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基础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解释正确的是( )
A.径须沽取对君酌 径:径自
B.首身离兮心不惩 惩:惩罚
C.吴丝蜀桐张高秋 张:拉开弓
D.石破天惊逗秋雨 逗:招引
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最近这些年,像张承志、史铁生这样一些作家,以前都写过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小说,玩起来算是得心应手,但突然都金盆洗手,改辕易辙,转向写散文。
B.金碧世纪花园岁末横空出世。
C.“冰后”关颖珊只差临门一脚,今天有望戴冬奥运桂冠。
D.世界著名管理大王卡耐基有一个闻名遐迩的见解——世界上99%的烦恼都不会发生,因为今天正是你所担心的昨天。
3.下面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颓唐(tuì) 啼叫(tí) 缔造(dì) 挣脱(zhènɡ)
B.神妪(yù) 沤肥(òu) 怄气(òu) 讴歌(ōu)
C.蛟龙(jiāo) 渐染(jiàn) 症结(zhēnɡ) 毗邻(pí)
D.谄媚(xiàn) 信笺(jiān) 粗犷(kuànɡ) 剔除(tī)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文彩 纯粹 妍媸毕露 言简意赅
B.琐屑 意蕴 稗官野史 千锤百练
C.辉煌 惶恐 道听途说 融会贯通
D.衰落 衷情 街谈巷语 惨酷无情
5.下列划线词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李凭箜篌引 引:古代一种诗体标志
B.吴丝蜀桐张高秋 高秋:指弹奏的时间
C.芙蓉泣露香兰笑 芙蓉泣露:形容乐声惨淡
D.昆山玉碎凤凰叫 昆山玉碎:形容乐声凝重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该信用社大力支持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重点向特色化、优质化、技术化农户优先发放贷款。
B.随着通讯日渐发达,手机几乎成为大家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但使用量增加之后,关于手机质量的投诉也越来越多。
C.入世后,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来实现文化产业集团化,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举措。
D.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格式相似,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3分)
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平原上的一棵小草,也要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抹绿意。
参考答案:
一、
1.D 2.D
3.B【解析】A.颓tuí;C.渐jiān;D.谄chǎn,犷ɡuǎnɡ。
4.C【解析】A.彩—采;B.练—炼;D.惨—残。
5.D【解析】D.昆山玉碎:形容乐声清脆。
6.C【解析】A.前后重复,“重点”与“优先”重复,可以去掉一个;B.虚词运用错误,在这儿是直接对手机质量本身进行投诉,因此应将“关于”改为“对于”;D.“发挥”后面应跟一名词性宾语,但题干中它却跟了一个主谓短语,应在“起到”后加一“的”字。
二、示例:我不是矗立在广场中央的高大石像,而是绵延铁轨下的一颗小石子,也要为繁忙的交通运输献上全部的力量。 点拨:要按仿写句子的规则来写,与例句一一对应的词的词性要相同。
3 / 3《李凭箜篌引》阅读练习
一、 阅读《李凭箜篌引》,然后完成1~2题。
1.清人方扶南把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推为“摹写声音至文”,请结合本诗五、六两句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试举出两种表现手法,并概括其艺术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
听颖师弹琴
韩 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3.请分析末两句是如何写琴技之高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比较这首诗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在描写音乐方面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5~6题。
驻马听·吹
白 朴
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5.下面对作品的理解或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驻马听”是这首小令的题目,作者白朴与关汉卿等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B.作者描绘了戍边将士吹箫抒怀的情景和自己听乐声时产生的丰富想象。
C.起句别致,先以比喻描绘其声,再言其声缘于何物,作品基调奇特、浓烈。
D.以“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比喻乐声的意境及其使闻者动情的魅力。
E.“一声吹落江楼月”,以夸张手法引出想象的世界。曲终而意蕴不绝,妙笔!
6.为什么说“梅花惊作黄昏雪”形象地显现了乐声的艺术魅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昆山”句是以声写声,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以形写声,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昆山玉碎”写乐音的清脆,“凤凰叫”写乐音的和缓,“芙蓉泣露”摹写乐声的惨淡,“香兰笑”显示乐声的清丽,有形神兼备之妙。
2.大量运用神话传说和夸张的描写,表现李凭的乐声具有“惊天地而泣鬼神”的艺术效果。
3.诗的末两句从自己听琴的感受来写琴技之高超。琴声一会儿把诗人带入欢乐的天堂,一会儿把诗人置于悲苦的地狱,如同把冰和炭一起放入听者的胸中,使人难以经受感情上的强烈波动,从而写出了琴声的扣人心弦。
4.同:①两首诗都是用一系列的比喻把诉诸听觉的音乐声调的高低、旋律的缓急转化为视觉形象,将抽象的事物写得生动形象,感觉强烈。②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异:这首诗前十句从正面描绘声音,后八句则通过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渲染琴声的优美动听。《李凭箜篌引》只有两句正面描写,主要为侧面烘托。
5.AB【解析】A.“驻马听”是这首小令的曲牌;B.说作者听“戍边将士吹箫抒怀”,没有根据;“吹箫”亦不妥,作品中写道“玉管宜横清更洁”,可见描绘的是笛子的吹奏效果。
6.满树梅花竟然闻笛声而惊落,飘飘洒洒如黄昏时的雪花。笛声使梅花有了人的情感,确乎有非同一般的魅力。
3 / 3