城南的三座无名小山也围在了城中。 这三座山正好挡住了从城北通向南门──聚宝门的去路。恰逢当时正在城东燕雀湖修筑宫城,于是 将这三座山填进了燕雀湖。三山挖平后,在山基修了一条街道,取名为三山街。半落青天外:形容极远,看不大清楚。二水:一作“一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白鹭洲:白鹭洲:古代长江中的沙洲,洲上多集白鹭,故名。今已与陆地相连,位于今南京市 江东门外。浮云蔽日:喻奸邪之障蔽贤良。比喻谗臣当道。浮云: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 犹浮云之障日月也。”长安:这里用京城指代朝廷和皇帝。
1)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的感慨?
2)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课堂检测】
填空:
1)《咸阳城东楼》中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的诗句是: 。
2)《咸阳城东楼》中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是: 。
3)《咸阳城东楼》中晚,眺近景,虚实结合,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的诗句是: 。
4)《咸阳城东楼》中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的诗句是: 。
5)许浑的《咸阳城东楼》中感慨历史沧桑的句子是: 。
问答:
1) 简要赏析《咸阳城东楼》颈联的表达效果。
2)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简要赏析《咸阳城东楼》这首诗。
【作业布置】
背诵默写诗歌。
【学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咸阳城东楼》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读懂诗意。
2、学习鉴赏情景交融的写法。
3、背诵默写诗歌。
【学习重点】
1、读懂诗意。
2、学习鉴赏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难点】
学习鉴赏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时间】1课时
【教学进程】
【导入新课】
背诵王安石《登飞来峰》。
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一首登临诗。什么是登临诗呢?
《诗法家数》里有这样一段话:登临之诗,不过感今怀古,写景叹时,思国怀乡,潇洒游适,或讥刺归美,有一定之法律也。
我们还学过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黄鹤楼》。今天我们来学习许浑的《咸阳城东楼》。
【有关资料】
作者介绍
许浑(约 791- 约 858),字用晦,一作仲晦,丹阳 ( 今属江苏 ) 人。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唐代诗人,七五律尤佳,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自编诗集《丁卯集》。
写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许浑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此时大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政治非常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即兴写下了这首七律。
赏析
首联扣题,抒情写景。“蒹葭”,暗用《诗经·国风·秦风·蒹葭》的诗意,表思念心绪。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蒹葭杨柳,居然略类江南。万里之愁,正以乡思为始:“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笔触低沉,景致凄迷,触景生情,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意远而势雄。
颔联写晚眺远景,寓意深远。诗人傍晚登上城楼,只见磻溪罩云,暮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山,夕阳与慈福寺阁姿影相叠,仿佛靠近寺阁而落。就在这夕照图初展丽景之际,蓦然凉风突起,咸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风为雨头”,含蕴深刻。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颈联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山雨将到,鸟雀仓惶逃入遍地绿芜、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这些是诗人眼前的实景。但早已荡然无存的“秦苑”“汉宫”又给人无尽的联想——禁苑深宫,而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雀和虫鸣,不识兴亡,依然如故。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尾联作结,融情于景。诗人最后感慨道:羁旅过客还是不要索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吧!我这次来故国咸阳,连遗址都寻不着,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流不止而已。“莫问”二字,并非劝诫之辞 ,实乃令人思索之语,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一个“流”字,则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
诗人首联扣题,抒情写景:“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颔联写晚眺远景,寓意深远: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传达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颈联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尾联作结,融情于景。
主题:
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国家衰败的无限感慨。
【预习设计】
加点字注音:
蒹葭( ) 汀州( ) 鸟下绿芜秦苑夕( ) 渭水( )
【答案】
蒹葭(jiān jiā ) 汀州( tīng ) 鸟下绿芜秦苑夕( wú yuàn ) 渭水( wèi )
解释加点词:
蒹葭杨柳似汀洲( )
行人莫问当年事( )
故国东来渭水流( )
【答案】
蒹葭杨柳似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
行人莫问当年事( 行人:过客。泛指古往今来征人游子,也包括作者在内。)
故国东来渭水流(故国:指秦汉故都咸阳。东来:指诗人(不是渭水)自东边而来。)
译文:
【答案】
登上百尺高楼,引我万里乡愁。 芦苇杨柳丛生,好似家乡沙洲。 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 山雨即将来临,满楼风声飒飒。 黄昏的秦汉宫苑,一片荒凉,鸟儿落入乱草之中, 秋蝉鸣叫枯黄叶间。 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的事, 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合作探究】
1)诗中哪个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它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案】
“愁”字。
愁,思乡,怀古。一个“愁”字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以“愁”开篇,其后交待“愁”的缘由(用首句引出下文情感的抒发)。
2)《诗境浅说》评“山雨欲来风满楼”可谓“绝妙好词”,试从内容角度赏析。
【答案】
“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全诗的警句。周围的群山雨意越来越浓,大雨即将到来,城楼上已是满楼的狂风。全句只有寥寥七个字,十分形象地写出山城暴雨即将来临的情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作者准确地抓住了暴雨到来前狂风满楼的自然界变化特点。但是作者并不仅仅只是写自然界的变化,而是包含着另外一层意思。唐皇朝的统治,已经面临着崩溃在即的危机。社会也到了大变动的前夕。这种社会大变动的征兆,已经反映得极为明显。也是出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面。所以作者才写出这个概括性极强又十分形象的诗句。由于自然界的变化与社会的大变动具有某些共性特点,所以这种比喻的含义就比较容易理解,它的引申意义被后人在许多场合引来说明社会大变动即将到来的某种征兆。
3)总结全文来看,作者产生“愁”这种情感的缘由是什么?
