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产品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 课件 (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产品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 课件 (共4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3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1-27 18:4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1课时 产品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1. 理解配套问题、工程问题的背景.
2. 分清有关数量关系,能正确找出作为列方程依据的主要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3. 掌握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复习旧知
新课导入
典例分析
总结归纳
典例分析
针对训练
布置作业
感受中考
课堂小结
当堂巩固
能力提升
针对训练
复习旧知
小学我们学过工程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一项工作甲单独做需要5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那么甲每天的工作效率是____,乙每天的工作效率是____,两人合作3天完成的工作量是_________,此时剩余的工作量是_____.
2. 一项工作甲单独做需要a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b天完成,那么甲每天的工作效率是____,乙每天的工作效率是____,两人合作3天完成的工作量是_________,此时剩余的工作量是_________.
复习旧知
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的关系:
1. 工作量=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2. 工作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工作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
工作量
工作效率
工作量
工作时间
复习旧知
为简便起见,通常设总工作量为“1”.
2. 如果工程为多方合作完成,
则合作完成时的工作效率是各方的工作效率相加.
1. 如果已知工作时间,
那么“时间的倒数”就是工作效率.
复习旧知
从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中已经可以看出,方程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很有用的数学工具.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重点学习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生活中,有很多需要进行配套的问题,如课桌和凳子、螺钉和螺母、电扇叶片和电机等,大家能举出生活中配套问题的例子吗?
新课导入
例1: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 200个螺钉或2 000个螺母. 1个螺钉需要配 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
想一想:本题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题目中哪些信息能解决人员安排的问题?
螺母和螺钉的数量关系如何?
如果设x名工
人生产螺母,怎
样列方程?
一、产品配套问题
典例分析
列表分析:
产品类型 生产人数 单人产量 总产量
螺钉 x 1200
螺母 2000
×

1200 x
人数和为22人
22-x
螺母总产量是螺钉的2倍
×

2000(22-x)
等量关系:螺母总量=螺钉总量×2
典例分析
解:设应安排 x 名工人生产螺钉,(22-x)名工人生产螺母.
依题意,得
2000(22-x)=2×1200x .
解方程,得 x=10.
所以 22-x=12.
答:应安排10名工人生产螺钉,12名工人生产螺母.
还有别的方法吗?
典例分析
列表分析:
产品类型 生产人数 单人产量 总产量 产品套数
螺钉 x 1200
螺母 2000
1200 x
22-x
2000(22-x)
1200 x
解:设应安排 x 名工人生产螺钉,(22-x)名工人生产螺母.依题意,得
解方程,得 x=10. 所以2-x=12.
典例分析
生产调配问题通常从调配后各量之间的倍、分关系寻找相等关系,建立方程.
解决配套问题的思路:
1. 利用配套问题中物品之间具有的数量关系作为列方程的依据;
2. 利用配套问题中的套数不变作为列方程的依据.
总结归纳
1. 如图,足球是由32块黑白相间的牛皮缝制而成的,黑皮可看作正五边形,白皮可看作正六边形,求白皮,黑皮各多少块?
分析:由图可得,一块白皮(六边形)中,有三边与黑皮(五边形)相连,因此白皮边数是黑皮边数的2倍.
数量 边数
黑皮 x 5x
白皮
32-x
6(32-x)
等量关系:
白皮边数
=黑皮边数×2
针对训练
解:设足球上黑皮有x块,则白皮为(32-x)块,
五边形的边数共有5x条,六边形边数有6(32-x)条.
依题意,得 2×5x=6(32-x),
解得x=12,则32-x=20.
答:白皮20块,黑皮12块.
针对训练
2. 一套仪器由一个 A 部件和三个 B 部件构成. 用1 立方米钢材可做 40 个 A 部件或 240 个 B 部件. 现要用 6 立方米钢材制作这种仪器,应用多少钢材做 A 部件,多少钢材做B部件,才能恰好配成这种仪器?共配成多少套?
分析:由题意知 B 部件的数量是 A 部件数量的 3 倍,可根据这一等量关系式得到方程.
针对训练
解:设应用 x 立方米钢材做 A 部件,则应用(6-x)立方米做 B 部件.
根据题意,列方程:
3×40x = (6-x)×240.
解得 x = 4.
则 6-x = 2.
共配成仪器:4×40=160 (套).
答:应用 4 立方米钢材做 A 部件, 2 立方米钢材做 B 部件,共配成仪器 160 套.
针对训练
如果把总工作量设为1,则人均效率 (一个人 1 h 完成的工作量) 为 ,x人先做 4h 完成的工作量为 ,增加 2 人后再做 8h 完成的工作量为 ,这两个工作量之和等于 .
例2: 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 40 h 完成. 现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 4 h,然后增加 2人与他们一起做8 h,完成这项工作. 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
分析:在工程问题中: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工作总量=各部分工作量之和.
总工作量
如果设先安排 x人做4 h,你能列出方程吗?
二、工程问题
典例分析
列表分析:
人均效率 人数 时间 工作量
前一部分工作 x 4
后一部分工作 (x+2) 8
×

