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态变化
一、单选题
1.(2022·湖南岳阳·八年级期末)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若用它测得某容器中的温水为70℃,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 )
A.56℃ B.60℃ C.75℃ D.80℃
2.(2022·湖南湘西·八年级期末)图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B.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C.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D.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3.(2022·湖南邵阳·八年级期末)用铁锅能熔化锡,而不能用锡锅熔化铁,这是因为
A.铁的密度比锡小
B.铁比锡硬
C.铁传热比锡快
D.铁的熔点比锡高
4.(2022·湖南株洲·八年级期末)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象的是( )
A. B.
C. D.
5.(2022·湖南衡阳·八年级期末)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
6.(2022·湖南娄底·八年级期末)电饭煲煮饭煮熟后,揭开锅盖时往往会有水从锅盖上流下,锅盖上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A.先熔化后凝华 B.先凝固后汽化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熔化后液化
7.(2022·湖南岳阳·八年级期末)我们能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列有关形成“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B.打开盖子的热水瓶口处会出现“白气”,这是瓶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蒸发现象
D.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8.(2022·湖南永州·八年级期末)下列关于四季美景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春天,雨笼山峦 B.夏天,雾绕群峰
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冰封谷底
二、填空题
9.(2022·湖南永州·八年级期末)温度计的原理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摄氏温度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___________℃。图中寒暑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
10.(2022·湖南岳阳·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以知道:这种物质是一种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加热至第6min时,物质的状态为______。
11.(2022·湖南衡阳·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像,固体甲第6分钟的状态是______,第10分钟是______(以上两空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由图像可知乙固体是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甲固体熔化时间是______分钟。
12.(2022·湖南永州·八年级期末)小明特别喜欢喝黄山毛峰,泡茶时,他向壶中倒入沸水,看到壶口冒“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此过程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13.(2022·湖南长沙·八年级期末)儿童感冒发烧时,为了降温常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在额头贴“退热贴”.退热贴内部是一种呈固态的胶状物,在使用过程中胶状物会逐渐消失,在这过程中胶状物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此过程需要_____热(选填“吸”或“放”);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你认为小孩发热时_____(选填“要”或“不要”)给小孩加盖被子.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
14.(2022·湖南怀化·八年级期末)冬天的早晨,小梅发现家里的玻璃窗上有很多美丽的“冰花”,这是因为__________(室内、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_形成的,此过程中__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三、实验题
15.(2022·湖南衡阳·八年级期末)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海波和石蜡,将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杯水中加热。请你完成下面探究实验。
(1)实验时利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是使海波和石蜡___________。
(2)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___________℃。
(3)、两试管内的两种物质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实验中会观察到,第时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___态。海波熔化持续了___________分钟。
(4)海波是_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化的特点是:持续吸热,温度___________(填“升高”或“不变”)。
16.(2022·湖南娄底·八年级期末)小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甲图装置错误的地方是______。
(2)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如图乙中______(选“A”或“B”)。
(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如图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
(4)通过这个实验,小芳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老母鸡时,在沸腾后总是______(选填“保持大火”、“调为小火”)的道理。
17.(2022·湖南永州·八年级期末)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
(1)图(a)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 _____;
(2)图(b)中表示在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温度为 _____℃;
(3)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做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c)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_____℃;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18.(2022·湖南长沙·八年级期末)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小李和小罗分别用完全相同的装置开展了实验,如图甲所示,并绘制了a、b两杯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通过分析图像信息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此时大气压和一个标准大气压比较要_____些;
(2)a、b两杯水加热至沸腾所需时间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在温度的定义中,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然后将0到100℃平均分为100份,每份1℃;本题中,按照温度的定义,题中的温度计1℃对应的标准温度计的的度数为
当测得水温温度为70℃时,实际温度为
1.25℃×(70-10)=75℃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解析】当外界气温上升的时候,球形容器内的气体受热膨胀,由于密闭,所以压强增大,使管内的液面下降;反之,当外界气温下降的时候,球形容器内的气体收缩,由于密闭,所以压强减小,管内的液面上升。故B、C、D错误。
故选A。
3.D
【解析】铁的熔点为1535℃,而锡的熔点为232℃.也就是说,如果把铁和锡放在一起加热,总是锡先熔化.故用锡锅熔化铁的话,锡锅都熔化了,铁的温度还没达到铁的熔点,所以锡锅不能熔化铁,而铁锅能熔化锡.故选D.