【答案】
愁的原因:官宦在外,思念家乡;国势动荡,危机四伏;江山依旧,世事沧桑。
【扩展延伸】
阅读诗歌,做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现今仍在南京玄武湖公园内。一说指当时豪门世族。 衣冠,士大夫的穿戴,借指士大夫、官绅。成古丘:晋明帝当年为郭璞修建的衣冠冢豪华一时,然而到了唐朝诗人来看的时候,已经成为 一个丘壑了。现今这里被称为郭璞墩,位于南京玄武湖公园内 三山:山名。今三山街为其旧址,明初朱元璋筑城时,将城南的三座无名小山也围在了城中。 这三座山正好挡住了从城北通向南门──聚宝门的去路。恰逢当时正在城东燕雀湖修筑宫城,于是 将这三座山填进了燕雀湖。三山挖平后,在山基修了一条街道,取名为三山街。半落青天外:形容极远,看不大清楚。二水:一作“一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白鹭洲:白鹭洲:古代长江中的沙洲,洲上多集白鹭,故名。今已与陆地相连,位于今南京市 江东门外。浮云蔽日:喻奸邪之障蔽贤良。比喻谗臣当道。浮云: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 犹浮云之障日月也。”长安:这里用京城指代朝廷和皇帝。
1)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的感慨?
【答案】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比喻。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民
【课堂检测】
填空:
1)《咸阳城东楼》中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的诗句是: 。
2)《咸阳城东楼》中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是: 。
3)《咸阳城东楼》中晚,眺近景,虚实结合,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的诗句是: 。
4)《咸阳城东楼》中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的诗句是: 。
5)许浑的《咸阳城东楼》中感慨历史沧桑的句子是: 。
【答案】
1)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2)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3)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4)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5)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问答:
1) 简要赏析《咸阳城东楼》颈联的表达效果。
【答案】
颈联晚眺近景,虚实结合(或从“视听结合”的角度分析也可);强调过去的禁苑深宫,现今只是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蝉不识兴亡,依然如故(或:今昔对比)沧桑的世事,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吊古之情油然而生。(或“引发诗人的思古幽情”)
2)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简要赏析《咸阳城东楼》这首诗。
【答案】
本诗开篇愁字笼盖全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与下文构成因果关系。开头讲愁下面则交代因何而愁,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作业布置】
背诵默写诗歌。
【学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咸阳城东楼 单元 6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
学习目标 1、读懂诗意。2、学习鉴赏情景交融的写法。
3、背诵默写诗歌。
重点 1、读懂诗意。2、学习鉴赏情景交融的写法。
难点 学习鉴赏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背诵王安石《登飞来峰》。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一首登临诗。什么是登临诗呢?《诗法家数》里有这样一段话:登临之诗,不过感今怀古,写景叹时,思国怀乡,潇洒游适,或讥刺归美,有一定之法律也。我们还学过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黄鹤楼》。今天我们来学习许浑的《咸阳城东楼》。板书课题。 背诵 激趣
讲授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1、读懂诗意。2、学习鉴赏情景交融的写法。
3、背诵默写诗歌。作者简介:许浑(约 791- 约 858),字用晦,一作仲晦,丹阳 ( 今属江苏 ) 人。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唐代诗人,七五律尤佳,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自编诗集《丁卯集》。写作背景此诗大约是许浑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此时大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政治非常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即兴写下了这首七律。读诗歌,读准字音和停顿蒹葭(jiān jiā ) 汀州( tīng ) 鸟下绿芜秦苑夕( wú yuàn ) 渭水( wèi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读懂诗意: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登上百尺高楼,引我万里乡愁。 芦苇杨柳丛生,好似家乡沙洲。首联扣题,抒情写景。,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笔触低沉,景致凄迷,触景生情,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意远而势雄。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 山雨即将来临,满楼风声飒飒。颔联写晚眺远景,寓意深远。