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6张PPT)
作
文
审
题
山长水阔知何处
1.一类卷(63-70分)
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采。
2.二类卷(52-62分)
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3.三类卷(39-51分)
基本符合题意,立意—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4.四类卷(21-38分)
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5.五类卷(20分以下) 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1)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作文阅卷细则
审题立意
作为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指向哪里呢?
(直白讲:作文材料让你学到什么?不学什么?)
注:高考作文,是有舆论导向作用的,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价值,去形成正确的三观
1
抓关键词
2
揭示寓意法
3
因果探究法
4
句意阐释法
目录
contents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CEA2CAD812E61FAD0F8FED49B01044C90CD8676CA871449F476062E015B04822CCE09E5AD70829CF919721E00178B6E08457894FC5BA2A183F4AA517F75DBB55
5
同异分析法法
6
正反对比审题
新材料作文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3CC93A88006B2547B7490EB74E953BFF3DABBE06BE1F170D156FE4046791121E30EA3F23CEB0680C0C8801DFC38687ECAECB5A7FECF9D43F
概念:所谓“新材料作文”,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3CC93A88006B2547B7490EB74E953BFF3DABBE06BE1F170D156FE4046791121E30EA3F23CEB0680C0C8801DFC38687ECAECB5A7FECF9D43F
与传统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联系和区别:
1、新材料作文:它保持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三自”(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限文体;
传统的材料作文:只能写成议论文。
2、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的材料是为了引出“话题”,作文围绕“话题”范围展开;
新材料作文: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作文围绕提炼的观点展开。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3CC93A88006B2547B7490EB74E953BFF3DABBE06BE1F170D156FE4046791121E30EA3F23CEB0680C0C8801DFC38687ECAECB5A7FECF9D43F
分
类
1 事实材料 新闻事实,社会现象类
2 观点材料 名人言论,格言警句,精短诗歌类
3 比喻材料 带有象征意义的哲理故事类
4 寓意材料 童话,寓言,神话,传说类
内 容
文字型
图画型
形式
1、抓关键词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3CC93A88006B2547B7490EB74E953BFF3DABBE06BE1F170D156FE4046791121E30EA3F23CEB0680C0C8801DFC38687ECAECB5A7FECF9D43F
抓关键词:材料中都会有关键词句(总结性的词语、开头句、结语、演讲主题等),抓住这些词句就能快速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文题,正确立意。
关键词句法
1、评议重点对象的词句
2、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
3、文末概括总结的词句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3CC93A88006B2547B7490EB74E953BFF3DABBE06BE1F170D156FE4046791121E30EA3F23CEB0680C0C8801DFC38687ECAECB5A7FECF9D43F
例1、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 !”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立意:1、永不满足 再接再厉
2、追求是无止境的 永远进取奋斗拼搏
3、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
◆名人言论类材料
例2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读完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必须写议论文;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1、从实际出发
2、对象不同,方法也有所不同。
析: 关键句—“人生只在一个呼吸之间。”
立意——努力把握每一刻、每一秒;惜时。
