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自然特征与农业
南方地区
学习目标(新课标要求)
通过分析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找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说出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茶
园
: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
茶树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低山、丘陵地区。
雨量充沛、多云雾、光照强度适宜的气候条件,排水良好的地形条件和偏酸性的土壤环境对茶树生长十分有利。
原生的茶树多为乔木,高达15-30米。茶树的树龄可达数百年至上千年,具有经济利用价值的年限一般为五六十年。
灌木型的茶树一般是进化形成的,栽培茶树在我国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茶叶是用茶树的嫩叶制成的。南方地区自古就是茶叶的主要产区。
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纬度位置:
位置
海陆位置:
东海
黄海
南海
34°N 以南,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西部:
地形
东部: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平原、低山和丘陵交错分布
云贵高原分布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如石林,孤峰,溶洞,地下暗河等。
万峰林
兴义万峰林位于贵州省兴义市, 是独特的锥状喀斯特地质景观、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
贵州兴义万峰林
万峰林
万峰林
峰林的形态, 分为列阵峰林、宝剑峰林、群龙峰林、罗汉峰林、叠帽峰林五大类型。每一类都各具特色, 既独立成趣, 又与其他类型的峰林相辅相成, 组成雄奇浩瀚的喀斯特地形景观。
贵州兴义万峰林
登高远望, 一座座奇美的山峦, 与碧绿的田野、弯曲的河流、古朴的村寨、葱郁的树林融为一体, 构成大自然中最佳的生态环境, 宛如一幅瑰丽的山水画卷。
贵州兴义万峰林
万峰林
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
石林
喀斯特地貌 — 形成原因
喀斯特地貌
气候:温暖湿润
地质:石灰岩广布
石灰岩是可溶性岩石
石灰岩易受流水的溶解和侵蚀作用
形成
弊:雨水易渗透,表土易流失,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
利:卡斯特地形山奇水秀,旅游资源丰富
喀斯特地貌 — 利与弊
盆地四周是高山,内部广泛分布着起伏和缓的丘陵。
地形特点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的岩石是紫色的,土壤也是紫色的,因此被称为紫色盆地。紫色土壤中含有丰富的磷、钾等矿物养料。
紫色盆地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而且还盛产油桐籽、甘蔗、柑橘等多种亚热带农产品,物产极为富饶。
物产富饶
四川盆地
气候类型: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云南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台湾岛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
主要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气温: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8~30℃,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季风影响
降水: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纬度较低
表现
原因
地形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南方地区
四川盆地北面分布着高大的秦岭、大巴山等山脉,对来自北方的冬季风,寒潮有阻挡或减弱作用。
长江中下游平原北面没有高大山脉,冬季风、寒潮能长驱南下。
大
巴
山
脉
秦
岭
冬季, 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影响, 而广州却受寒潮影响。
西双版纳北边有哀牢山等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北方的寒潮。
广州北面的南岭海拔较低,对寒潮的削弱作用较小,使广州冬季仍能受到寒潮的影响。
哀
牢
山
南
岭
主要河流:
河湖
主要湖泊:
长江、珠江等多条大河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洪泽湖等五大淡水湖
山地丘陵区大多植被繁茂,郁郁葱葱,景色秀丽。
平原地区河湖密布,水网发达,有“江南水乡”之称。
河湖
南方地区的丘陵地区
典型分布
湿热环境
形成条件
红土地
酸性,有机质少,土质黏重,是一种贫脊,是一种贫瘠土壤。
性质
增施有机肥,补充熟石灰等。
改良
红土地
东南丘陵分布着贫瘠的红壤,当地人们因地制宜,改良土壤,种植了茶树、杉树、毛竹等经济林木,并用以保持水土。
红土地
南方地区的紫色土和水稻土
主要分布
特征
土壤
水稻土
含丰富的磷、钾等矿物养料,土壤肥沃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紫色土
作物
富含有机质,肥沃,多呈青灰色
小麦、水稻、油桐、甘蔗、柑橘
水稻、油菜、棉花
重要的
水田农业区
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
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缓坡上主要修筑梯田。
水田的分布
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找出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
粮食作物:
以水稻为主
部分地区种植小麦、杂粮
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找出南方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
油菜、棉花、甘蔗、茶叶、毛竹、橡胶
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找出南方地区主要的水果。
水果:
柑橘、香蕉、菠萝、龙眼、芒果,荔枝
主要经济作物和水果的分布
油菜
棉花
甘蔗
茶叶、毛竹
橡胶
柑橘
香蕉、菠萝、龙眼、芒果,荔枝
经济作物
水果
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
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和云南省的南部,台湾省,海南省,四川盆地南部
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丘陵、山地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福建省的南部沿海地区
广泛分布于南方地区的亚热带地区
南部沿海
竹筒饭,顾名思义就是用竹筒代替锅煮成的米饭。饮料松软,既有米香,又有竹香,清爽可口,很受人们的喜爱。竹筒饭多见于中国南方地区,出产竹子的地方最常见到。
竹筒饭
农业生产条件的评价
南方地区
( 1 )南方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 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
( 2 )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湖密布,灌溉便利, 利于发展种植业和淡水养殖业;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利于发展种植业。
( 3 )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有利条件
红土地
( 1 )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较少, 蒸发旺盛,易对水稻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 2 )南部沿海地区夏秋季受台风影响大。
( 3 )东南丘陵为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 土质黏重,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 4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形发育,地表崎岖, 土层薄,地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不利条件
认识自然环境对日常饮食的影响
莲藕、椰子、竹笋是南方地区三种常见食材。根据下面的资料, 在图中, 完成这三种食材与其主要分布区的连线, 并解释原因。
长江中下游平原
莲藕: 莲的根茎
椰子: 椰子树的果实,
竹笋: 竹的幼芽、嫩茎,多分布在温暖湿润、地势相对较高的地区。
东南丘陵
海南岛
课堂总结
地理位置:
自然特征与农业
自然环境:
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农作物:
农业条件: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红色的土壤
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水田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