诗人傍晚登上城楼,只见磻溪罩云,暮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山, 就在这夕照图初展丽景之际,蓦然凉风突起,咸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风为雨头”,含蕴深刻。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秦汉宫苑,一片荒凉。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枯黄夜间。颈联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山雨将到,鸟雀仓惶逃入遍地绿芜、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这些是诗人眼前的实景。但早已荡然无存的“秦苑”“汉宫”又给人无尽的联想——禁苑深宫,而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雀和虫鸣,不识兴亡,依然如故。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行人莫问当年繁华盛事,都城依旧,只见渭水不停东流。尾联作结,融情于景。诗人最后感慨道:羁旅过客还是不要索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吧!我这次来故国咸阳,连遗址都寻不着,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流不止而已。“莫问”二字,并非劝诫之辞 ,实乃令人思索之语,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一个“流”字,则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诗中哪个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它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愁”字。愁,思乡,怀古。一个“愁”字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以“愁”开篇,其后交待“愁”的缘由(用首句引出下文情感的抒发)。《诗境浅说》评“山雨欲来风满楼”可谓“绝妙好词”,试从内容角度赏析。“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全诗的警句。周围的群山雨意越来越浓,大雨即将到来,城楼上已是满楼的狂风。全句只有寥寥七个字,十分形象地写出山城暴雨即将来临的情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作者准确地抓住了暴雨到来前狂风满楼的自然界变化特点。但是作者并不仅仅只是写自然界的变化,而是包含着另外一层意思。唐皇朝的统治,已经面临着崩溃在即的危机。社会也到了大变动的前夕。这种社会大变动的征兆,已经反映得极为明显。也是出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面。所以作者才写出这个概括性极强又十分形象的诗句。由于自然界的变化与社会的大变动具有某些共性特点,所以这种比喻的含义就比较容易理解,它的引申意义被后人在许多场合引来说明社会大变动即将到来的某种征兆。总结全文来看,作者产生“愁”这种情感的缘由是什么?愁的原因:官宦在外,思念家乡;国势动荡,危机四伏;江山依旧,世事沧桑。主题: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国家衰败的无限感慨。自由朗读背诵。 读读注音划停顿读诗读笔记读笔记读笔记 明确目标目标3目标1目标2目标1目标2目标3
填空:1)《咸阳城东楼》中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的诗句是: 。2)《咸阳城东楼》中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是: 。3)《咸阳城东楼》中晚,眺近景,虚实结合,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的诗句是: 。4)《咸阳城东楼》中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的诗句是: 。5)许浑的《咸阳城东楼》中感慨历史沧桑的句子是: 。 问答:简要赏析《咸阳城东楼》颈联的表达效果。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简要赏析《咸阳城东楼》这首诗。 【扩展延伸】阅读诗歌,做题: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释】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现今仍在南京玄武湖公园内。一说指当时豪门世族。 衣冠,士大夫的穿戴,借指士大夫、官绅。成古丘:晋明帝当年为郭璞修建的衣冠冢豪华一时,然而到了唐朝诗人来看的时候,已经成为 一个丘壑了。现今这里被称为郭璞墩,位于南京玄武湖公园内 三山:山名。今三山街为其旧址,明初朱元璋筑城时,将城南的三座无名小山也围在了城中。 这三座山正好挡住了从城北通向南门──聚宝门的去路。恰逢当时正在城东燕雀湖修筑宫城,于是 将这三座山填进了燕雀湖。三山挖平后,在山基修了一条街道,取名为三山街。半落青天外:形容极远,看不大清楚。二水:一作“一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白鹭洲:白鹭洲:古代长江中的沙洲,洲上多集白鹭,故名。今已与陆地相连,位于今南京市 江东门外。浮云蔽日:喻奸邪之障蔽贤良。比喻谗臣当道。浮云: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 犹浮云之障日月也。”长安:这里用京城指代朝廷和皇帝。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的感慨?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做练习 拓展提高
课堂小结 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全诗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又体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景别致而凄美,情愁苦而悲怆,意蕴藉而苍凉,境雄阔而高远,神完气足,为唐人登临诗篇之佳作。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咸阳城东楼
新知导入
背诵王安石《登飞来峰》。
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一首登临诗。什么是登临诗呢?