例1:在一次聚众讲道时,佛祖问弟子们:“人生有多长?”有个弟子回答:“五十年”,佛祖摇头,弟子又说:“四十年”、“三十年”、“二十年”……答案不断地缩短,最后有人回答:“一小时。”佛祖依然摇头,说道:“人生只在一个呼吸之间。”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3CC93A88006B2547B7490EB74E953BFF3DABBE06BE1F170D156FE4046791121E30EA3F23CEB0680C0C8801DFC38687ECAECB5A7FECF9D43F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1.关键句:
①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
②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
③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
2.关键词: 强与弱
【立意】
①重视体育,强身健体,担当责任,青年强己,才能强国;②赞扬体育精神,认识体育对人生的意义;
③当代青年应该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④我命由我不由天,党和国家的强大亦是如此;
⑤努力奋斗目标可达:柔以致刚,弱以致强,勤以致远;⑥弱者勤练,会成强者;
⑦勤奋与努力可以改变人生,改变世界;
⑧体魄强弱可以改变,精神强弱也可以改变,强者不倚强松懈,弱者不顾影自怜;
⑨奋斗不是“内卷”,吾辈自强拒绝“躺平”;等等。
2、揭示寓意法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3CC93A88006B2547B7490EB74E953BFF3DABBE06BE1F170D156FE4046791121E30EA3F23CEB0680C0C8801DFC38687ECAECB5A7FECF9D43F
提示:1、划分层次,进行概括 ;
2、比较材料,找出不同点
由表及里:有些材料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寓言故事类材料、漫画材料),审题时不能只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应从表面入手挖掘其深刻寓意,从而确定立意角度。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3CC93A88006B2547B7490EB74E953BFF3DABBE06BE1F170D156FE4046791121E30EA3F23CEB0680C0C8801DFC38687ECAECB5A7FECF9D43F
有时候,命题人提供的可能是一则或几则富有寓意的名言警句、寓言,或是一幅漫画,这时读懂寓意就能准确找到最佳的立意角度。
如果是名言警句,要抓住每句话中的关键词来分析寓意;
如果是寓言,要分析人物言行举止背后蕴含的道理;
如果是漫画,要分析漫画赞扬了现实中的哪些人物(哪种品质),或者批判了现实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3CC93A88006B2547B7490EB74E953BFF3DABBE06BE1F170D156FE4046791121E30EA3F23CEB0680C0C8801DFC38687ECAECB5A7FECF9D43F
例2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 ”
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道:“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寓言类材料
从螃蟹角度看:①没有正确方向,就很难达到目标。②没有正确的方法,“横着爬”是很难实现理想的。③没有正确的态度,不自究自查原因,一味责怪别人指导错误,无济于事。从青蛙角度看:①帮助别人要从实际出发。②指导别人要具体,要耐心。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3CC93A88006B2547B7490EB74E953BFF3DABBE06BE1F170D156FE4046791121E30EA3F23CEB0680C0C8801DFC38687ECAECB5A7FECF9D43F
写作素材:狼和兔子
小时候。听父亲讲过一个寓言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只饥饿的狼发现了一只野兔,便不停地追赶。兔子走投无路,情急之中钻进了一个树洞。狼哪肯放过就要到手的'美味,便死死守住洞口。夜深了,狼冷得直发抖,但为了吃到野兔,狼怎么也不愿
离开。第二天早上,野兔从树洞里探出头来,发现粮已经冻死了。野兔大摇大摆地走出洞口,踏过狼的尸体扬长而去。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它包含的道理是深刻的,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
从野兔身上:
1、机智,可以帮你战胜一切对手;
2、弱小,不总是被吃;
3、只要耐心等待,总会找到出路。
从狼身上:
1、守着诱惑,等于守着死亡;
2、离诱惑越近,离危险也越近;
3、在诱惑面前,再强大,也逃不过失败的结局。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酒意诗情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3CC93A88006B2547B7490EB74E953BFF3DABBE06BE1F170D156FE4046791121E30EA3F23CEB0680C0C8801DFC38687ECAECB5A7FECF9D43F
生活就像三类鱼。第一类:鱼缸中的鱼。被装在精致的鱼缸里,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美丽动人。每天都有许多人来欣赏它。它特别高兴,后来没有人来欣赏它了,它几乎被人们淡忘。日子一天天地过去,生活在狭小的空间,忧郁而死。第二类:池塘中的鱼,被饲养在池中,初阳中钻出水草觅食;傍晚又钻进水草酣睡。突然有一天,一张大网撒向鱼池,所有鱼被一网打尽。第三类:海中的鱼。所有的海鱼组成一个大集体,无止境地漫游,没有任何约束,每天与大自然作着无止境的搏斗。有的死了,而其中一些则幸存下来。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
