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猫》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6《猫》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7 11:3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强化默读技巧,通过圈点勾画关键句,理清文章内容,学会摘录的方法;
2.分层分段,理清思路,明确课文详略得当、突出中心的写作技巧。
3.通过品读关键词句,理解作者对第三只猫的特殊情感,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强化默读技巧,通过圈点勾画关键句,理清文章内容,学会摘录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关键词句,理解作者对第三只猫的特殊情感,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完成《课堂作业本》预学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3分钟)
铎的含义(铎:古代一种乐器,大铃,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寓意为警示),那么振铎即敲响大钟,发出警示(配钟响的声音)。那么作者将用他手中的笔向我们发出怎样的警示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郑振铎的《猫》
二、整体感知(7分钟)
【活动一】学做摘录、理清思路
作者笔下的三只猫,特点不同,命运各异。默读课文,直接摘录或者自己概括相关内容,完成作业本预学二:(因为课前有布置先去完成,所以这里主要是在课堂上展示点拨)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外形
性情
称呼(家人的态度)
结局
养猫的态度(我的感受)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原来做了的基础上完善表格,
课堂中展示学生预学二并在展示中引导学生学会摘录的方法。
(有选择性但忠于原文;直接摘录或自己概括)
2.这几句话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总结上文。
分层分段。
三只猫,一只比一只详细,着笔最多的是第三只猫,这就是文章的中心。作者想要通过第三只猫抒发怎样的情感呢?
三、探究中心思想的概括(25)
1.人眼看猫
跳读第三部分,争当侦探。
课件出示:
争当“芙蓉鸟被害案”侦探
1. 案发现场情况
2. 犯罪嫌疑人
3. 犯罪嫌疑人作案证据(案发前;案发后)
4. 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
5. 案件真凶
6. 案件定性
学生找到信息后交流,老师提问:冤在哪里?
“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2.人眼看人
【合作探究】品读词句,理解情感
小组合作,精读课文15—33段,探究“妄下断语”的具体内容。并用圈点勾画法在文中找出,完成小组合作单。
要求:1.快速默读,圈点勾画关键词、句、标点,完成“自主思考”
2.小组交流,完成合作探究
3.小组展示,分享你们的探究结果。(每组选一名同学发言)
“妄下断语”(一)自主思考:(1)我和我的家人分别对第三只猫“妄”下了哪些“断语”?(圈画在书上)(2)哪些词、标点、句式最能体现出“断”的意思?(圈画在书上并做好批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1.逆向思维:假设前两只猫有吃了芙蓉鸟的嫌疑,我们会不会“妄下断语”,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追问:为什么只有第三只猫受到不公平的待遇?)2.我们小组认为: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的真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自主思考的预设:
(1)我和我的家人分别对第三只猫下了哪些断语?
a.妻道:“张妈,留心猫,她会吃鸟呢。”
b.我很愤怒,叫到:“一定是猫,一定是猫!”
c.“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d.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张妈的反映为何和其他人不一样?)
(2)哪些词或标点或句式最能体现出“断”的意思
词语:两个“一定是”,反复强调
很、愤怒
句式:不是……还……,反问句
标点:? 和 !
(学生分角色朗读,通过指导品读体会我们一家人对第三只猫的态度,感受我们一家人对猫的态度)
(2) 合作探究的预设:
1.逆向思维:假如是在前两只猫时,养的芙蓉鸟被咬死,我会不会这样“妄下断语”?为什么只有第三只猫会遭遇不公平的待遇?
学生分析,教师点拨:作者本身对第三只猫就没有好感,存有偏见,不曾善待它,若有若无、不加注意,流浪猫,地位卑微。因此一旦有事,就容易偏听偏信、妄下断语,把罪名横加在它头上,最终酿成悲剧。
老师小结方法:行文上:理清思路、圈画关键词句、比较阅读、
内容上:从结果探究原因,从原因概括中心
四、小试牛刀
刚刚我们按照这样的方法,概括了文章的中心,那么第一二只猫还需要写吗?请同学们打开《课堂作业本》91页,看看导学二,你有什么想法。
(时间不允许就作为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