×
×
×

工作量之和等于总工作量1
合作探究
解:设先安排 x 人做4 h,根据题意得等量关系:
可列方程
解方程,得
4x+8(x+2)=40,
4x+8x+16=40,
12x=24,
x=2.
答:应先安排 2人做4 小时.
前部分工作总量+后部分工作总量=总工作量1
合作探究
1. 分析例2这类的“工程问题”时,要注意哪些要点?
2.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其基本步骤有哪些?
3. 尝试解决如下的例2变式问题,将你的思路与同伴交流.
合作探究
1. 加工某种工件,甲单独作要20天完成,乙只要10就能完成任务,现在要求二人在12天内完成任务.问乙需工作几天后甲再继续加工才可正好按期完成任务?
效率 时间 工作量


x
12-x
针对训练
解:设乙需工作x天后甲再继续加工才可正好按期完成任务,则甲做了(12-x)天.
依题意,得
解得 x=8.
答:乙需工作8天后甲再继续加工才可正好按期完成任务.
针对训练
想一想:若要求二人在8天内完成任务,乙先加工几天后,甲加入合作加工,恰好能如期完成任务?
效率 时间 工作量


8
x
针对训练
解:设甲加工x天,两人如期完成任务,则在甲加入之前,乙先工作了(8-x)天.
依题意,得
解得x=4,则8-x=4.
答:乙需加工4天后,甲加入合作加工才可正好按期完成任务.
针对训练
2. 有一批零件加工任务,甲单独做需要40h完成,乙单独做需要30h完成. 甲做了几小时后,因另有紧急任务离开,剩下的任务由乙单独完成,乙比甲多做了2h. 求甲做了几小时?
依题意,得 .
解方程,得 x=16.
答:甲做了16小时.
解:设甲做了x h.
你会列表分析吗?
针对训练
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思路:
1. 三个基本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 相等关系:工作总量=各部分工作量之和.
(1) 按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各时间段的工作量之和;
(2) 按工作者,工作总量=各工作者的工作量之和.
3. 通常在没有具体数值的情况下,把工作总量看作1.
总结归纳
1. 一条地下管线由甲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12天,由乙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24天. 如果由这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要多少天可以铺好这条管线?
分析:把工作量看作单位“1”,则甲的工作效率为 ,乙的工作效率为 ,
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列方程.
当堂巩固
解方程,得 x = 8.
答:要8天可以铺好这条管线.
解:设要 x 天可以铺好这条管线,由题意得:
当堂巩固
2. 收割一块水稻田,若每小时收割4亩,预计若干小时完成,收割 后,改用新式农机,工作效率提高到原来的 倍,因此比预计时间提早1小时完成. 求这块水稻田的面积.
解:设这块水稻田的面积为x亩.
依题意,得 .
解方程,得 x=36.
答:这块水稻田的面积为36亩.
当堂巩固
1. 某人一天能加工甲种零件 50个或加工乙种零件20个,1 个甲种零件与 2 个乙种零件配成一套,30天制 作最多的成套产品,若设 x 天制作甲种零件,则可列方程为 .
2×50x = 20(30-x)
2. 一项工作,甲独做需18天,乙独做需24天,如果两人合做8天后,余下的工作再由甲独做x天完成,那么所列方程为 .
能力提升
3. 某家具厂生产一种方桌,1立方米的木材可做50个桌面或300条桌腿,现有10立方米的木材,怎样分配生产桌面和桌腿使用的木材,才能使桌面、桌腿刚好配套,共可生产多少张方桌?(一张方桌有1个桌面,4条桌腿)
解:设用 x 立方米的木材做桌面,则用 (10-x) 立方米的木材做桌腿.
根据题意,得 4×50x = 300(10-x),
解得 x =6,所以 10-x = 4,
可做方桌为50×6=300(张).
答:用6立方米的木材做桌面,4立方米的木材做桌腿,可做300张方桌.
能力提升
4.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现在先由甲单独做4小时,剩下的部分由甲、乙合做. 剩下的部分需要几小时完成?
解:设剩下的部分需要x小时完成,根据题意得:
解得x = 6.
答:剩下的部分需要6小时完成.
能力提升
5. 一个道路工程,甲队单独施工9天完成,乙队单独做24天完成.
现在甲乙两队共同施工3天,因甲另有任务,剩下的工程由乙队完成,问乙队还需几天才能完成?
解:设乙队还需x天才能完成,由题意得:
解得 x = 13.
答:乙队还需13天才能完成.
能力提升
1.(2022 南充)《孙子算经》中有“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设鸡有x只,可列方程为( )
A.4x+2(94-x)=35 B.4x+2(35-x)=94
C.2x+4(94-x)=35 D.2x+4(35-x)=94
【解答】解:因为上有三十五头,且鸡有x只,
所以兔有(35-x)只.
依题意得:2x+4(35-x)=94.
故选:D.
感受中考
2.(2分)(2021 北京16/28)某企业有A,B两条加工相同原材料的生产线.在一天内,A生产线共加工a吨原材料,加工时间为(4a+1)小时;在一天内,B生产线共加工b吨原材料,加工时间为(2b+3)小时.第一天,该企业将5吨原材料分配到A,B两条生产线,两条生产线都在一天内完成了加工,且加工时间相同,则分配到A生产线的吨数与分配到B生产线的吨数的比为   .第二天开工前,该企业按第一天的分配结果分配了5吨原材料后,又给A生产线分配了m吨原材料,给B生产线分配了n吨原材料.若两条生产线都能在一天内加工完各自分配到的所有原材料,且加工时间相同,则 的值为 .
感受中考
【解答】解:设分配到A生产线的吨数为x吨,则分配到B生产线的吨数为(5﹣x)吨,4x+1=2(5﹣x)+3,
解得:x=2,
∴分配到B生产线的吨数为5﹣2=3(吨),
∴分配到A生产线的吨数与分配到B生产线的吨数的比为2:3;
∴第二天开工时,给A生产线分配了(2+m)吨原材料,给B生产线分配了(3+n)吨原材料,
感受中考
∵加工时间相同,
∴4(2+m)+1==2(3+n)+3,
解得:m n,
∴ ,
故答案为:2:3; .
感受中考
3.(8分)(2019·安徽省17/23)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某山区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当地政府决定修建一条高速公路.其中一段长为146米的山体隧道贯穿工程由甲乙两个工程队负责施工.甲工程队独立工作2天后,乙工程队加入,两工程队又联合工作了1天,这3天共掘进26米.已知甲工程队每天比乙工程队多掘进2米,按此速度完成这项隧道贯穿工程,甲乙两个工程队还需联合工作多少天?
感受中考
【解答】解:设甲工程队每天掘进x米,则乙工程队每天掘进(x﹣2)米,
由题意,得2x+(x+x﹣2)=26,
解得x=7,
所以乙工程队每天掘进5米,
(天)
答:甲乙两个工程队还需联合工作10天.
感受中考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有几个步骤?分别是什么?
实际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
设未知数,列方程
解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x = a)
实际问题的答案
检 验
总结归纳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3. 设:设合适的量为未知数
2. 找: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4. 列: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5. 解:解方程
6. 验:不仅检验方程解得是否正确,还要检验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1. 审:认真仔细审题
7. 答:作答
总结归纳
课堂小结
1. 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常用的方法是什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如何建立方程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布置作业
P106:习题3.4:第4、5题.
P107:习题3.4:第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