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作点辩证分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3CC93A88006B2547B7490EB74E953BFF3DABBE06BE1F170D156FE4046791121E30EA3F23CEB0680C0C8801DFC38687ECAECB5A7FECF9D43F
生活就像三类鱼。第一类:鱼缸中的鱼。被装在精致的鱼缸里,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美丽动人。每天都有许多人来欣赏它。它特别高兴,后来没有人来欣赏它了,它几乎被人们淡忘。日子一天天地过去,生活在狭小的空间,忧郁而死。
第二类:池塘中的鱼,被饲养在池中,初阳中钻出水草觅食;傍晚又钻进水草酣睡。突然有一天,一张大网撒向鱼池,所有鱼被一网打尽。
第三类:海中的鱼。所有的海鱼组成一个大集体,无止境地漫游,没有任何约束,每天与大自然作着无止境的搏斗。有的死了,而其中一些则幸存下来。
生活地点 特点 生活方式 结局
第一类 鱼缸 空间狭小 无微不至的照顾 忧郁而死
第二类 池塘 有限、水草丰茂 觅食、酣睡 食肥而亡
第三类 大海 广阔无边 存在危险 自由和大自然搏斗 有的在搏斗中死去;有的幸存活下来
e7d195523061f1c0e6ddc5ace6db845431926a9b823cbf4aFAC165BF17A59A4239E4590A9A09E6124C26BDCB9EE61FAFF9D2602C91D6275DF380EED5A803847F54023132C84C8A09AB33F5512997E2DED67F62E584B4A19EB4CDFABD0881CE663AD9B00BEFECF29B374B80AA8632B4D96A23BA30EBF43CDDB8B410F8713BBED4055FF49A6C3BD8B4772AEFA847910A5D
生活就像三类鱼
由物及人
注:高考作文,是有舆论导向作用的,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价值,去形成正确的三观
思考:三类鱼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局呢?
第一类鱼只有空虚的“美丽”,其实一无所有,过着没有价值的生活;
第二类鱼拥有自由,却只能在等待中死去;
第三类鱼既拥有也有失去,它们拥有自由,拥有为生而进行搏斗的意志;它们有的会失去生命,但那种死亡是值得的,因为它们真正体验过生活;
e7d195523061f1c0e6ddc5ace6db845431926a9b823cbf4aFAC165BF17A59A4239E4590A9A09E6124C26BDCB9EE61FAFF9D2602C91D6275DF380EED5A803847F54023132C84C8A09AB33F5512997E2DED67F62E584B4A19EB4CDFABD0881CE663AD9B00BEFECF29B374B80AA8632B4D96A23BA30EBF43CDDB8B410F8713BBED4055FF49A6C3BD8B4772AEFA847910A5D
作为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指向哪里呢?
(直白讲:作文材料让你学到什么?不学什么?)
用一句话
立意?
(1)要拥有自己的空间。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没有远虑,必有近忧。
(4)在拼搏中获得生存。
(5)自由与安逸。
(6)生命在搏击中绽放异彩。
(7)适者生存。
发人深思、启人心智。
漫画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CEA2CAD812E61FAD0F8FED49B01044C90CD8676CA871449F476062E015B04822CCE09E5AD70829CF919721E00178B6E08457894FC5BA2A183F4AA517F75DBB55
漫画类作文审题漫画类作文题,审题漫画,是一种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艺术形式,取材于社会现实或热点问题,一般运用变形、比喻、象征、影射等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与社会性,能引人开怀、发人深思、启人心智。
方法
1.审读漫画内容。
首先,看漫画的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眼睛,透过这个“眼睛”,可以发现整幅漫画的内容和指向。
其次,品读漫画上的文字,这些文字或是提示,或是交代,或是观点,常常是点睛之笔。
再次,注重每一个细节。
最后,描述画面,将图像内容转换为文字内容,进而理解创作者的意图并提炼出自己的观点。
2.揣摩漫画的对比、夸张之处。夸张、变形之处常常是漫画寓意所在,弦外之音。
第一步:明漫画,理关系。漫画描述的是毕业前最后一节课,两位学子埋头苦学,课桌上书堆成山;一位老师背着手,手握一张卷着的试卷,站在旁边默默注视着学生。图中文字为:毕业前最后一节课。老师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这则漫画的人物关系很清楚:两位埋头苦学的学生和一位辛勤的老师。第二步:依结果,确倾向。漫画的结果是美好的,所以材料的性质是正面的,命题者的倾向是赞成的。第三步:把握漫画寓意。画中老师的神情和言语饱含对即将毕业的学生的深情期待与希望、眷恋与不舍,可以从中解读出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期待与祝福,领悟老师的奉献精神、园丁品格和责任意识。教师作为品德示范的榜样人物将在学生成长历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立意:
①学生角度,如感念师恩、赞美师情、毕业感言、展望未来等。