4.A
【解析】由于墙内混入的是非晶体材料,所以它在凝固的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降低,由于非晶体没有固定的凝固点,所以它的温度会持续下降。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B
【解析】汽油在常温下,容易由液态变成气态而发生汽化现象,所以加油站附近空气中汽油的浓度比较高,所以要“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
6.C
【解析】煮饭时,水汽化成高温水蒸气,揭开锅盖时,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在锅盖上,锅盖上的水经历先汽化后液化,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7.B
【解析】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升华吸热,导致环境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了雾,故A错误;
B.打开盖子的热水瓶口处会出现“白气”,这是瓶内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正确;
C.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气”,这是这是河面上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
D.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外的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8.C
【解析】A.雨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热胀冷缩 0 31
【解析】(1)[1]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
(2)[2]摄氏温度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3)[3]图中寒暑表的分度值为1℃,此时的温度为31℃。
10. 晶体 固液共存
【解析】[1]如图,有一段时间吸热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
[2]该物质从4min开始熔化,到10min结束,t=6min时,处于熔化过程,是固液共存状态。
11. 固液共存态 液态 非晶体 4
【解析】[1][2][4]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从图中可以看出,4min时甲到达熔点,4~8min时甲正在熔化,温度不变,故甲是晶体,8min后甲熔化完毕,因而第6min时甲处于固液共存态,第10min时处于液态,甲固体熔化时间为8min 4min = 4min。
[3]非晶体熔化的同时温度不断上升,而图中乙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所以乙是非晶体。
12.放热
【解析】这些“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是放热物态变化。
13. 升华 吸 不要 不利于散热,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
【解析】退热贴内部是一种呈固态的胶状物,在使用过程中胶状物会逐渐消失,是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所以在这过程中胶状物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升华吸热.小孩发热时不要给小孩加盖被子,原因是加盖被子不利于散热,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
14. 室内 凝华 放出
【解析】[1][2]冬天玻璃窗上的 “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
[3]此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15. 受热均匀 25 固液共存 6 晶体 不变
【解析】(1)[1]实验时利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是使海波和石蜡均匀受热,便于发现熔化规律。
(2)[2]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从下往上刻度变大,故是零上,故读数为25℃。
(3)[3][4]第6min海波开始熔化,第12min结束,故第时海波的状态是固液共存态 ;海波熔化持续了6分钟。
(4)[5][6]海波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故是晶体;第6min海波开始熔化,第12min结束,温度一直不变,故其熔化的特点是: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16. 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烧杯底部 A 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调为小火
【解析】(1)[1]按照温度计正确使用规则,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烧杯底部和烧杯侧壁。故甲图装置错误的地方是: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烧杯底部。
(2)[2]水在沸腾时,剧烈汽化,水中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增大,故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如图乙中A。
(3)[3]如图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4)[4]通过这个实验可以知道,水沸腾时的特点是: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小芳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老母鸡时,在沸腾后总是调为小的道理。
17. B 96 99 液化
【解析】(1)[1]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所以正确的是B。
(2)[2]从图中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从下到上,示数越变越大,故是零上,所以当时的温度为96℃。
(3)[3]从图像可以看出水在沸腾过程中保持99℃不变,所以沸点为99℃。
(4)[4] “白气”是液态的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18. 98℃ 低 b杯水的质量多于a杯水
【解析】(1)[1][2]由图乙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8℃;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由于此时水的沸点低于100℃,所以此时的大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2)[3]由图乙可知,水温升高相同温度,b杯水所需加热时间更长,其原因可能是b杯水的质量多于a杯水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