《诗法家数》里有这样一段话:登临之诗,不过感今怀古,写景叹时,思国怀乡,潇洒游适,或讥刺归美,有一定之法律也。
我们还学过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黄鹤楼》。
今天我们来学习许浑的《咸阳城东楼》。
学习目标
1、读懂诗意。
2、学习鉴赏情景交融的写法。 3、背诵默写诗歌。
新知讲解
许浑(约 791- 约 858),字用晦,一作仲晦,丹阳 ( 今属江苏 ) 人。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唐代诗人,七五律尤佳,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自编诗集《丁卯集》。
写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许浑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此时大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政治非常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即兴写下了这首七律。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读诗歌
jiān jiā tīng
wú yuàn
wèi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登上百尺高楼,引我万里乡愁。 芦苇杨柳丛生,好似家乡沙洲。
首联扣题,抒情写景。,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笔触低沉,景致凄迷,触景生情,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意远而势雄。
读懂诗意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 山雨即将来临,满楼风声飒飒。
颔联写晚眺远景,寓意深远。诗人傍晚登上城楼,只见磻溪罩云,暮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山, 就在这夕照图初展丽景之际,蓦然凉风突起,咸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
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
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风为雨头”,含蕴深刻。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秦汉宫苑,一片荒凉。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枯黄夜间。
颈联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山雨将到,鸟雀仓惶逃入遍地绿芜、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这些是诗人眼前的实景。
但早已荡然无存的“秦苑”“汉宫”又给人无尽的联想——禁苑深宫,而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雀和虫鸣,不识兴亡,依然如故。
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行人莫问当年繁华盛事,都城依旧,只见渭水不停东流。
尾联作结,融情于景。诗人最后感慨道:羁旅过客还是不要索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吧!我这次来故国咸阳,连遗址都寻不着,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流不止而已。
“莫问”二字,并非劝诫之辞 ,实乃令人思索之语,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
一个“流”字,则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
诗中哪个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它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愁”字。
愁,思乡,怀古。一个“愁”字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以“愁”开篇,其后交待“愁”的缘由(用首句引出下文情感的抒发)。
《诗境浅说》评“山雨欲来风满楼”可谓“绝妙好词”,试从内容角度赏析。
“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全诗的警句。
周围的群山雨意越来越浓,大雨即将到来,城楼上已是满楼的狂风。全句只有寥寥七个字,十分形象地写出山城暴雨即将来临的情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作者准确地抓住了暴雨到来前狂风满楼的自然界变化特点。但是作者并不仅仅只是写自然界的变化,而是包含着另外一层意思。唐皇朝的统治,已经面临着崩溃在即的危机。社会也到了大变动的前夕。这种社会大变动的征兆,已经反映得极为明显。也是出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面。所以作者才写出这个概括性极强又十分形象的诗句。
由于自然界的变化与社会的大变动具有某些共性特点,所以这种比喻的含义就比较容易理解,它的引申意义被后人在许多场合引来说明社会大变动即将到来的某种征兆。
总结全文来看,作者产生“愁”这种情感的缘由是什么?
愁的原因:官宦在外,思念家乡;国势动荡,危机四伏;江山依旧,世事沧桑。
主题:
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国家衰败的无限感慨。
课堂总结
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全诗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又体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景别致而凄美,情愁苦而悲怆,意蕴藉而苍凉,境雄阔而高远,神完气足,为唐人登临诗篇之佳作。
自由诵读,背诵。
课堂练习
填空:
1)《咸阳城东楼》中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的诗句是: 。
2)《咸阳城东楼》中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是: 。
3)《咸阳城东楼》中晚,眺近景,虚实结合,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的诗句是: 。
4)《咸阳城东楼》中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的诗句是: 。
5)许浑的《咸阳城东楼》中感慨历史沧桑的句子是: 。
问答:
1)简要赏析《咸阳城东楼》颈联的表达效果。
2)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简要赏析《咸阳城东楼》这首诗。
拓展提高
阅读诗歌,做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现今仍在南京玄武湖公园内。一说指当时豪门世族。 衣冠,士大夫的穿戴,借指士大夫、官绅。成古丘:晋明帝当年为郭璞修建的衣冠冢豪华一时,然而到了唐朝诗人来看的时候,已经成为 一个丘壑了。现今这里被称为郭璞墩,位于南京玄武湖公园内 三山:山名。今三山街为其旧址,明初朱元璋筑城时,将城南的三座无名小山也围在了城中。 这三座山正好挡住了从城北通向南门──聚宝门的去路。恰逢当时正在城东燕雀湖修筑宫城,于是 将这三座山填进了燕雀湖。三山挖平后,在山基修了一条街道,取名为三山街。半落青天外:形容极远,看不大清楚。二水:一作“一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白鹭洲:白鹭洲:古代长江中的沙洲,洲上多集白鹭,故名。今已与陆地相连,位于今南京市 江东门外。浮云蔽日:喻奸邪之障蔽贤良。比喻谗臣当道。浮云: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 犹浮云之障日月也。”长安:这里用京城指代朝廷和皇帝。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的感慨?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作业布置
背诵默写诗歌。
板书设计
咸阳城东楼
愁
官宦在外
思念家乡
国势动荡
危机四伏
江山依旧
世事沧桑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抒情写景 思乡怀古
晚眺远景 一语双关
晚眺近景 虚实结合
融情于景 感古伤今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