②老师角度,如教育情怀、师生情谊、期待祝福、眷恋不舍等。
③社会角度,如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弘扬教师的奉献精神、责任意识等。
写作指导
漫画里的左右两位青年形成鲜明对比,左侧的青年胳膊下夹着书,满怀敬意地望着墙上挂着的戍边英雄的照片,他的右手攥成拳头状,似乎从照片中受到了强烈的感染;右侧的青年挎着名牌包,张大嘴巴,以夸张的表情望着墙上某明星的照片。两相对比,不难得出。
立意:
1、英雄如星,耀我前行
2、明星有价,英雄无价
3、传递正能量,英雄应该被铭记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3CC93A88006B2547B7490EB74E953BFF3DABBE06BE1F170D156FE4046791121E30EA3F23CEB0680C0C8801DFC38687ECAECB5A7FECF9D43F
3、因果探究法
有些叙述事件的材料中没有议论、抒情性的语句,审题时,我们应该重点抓住揭示事件结果和引发这一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如果材料中没有指明事件的原因,我们就应该逆向思维来“断案”,条分缕析地找出原因:或是顺藤摸瓜,或是由表及里,或是由浅入深。
高考引路 由果溯因 确定最佳角度
“果”是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因为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
如何溯“因”?
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谁做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做?
谁说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说?
“为什么”解决了,观点也就有了。每一个“为什么”都可能有几个答案,而每一个答案都是一个立意点。
什么是“果”?
最后通过比对筛选,选出最切合题意、最有心得的一个点来写。唯有如此,才能对一些习以为常的事物或现象进行辩证思考和分析,发掘出其中蕴含的哲理,从而写出深意,写得精彩。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3CC93A88006B2547B7490EB74E953BFF3DABBE06BE1F170D156FE4046791121E30EA3F23CEB0680C0C8801DFC38687ECAECB5A7FECF9D43F
例3“啃老族”指这样一些人,由于找不到工作,或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这样的一群人叫“啃老族”,也叫“傍老族”。他们的年龄都在23-30岁之间。据调查,这一现象在中国已相当普遍。
主观原因:由于惰性和依赖性,缺乏竞争意识;心理却还没有经受过社会的磨砺,不能独当一面……
客观原因:家庭的抚养方式和应试教育存在误区; 就业压力催生“啃老”现象……
(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分析原因使文章走向深刻)
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探原因,推结果,求对策
社会现象类材料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3CC93A88006B2547B7490EB74E953BFF3DABBE06BE1F170D156FE4046791121E30EA3F23CEB0680C0C8801DFC38687ECAECB5A7FECF9D43F
对策的探求
1、年轻人:树立理想,努力做到自尊自强,培养独立处世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 。
2、家长:要明白怎样才是真正爱护、正确教育下一代。对子女的最大负责不是承包管理子女的人生,而是教会子女去创造自己的人生。
3、社会:完善就业机制 ,提供更多岗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每一个公民都以自强自立为荣。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3CC93A88006B2547B7490EB74E953BFF3DABBE06BE1F170D156FE4046791121E30EA3F23CEB0680C0C8801DFC38687ECAECB5A7FECF9D43F
例2、在南京地铁3号线列车上,一中年男子给一位老人让座后,要求邻座的小伙子再给自己让座。遭到拒绝后,中年男子借口小伙子“脚尖对着自己”“不懂礼貌”,一脚踹在小伙子的胸腹处。最终,在其他乘客的劝说下,中年男子当场向被踹小伙子口头道歉。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析 材料中的中年男子给老人让座后,要求邻座的小伙子再给自己让座。遭拒后,即对小伙子采取不友好的举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他的观念里,小伙子给他让座理所应当,用道德绑架了小伙子。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3CC93A88006B2547B7490EB74E953BFF3DABBE06BE1F170D156FE4046791121E30EA3F23CEB0680C0C8801DFC38687ECAECB5A7FECF9D43F
切题立意
(1)勿让道德绑架内心
(2)文明社会拒绝道德绑架
(3)莫让行善成束缚
偏题立意
(1)道德规范与人文关怀
(2)文化与素养齐飞
(3)让文明与我同行
(4)尊老仍需爱幼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3CC93A88006B2547B7490EB74E953BFF3DABBE06BE1F170D156FE4046791121E30EA3F23CEB0680C0C8801DFC38687ECAECB5A7FECF9D43F
枭逢鸠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原因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结果
枭搬到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
1.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治标不如治本
2.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要找到完善自我的恰当的方法
3.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3CC93A88006B2547B7490EB74E953BFF3DABBE06BE1F170D156FE4046791121E30EA3F23CEB0680C0C8801DFC38687ECAECB5A7FECF9D43F
4、句意阐释法
现代诗歌材料作文的审题应该注意:
读懂诗歌意象,选准写作角度。
现代诗歌材料作文审题时,要认真分析意象的深层意义(如比喻、象征的本体),依据标题分析意象的主次和意象组合,找出写作角度。比如“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意象组合表达的是距离产生美,这就是文章的写作角度。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诗句的意思是说,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近后,却只见到极为稀疏的草芽,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觉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与体会。
一 要领会此诗句中的意境。
二 要看诗中蕴含的哲理。
诗歌类材料
1 美在朦胧,美在平淡。
2 距离产生美。
3 物以稀为贵
4 现象与本质
5 整体与局部
6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阅读下面诗歌的节选部分,根据要求写作。
不忘初心
海光
初心
是忠诚的
会让我们奋发有为
去践行我们的使命
初心
是赤诚的
会让我们孜孜以求
去追求前途的光明
保持初心
就是拥有一个不变的信仰
坚守我们信念的初表
不忘初心
就是拥有一个纯朴的感情
在梦想的道路上前行
身处新时代的青年,读完这首诗的节选部分,你受到了哪些启发?请你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理解。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多则材料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CEA2CAD812E61FAD0F8FED49B01044C90CD8676CA871449F476062E015B04822CCE09E5AD70829CF919721E00178B6E08457894FC5BA2A183F4AA517F75DBB55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3CC93A88006B2547B7490EB74E953BFF3DABBE06BE1F170D156FE4046791121E30EA3F23CEB0680C0C8801DFC38687ECAECB5A7FECF9D43F
5、同异分析法法
分类
1、求同分析法
2、辩证求异法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3CC93A88006B2547B7490EB74E953BFF3DABBE06BE1F170D156FE4046791121E30EA3F23CEB0680C0C8801DFC38687ECAECB5A7FECF9D43F
1、求同分析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内涵有相同点的多则材料。方法是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然后再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3CC93A88006B2547B7490EB74E953BFF3DABBE06BE1F170D156FE4046791121E30EA3F23CEB0680C0C8801DFC38687ECAECB5A7FECF9D43F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3CC93A88006B2547B7490EB74E953BFF3DABBE06BE1F170D156FE4046791121E30EA3F23CEB0680C0C8801DFC38687ECAECB5A7FECF9D43F
材料中的三位名人名言侧重点分别是:
(1)方志敏:无论祖国处于怎样艰难的境地,我们都要对祖国充满信心。
(2)陶行知:爱国是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3)黄大年:个人的奋斗,只有融入到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才是最有意义的。
把三则材料综合起来,即:爱国,就要对祖国有信心;爱国,就要与祖国共奋进。
【立意角度】
(1)我与祖国共奋进。
(2)祖国发展我成长。
(3)个人奋斗与祖国发展。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3CC93A88006B2547B7490EB74E953BFF3DABBE06BE1F170D156FE4046791121E30EA3F23CEB0680C0C8801DFC38687ECAECB5A7FECF9D43F
2019年年末,中国猝不及防爆发了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各地医院党员、干部带头,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大家带着真挚恳切的情感,在《请战书》上用力按下自己的手印,这许多红手印汇聚成简短而有力的三个字:我报名!
武汉的“90后”女孩肖雅星发起组建了一个爱心微信群,仅半天的时间,就出现了不少自愿、免费为医务人员提供住宿的酒店,被网友们称为“医生驿站”。
1998年的抗洪,2003年的抗击非典,2008年的汶川救灾,2014年抗击非洲埃博拉,到今天,一次次抗争,把我爱的人,挺立在灾难面前,一代代接力,让爱我的人,在复兴之路上薪火相传。
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对奉献者的敬意。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同点:1、两则材料的背景相似,中国遭遇困难;2、事例相似,不同行业的人尽自己的力量支援武汉。
立意:抗争、接力、薪火相传、众志成城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3CC93A88006B2547B7490EB74E953BFF3DABBE06BE1F170D156FE4046791121E30EA3F23CEB0680C0C8801DFC38687ECAECB5A7FECF9D43F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3CC93A88006B2547B7490EB74E953BFF3DABBE06BE1F170D156FE4046791121E30EA3F23CEB0680C0C8801DFC38687ECAECB5A7FECF9D43F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3CC93A88006B2547B7490EB74E953BFF3DABBE06BE1F170D156FE4046791121E30EA3F23CEB0680C0C8801DFC38687ECAECB5A7FECF9D43F
2、辩证求异法
有些相异的材料,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分歧点,我们找出分歧点,从它们的分歧点处入手提炼观点。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3CC93A88006B2547B7490EB74E953BFF3DABBE06BE1F170D156FE4046791121E30EA3F23CEB0680C0C8801DFC38687ECAECB5A7FECF9D43F
分析:
1、从第一种观点立意,“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其中“多倾听”,并未全部听从读者。创作生活的作家心中必有读者,他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自由思想的引路人,是人类苦闷心灵的歌唱者。
2、从第二种观点立意,“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坚持自己并不等于心中没有读者,“不为读者所左右”,是创作生活中不能一味迎合“读者”失去自我,为投合“读者”的口味而失去作品的高度。
3、综合两种观点立意,写作时既要从“读者”的立场出发,心中有他人,也要保持自己的个性,把关照他人和展现自我相结合。
立意:
1、我的生活我做主
2、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3、听取他人的意见,让人生更多彩
4、心怀他人,生活更精彩。
有时,对作文材料中某一个事件,我们肯定或否定,都可以成立;或者对于材料中涉及的不同当事人,我们既可以褒扬甲,也可以褒扬乙。这时就可以用对比立意法,
既可以正面出击-从正面立意,
也可以反弹琵琶(反其道而行之)-从反面立意,
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
6、正反对比审题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3CC93A88006B2547B7490EB74E953BFF3DABBE06BE1F170D156FE4046791121E30EA3F23CEB0680C0C8801DFC38687ECAECB5A7FECF9D43F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电子书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总结为“碎片化阅读”。近年来,“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某知名媒体: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大众阅读的趋势。 史学博士廖峰: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诗人欧阳江河:我故意写长诗,对抗碎片化的生活。 学者费勇:我不排斥碎片化时代,我们该考虑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修炼得更完美。 全国政协委员聂震宁:《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也是一种碎片式结构吗?善待碎片化阅读,善待随处可见的“低头一族”,利用阅读终端阅读也不错。
以上看法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范围。
分析
1.“碎片化阅读”是什么?-通过电子书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总结为“碎片化阅读”。
2.你赞同还是反对“碎片化阅读”?
3.如果你赞同“碎片化阅读”,理由是什么?它有哪些好处?
4.如果你反对“碎片化阅读”,理由是什么?它有哪些危害?
5.我们该如何面对“碎片化阅读”?
立意 :
反对“碎片化阅读”
参考标题
1、再见,碎片化阅读
2、抵制碎化,拒绝低俗
3、阅读不能跟着感觉走
赞成“碎片化阅读”
参考标题:
1、接纳碎片,成就华章
2、碎片化知识就低俗吗?
练一练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CEA2CAD812E61FAD0F8FED49B01044C90CD8676CA871449F476062E015B04822CCE09E5AD70829CF919721E00178B6E08457894FC5BA2A183F4AA517F75DBB55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例一
高考引路 明确内涵 由表及里——材料语、任务语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 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 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本手:是正规下法,是基础。是提高棋力的前提条件。
妙手:是精妙下法,是创造。是妙招,始于本,妙在新,循本而创新,才称之为妙。
俗手:是受损下法,是“坏棋”。是本手没学好,基本功没打牢,就追求“妙手”,忽视基础,急于求胜,急功近利的结果。
*由表及里,把握深刻内涵,精准立意
高考引路 厘清关系——递进(条件)、对立
围棋术语“本手、妙手、俗手”,三个概念,三元关系。这三元关系比较复杂。
本手与妙手:“妙”以“本”为基→递进(条件)关系。
俗手与妙手:打牢基础,步步为营,才有可以下出“妙手”;反之,则是俗手→对立关系。
本手/根基
分出两个支向
一是“妙手”
一是“俗手”
正反对比
褒妙手,贬俗手,一正一反,对比的同时强调了“本手”之基的重要性。
*明确内涵、厘清关系的技巧:回归材料,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
高考引路 精准立意——标题
习围棋之道(结合材料),做踏实青年(启示意义)
恪本脱俗,方为妙手
棋如人生,本妙双全
学好本手,下出妙手,避免俗手
以本手为基,避俗手之劣,创妙手之举
扎实本手创妙手,急功近利多俗手
融汇“本妙”,不落“俗套”
夯实本手避俗手,自得妙手始道高
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例二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由
果
溯
因
贾宝玉题的“沁芳”二字“贾政点头默许”
众人给匾额题名
事件
原因
结果
为什么贾宝玉的题名获得贾政认可?
因为“沁芳”二字,一则点出了花木佳境,不落俗套;二则契合了元妃省亲之事,含蓄蕴藉。——根据情境独创——是对前人的超越对当下实际情境需要的较完美契合。
众人从“有亭翼然”中取“翼然”二字,为“直接移用”——是对前人的理解和学习。
贾政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取“泻玉”,是为“借鉴化用”——是在对前人的模仿基础之上的再造。
由
果
溯
因
贾宝玉题的“沁芳”二字“贾政点头默许”
众人给匾额题名
事件
原因
结果
为什么贾宝玉的题名获得贾政认可?
因为“沁芳”二字,一则点出了花木佳境,不落俗套;二则契合了元妃省亲之事,含蓄蕴藉。——根据情境独创——是对前人的超越对当下实际情境需要的较完美契合。
众人从“有亭翼然”中取“翼然”二字,为“直接移用”——是对前人的理解和学习。
贾政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取“泻玉”,是为“借鉴化用”——是在对前人的模仿基础之上的再造。
深入思考比较“移用”“借鉴”“创新”这三种态度后,由果溯因地进行分析选择,结合切身体验,有感可发,确定最佳立意,从而实现“立德树人”在写作中的有机融合。
1.移用借鉴诚可贵,求新价更高
2.移用借鉴诚也可,情境独创价更高
3.移用借鉴知变通,匠心独创合情境
4.独创诚可贵,移用、借鉴不可抛
5.移用与化用齐飞,独创共佳境一色
6.借用、化用、独创,各得其妙
7.承借古人之慧,开创华夏生面
精
准
立
意
曲
终
山长水阔知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